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洋橋

東洋橋

東洋橋,舊時安海有“安平八景”,其中一景稱為“雙橋跨海”,而雙橋跨海就是東洋橋。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安平東橋,東洋橋上的石板大多長4~6米,平而直,是築城的好料,條條橋石成了城牆上堅固的基石,城池成了堅固的堡壘,守衛著安海人們平靜的生活。

簡介


景區一瞥
景區一瞥
橋身上沒有什麼過多裝飾,卻顯得古樸典雅,彷彿一幢民居,讓人感覺異常親切。舊時安海有“安平八景”,其中一景稱為“雙橋跨海”。雙橋者,一指“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安平橋,一指黃墩境內的東洋橋。會與舉世聞名的安平橋相提而論,東洋橋定非一般。據清道光《晉江縣誌》載:“宋紹興二十三年,太守趙令衿偕進士史進建。”按此一算,它已有858年的歷史了。只是,與安平橋一樣古老的東洋橋,卻有著與安平橋完全不同的命運。當遊客的腳步、攝影師的聚光燈都聚集到安平橋長長的身軀時,東洋橋卻靜默一隅獨自梳理著自己僅存的幾座橋墩……
東洋橋
東洋橋
東洋橋有另外一個名字:安平東橋,安海人簡稱之為東橋。這個名字與安平橋是對應的,安平橋的另一個名字叫安平西橋。它們不僅名字相近,連建築形式也是一樣的:都是石墩石樑橋。東洋橋原長660丈,寬1.2丈,釃水242道,橋墩243座,橋上建有東西二亭。只是長度不及安平橋(長811丈),只有安平橋的三分之二,故而又被稱為“三里橋”。那時,西橋、東橋橫跨於安海港灣,形成“安海城邊水若蒙,一橋西跨一橋東”的格局。登臨橋邊的高塔,遠遠近近的景色盡收眼帘,一幅“海畔雙橋碧草連,東西形勝鎖長川”的壯麗景觀。
這裡的高塔並非單指安平橋頭的西塔。西橋橋頭有西塔,東橋橋頭也有東塔,《安海志》載:“宋高宗紹興二十三年癸酉,太守趙令衿造東洋橋成,鄉人浙西轉運使高惠連之後高仕舍地七畝造磚塔於橋頭,曰‘龍興塔’。”這座龍興塔“塔高准西塔,大倍之,腹大丈余,下層無級”,一點也不比西塔遜色。只是年久失修,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一場接連半個月的大雨過後,東塔完全地損壞消失了。
思古望今,西塔猶存,東塔無蹤。每到端午時節,西塔周邊熱鬧無比,而東塔卻早已銷聲匿跡,連其塔左的昭惠廟,塔右的慈濟宮一一不見,不為人所記起。
消失的不為人所記起,情理之中。但東洋橋卻還未完全消失,竟也鮮少有人記得,令人扼腕。
要找到東洋橋,不熟悉安海街巷的人一定極為困難,要在安海的街巷裡七彎八拐,穿過“之”字形極窄的街沿著四周那黑壓壓的房屋才能尋找到。
東洋橋橫跨安海黃墩與東石井林之間,是舊時安海至東石的必經之路。彼時,公路尚未開通,橋是通連兩地的唯一捷徑。故而,橋落成時,橋兩岸的百姓無比欣喜。主持建造東洋橋的郡太守趙令衿也很高興,在橋落成時,不但親自撰寫了《東橋碑記》,還滿懷興緻地題詠曰:“為問安平道,驅車夜已分。人家無犬吠,門巷有爐熏。月照新耕地,山收不斷雲。梅花迎我笑,為報小東君。”他在《東橋碑記》中寫道,“向之臨深履危者,今則闊步徐行,無復留礙。往來慰悅,老稚呼舞。觀者山立,嘆未曾有。”寥寥幾句卻盡情描繪出修橋后宜人的景色和民眾歡喜的心情。

歷史由來


雖然,美景不變,但人們的心情卻變了。明朝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倭寇犯安海城,為抵禦倭寇的侵擾,晉江縣令盧仲佃在安海以石築城,才築了一半,倭寇突然入侵,軍民猝不及防,安海城陷,倭寇在城內燒掠一番而去。後來,安海鄉賢、安徽池州知府柯實卿繼續築造,由於石料缺乏,於是就近拆東洋橋之石以做城基。那東洋橋上的石板大多長4~6米,平而直,是築城的好材料,人們以抵倭護城為第一緊要之事,顧不得東洋橋的去與留了。條條橋石成了城牆上堅固的基石,城池成了堅固的堡壘,守衛著安海人們平靜的生活。
只是,如此一來,東洋橋便宣告廢棄了,而且,這一廢就是150多年。直至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安海人施韜重建,后又廢。無橋無路,來往通行諸多不便,鄉人於是築土堤為路,可是海浪濤濤,土堤經常被沖毀。道光元年(1821年),周仕泰、蔡時昭等人於是合力再造。那時,長橋復興,“雙橋跨海”的壯麗景觀再一次出現在安海港。光緒五年(1879年),安海著名慈善家林瑞佑、林瑞崗兄弟合捐白銀1500多兩,對東洋橋進行了一次全面翻修,“凡直欄橫檻,基址梭尖,一一重新堅固。”東洋橋面貌得以煥然一新。
時間一下推進到了二十世紀,雖然史書上沒有記載民國時期修橋的歷史,但是,殘留的一個橋墩上赫然出現的幾個模糊的字卻告訴我們,人們一直都在維護著東洋橋。那橋墩上刻下的幾個字是“民國丁卯”(即民國十六年,1927年),由此隱約可推測出那橋最後維修的時間。只是那時的東洋橋下,已漸漸淤積,人們開始在橋周圍圍海造田。在陳山明的記憶里,他懂事的時候,人們已經在橋周圍搞種植了。
再後來,到了上世紀60年代,滄海桑田,東洋橋的四周已成沃土,只留下一條海道。海上橋變成了路上橋,隨著公路的發展,路上橋亦失去了作用。再後來,興修水利工程時又拆東橋,年復一年,東洋橋的身軀一點一點地縮短,一點一點地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