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三元鄉的結果 展開
三元鄉
四川鹽亭縣三元鄉
三元鄉為四川省鹽亭縣轄鄉。1940年建三元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於縣境南部,距縣城16公里。面積29.1平方公里,人口1.2萬。
位置境域與建置沿革
三元
建置沿革 三元鄉原名三元場,乃清代鄉紳范裕文應鄉民之願,將原趕場的會仙坪、保安場集市遷於蓮花嶺下蒲家嘴興建之場。處於學堂山、莊子山、元包山“品”字形山間,渾元壯麗,地勢開闊平坦,故取名“三元場”,寓意地靈人傑,人才輩出,連中三元(解元、會元、狀元)。1940年建三元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沿用至今。
三元鄉轄區面積29.35平方公里,位於鹽亭中部,距縣城28公里。有常住人口3790戶共11392人, 全年人均純收入8042元;有村9個,社區1個,轄區單位12家,其中機關企事業單位11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4個,新社會組織1個,個體商業網點156家,鄉黨委下設13個黨組織,其中社區黨組織1個。
三元鄉老街
自然環境與資源 三元鄉為丘陵地形,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土地肥沃,植被覆蓋率約70%,梓江的支流湍江從鄉域西北部穿過。礦藏鹽滷、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過去多竹筒鹽井、陰火鹽灶,曾設鹽政管理機構,現在三元是縣境內唯一的黃三角(黃甸——三元——八角)油、氣礦帶上的中心礦區,已有油氣開採公司2家,作業井場15個,採氣井30口。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有籠子寨和會仙觀,蒙家大院和謝家大院等古迹名勝。人口1萬多人,9成為農業人口。
鄉綜合農貿市場投入使用,場鎮自來水、道路、管網、亮化、綠化等配套設施逐步完善。投資50萬元,重點整治了十多年未解決的場鎮社會大堰塘排污問題。投資300萬元完成了10公里村社道路硬化。投資15萬元完成了老鴉山水庫(小二型)病險工程整治。
三元鄉天順機面加工廠實現產值600萬元。工業原料林達到2000畝。保安村萬隻蛋雞標準養殖場和金河村鹿羊生態養殖場建成投產,全鄉養殖大戶達50戶。形成了以柏林村為核心的500畝優質海椒基地,以金河村為核心的300畝優質密本南瓜基地,以會仙村為核心的500畝優質高粱基地,以棗園村核心的3000畝優質糧油基地。
籠子寨
鹽亭三元鄉籠子寨
籠子寨在清朝和民國時期有楊太虛先生等名道巨儒隱居於此,他通醫道,長經史,善詩詞,創草書龍蛇體,當年奔走募捐辦學,著書立說,有《黃老三篇》、《韜晦錄》,醫書《一壺天》、《丹淵集》、宗教書籍《三教統宗》,川中子弟雲集此山。後來其女兒楊淑輝滿腹經綸,博學多才,守護常住此寨中,2003年逝世,其孫女繼續守護常住至今,寨中有楊太虛懸棺墓,清代瓦房木屋兩座,參天古柏幾十株。
會仙觀
位於鄉場鎮東南,與籠子寨相對,同屬安柏山脈,是通往籠子寨的必經之地。會仙觀始建於隋朝,古有七座正殿組成六個廟院,相連成片,其中字畫藏書等有價值的文物豐富。相傳一千多年前,此地有個叫安柏的窮書生,博學多才,精通醫術,在山上治病採藥,後來在此見到八仙聚餐喝酒,八仙邀請他喝酒,他以為是偷來的,不肯享用美味佳肴,后八仙讚揚他窮不忘本,正直無邪,點化他,又請他吃菜飲酒,之後白髮變青,皺紋消失。后鄉民得知,為感八仙和安柏恩德,集資於會仙處建立廟宇,取名會仙觀。解放初有名道譚一元,現有在青城山修道二十多年鶴髮童顏的江昌潤道士練功傳教,道士數名,四進院落,四個正殿,茶室、廂房、食堂數間,靈氣不衰;每年農曆三月三日,十里八鄉的人們都要來趕廟會,逢年過節香火繁盛。
有公路通縣城。轄雙泉、柏林、白馬、棗園、金河、保安、會仙、金鴨、宏濟9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薯,兼養豬、蠶、家禽。
三元鄉人口數據:
總人口 | 10698 |
男 | 5538 |
女 | 5160 |
家庭戶戶數 | 3082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0691 |
家庭戶男 | 5533 |
家庭戶女 | 5158 |
0-14歲(總) | 1982 |
0-14歲男 | 1018 |
0-14歲女 | 964 |
15-64歲(總) | 7754 |
15-64歲男 | 4096 |
15-64歲女 | 3658 |
65歲及以上(總) | 962 |
65歲及以上男 | 424 |
65歲及以上女 | 538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104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