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安居的結果 展開

安居

詞語釋義

梵語va^rs!ika 或 vars!a,巴利語 vassa。意譯為雨期。為修行制度之一。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結夏、坐臘、一夏九旬、九旬禁足、結制安居、結制。

安居的涵義


梵語 va^rs!ika 或 vars!a,巴利語 vassa。意譯為雨期。為修行制度之一。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結夏、坐臘、一夏九旬、九旬禁足、結制安居、結制。印度夏季之雨期達三月之久。此三個月間,出家人禁止外出而聚居一處以致力修行,稱為安居。此系唯恐雨季期間外出,踩殺地面之蟲類及草樹之新芽,招引世譏,故聚集修行,避免外出。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卷四,解釋安居之字義,即形心攝靜為安,要期在住為居。

安居的來源


安居之制始行於印度古代婆羅門教,後為佛教所採用。於長阿含卷二遊行經、佛本行集經卷三十九等中,記載釋尊與弟子安居修行之事迹。僧伽羅剎所
安居
安居
集經卷下等,則列舉出釋尊於四十五年間坐夏之地名。關於釋尊在成道后與弟子第一次舉行安居之地點,諸經典所說不一,然一般多以鹿野苑為第一次安居之所在。又據善見律毗婆沙卷三載,阿育王之子摩哂陀與諸比丘在錫蘭(今斯里蘭卡)支帝耶山(巴 Cetiyagiri)之迦那迦室(巴 KaN!t!aka)坐夏三個月。至今錫蘭等南方佛教諸國仍依照律之規定而行安居之制。
據十誦律卷二十四所舉,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等出家五眾應行安居,優婆塞、優婆夷在家二眾則可不行安居。又出家五眾中,比丘與沙彌一起安居修行,比丘尼與沙彌尼、式叉摩尼一起安居修行。於巴利律藏大品入雨安居犍度(Vassupana^yika-kkhandhaka)等中,規定比丘等若不行安居,則墮惡作(巴 dukkat!a,突吉羅)之罪。

安居的場所


關於安居之場所,四分律卷三十七安居犍度舉出樹下、小屋、山窟、樹空、船上、聚落等處,或依牧牛者、壓油人、斫材人等安居。五分律卷十九安居法則禁止於無救護處、冢間、空樹、皮覆屋、露地處安居。又於安居前,須先修治房舍,並將房舍、資具等物公平分配予大眾。至於分配日期,據摩訶僧祇
安居
安居
律卷二十七床褥法條所舉,若安居之處所較近時,可於四月十五日分配;若安居之處所較遠,或安居之人數過多,而須移至別處安居時,則可提早於四月十三日分配。又入安居時,須對所依之人(有德之比丘)表白結制安居之旨意,方可入安居,稱為對首安居;若無所依之人時,則於心中自表結制安居之旨意,以入安居,稱為心念安居。
違反者得到的懲罰
於安居期間禁止外出遊行,違反此規定者得惡作之罪。然據四分律卷三十七所舉,若能即日歸回者,可准許外出;或有特殊事宜,獲得僧伽之認可,以七日、十五日等為期限者,亦可准許外出,此種方法稱為七日法、受日法。此外,若有違規外出者,即得惡作之罪,稱為破安居、破夏,將失去接受安居施物分配之資格。然若因避離猛獸、毒蛇、火難、水難、王難、賊難、食料難、女人、親族等障難,或為調解破僧等事而離開安居之場所,則不獲罪。

安居的時期


安居之時期,一般多以一夏九旬(即三個月)為期。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之四,以四月十六日為安居之始日,七月十五日為終日,翌日為自恣
安居
安居
日;摩訶僧祇律卷二十七則以七月十五日為自恣日;大唐西域記卷二、卷八所舉之安居期為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關於安居之種類有二說:一說為前安居、后安居二種,前安居始於五月十六日,后安居始於六月十六日。一說為前安居、中安居、后安居三種,前安居始於四月十六日,中安居始於四月十七日至五月十五日,后安居始於五月十六日。此外,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本引用涅盤經之說,將結制中之一日分為五分,依次敘述佛陀早起著衣、外出乞食行化,乃至為比丘眾、諸天善神說法等一日中之行止。
安居之首日,稱為結夏;圓滿結束之日,稱為解夏、過夏、夏竟、夏滿、夏解、安居竟。結夏與解夏期間,稱為半夏。據四分律卷四十三迦絺那衣犍度載,安居結束時應作自恣、解界、結界、受功德衣等四事。即於安居圓滿后,大眾反省安居中之行為,若有罪時則自宣己罪,相互懺悔,稱為自恣;自恣之日稱為自恣日、佛歡喜日。又安居結束時,應解除安居期間禁止外出於結界範圍之規定,此為解界。又安居圓滿后,比丘、比丘尼等增加法臘一歲。法臘又稱夏臘,為出家人定長幼次序之規准。
一般多於夏季舉行安居,然亦有於冬季結制安居者,稱為冬安居。我國、西域地方及日本皆有冬安居之制。據大唐西域記卷一羯霜那國載,十二月十六日為冬安居之首日,翌年之三月十五日為終日。

我國的安居制度


我國行安居之制始於姚秦時代,其時由於十誦律、廣律等之傳譯,皆詳細解說安居之作法,我國僧人乃依之而行結夏。另如出三藏記集卷三新集律來漢地四部序錄、廣弘明集卷二十四等,則載有我國僧人結安居之事迹。我國之安居制度雖承襲於印度,然因風土民情之差異,故未全然沿用印度之作法,而有部分變通之處。如大宋僧史略卷下賜夏臘條所載,中唐至五代時徠,有未依安居之行儀而賜增夏臘之事。此外,安居在我國亦有隨意隨處而行之說,即認為修行隨處可行,並不限於安居期間,故於年中行事中,未將三個月之安居修行視為必行之事。如百丈清規月分須知章中,記載各月之行事,然卻無安居之事項。另據釋氏要覽卷下解夏草條載,印度比丘於自恣日時,須以茅草(即吉祥草)為僧伽之座,自亦坐於茅草上而行自恣。此種習俗傳至我國則有所改變,如宋代江南地方之僧,於解夏日時以茅草贈與檀越

日本的安居制度


日本之安居制度行之久遠,約與灌佛會、盂蘭盆會等同時由我國傳入。於安居期間亦舉行講經,稱為夏經。平安時代安居中除講經外,尚行寫經,稱為夏書。又於夏解日將夏書收納於寺社中,稱為夏書納、夏解納。又安居期間隱居在寺社中,稱為夏籠;隱居之堂,稱為夏堂;安居中所修之念佛等,稱為夏念佛;結夏安居之僧、稱為夏僧;安居期間,避離不凈之食物,稱為夏斷。日本之安居,系采夏、冬二期并行之制,在形式上歷來變化不少,但至今仍被隆重舉行。其中,尤以禪宗特重安居之行事,即以每年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為夏安居之時期,以十月十五日至翌年一月十五日為冬安居之時期。(中阿含卷二十九請請經、月燈三昧經卷五、正法念經、四分律卷五十八、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卷二、景德傳燈錄卷十七曹山本寂禪師章下、嘉泰普燈錄卷十四雪庭元凈禪師章下、禪苑清規卷二、興禪護國論卷下)

安居街


安居街(anjujie.com),成立於2012年,致力於中國裝飾行業電子商務的發展,經過數年斥巨資精心打造,安居街的裝飾企業品牌推廣、形象維護體系,致力於擴大裝飾企業在網際網路的
安居街
安居街
影響力,為企業帶來高速的來自於網際網路的產值增長,進而推動企業的整體發展,有效的結合線上線下的品牌影響力,最終為企業成功融入網際網路時代的浪潮做出最強有力的支持。安居街力求為用戶創建一站式的家裝流程體系,其創新的商業模式集合了產業鏈所有的關鍵元素,從設計到裝修、從建材到施工、從傢具到軟裝,安居街打造的是永不落寂的家居、建材網上展會,成為裝修、家居的一站式平台。“做中國最專業的家裝門戶”,需要的是時間。對於安居街來說,“敬業”、職業、專業”不斷的提升自我,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解決客戶在家裝中所遇到的難題,是其職業生涯中永遠的話題。“創新、速度、合作、共贏”是安居街的宗旨,安居街正在不斷努力和突破,打造一個互贏的家裝平台。

安居街道


安居街道位於濟寧市區西部,距市中心10千米。面積81.4平方千米,人口7萬人,轄61個行政村,鎮駐地史海商業街。是魯西南歷史重鎮,屬黃泛沖積平原,自然條件優越。濟荷公路、濟菏鐵路、濟徐公路、南環路、327國道、105國道、338省道穿過境內。京杭運河、元代古運河、龍拱河縱橫交織。毗鄰森
安居
安居
達美郭庄港,是北煤南運的重要集散地。擁有國家二類開放口濟菏鐵路濟寧西站。距離濟寧機場15公里,可往返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等國內十餘個大中城市。

自然條件

這裡屬黃泛沖積平原,氣候適宜,盛產優質水稻和小麥,是魯西南著名的"魚米之鄉"。豆腐絲、豆腐皮、狗肉是遠近聞名的土特產。地下煤炭資源豐富,地上粉煤灰儲量較大。北距曲阜40公里,南距微山湖25公里,東距中國最大的煤炭基地兗州30公里,發展經濟得天獨厚。

沿革

鎮因駐地安居村得名。該村頻臨運河,宋代以前有田、諸二姓在此居住(當時村名不詳),至元代村莊人口增多,街衙擴展,又是水旱碼頭,交通要衝,商業繁富。是當地的重要集鎮號稱安居鎮。明代有趙、史、時、汪等姓雜居於此(以上諸姓來歷不詳),仍稱安居鎮,解放后簡稱安居。“安居”之名是謂天下太平、安居樂業,是人們追求社會太平、安寧心態的反映。1949年後為嘉祥縣第八區,1956年劃歸濟寧縣,1958年成立安居公社,1984年改稱安居鄉,1985年建鎮。1997年,面積75.9平方千米,人口6.9
萬,2008年,將任城區安居鎮劃歸市中區管轄。2010年撤鎮改設街道。

經濟發展

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4.6億元,完成稅收1084 萬元,人均純收入3386元。安居鎮民營經濟服務區,控制面積13.8平方公里,形成了物流商貿業、汽車貿易、機械製造、石化、傢具、裝飾
 山東魯星集團
山東魯星集團
材料、造紙、羽絨製品、食品八大主導行業,湧現了濟寧中油石化、魯南豪德商貿城、美恆汽車博覽城、瑞華汽車城、魯星機械、中煤鋼構、中達任寶、成友食品、天工裝飾、瑞宏傢具、運河人造板、蘭氏木業等一批具有相當規模和較高知名度的個體私營大戶,使該鎮成為山東省人造板生產銷售基地和魯西南重要的傢具生產銷售基地。以濟寧安民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為龍頭的一批商品混凝土企業,為該鎮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