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火

濕火

濕徠火,病證名。指濕傷脾胃之陰。症見口渴不飢、大便堅結,苔先灰滑,后反黃燥。《溫病條辨·中焦篇》:“濕久生熱,熱必傷陰,古稱濕火者是也。”

基本概況


濕火的一般表現有肢體沉重、發熱。多在午後明顯,並不因出汗而減輕。具體表現因濕火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別:在皮肉則濕疹、皮炎、搔癢或疔瘡;在關節筋脈則局部腫痛,關節痛、屈伸不利。但通常所說的濕火多指濕火深入臟腑,特別是脾胃的濕熱、濕火。其表現為口舌生瘡糜爛、胸脅脘腹悶脹、不思飲食、口黏、大便溏爛,小便黃赤而不通暢,身重體困。濕火在肝膽表現為肝區脹痛、口苦、面目皮膚黃疸。 “濕火”防治:(一)飲食方面。應少吃油炸食品,因油炸食物更可能導致“熱氣”。一些辛辣食物,如辣椒、芥末、胡椒等也應少吃,否則可能助濕熱在體內滋長。蔬菜中的芥蘭、洋蔥和韭菜,也能助長濕熱。肉食中的牛肉、羊肉、狗肉,與濕熱“靠得比較近”。在雷雨天氣,可食用金針菜、南瓜、薺菜、冬瓜、鯽魚、赤小豆、玉米、薏苡仁等。(二)中醫藥清濕火。可選健脾化濕清肝膽鬱火之品,太子參、茯苓、法夏、陳皮、甘草柴胡、黃芩、鬱金、茵陳,水煎服,按體質虛實增加其葯與量。(三)適當運動。運動可振奮體內陽氣,使氣血暢通,氣機通暢,有助脾胃運化水濕功能,以減濕郁濕火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