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表現主義

1970年代末起源於德國的藝術流派

所謂新表現主義,是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從德國開始的一個新流派,顧名思義,它是以20世紀初的表現主義為楷模的。當然,它不是簡單的重複,更不是機械的摹仿。作為波普藝術(流行藝術)和極少主義的反動,新表現主義以表現自我為主旨,在畫面、筆法、情調等方面顯示了對本世紀初的表現主義的回歸傾向,但由於兩者發生的時代不同,故在藝術思想、題材選擇、表現手法上並不同。

產生歷史


新表現主義是德國政治危機和恐怖主義混合構成歷史環境的產兒,它在理論上接受存在主義的哲學觀念,在實踐中學習抽象表現主義的藝術傳統,講究繪畫過程的情感突發和即興處理,追求一種粗狂的、原始主義的簡單踴躍的美學風格,竭力主張還繪畫以本來面目,注重繪畫性、探索內容、色彩、形式的自我語言。他們的作品主要表現緬懷民族傳統的抑鬱情境和反思戰敗歷史的悲愴心態,有的作品鞭撻社會的醜惡現象,有的作品則嘲笑自己的無能。
德國新表現主義六位大師作品
德國新表現主義六位大師作品

共同特點


德國新表現主義畫家雖然各具特點,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便是自覺地將自己的藝術創造與德意志觀念緊密相連。他們抓住德國的創傷,試圖探索德意志文化的根基。

萌芽階段

早在60年代,儘管還鮮為人知,但德國的表現主義已經開始復興,或可以說新表現主義開始萌芽。東德的維爾納·蒂布克和維利·西特的作品已開此先河,他們的作品混合了畢加索、古圖索和德國第二表現主義的特徵,儘管內容粗俗,但卻是強有力的政治宣傳和交流的媒介。同時,出生地在東德卻因“政治不成熟”被子驅逐的巴澤利茲,在西德也開始以他的個人畫展向人們展現這種新的藝術風格。它們奠定了德國新表現主義思想上的基礎,這就是不可能保持脫離政治的態度,而是或多或少地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現對民族命運和政治風雲的反映,這對80年代德國新表現主義畫家產生了影響。
德國新表現主義的六位代表性藝術家:安塞爾姆·基弗、喬治·巴塞利茨、約爾格·伊門多夫、西格瑪·波爾克、馬庫斯·呂佩爾茨、A·R·彭克。

馬庫斯·呂佩爾茲

馬庫斯·呂佩爾茲(Markus Lüpertz ,1941-)是德國20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德國新表現主義代表人物之一,於1941年生於萊辛貝格/伯門。七歲時隨父母遷居西德。在西德,他從1956-1961年先後在克萊菲爾德和杜塞爾多夫的藝術學院學習。21歲的呂佩茨到了西柏林並開始了他所謂的“頌讚繪畫”。1964年,他與他的藝術家同事在柏林共同創辦了一間畫廊。同時,他繼續展現他的“頌讚繪畫”,這種繪畫對他來說,就是意味著結構形式與頌讚表現的合一。70年代中期“頌讚繪畫”被其他結構形式,如“巴比倫-建築”或是“斯提爾(風格)-繪畫”所取代。畫家總是使用不同的技巧進行創作。從1981年始他開始從事雕塑,1995年他的雕塑藝術達到高峰。自1974年呂佩爾茨開始從事教育事業,並從1986年以來一直是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的教授。他創作的精品系列繪畫是90年代的“沒有婦女的男人-帕西法爾”。呂佩爾茲獲得過眾多獎項和讚譽,其中包括德國藝術協會的克林特獎,現生活工作於德國杜塞爾多夫和卡爾斯魯樂兩地。
馬庫斯·呂佩爾茨作品
馬庫斯·呂佩爾茨作品

約爾格·伊門多夫

而約爾格·伊門多夫的《德國咖啡館》系列則通過分割的畫面表現出對德國分裂的批評態度。
伊門多夫代表作《德國咖啡館系列》
伊門多夫代表作《德國咖啡館系列》

安塞爾姆·基弗

被公認為德國當代最重要的美術家的安塞爾姆·基弗的作品中出現了更濃厚而微妙的政治內容。70年代他就創作了一系列神化戰時德國冒險行為的作品,既含諷刺,又有歌頌。80年代基弗反覆表現的主題是對大屠殺的記憶。相比之下,戰後出生的費廷的作品政治內容較少,人們從他的作品中感受到的是一個畫家自由自在的生活在他存在的社會,既便如此,他也一直抗議柏林牆的存在。對於新表現主義畫家來說,藝術不是用來裝飾的手段,而是經過周密思考的宣言。這也決定了在表現
手法上他們必須要打破傳統,選擇最適合表現自己內容題材的物質材料來突出主題,如基弗就常用稻草、鉛等材料,從內容到表現手法上都突出和表現個性,展示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只是近幾年來,這種過於激進的趨勢有所減緩。

A·R·彭克

A·R·彭克的新表現主義作品
A·R·彭克的新表現主義作品
A.R.彭克(A.R.Penck,1939-),曾用名Ralf Winkler,1939年生於德累斯頓,在東德接受藝術教育,後來到了西德。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彭克參與創造了德國新表現主義美術潮流。在原來表現主義的基礎上,他參照了未來主義﹑形而上畫派的表現語言,吸收了50年代以來一些流派的手法,使現代藝術具有新的反叛精神。A.R.彭克繼承了德國表現主義畫家對原始藝術的熱愛,重新在自己的畫中復甦了表意符號、象 形符號和書法,讓人回想起洞穴文化,古埃及瑪雅和非洲的藝術。他相信原始人的精神同現代人是類似的,而原始圖像對二者而言同樣可懂。此外,彭克認為這一主題物傳達了冷戰時代的恐怖與隔離的心理經驗,特別是德國一分為二之後的情況。所以,他的作品是其新表現主義同伴們所共有的危機心態的典型代表。

西格瑪·波爾克

西格瑪·波爾克作品
西格瑪·波爾克作品
西格瑪·波爾克(Sigmar Polke,1941-2010)是一位畫家、攝影師及版畫家,是上世紀60年代“資本現實主義運動”的發起人之一,也是德國新表現主義代表性藝術家之一,在德國享有盛譽。
波爾克1941年出生於奧萊希尼察(現波蘭領土),1953年搬家至德國維利希,同時給一名玻璃畫家當學徒。波爾克後來到杜塞爾多夫美術學院求學,並創作出他的第一件資本現實主義作品,其作品針對於社會寫實主義和波普藝術有著反諷的意味,在1963年的一次展覽中,波爾克組織格哈德·里希特和康拉德·菲舍爾對德國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和習俗進行了直觀的評論,這些早期作品已經呈現了波爾克標誌性的幽默與諷刺。這些作品包含日常生活場景及批量化生產的對象,也很符合他在牆紙或織物上使用膠印技術進行繪畫。

喬治·巴塞利茨

喬治·巴塞利茨作品
喬治·巴塞利茨作品
喬治·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1938- ),1938年,生於德國的薩克森,德國新表現主義藝術代表性人物之一。1958年,20歲時穿越柏林牆從東德到了西德。1964年,他開始畫笨拙粗魯的農民、牧人和獵人。1965年,他發展出一種頗具表現性的人物畫風格,將傳說中的英雄人物和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在被焚毀的德國土地和風景上重現出來。他對繪畫的純粹圖像因素感興趣,有意忽視敘事性和象徵性。從上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巴塞利茲嘗試用一種“形象倒置”的方法創作繪畫。在這樣的畫作中,上下倒置的人物似乎在向上升,重力顛倒,強烈的色彩和寬大而粗獷的筆觸渲染出獨特的畫面形象。

其他畫家

50年代出生的畫家們,如彼得·舍凡利耶、托馬斯·辛德勒的作品比起他們的前輩來顯得有所克制。他們更喜歡離奇、充滿詩意的題材,作品更強調線條、趨向古典意味,這可能一方面是由於師長光芒四射使他們另闢蹊徑。另一方面不關心政治也與當代青年遊戲人生、尋求刺激的態度有關。
德國新表現主義大師約爾格·伊門道夫
德國新表現主義大師約爾格·伊門道夫
是20世紀80年代在美國和西歐興起的美術思潮,它的苗頭最初出現在聯邦德國。1980年聯邦德國在威尼斯雙年展中陳列的作品被人們稱作新野獸主義或暴力繪畫,它們的特點是運用繪畫語言表達強烈的感情。1981年秋,5位聯邦德國畫家在紐約舉行展覽,對美國藝術界震動很大,在美國出現了學習這些德國畫家表現語言的思潮,被稱為新表現主義。新表現主義之所以對美國畫家有吸引力,是因為在60年代後期,現代派思潮開始進入沉寂階段,70年代已經沒有原先前衛派的鋒芒,新表現主義的畫家們在原來表現主義的基礎上,參照了未來主義﹑形而上畫派的表現語言,吸取了50年代以來一些流派的手法,使現代藝術具有新的反叛精神。新表現主義的表現手法是抽象表現主義的,它採用了色面繪畫的色面層次組織,也採用了最少派藝術的直接表現法和波普藝術 的形象。他們的作品沒有具體的題材內容,追求自由表現﹑自由聯想,強調感情的率直﹑天真。從某種意義上說,新表現主義的出現是對美國60~70年代中缺乏感情的冷漠表現的反撥。在德國新表現主義畫家中最有名的是G.巴澤利茨,他的色彩鮮明,追求筆觸的自由表現,常在畫面上出現頭朝下的人物形象;A.R.彭克是從民主德國移居到聯邦德國的畫家,用鮮明的色調錶達內心的感情,在稚拙的表現中追求一種自由幻想的情趣;S.波爾克,把表現主義與波普手法相結合,並賦予詼諧﹑幽默的趣味,作品融繪畫﹑雕塑於一體;J.伊門多夫在細節的寫實,在整體上追求虛幻效果;A.基費爾有時在照片上馳騁想象,有時把油畫﹑木刻等多種技法結合起來,造成壯闊的景色;M.呂佩爾茨似受P.畢加索等人的影響,創造超現實的意境和講究筆觸趣味。在美國的新表現主義畫家群中,D.薩勒和J.施納貝爾最負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