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達天衢坊

九達天衢坊

徠九達天衢坊是德州市的歷史文化遺產,原坐落在德州舊州城聚秀門(俗稱大西門)外古驛道上(今米市街),系明代建築。日軍侵華1937年10月3日德縣淪陷,牌坊在戰爭中被敵軍拆毀。

概述


九達天衢坊,坐落在德州舊州城聚秀門(俗稱大西門)外古驛道上(今米市街),系明代建築。九達天衢坊4柱3孔,南北向,為木石結構。牌坊上部為木斗拱,挑檐,黃琉璃瓦蓋頂。下部為南北向4條青石基礎,4根木質圓柱插入基石,兩側各有兩根斜柱支撐。基石上雕有石蛤蟆8隻,均為伏卧狀。中跨橫楣上有“九達天衢”四字,相傳為明嘉靖年間太子太師嚴嵩所書。清末袁世凱徠署理山東巡撫時曾加以重修,“九達天衢”四字為朱啟鈐(著名的古建築學家,實業家。北洋政府時代,曾任代理國務總理)所書。牌坊造型美觀,雕工精細,彩繪富麗,顯示了明代建築的特點,此坊毀於德州解放前日本侵華期間。
九達天衢坊
九達天衢坊

九達天衢


明朝定都北京后,德州成為九省(冀、魯、豫、蘇、皖、浙、湘、鄂、贛)通往北京的漕運通道,故德州素有“九達天衢”、“神京門戶”之稱。
嚴嵩是明代嘉靖年間的權臣,和明代弄權的太監王振劉瑾魏忠賢等人相比,嚴嵩是個科第出身的大才子。其文才不僅那些宮內宦官難以望其項背,即使是在同時代的文臣中間,也為世人公認。可惜他和嚴世蕃父子兩人是有才而缺德,這樣的人干起壞事來水平更高。他曾經來德州。看到德州有座牌坊,常想到德州交通位置的優越,便寫下了九達天衢這四個字。這幾個字是顏體,非常的漂亮。後來,這個牌坊就命名為九達天衢坊。後來,此牌坊被毀。
近年德州市政府重修了“九達天衢坊”。不過,這幾個字已不復存在,也沒有保存。就臨摹了顏體字。現在這個牌坊就在德州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