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複葉槭

槭樹科槭屬植物

紅葉徠複葉槭為奇數羽狀複葉,樹形美觀大方,幼葉是柔和的紅色,當年生紅葉複葉槭枝紅色,多年生枝紅褐色。春季冒芽紅色,夏季趨勢與綠色,到每年7月下旬開始變成紅色,冬天枝條景觀看的是紅色,像金枝國槐一樣漂亮。耐寒性強,能耐-40℃~-45℃低溫、耐旱、喜光,適合山東到江浙地區以及東北沿海區。觀賞價值相當高,為彩葉樹種紅葉美中極品,可在城市綠化中廣泛使用。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株高10-20米。樹皮黃褐色或灰褐色。羽狀複葉,長10-25厘米,小葉3-7,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5-10厘米,寬2-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邊緣常有3-5個粗鋸齒。花單性異株,無花瓣和花盤。花小,葉前開放。雄花聚傘花序及雌花總狀花序生於無葉小枝的旁邊,常下垂。花期4月-5月。
紅葉複葉槭
紅葉複葉槭
紅葉複葉槭羽狀複葉很大,春季金黃色。生長勢非常旺盛,年生長量可達兩三米,葉片夏季不焦邊。耐-40至-45度低溫。它具旺盛的生長勢和分佈地區:原產歐洲,在我國三北、江浙、華南地區均可種植。
紅葉複葉槭為落葉高大喬木,是複葉槭的栽培變種,從歐洲引進。它一共有三個品種,有金葉複葉槭,粉葉複葉槭,還有花葉複葉槭,這三個品種中,其中金葉複葉槭的抗寒能力最強。槭樹科槭樹屬。複葉槭的變種子,高6~7米,葉春季金黃色,漸變黃綠色,葉背平滑,適合園林綠化。

生長環境


紅葉複葉槭喜歡陽光的照射,耐寒,耐旱,生長能力強,當然以肥沃,水性良好的土壤為最佳。

分佈範圍


紅葉複葉槭接穗
紅葉複葉槭接穗
物種主要分佈在山東到江浙地區以及東北沿海區。

生長繁殖


1、繁殖方法
平常所說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法對紅葉複葉槭都是使用的。扦插進行繁殖主要發生在初夏和仲夏的兩個階段。在新枝上竊取半木質化的紙條,但是要帶幾片葉片才更容易成活,然後扦插在生長旺盛的枝條上,便可繁殖。嫁接,主要發生在早春,嫁接的高度在零點一米和兩米作用,成活率極高。這兩種繁殖方法很適用,然後加上最佳的生長環境,三年內便可成形,直徑能夠達到十公分左右。
2、栽植
小苗
小苗
紅葉複葉槭栽培管理粗放,容器苗一年四季均可栽植,裸根苗以春天和秋季落葉後進行為好。栽培地點應選擇地勢高燥的地塊;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為好。紅葉生長速度極快,因此栽植穴要大,底肥要足,保證水肥供應能滿足其生長。基肥以腐熟的農家月巴加入少許餅肥效果更好。栽植時要保持根系完整,不窩根,栽植深度不宜過深,以根頸和地而相平為宜。栽植較大的紅葉複葉械時,栽前要重剪,一般不須帶土球,稍帶護心土即可,栽后要打支撐,防止倒伏。栽后做到“三踏一提澆足水”,三天後再澆一次。
3、修剪管理
紅葉複葉槭在一年內均可以進行栽植,生長速度非常快。由於其生命力旺盛,經常被用來在學校,公園等地作觀賞型植物。我們能看到的都是三段型的紅葉複葉槭。由於它生長速度快,頂部旺盛,會壓彎紙條。所以,要進行及時的修剪,抹芽。並且要及時的定干,從而才能形成漂亮的冠形。

防治方法


1、地下害蟲有蠐螬螻蛄等啃咬幼苗和莖基部,易造成苗木枯死,可採用樂斯本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200倍液澆根。
2、侵食枝葉害蟲如金龜子刺蛾蚜蟲等常食複葉槭的葉片,造成苗木生長不良,如:蚜蟲、金龜子成蟲可採用10%吡蟲啉粉1200-1500倍液噴霧;刺蛾可採用菊脂類農藥防治(按使用說明書)。
3、蛀桿性害蟲如天牛蛀心蟲等危害紅葉複葉槭枝幹,造成紅葉複葉槭大苗枯枝甚至整株死亡,可在天牛成蟲盛發期:6—7月用4.5%高效氯氰菊脂1500-2000倍液噴樹冠,間隔半個月左右噴霧一次,連噴2次;或在蟲道口向枝幹注射敵敵畏或樂斯本等農藥並用粘性泥土封口。病害則有褐斑病白粉病、鏽病等,亦應設法防治。
紅葉複葉槭
紅葉複葉槭
4、一二年生紅葉複葉槭很少有病蟲害,干徑3厘米以上的紅楓在每年5至6月常有真菌侵染,癥狀為葉尖反捲髮白,葉面有暗紅色斑點,日晒后穿孔,到了九十月份只剩葉脈和葉柄,甚至全葉枯萎,嫩梢乾枯,只剩枝條,冬春寒冷季節全株枯死,也有的在春季長葉后死去。在栽培中施肥應以農家肥為主,重磷、鉀肥輕氮肥,紅葉複葉槭不可重施追肥,防止暴晒,灼傷嫩枝,另外必須改善通風和光照,提高抗病能力。可用65%代森鋅、50%多菌靈或70%托布津800至1000倍液,混以500倍磷酸二氫鉀或微量元素葉面肥噴霧,晴天噴3至4次,一月份噴石硫合劑徠一次防治。

生長習性


喜光,稍耐陰,耐寒性強,稍耐濕,喜深厚、肥沃、濕潤土壤,在暖濕地區生長不良。生長較快。

主要價值


姿態優美,葉形秀麗,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在園林中可植於庭院、花鏡,也可植於路邊、街頭遊園等地,無不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