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井陘關的結果 展開
- 太行山內一條隘道
- 舊關
- 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娘子關鎮轄村
井陘關
太行山內一條隘道
井陘關,井陘縣西面太行山“井陘”之口,因此得名。古人謂其地四面高平,中部低下如井,因稱井陘。實際上,“井陘”是太行山內一條隘道。
《呂氏春秋》、《淮南子》稱“井陘”為天下九塞之一,所以它自古著名。
井陘關
《呂氏春秋》、《淮南子》稱“井陘”為天下九塞之一,所以它自古著名。
井陘關
並陘關背負太行,遙對華北平原,扼晉冀交通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為軍事上所必爭。
由於“井陘”之重要,所以歷史上這裡戰爭頻繁。
趙武靈王二十年(前306年),趙武靈王進攻中山,一直攻到了中山國都城靈壽(今河北平山)附近的寧葭(今河北獲鹿北),徹底控制了井陘。
秦始皇十五年(前232),秦軍分數路伐趙,一軍從太原出,攻取了趙的“井陘”,進至番吾(今河北靈壽西南),與趙將李牧的部隊相遇,雙方展開大戰。當時趙國還是七雄中較強的一國,秦軍力不能支,戰敗逃歸。史稱此戰後數年秦軍不敢再攻趙。隔了三年秦乘趙國內有災難,又大舉出兵攻趙。秦大將王翦率軍攻井陘,趙軍戰敗。秦軍即由此長驅直進趙都城邯鄲城下。趙分兵數路阻擊秦軍,秦軍屢戰不能勝。王翦乃用離間計,使趙王奪了大將李牧的兵權,趙軍不戰自弱,最後秦軍攻破邯鄲,趙國亡。
在秦末楚漢戰爭之際,這裡演出過戰爭史上極輝煌的一幕,就是漢王劉邦的軍隊與趙軍之戰。公元前204年,劉邦向韓信、張耳東下井陘擊趙(其時趙已復國)。趙聚兵“井陘”口以阻漢軍。漢軍暫屯於“井陘”西口軍城(即後來的娘子關)。當時,趙軍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優於漢軍,況且地形也對趙軍有利。謀士李左車向統帥陳余建議:“韓信乘勝遠征,其鋒不可擋。今井陘之道,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看來糧草必在其後,如能一方面出奇兵從間道絕其輜重,一方面深溝高壘,堅守不與戰,使其求戰不得,後退無路,而野又無所掠,那時乘機出擊,必可打敗韓信、張耳的軍隊。”不想陳余輕敵,不聽勸告,又不嚴守井陘,堅決主戰,韓信迅速挑選二千輕騎,半夜從小路迂迴到趙軍大營側翼,隱伏待擊。次晨,韓信和張耳率主力出井陘口,並在綿河東岸擺下“背水陣”,引誘趙軍出擊。果然,趙軍傾巢而出,追擊漢軍。漢軍伏兵乘虛搶佔了趙軍營寨。趙軍見此大亂。漢軍乘勢前後夾擊,大敗趙軍。殺了陳余,還擒了趙王。這一仗是戰爭史上又一次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有名戰例。它為劉邦從背後牽制項羽的軍隊,最後消滅項羽起了很大的作用。
北魏興光二年(455),北方少數民族丁零數千家匿井陘山中為盜,陸真討平之。武泰初年(528),起義軍領袖葛榮據有冀、定以北。秀容部長爾朱榮,請帥所部自井陘以北,滏口以西(滏口,見河南武安縣),分據險要,攻其肘腋。遂勒兵召集義勇,北捍馬邑,東塞井陘。普泰初年(531),高歡舉兵信都,爾朱兆自晉陽出井陘,取殷州,歡擊敗之於廣阿。次年,爾朱兆復攻高歡於鄴,敗保晉陽,歡尋自鄴引兵入滏口,遣別將庫狄干入井陘擊兆,兆北走。
北周建德五年(576),北周克北齊都城晉陽。齊高孝珩請以幽州兵入土門,取并州。
隋仁壽末年,漢王楊諒舉兵并州,分遣其將劉建出井陘,略燕趙。詔李子胡發幽州兵擊卻之。
唐天寶末年,安祿山造反,派養子安忠志屯軍土門,又使其將李欽湊守“井陘”口,以防唐軍西來。常山太守顏杲卿起兵,殺李欽湊,聲言朝廷已遣大軍下井陘,河北諸郡皆響應。不久,常山為賊將史思明所陷。李光弼出井陘,遂復常山。郭子儀復自井陘東出,與光弼合軍,聲大振。既而聞潼關陷見陝西重險,光弼等乃復入井陘,留兵守常山。諸將懼力不敵,遣宗仙運請信都太守烏承恩,曰常山北控燕冀,路通河洛,有井陘之險,足以扼其咽喉,莫若移據常山而守之。烏承恩不能用。
唐寶應初年,征回紇兵討史朝義於洛陽,葯子昂奉詔勞回紇於忻州,請回紇自土門略邢、衛、懷而南,不從。會昌四年(844),發諸道兵討澤、潞,太原兵乘間作亂。詔命王元逵自土門入,應接王逄軍。景福二年(893),李克用敗鎮冀兵於平山,進下井陘,尋引還。光化二年(899),朱溫將葛從周救魏博,破幽州兵,乘勢自土門攻河東,拔承天軍承天軍。光化五年(902),朱溫侵河東,使葛從周以兗、鄆及成德軍入自土門,趨晉陽。又別將白奉會成德兵,亦自井陘入,拔承天軍。
後梁開平四年,朱溫謀並、鎮、定。鎮、定請救於晉,晉王李存勖命周德威引兵出井陘,屯趙州以拒梁兵。
後唐清泰末,契丹圍晉安寨,趙德鈞請自土門路西援。
後晉末年,契丹入汴,分軍自土門西寇河東。既而契丹北還,劉知遠稱帝於晉陽。進群臣議進取,諸將咸請出師井陘,攻取鎮、魏,先定河北,則河南拱手自服矣。
宋太平興國中,車駕自太原幸常山,由土門路。
北宋末年,宋將種師閔與金將斡離不激戰於井陘,被金兵所敗,斡離不遂入天威軍,陷真定城。接著長驅南下,攻取宋京開封。
元至正十八年,劉福通之黨關先生等大掠晉冀,分軍四齣,察罕勒重兵屯列要隘,塞井陘,杜太行,擊卻之。
明初取元都亦自真定而西入井陘,下平定州。
古代井陘關雖然常被戰爭煙雲籠罩,可是井陘縣這個地方是個自然風光秀麗的地方。井陘縣東有著名的蒼岩山,風景秀麗迷人。石灰岩構成的峰巒層層起伏,危崖峭壁,重林蒼鬱,殿閣樓台掩映于山麓古木之間,透出寧靜、雅緻和莊嚴。從山腳沿澗入山,一路上怪石嶙峋,樹根盤結交錯,奇姿異態,宛如盆景。山上有福慶寺,相傳為隋煬帝長女南陽公主出家為尼處。石磴道三百六十餘級通達寺前。
門懸一副深具禪味的金字對聯:“寶殿無燈憑月照,山門不鎖待雲封。”門前峭立石壁,飛架三孔石橋,上建橋樓殿。從下仰望天空,僅露一線。昔人有詩云:“千丈虹橋望入微,天光雲彩共樓飛。”嘆為奇景。山上還有蒼山書院、藏經樓、公主祠等建築及岩關鎖翠、風泉漱玉、陰崖石乳等十六景。瀑布清泉,飛珠散玉,禪房古剎,碑碣夾道,步步引人入勝,享有“五嶽奇秀攬一山,太行群峰唯蒼岩”的盛名。遊覽此處,令人心曠神怡。
現在石家莊至太原的石太鐵路和冀晉公路幹線都經過“井陘”或其附近,這裡仍是聯結太行山東西兩方,河北和山西高原中部的交通要衝之地。
井陘關,是就地域而言,即井陘縣全境。它包括西故關、娘子關和東土門關。所謂“古稱險要,固畿南一大關鍵”的說法和史載“車不得方軌,騎不能成列”的羊腸一線之險,便是就此而言。而狹義的井陘關,一般則是指故關(又叫固關,漢唐時代及以前便曾設為關隘,屯兵宿戌。明正統二年修復,改名故關)後代又稱固關,稱呼不一,因時而變。因固關是西北入冀之鎖鑰,故有“依籍特重”的說法。
同時,狹義的井陘關,又多指土門關而言(現在的土門關在獲鹿縣境),《唐書·地理志》稱:“鎮州獲鹿有井陘關,又名土門關。”所謂土門重地,東扼滹水燕趙,“而遠通秦晉,誠東西之咽喉,而往來之衝要也。……幾與潼關蒲坂等”的說法,便是指此而言。而故關和土門關,又統稱為井陘口,即井陘關,不過是關分為二而已。
需要說明的是,《辭海》(一九七九年版)稱:“井陘關,又名土門關,故址在今河北省井陘北井陘山上。”明顯是錯了。土門關不是在井陘縣北,而是在縣東,且是在今鹿泉市境內。
井陘關 地理位置
井陘關四面環山,關前太平河終年流淌,關內丘緩道寬,直達華北平原,關上險峰疊翠,環境優美。原有四座關樓,分別坐落在因關而生的東、西土門村村口處,現存閣樓三座,即東土門西閣,西土門東、西閣,皆用條石砌基、拱券門洞,門洞上有磚砌樓閣。清雍正八年(1730年)正月題寫的石刻“三省通衢”門額,嵌於東土門西閣的西券門上。西土門東閣券門嵌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題刻的“山輝川媚”四字,西閣券門上嵌有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題刻的“山陝通衢”四字。閣樓下有秦漢時代修建的石砌古驛道近300米。那些被歲月和車馬踏磨得崎嶇不平、光滑殘破的塊塊巨石,作為歷史的見證,仍無聲地向遊人述說著關門所經歷的悲壯。
自秦漢至明清,史書記載發生在井陘關的戰爭多達17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漢將軍韓信指揮的“背水之戰”。漢高祖三年(前204年),韓信率軍攻趙,在井陘關外破釜沉舟,背水而戰,士兵因無退路,捨命與趙軍拼殺,最終擊敗趙軍大獲全勝,在中國軍事史上留下了以少勝多、名垂千古的戰例。現在井陘關附近尚有“韓信山”,山上有鑿石而成的旗杆眼和作戰拋石處等多處遺跡可尋,有關傳說故事多達50餘則。站在關口,雖不見當年的金戈鐵馬、滾滾烽煙,仍能體察古代戰場的殘酷和悲壯。關口閣樓附近的古戲樓遺跡、歷代重修關門的碑記、文人墨客的碑刻詩文、照壁牆、韓信廟和關帝廟等遺跡,常使遊人撫今思昔、流連忘返。
井陘關作為“太行八陘”之第五陘的東出口,既是秦漢以來的軍事要塞、屯兵重地,也是晉、陝、冀三省經濟文化交往的交通樞紐和郵遞驛站。
唐代詩人王維《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詩:“萬里鳴刁斗,三軍出井陘。”
清朝“戊戌六君子”之一譚嗣同《井陘關》:“無限蒼茫懷古意,題詩獨上井陘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