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毓蕃
張毓蕃
張毓蕃,1933年入復旦大學學習。1934年參加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1936年赴日本研究戲劇。回國后參加抗敵演劇工作。1940年後任延安魯藝教員、實驗劇團導演。194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導演大型秧歌劇《周子山》等。1944年獲陝甘寧邊區甲等模範文教工作者稱號。1948年後任東北魯藝教員、文工團團長。新中國成立后,歷任文化部電影局、北京電影製片廠導演,中國文聯第三、四屆委員,中國影協第三屆理事、第四屆常務理事、第五屆主席團委員。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導演的影片有《烈火中永生》、《傷逝》等。與王濱合作導演《白毛女》1951年獲第六屆捷克斯洛伐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特別榮譽獎。與夏衍合編《革命家庭》,1962年獲第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電影編劇獎。導演的《林家鋪子》1983年獲第十二屆葡萄牙菲格臘·達福日國際電影節評委獎。
縱觀中國電影發展的歷史,回顧那些記錄著時代風雲的優秀電影,人們自然會回憶起曾經用心血和才智奉獻於電影事業的導演。水華,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不僅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導演了蜚聲中外的《白毛女》,而且由於成功的編導了電影《革命家庭》,榮獲第一屆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編劇獎(同夏衍合作)。在他歷經半個世紀的電影生涯中,為中國留下了一批經典影片。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后,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肆意踐踏中國的國土,中華民族陷入了深重的災難之中。當時正讀高二的水華放棄了學業,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在拯救民族危亡的火熱生活中經受了鍛煉,並且接觸到蓬勃發展的新文藝。1933年,17歲的水華儘管已經考上了上海復旦大學法學院,但是仍然以主要精力參加左翼戲劇運動。特別是在抗日戰爭爆發后不久,水華來到了武漢,參加抗敵演劇隊,深入到抗日前線進行抗日宣傳。1939年,水華又到了重慶,應聘到進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創辦的育才學校擔任戲劇教員。在這幾年的過程中,水華深切感受到,戲劇應該為民族謳歌,要服從革命的需要。當然,他的最大心愿,是能夠到革命聖地延安去。
1940年,是水華人生一個劃時代的轉折——他到了延安!水華仰望巍峨的寶塔,捧飲延河水,領略到了全新的生活。
水華以飽滿的熱情參加戲劇運動,在魯迅藝術學院實驗劇團擔任導演。他和王濱合作編導了話劇《帶槍的人》、《神手》、《海濱漁民》,為鼓舞抗日軍民的鬥志發揮了作用。正當水華滿懷革命抱負,步入戲劇藝術的新階段的時候,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了。水華聆聽了毛主席的講話,猶如夜航的小船尋到了燈塔,水華從根本上明確了革命文藝的作用和方向,決心向工農兵學習,服務於中國革命。在文藝座談會之後,延安地區興起了新秧歌運動,水華積極深入到農村,邊學習邊創作。
在解放戰爭期間,水華參加了土地改革運動,和農民有了深層次的接觸,為後來的創作積累了豐厚的生活基礎。
歌劇《白毛女》,是賀綠汀、王毅於1945年在延安創作的。歌劇講述了佃農的獨生女喜兒,三歲喪母,跟著父親飽嘗人生的艱辛。當父親被惡霸地主黃世仁逼死後,她被搶到黃家,受到地主婆的百般折磨,后又被黃世仁姦汙。喜兒所受到的種種迫害和蹂躪,燃起了她復仇的怒火和求生的慾望。在張二嬸的幫助下,喜兒逃出了黃家,在深山野洞中苦熬了三年,過著非人的生活,變成了“白毛仙姑”。在解放軍解放了她的家鄉之後,喜兒獲得了新生。歌劇《白毛女》通過表現勞動婦女受盡凌辱而堅強不屈。突出了“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這一主題。歌劇上演后,引起了強烈的轟動,“白毛女”的故事從此傳向各地。水華導演的《白毛女》,已不再是舞台紀錄片,而是在忠實於原作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化主題的再創作。堅持形式為內容服務,具有深刻的思想內容和民族風格,充分運用電影的表現手法,使原劇的主題得到拓展。例如,增加了喜兒未婚夫大春不顧艱難險阻上山採藥的情節,表現了楊趙兩家的階級情誼。再如,當趙大春來到革命根據地攀上河岸時,被八路軍戰士伸手拉了上來。這個情節的拍攝,充分運用了電影的表現手法,當趙大春凝神仰望時,銀幕上出現了閃閃的紅星的特寫鏡頭,緊接著而後出現八路軍戰士熱情的臉……
電影《白毛女》主題深刻,人物性格鮮明,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在思想上、藝術上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上映后,引起強烈的反響。在1951年捷克斯洛伐克舉辦的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上榮獲特殊榮譽獎。在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獲得優秀影片一等獎。
水華在《白毛女》成功之後,一邊導演影片,一邊鑽研電影理論,不斷總結個人的藝術經驗。經過將近十年的積累,1959年,水華又把自己的藝術創作瞄準了新的目標——把茅盾的名著《林家鋪子》搬上銀幕。
小說《林家鋪子》是著名作家茅盾於1932年創作的。小說以當年1月28日日本帝國主義瘋狂進犯上海的閘北、吳淞為背景,描寫老洋廣貨鋪子興衰的過程,反映了舊社會“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殘酷現實,塑造了具有兩重性的小商人形象。《林家鋪子》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名篇。
《林家鋪子》的改編者夏衍,是和茅盾處於同一時代的現實主義文學大師,他們的創作,具有同樣的精練煉、嚴謹、含蓄和深沉的特點,這也是水華所追求的藝術風格。因此,水華以其特有的藝術積累,完成了對電影《林家鋪子》的導演,交一舉獲得了成功。榮獲第十二屆菲格拉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
《林家鋪子》的成功,表現了水華獨有的電影導演風格和功力。首先表現在簡潔和精細相結合的處理上——在片子的開頭,觀眾看到的是倒在河中的一盆污水,以此起到兩方面的作用,一是揭示了故事發生的生活環境,二是暗示這是一個混濁的年代。這樣簡潔而精細的處理方法,影片中還有多處。其次表現在整體和細節的統一上——運用了許多細節描寫,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時代氣氛和人物心理狀態,收到了以少帶多、由細微處見深刻的藝術效果。水華導演的《林家鋪子》成為中國電影的精品。
水華在完成了《林家鋪子》之後,又於1960年改編導演了《革命家庭》。《革命家庭》是根據陶承同志的同名傳記體紀實文學改編的,形象、生動地表現了一個家庭從北伐戰爭到解放戰爭期間,為革命前赴後繼的悲壯故事。影片上映后,引起極大的社會反響。在1962年舉辦的第一屆中國電影“百花”獎評選中,榮獲最佳編劇獎。
1965年,水華又導演了由周皓根據羅廣斌、楊益言的長篇小說《紅岩》改編的電影《烈火中永生》。影片形象生動地展現了一批優秀的共產黨人在敵人集中營中的艱苦鬥爭,動人心魄,極富感染力。《革命家庭》和《在烈火中永生》是在60年代產生很大教育意義的影片,並深深地影響著後人。
在十年動亂中,水華因導演了《革命家庭》和《在烈火中永生》反遭誣陷,被強加上“為叛徒樹碑立傳”、“反動權威”的罪名,長期關押,精神和身體備受摧殘。
粉碎“四人幫”后,水華重新回到電影製片廠,並且於1981年拍攝完成了又一部電影精品——將魯迅的小說《傷逝》搬上銀幕。影片不僅保持了水華的導演風格,而且又有了新的探索,使影片寓意深遠,富於哲理,標誌著水華藝術水平達到了新的高度。影片榮獲1981年優秀影片獎。
水華是著名導演,不僅碩果累累,而且先後擔任中國影協第二至第五屆理事、常務理事和主席團委員,曾被選為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1996年去世。在中國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和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活動中,他榮獲“中國電影世紀”獎導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