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渚

龍頭渚

無錫市太湖龍頭渚自然風景區位於無錫馬山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最南端,面對萬頃太湖,背靠靈山大佛,得天地之靈氣,沐大佛之恩澤。龍頭渚由大儲山蜿蜒伸入太湖中腹,形成半島,酷似巨龍伏卧在太湖碧波之中,故名龍頭渚。從龍舌、龍眼、龍耳、龍頸到龍背,全長2500米,這裡山不高而層巒疊嶂,水不深而煙波浩淼,山清水秀,是一幅天然的江南山水畫

簡介


龍頭渚
龍頭渚
山上四時佳果不斷,水中常年湖鮮不絕,龍頭楊梅和太湖銀魚早已馳名江南。人游其上,四周水抱山環,松柏疊翠,氣勢壯闊;處處曲徑通幽,柳暗花明,風景優美。
遠眺:萬頃碧波,群雁南歸;近觀:椒山浮碧,帆影鷗逐。波濤與松濤齊鳴,落霞與孤鶩齊飛,更覺湖天壯闊,怡然有超凡絕塵之感。

主要景點


望龍亭

龍頭渚自然風景區有三大觀賞龍頭渚的觀景點,第一個是門口的龍門觀景台,第二個就是這望龍亭,至於第三個則在湖中,只有坐船出湖才能真正領略青龍卧波的氣勢。
龍頭渚
龍頭渚
望龍亭是陸路觀賞龍頭渚的最佳處,遠遠望去,龍頭渚猶如一條青龍伸入太湖湖心。據《太平御覽》記載:“震澤洞庭山南有洞穴,深百餘尺,旁行五十餘里,至龍宮。”早期東海龍王的龍宮就在今太湖西山以南的湖底。龍王的龍子龍女們在太湖邊留下了許多故事,吳越春秋時,“青龍救吳王”的故事使太湖青龍美名廣為流傳,唐代的“柳毅傳書”又讓龍女家喻戶曉。

馬山

吳越春秋時,馬山還叫“夫椒山”,公元前494年爆發的“夫椒之戰”就是在龍頭南面的太湖水面展開的。相傳,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伐越,越國出奇兵後於李(今浙江嘉興)一舉擊潰吳軍,闔閭也因傷死在敗退路上。夫差即位后誓復父仇,令伍子胥在夫椒山操練軍隊。越王勾踐聞訊后,企圖先發制人,率領數萬人由太湖進軍吳國,搶佔夫椒山。吳軍雖事先未有準備,倉促應戰,但由於是在自己國土上作戰,佔了地利、人和,加上伍子胥指揮得當,遂將敵人打得潰不成軍。這一仗是在龍頭渚一帶水上展開的。傳說戰前深夜,夫差做了個夢,夢見天上有條青龍告訴他明天將有越軍來犯,如果吳軍抵擋不住,只要夫差喊三聲“青龍救我”,便有應驗。第二天果然一切如夢中所示,緊急關頭,夫差仰天高呼,於是便見一條青龍自天而降,伏進太湖中化為陸地,吳軍棄舟登陸,士氣大振,矢箭如飛篁般射向對方戰船,越軍損失慘重,大敗而逃。從此那條青龍不再迴轉天庭,變成了龍頭渚。

龍嬉灘

望龍亭前行50米,拾級而下,就到了龍嬉灘,這是當年太湖青龍戲水的地方。
每當夏季來臨,日暮時分,青龍就化作英俊瀟灑的青年來這裡戲水納涼,青龍的魁偉英姿吸引了天上九仙女,九仙女出於羞澀,便化作彩雲相伴,青龍掀起太湖波濤,浪花朵朵如蓮花盛開,九仙女則作彩雲飛舞,以晚霞相伴。至今,老百姓只要看見這邊波浪翻滾水面生花,就說是青龍來了,晚上必有晚霞。還說龍頭晚霞比別處漂亮。實際上是因為,夏季多東南風,這裡又是迎風面,自然多浪,白天,太陽直射,不易看出波花,到傍晚波花就明顯了。又因龍頭伸入太湖,周圍沒有污染,晚霞一定會更絢爛。尤其現在大氣污染日益嚴重,很多地方已看不見晚霞了,而龍頭周圍還是一級空氣,遊客如夏季來龍頭,興許還能有幸遇見九仙女化作彩霞相伴。
龍嬉灘至今還是戲水的好地方,遊客可以到灘前摸一把螺螄,打一個水漂,有幸還能在石縫間抓住幾隻“龍宮蝦兵”。可能是有青龍在此的緣故,龍頭渚周圍的蝦特別多,一到悶熱天氣,這些蝦就會伏在湖灘石縫中不動,所以很容易抓到。

雲逗崖

從龍嬉灘沿濱湖小道西行,經過山嘴,又見一灘,灘上有一段懸崖,如雲朵一般懸於半空,這就是雲逗崖。相傳,當年魁偉神勇的太湖青龍在湖灘戲水時,九仙女化作彩雲飛舞,相伴嬉戲,疲倦時就停在這崖頭小憩,久而久之,這崖頭也變得如彩雲般美麗了。也有人說,自青龍化作龍頭渚后,九仙女就再次化作彩雲來到青龍身邊,終生相伴,最後也化為石頭,就成了雲逗崖。“仙女化雲伴青龍”,多麼優美的傳說,多麼動人的故事,有情人應該在此合影留念,青龍仙女會保佑大家和合美滿、相伴終生的。

續頸橋

續頸橋
續頸橋
雲逗崖向南50米可見龍耳,這是青龍的耳朵。龍耳旁邊有路可上龍頸,龍頸上有一座玲瓏的小石橋,名“續頸橋”。因為下面的龍頸斷了,現在把它續上,所以叫續頸橋。龍頸怎麼會斷的呢?這還有一個故事。原來太湖中間還有一座鹿島,鹿島上住著一條鹿龍,這鹿龍可是條惡龍。受惡龍的影響,鹿島上的人也惡毒,不是湖匪就是強盜,他們經常騷擾周圍的百姓。但他們不敢到龍頭來,因為這裡有太湖青龍的保護。後來青龍變成了龍頭渚,鹿龍就經常來犯,這時的青龍既不能上天也不能潛水,能力不能發揮,但還是次次都把鹿龍打敗了。鹿龍不服氣,就和鹿島上的強盜密謀,由鹿島上的十個強盜趁青龍熟睡之際砍斷了龍頸。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龍頸是斷的,而且每當下雨的時候還會看到從龍頸處流出的血水,實際上是龍頸處的紅色土壤將雨水染紅了。龍頭周圍的百姓見青龍已奄奄一息,就在龍頸上用金山石建了一座續頸橋。

龍頭

過了續頸橋就踏上龍頭了。這裡有趙朴初先生書寫的“龍頭渚”三字,背面有尹瘦石先生書寫的“神龍不見尾”。前面伸入湖心的巨岩就是龍舌,長約15米,寬有4米,這突起的是龍眼,我們站在地方就是龍頭,有人說這不如前面看的那麼象龍頭,那是因為“不識龍頭真面目,只緣身在龍頭上”。
龍頭渚直插湖心,將太湖分為東西兩湖,東面隔湖與蘇州相望,西面與宜興相對,南面可達浙江湖州。這裡水流湍急,水下暗流縱橫,所以這裡不能下水游泳。在此靜觀,風靜時萬頃金漚,湖面似鏡;風狂則驚濤拍擊,珠濺如雨。迎風而立,令人心曠神怡,看太湖三萬六千頃煙波浩渺,想吳越春秋時驚心動魄的夫椒大戰,既可領略龍頭之豪氣,又能感受吳王的霸氣。

蛤蟆石

駐足龍頭,遠望太湖水中,二巨岩疊架作蛤蟆登山狀,面對馬跡山,背朝洞庭山,形態奇趣,栩栩如生,為龍頭渚一景。
相傳,八仙過海途中,經過東海嶗山,遠看這座山連巒疊峰、白雲繚繞,近看滿山松柏鬱鬱蔥蔥、山花爛漫、清泉飛流、幽徑曲橋,好一處賞心悅目的勝地。於是,八仙決定在此休息幾天。當晚,邀請嶗山諸神彙報,事後下清宮的神仙設宴暢飲。正值酒酣意濃時,遠遠山間傳來悲泣哭之聲,藍采和驚異,問:為何有哭泣之聲?土地爺稟報:近期,嶗山地區有“地蠶”“白蛾”二妖作怪,它們殘害草木莊稼,糟蹋土地,哭泣之聲是草木莊稼所發。呂洞賓聽后大怒,遂發一支令箭,召南方太湖蛤蟆將軍,立即率領千軍萬馬速抵嶗山降妖。蛤蟆將軍率千軍萬馬幾場惡戰,“地蠶”“白蛾”二妖落荒而逃,一直逃到東海一個荒島上躲藏起來。蛤蟆將軍怕二妖再來危害百姓,便日夜堅守在海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慢慢變成巨石。

馬跡石

在龍頭渚西邊的石灘上,有4個盈尺大小的石穴,深六、七寸,狀如馬跡。水位高時僅見2穴,水位淺則4穴赫然可見,相傳秦始皇東巡會稽神馬所踐。據說,秦始皇晚年時期,脾氣非常暴躁,動不動就揮刀殺人。文武百官們都說,皇帝怕有人要搶他的皇位。正好這時朝廷有一位星宿官說,江南要出將。秦始皇一聽,更加著急,騎上神馬奔向江南。來到太湖邊,看到景色非常迷人,彷彿置身蓬萊仙境,於是他一時興起,對著他的神馬說:去東海!神馬飛躍太湖,留下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四個馬跡印,馬跡山名因此而得。

龍亭

從馬跡石上行30米即達龍背。中間有龍亭,雖名龍亭,卻是一座小苑,苑中兩層小閣重立,內書“龍”字,登閣遠眺,萬頃太湖,盡收眼底。這裡也是觀夕陽西下,漁舟唱晚的佳絕處。龍亭建於1982年。龍亭是“龍渚驚濤”景區的中心,向東可回到“沙塢飄香”景區,往南即是龍頭,西邊是馬跡石,沿龍背北上可登大儲山,途中還可見青龍宮遺跡。

交通信息


內部交通

公交
馬山西環線終點站,火車從靈山大佛乘專線中巴前往,半小時一班;

外部交通

自駕
1、滬寧高速無錫東出口-太湖大道-十八灣-靈山大佛-龍頭渚風景 區(只需五分鐘車程);
2、滬寧高速無錫西出口-轉錫宜高速-陸區陽山-陸馬公路-靈山大佛-龍頭渚風景區(只需五分鐘車程)。

歷史與遊覽價值


1994年4月10日,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朴初為其題名,並盛讚道:“龍頭渚,景色勝天堂”。
龍頭渚還是一處歷史悠久的江南勝跡,馬山古稱夫椒山,早在2500多年前,吳王闔閭就在這裡建避暑宮,造太湖畫舫,創太湖船菜,開度假旅遊之先河。
公元前494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水戰,吳王夫差大勝越國的夫椒之戰就暴發於龍頭渚周圍,至今尚留當年吳王親自擂鼓的戰鼓墩遺址。
2000多年前,秦始皇東巡會稽,神馬在此停留,並留下四個馬蹄痕迹,從此夫椒山改名為馬跡山(現簡稱馬山)。此後歷代文人在此墨跡不斷。
太湖龍頭渚風景區是無錫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繼靈山大佛之後的又一力作,1998年4月5日開始,由馬山旅遊開發總公司負責開發建設,歷時三年,至2000年10月1日一期工程建成開放。
交通信息從火車站乘公交88、89路到靈山大佛后坐面的到龍頭渚約5分鐘(15元/車,可坐7-8人)
從上海上滬寧高速公路無錫東下,沿著太湖大道經過梅園、靈山大佛再往前開5分鐘后可達景區
2004年,度假區投資數千萬元精築“七里堤”是馬山迄今為止最好的景觀大道,從靈山大佛至龍頭渚只需5分鐘車程,遊客沿途可飽覽太湖美景。
一個大型觀光型景區、大型室內燒烤基地、大型休閑型景區已經形成。數年後龍頭渚將打造成為無錫乃至華東地區商務培訓的大型基地。
一個以“歷史文化之旅,回歸自然之游”為主題的自然風景區以其深厚的文化沉積、純樸的自然山水和清新的湖濱氣息歡迎中外遊客光臨。
龍頭渚位於無錫馬山西南。山脈如一條游龍,直伸入湖中。其山脈形狀有龍頭、龍舌、龍睛、龍頸、龍背、龍爪、龍形,形態逼真。
民間流傳著一個“斬龍頭”的故事。古代這裡有條青龍,深夜潛入湖內,驚動了鹿山的一隻神鹿。鹿龍相遇,斗得民不安寧。於是鹿山派出18勇士,斬斷龍頭,用銅釘釘死在這裡,後人便稱此地叫“龍頭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