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澤
河北省邢台市轄區
它位於河北平原西部太行山河流沖積扇與黃河故道的交接窪地,為漳北、泜南諸水所匯,水面遼闊,跨今河北省邢台市的隆堯、巨鹿、任縣、平鄉、南和、寧晉六縣。北魏時期稱大陸澤為大陸陂。到了清代,任縣百姓又習慣稱大陸澤為小東湖。大陸澤是明清時期的順德府十二景之一。
大陸澤又名鉅鹿澤、廣阿澤。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大禹導河,北過洚水,至於大陸。河即黃河,大陸即大陸澤。《山海經》稱大陸澤為泰陸水。尚書.禹貢》導河:“北過絳水,至於大陸”。《爾雅.釋地》:“晉有大陸”,即指此澤。西漢時期廣阿侯任敖和張侯毛澤又分別把自己封地境內的大陸澤稱為廣阿澤和張家泊。
華北平原由黃河和海河眾多河流水系沖積填造而成。在華北平原形成的億萬年時間裡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平原湖泊,大陸澤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史志上稱大陸澤廣袤百里,眾水所匯,波瀾壯闊。
約在一億三千多年前的一次地殼活動中,華北平原地區斷裂下陷,變成了與海洋連接的浩瀚大海,滔滔海水一直遊盪在太行山麓。分佈在華北西部和北部的眾多河流攜帶大量的泥沙湧入大海,經過漫長的歲月,填造了華北大平原。但是,平原上殘留下了尚未填平的窪地,形成了大陸澤和寧晉泊這樣的一些湖泊。
大陸澤
古代大陸澤是由黃河、漳河、滹沱河、滏陽河沖積不平衡造成的一片窪地,它北起寧晉,經隆堯,至任縣,全長約100多里,故有“浩渺大陸澤”、“汪洋浩蕩,望之居然一湖”之稱。在先秦之前大陸澤就曾名列全國著名的九處大型湖泊之內。后經洪水淤積,約於元朝末期,在隆堯與任縣之間干出陸地,將大陸澤分為兩窪,其南部仍稱大陸澤,北部則稱寧晉泊。清代大陸澤南北長約30餘里,東西寬約13里,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大陸澤周邊干出土地達700餘頃。大陸澤位於任縣境內,東起鄧橋、吳庄,西至永福庄,北自邢穆寨和邢南公路,南部邊緣可延伸至南和境內,總面積約363平方公里,主要承納滏陽河、澧河、洺河的洪水和瀝水,緩解洪水對滏陽河和下游的威脅,發揮緩洪、滯瀝的作用,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逐漸乾涸,目前已經消失。
傳說
傳說蚩尤是大陸澤附近巨鹿一帶的氏族了,黃帝部落因為氣候乾旱從陝西東遷到邢台地區,黃帝部落於是定居在了軒轅崗一帶,發展農耕,與在冀南冀中的蚩尤九黎集團發生衝突和爭奪戰,蚩尤頑強抵抗,黃帝九戰不勝,遂轉戰到冀北涿鹿之阿,三大文明集團發生了激烈的交互衝突和融合,留下了巨鹿,涿鹿、獲鹿(今名鹿泉)、束鹿(今名辛集)等一系列地名。
古代邢台西依太行,東臨黃河,為黃河三角洲之地,傳說夏朝建立以前,發生了大洪水,舜派鯀治水,鯀採用堵的方法,在今邢台臨西一帶修建堤壩,但是治水不成功,舜殺了他,又派他兒子禹治水,禹用疏導方法,把黃河水從河南孟津開始疏導各大支流、主流入邢台中部大陸澤,然後又從大陸澤開始疏通九道河流入海,治水成功,舜傳位給禹!
大陸澄波
大陸澤昔日風光優美,不僅是古代邢台的重要魚倉,還是明清時期的順德府十二勝景之一,受到歷代文人墨客的歌詠
【大陸澄波】--順德府十二景之一
大陸既作,北過洚水,至於大陸。夏禹疏九河,分九州舊跡也。今舊跡雖遷移,澤尚在任縣。近而漳水、滏水、洺水、湡水、氵虒水、洚水、澧水、泜水、泲水,九水匯於此。一名小東湖,一名張家泊。八月,水平萬頃,茫然涵虛混太清矣。詩曰:
汪洋千頃勢何雄,九水同歸一澤中。
波靜天光分上下,浪翻地影失西東。
魚龍吞吐爭春雨,鳥雀擎飛向晚風。
明月兼陰楊柳岸,漁舟人唱藕花叢。
選自明代萬曆版《順德府志》中的元·李京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