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石韋
廬山石韋
廬山石韋(學名:Pyrrosia sheareri (Baker) Ching)是水龍骨科石韋屬植物。植株通常高20-50厘米。根狀莖粗壯,橫卧,密被線狀棕色鱗片;鱗片長漸尖頭。葉近生,一型;葉柄粗壯;葉片橢圓狀披針形。主脈粗壯。孢子囊群呈不規則的點狀排列於側脈間,布滿基部以上的葉片下面,無蓋,幼時被星狀毛覆蓋,成熟時孢子囊開裂而呈磚紅色。
分佈於中國和越南;在中國分佈於貴州、四川、西藏、廣西、廣東、湖南、湖北、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和台灣。生長於海拔1100-2400米的常綠闊葉林下岩石上。
廬山石韋
廬山石韋
分佈於中國和越南;在中國分佈於台灣(宜蘭、新竹、台中、南投、嘉義、高雄、花蓮)、福建(泰寧、建寧、武夷山)、浙江(臨安、諄安、桐廬、諸暨、寧海、開化、常山、遂昌、龍泉、慶元、縉雲、文成)、江西(全省常見)、安徽(黃山、休寧、九峰·、潛山)、湖北(利川、宣恩、恩施、建始、神農架、合豐)、廣東(乳源、樂昌、仁化)、廣西(龍勝、臨桂、大苗山)、雲南(蒙自、文山、麻栗坡、箇舊)、貴州(印江、望謨、納雍、凱里、遵義興仁、雷山、大方、榕江、清鎮)和四川(金佛山、雷波、奉節、西陽、馬邊、巫山、屏山)。
春季,選擇5-6年生植株,挖取其橫走的根狀莖,以枝剪切取帶有足夠根系和新芽的部分,剪成各個小節,每小節上保持一片葉芽,或分成若干小叢,種植於備好的植地上。植地可用土層深厚、肥沃的腐葉土,種植密度以行株距20-40厘米為好,種植時每穴施菜餅肥100克左右或施用腐爛透的魚內臟等。每穴填上餅肥或經腐爛的魚內臟,再填細土,栽苗1叢,最後填土壓實,澆透定根水即可。栽植時要使葉芽露出土面。一般情況下,地上部分在當年生長不太好,應適當進行修剪,以減少水分蒸發量,第二年發芽后,生長良好。此時可根據生長情況追施低濃度的氮、鉀肥。經栽培試驗,施了肥的植株,葉色深綠,新葉萌發的數量大增。苗床上搭蔭棚將更有利於小苗的生長。
孢子採集:孢子采自三疊泉的成熟孢子。9-11月廬山石韋孢子相繼成熟。孢子成熟后將孢子葉剪下裝於塑料袋或硫酸紙袋內,封好口放於通風乾燥處,4-5天後,孢子從孢子囊中自然彈出掉人袋內,抖出葉片,立即播種。
播種基質的準備及處理:用過篩腐葉土裝於播種盆內,用手播動,使盆土緊實,平整,盆土至盆容量的2/3處即可,以沸水澆透盆土,以殺死種子植物、苔蘚、藻類、菌類及其它蕨類植物的孢子。用5毫米平板玻璃或塑料膜蓋住盆口,以防其它雜物進人。本試驗還準備了一組對照即在盆土上鋪1.5厘米左右的斬細了的泥炭蘚,再有沸水澆透,此對照的目的是利用泥炭蘚的保濕作用,促進孢子的萌發。
播種方法:待盆土充分冷卻后,將塑料袋或硫酸紙袋內的孢子均勻地播撒盆內,對照組則播撒在泥炭蘚上,播種量以基質上隱約可見褐色孢子為限。播種后再用平板玻璃或塑料膜蓋住盆口,以保濕和防止其它雜物進入。
將播種盆放於無陽光直射而散射光充裕的地方地培育,將播種盆置於窗台上培育。培育期間應保持一定的士壤濕度,一般一周一次將播種盆放於淺水中沒潤,也可用細孔噴壺小心噴淋。窒溫盡量保持在0-15℃。播種時間為10月,至12月觀察,大部分孢子長出綠色原葉體。此時更應保持盆土濕潤,經常噴水,以增加盆土濕潤度和空氣濕度,以原葉體表面具適當水霧為好。經2個月左右的時間培育,原葉體繼而發育為幼孢子體。培育8-9月,可以將播種盆移至室外蔭涼處,一周后,逐漸移開平板玻璃或塑料膜,以使孢子體還步得到鍛煉。
待孢子體長到2厘米左右可進行移栽植地選擇在散射光充裕的地方,表面鋪上2厘米厚的過篩腐葉土,行株距以10厘米為宜。用鑷子將孢子體夾放在植地的植溝中,填上細土壓實,移栽完後用細嘴噴壺噴淋孢子體,充分濕潤。一周后可適當施用低濃度的氮、鉀肥以使孢子體生長迅速,且葉色碧綠。孢子體長至3-4厘米后,注意中耕除草保濕。因廬山石韋屬附生蕨類,移栽時可以將孢子體栽在石邊或腐樹樁上,以創造更適合廬山石韋生長的基質條件。
全草入葯,性味甘、苦、微寒。能利尿通淋,清濕熱,治淋病,癃閉,對慢性支氣管炎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