青銅立人像
三星堆的出土文物
青銅立人像在三星堆出土,青銅立人像是聖經記載的以諾,是上古人物黃帝的像。三星堆祭祀坑出土了數量巨大、種類繁多,詭秘怪異的各類文物,足以證明殷商中晚期至西周早期的古蜀國,正處於各種原始宗教觀念雜存並茂的時代,近十幾年來,史學家們通過對三星堆出土文物的研究,已揭示出三千多年前古蜀先民存在著對祖先英雄——蠶叢、魚鳧、杜宇的崇拜,也同時存在著對圖騰自然物——蠶、魚、鳧、竹、太陽、雞、樹、山的崇拜。在2004年第4期的 《四川文物》 上有學者著文分析了三星堆存在的“眼崇拜”,令人深感三星堆還有許多待解之謎。
斯認為環管狀之手就是《山海經》中提及的“操蛇”,即操蛇以祭祀之意。
青銅立人像高172厘米,底座高90厘米,通高262厘米 1986年於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出土 整體由立人像和台座兩大部分接鑄而成。立人像頭戴蓮花狀(代表日神)的獸面紋和回字紋高冠,最外一層為單袖半臂式連肩衣,衣上佩方格狀類 似編織而成的"綬帶","綬帶"兩端在背心處結襻,襻上飾物已脫。衣左側有兩 組相同的龍紋,每組為兩條,呈"已"字相背狀。
我國已出土的青銅器中大部分是禮器,主要用於祭祀。
青銅立人像
儘管人們已經發現和確認三星堆存在著為數眾多的祖先英雄崇拜和圖騰自然物崇拜,但對三星堆大型青銅立人的一雙超常巨手,至今還鮮有人從原始崇拜觀念的角度予以全面詮釋。筆者以為三星堆存在著對環管狀巨手的崇拜,其含義博大,影響深遠。
青銅立人像
巨大的環管狀雙手是古蜀人出於對帝王或巫師的敬畏而臆構的誇張,但更可能是當時的“真實”存在。顯然不論是誰,都不可能長有如此大的一雙肉手。那惟一的可能便是帝王或巫師舉行巫術禮儀活動時,雙手握有兩隻製成環管狀的手飾,即法器,並在袍袖遮掩下遠遠望去與真手渾然一體。這一雙巨型環管狀手形法器,若為青銅製造會因過重而不便使用;估計當為木質,其使用時的情景被鑄成青銅而記錄下來。今天人們看到的三星堆大型青銅立人像和寶雞茹家莊出土的青銅人像,正是三千餘年前古蜀帝王或巫師們在巫術禮儀活動中的真實形象,是他們多種姿態的瞬間定格。
然而,更耐人尋味的是,古蜀人為何如此崇拜環管狀巨手呢?顯然,對這兩個用巨手握成的特殊形狀所顯現的“環狀管道“圓”和其中的“虛空”,古蜀人賦予了某些神秘和神聖的理念。
青銅立人像
青銅立人像
環管狀雙手以“圓”和“虛空”所體現的古蜀人宇宙觀,在中國道教文化中得到表達。道教也崇尚“圓”和“虛空”,有名的太極圖就是在一個“圓”里用黑白雙魚圖,表達了“陽極生陰,陰極生陽”的客觀規律。但最精湛的表達則在道教最高天神——原始天尊那裡。正如四川省文史研究館屈小強先生著文所言:三清殿中的元始天尊“是開天闢地、管天管地的最高天神”,“他‘左手虛捻,右手虛捧’,象徵著‘天地未形,萬物未生’時的‘無極’。”有的三清殿中,“元始天尊則捧一顆圓珠”,也是一種“無極”。(《巴蜀文化與四川旅遊資源開發》第415頁)顯然,“無極”便是“虛空”,“虛空”亦是“無極”,均是指宇宙無形無象的本體。然而《管子·心術上》曰:“虛者萬物之始也”。道家亦認為由“無極”生“太極”,再由“太極”分化出陰陽“兩儀”,從而構成了包羅萬象的宇宙。所以“虛空”和“無極”又是宇宙孕育化生萬象的本體。在這裡,無形無象與化萬生象實際上都被巧妙地容納在與雙手有關的“圓”之中。儘管道教產生於東漢,但其發源歷史卻深植於中華文化的母體之上,“可以說,自從中華大地上有了智慧人類,中國道教的胚胎,就開始孕育、發生了。”(同上,第411頁)所以,三星堆大型青銅立人環管狀雙手的朦朧“虛空”或許就是原始天尊雙手的理性“無極”的先聲,兩者理念一脈相承。
紛繁複雜的三星堆文化是構建中國道教文化基本元素的重要成分,但惟有被古蜀人崇拜有加的大型青銅立人那一雙環管狀巨手超越了時間、地域和民族的局限性,作為一種可以外在顯現的普遍形式,化生成原始天尊的雙手而得到了新的生命。
西漢。人像高172厘米,底座高90厘米,通高261厘米。這件青銅立人像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久遠、也是最高大的青銅人像。人像立人像頭戴蓮花狀(代表日神)的獸面紋和回字紋高冠,後腦勺上鑄有一凹痕,可能原有發簪之燈的飾物嵌於此。身著窄袖與半臂式右衽套裝上衣三件。人像最外一層為單袖半臂式連肩衣,衣上佩方格狀類 似編織而成的“綬帶”,“綬帶”兩端在背心處結襻,襻上飾物已脫。衣左側有兩 組相同的龍紋,每組為兩條,呈“已”字相背狀。
人像衣服右衽前後兩邊各有豎行的兩 組紋飾圖案,一組為橫倒的蟬紋,另一組為蟲紋和目紋(甲骨文和西周金文蜀字是 由目和蟲組成)相間的紋飾。中間一層為V形領,短袖。衣左背後有一卷龍紋。最 里一層深衣分前後裾,前裾短而平整,后裾長,兩側擺角下垂近腳踝。在前後裾上 有頭戴鋸齒形冠的獸面紋。腳戴鐲,赤足立於獸面台座上。
青銅立人像
原發掘報告中關於立人冠式描述的要點是:立人像頭戴冠,筒形冠上飾兩周回紋,冠頂平齊,冠上前部飾變形的獸面,獸面兩眉之間上部有一日暈紋,冠的邊緣已被砸捲曲,部分已殘缺無存。報告中附有立人像圖照,還有冠式的整體拓本。對於這帶有殘缺的立人像的冠式,在不同研究者眼中有不同的成像,有一些不一致的說法。有的研究者認為立人冠面是一輪帶有芒線的太陽形象,也有人認為立人冠式是一朵盛開的蓮花,也是太陽的象徵。還有一些其他的解釋,如說冠上裝飾的是羽毛之類的飾物等。造成這些分歧的原因,是大家還沒有對立人像的冠式作深入的復原研究。
從原報告中立人像的照片和線描圖看,不太容易看出冠式的本來面貌。但細審原報告所附的立人冠紋飾拓本,可以比較清楚地看出,冠面上本是一獸面,這獸面就是兩隻緊相連接的大眼睛。因為由正面看不到獸面眼形中的兩睛,所以不容易認定它是眼睛的形狀,致使發掘報告說它是變形的獸面。獸面雙目中的兩睛略為圓形,處在冠面兩側位置,因兩外眼角均已殘缺,所以不容易辨認出眼形的整體形狀。又因兩眼內眼角正視如變化的眼形,這是發掘者認定冠面為變形獸面的依據。實際上所謂的變形獸面,那只是半隻眼睛而已,並不是獸面的全貌。
由原報告所載立人冠面的拓片看,只須將冠面殘損處的線條向外略作延伸,便能得到一雙眼睛的整體圖 像。由復原的畫面上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立人冠的冠面上確實是一對大眼睛,這眼睛與器物坑中同時出土的一些單體青銅眼睛的形狀基本相同。如原報告圖一一四所繪的眼形,中間的眼球體很大,大到漲出眼眶外面,是一種頗具威嚴的目。立人冠面上獸眼中的眼球也漲出眼眶之外,由於外眥殘缺,讓人不易獲得直接的印象,致使有的研究者將這眼球認作是盛開的兩個蓮瓣圖形。完全可以確認,青銅立人冠的冠式是一種獸面冠,獸面冠僅表現有眉有目的獸面,應當具有特定的象徵意義。
看到三星堆出土的單體眼形飾件,有一種是內外眼眥都作回折的勾曲狀,在同時出土的其他一些青銅獸面上也見到這樣的眼形。立人冠獸面的雙目應為不作勾曲的兩頭尖形狀,為一種梭形眼,它的內眥是正常的尖形,殘缺的外眥也應是如此。
在確定立人冠冠面的眼形為兩端尖的梭形眼以後,還要進一步考究雙眼上眼眉的樣式。第一種可能是,眼眉是順著上眼瞼平行上翹,與外眼眥的長度相當,在一些同出的青銅頭像和面具上都能見到這樣的眼眉。第二種可能是,外展的眉尖略向上捲曲,因為有些青銅獸面的眉形就是這個樣子。傾向於前一種復原方式,立人冠上的眼眉以不作勾曲的樣式可能性較大,這樣冠頂大體還是平齊的樣子,與立人像整體風格保持一致。
特別注意到冠上獸面的眉心有一圓形裝飾,原發掘者認作是日暈,此說可從,權作是太陽的象徵。太陽是為天眼,獸面的雙目與太陽圖象似應作一體觀,所以可稱為“天眼冠”或“天目冠”。如此看來,立人冠的冠式當反映有太陽崇拜的古風。
青銅立人像的雙手極為誇張,呈抱握狀。他代表的是國王兼巫師一類的人物,在下民眼中,他同時也是“神”,是集神、巫、王於一身的最具權威性的領袖人物,是神權與王權最高權力的象徵。它是中國,也是世界迄今為止發現的同時代文物群中最早、最大、最奇特、最神秘、最為宏偉壯觀的青銅立人雕像,被譽為“銅像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