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工業藍皮書
裝備工業藍皮書
另外藍皮書提出了裝備製造業的“三個世界”的格局。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在裝備製造業中的作用。中國裝備製造業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在各個行業都取得了長足進步。
裝備工業藍皮書是由裝備工業領域第一民間智庫——中工聯創國際裝備製造研究中心(IEM)發起,聯合業內外知名學者數人,經過兩年籌備,正式向業內推出的一本“智慧書”,由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陸燕蓀親自作序。藍皮書第一次對裝備工業領域產業發展理論進行梳理、第一次對國內外案例進行對比分析、第一次對裝備製造業進行專業排行(綜合實力排行、品牌價值排行、最佳裝備工業金融供應商……)。藍皮書從實踐的角度對裝備工業的發展理論和案例進行研究,內容豐富,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可讀性和實踐指導意義,對促進中國裝備工業由大到強有一定指導意義。藍皮書的讀者人群覆蓋政府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生產一線的企業管理人員、相關產業研究機構以及機械領域的高校學生。藍皮書每年出一本,定期向行業內外人士彙報CERC對裝備製造業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行業內的新問題、新形勢、新趨勢。
藍皮書是由總論篇、理論篇、行業篇、案例篇和附錄篇五部分組成,是首次站在全球視角,對裝備工業進行全面、系統和深入研究的成果。總論篇是對裝備工業的現狀問題和趨勢進行理論概括和總結;理論篇對裝備工業發展理論進行梳理和總結;行業篇選取7個代表性行業進行研究;案例篇選取了國外和國內各8個經典案例進行研究,嘗試解讀成功企業的“成功基因;附錄篇收錄了裝備工業的數據和中工聯創的部分研究排行。
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陸燕蓀在序言中,認為:經歷了近十年井噴式的“膨脹期”之後,中國成為了世界製造大國,但是發展模式仍比較粗放,技術創新能力薄弱,產品附加值低,總體上大而不強,進一步發展面臨能源、資源和環境等諸多壓力。如何在未來國際競爭中搶佔下一輪制高點,是中國製造業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總論篇對全球裝備工業的形式進行了判斷。當前,世界經濟正處在緩慢復甦之中,但金融危機影響深遠。全球經濟將發生一系列調整和變化,進入一個增速放緩、調整轉型、競爭加劇的時期,裝備製造業也不可避免要受到全球經濟周期的影響——自經濟危機開始,已經進入新的十年(業內預測)發展周期。
另外藍皮書提出了裝備製造業的“三個世界”的格局。美、日、德等發達國家是第一世界,雖然這些國家經濟發展暫時遇到一些困難,但依然掌握著世界製造業的發展方向和最核心的技術,是主導者;中國、印度、巴西等國家是第二世界,這些擁有巨大的製造業市場,雖然發展迅速,但距第一世界仍然有很大距離,是跟隨著;其他處於工業化初期的國家為第三世界,這些國家既無先進技術又沒有太強的工業基礎,是原材料和能源的供應者,與第一二世界的差距逐漸拉大。
在探討中國裝備製造業如何有大到強方面,中工聯創認為有四個方面需要注意:一是要實現“無為中的有為”。政府要在市場自動調節和政府調控之間找到恰當的平衡點,既不能完全放任,也不能過度干預。二要打破所有制偏好,合理配置公共資源。給予市場中各種所有制主體以平等的機會。三是要大力培養原始創新能力,掌握核心技術。四是合理布局裝備製造業,避免重複建設。五是要重視中小企業發展。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在裝備製造業中的作用。
理論篇對裝備製造業領域的各種理論進行了梳理總結。第一章提出了“智慧地球產業鏈”概念,未來裝備製造業對地球生活狀態改變進行了暢想和描述;第二章對日美德等國的裝備製造業政策進行比較,對中國裝備製造業有很大啟示;第三章對國際裝備製造業的競爭力進行了深入分析,並對未來形式進行了大膽預測;第四章探討了裝備製造業領域的融資問題;第五章探討了中國裝備製造業的品牌文化、經營與精益管理;第六章探討了集群技術創新政策機理分析;第七章中國裝備製造業的發展與重組;第八章探討了裝備製造業的服務能力問題;第九章為觀點觀察,收錄了一些行業內重要文章,如《確保美國先進位造業領先地位》報告解讀,裝備製造業呼喚中國的喬布斯,德國製造業啟示錄,中國製造業危局等。
中國裝備製造業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在各個行業都取得了長足進步。行業篇選取了工程機械、機床、海洋裝備、核電裝備、風電裝備、重型機械、電器工業,七個代表性行業進行了研究。分別從行業概述、行業外部環境、行業競爭格局、行業熱點、問題和未來趨勢,進行了深度分析。除了取得了的重大成績之外,重點分析了阻礙各個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工程機械的主要問題是重複建設嚴重和市場競爭過度化傾向顯現;機床行業問題主要是企業組織結構與國際潮流差異明顯、高端技術被國外壟斷、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發展滯后、產品穩定性有待加強、行業內現代服務業尚未形成;海洋工程面臨的問題是海洋石油裝備專業化程度偏低、數量少、類型單一、配套能力差、研發能力嚴重不足;核電裝備領域主要問題是技術含量相對偏低,核心競爭力不強、產品研發周期長,資金短缺現象嚴重、生產能力短缺,基礎設備陳舊、人才培養有待進一步加強;風電領域的主要問題是規劃比較粗放、併網問題突出、系統調度難度加大、機組質量亟待提高;重型機械領域的問題是組織結構單一,活力不足、軟硬體建設不協調,市場競爭力不強;電器工業是中國發展較好的領域,存在的問題有低端產能過剩,低價競爭嚴重、基礎與共性技術研究薄弱、內需結構不合理、輸配電設備仍被外資巨頭壟斷。
案例篇是藍皮書的又一個亮點。選取了8家全球代表性裝備製造企業和8家中國代表性企業,對其發展經驗進行深入剖析。國外8家案例都是全球聞名的企業,他們的發展經驗對中國未來的發展道路有很強借鑒意義;選取的中國案例中既有上海電氣、中聯重科等大型企業,也有神馬科技和寧波天生等中小型企業,他們的共同點是都具有很強的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恰好是中國裝備製造業由大到強最需要具備的能力。案例篇值得一提的是機床小強人系列案例,雖然企業規模很小但都屬於專、特、精企業,具有非常強的市場競爭力。走專特精道路是中國裝備工業走向強大的一個可供選擇途徑。
藍皮書附錄篇公布了裝備製造業品牌價值排行榜,前五名分別是華為(14999857萬元)、濰柴動力(12515396萬元)、三一重工(9212732萬元)、中聯重科(7933044萬元)、上海電氣(6842860萬元);裝備製造業最佳金融供應商,國家開發銀行因長期對裝備工業的支持排名第一,其他依次是中國招商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交通銀行、北京弘毅遠方投資顧問有限公司;最具投資潛力裝備製造園區,河北廊坊固安工業園區、上海臨港重裝備產業區、河北唐山現代裝備製造工業區、廣東廣州南沙臨港工業基地、天津濱海重機工業園、瀋陽鐵西新區、陝西西安涇渭工業園、河南洛陽洛陽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內蒙古包頭青山區裝備製造產業園區、山東濟南國家火炬計劃先進機電與裝備製造產業基地。
《2012裝備工業藍皮書》已經於2012年06月01日正式出版發行,內容也已經在中工聯創國際裝備製造研究中心的官方網站上連載。
《2013裝備工業藍皮書》將於2013年7月10日在2013年裝備工業發展形勢分析會舉辦之際發布。2013裝備工業藍皮書,是在2012裝備工業藍皮書基礎上進行深化和提升的產物。2013年的藍皮書總體延續了2012年藍皮書的結構和內容,並針對新一年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進行了一些調整,主要內容包括綜論篇、專題篇、行業篇、案例篇、附錄篇等。本書的出版將對企業和行業的發展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其意義十分重大。
據編委會負責人介紹,藍皮書內容豐富,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可讀性和實踐指導意義:
1、匯聚頂級專家智慧
藍皮書是由中工聯創國際裝備製造研究中心發起,聯合國內外頂級學者20人,站在全球視角,經過1年多的籌備,對裝備工業7大行業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對裝備工業的發展從專題、行業和案例上進行了深入剖析的圖書,可謂是繼2012裝備工業藍皮書之後的第二本“智慧”寶庫。
2、裝備製造理論集大成
藍皮書對裝備製造業發展理論進行全面梳理和總結,吸收了20多名頂級專家和中工聯創的最新理論研究成果,從未來和新知、裝備製造業政策、組織和布局、融資與商業價值、企業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完整的裝備製造發展理論。
3、7大行業深入解讀
藍皮書中第二部分是行業篇,重點解讀裝備製造業最核心的七大產業--工程機械、機床、新能源裝備、電工電氣、海工裝備、軌道交通、能量回收。從行業發展環境、產業發展現狀、面臨最大的挑戰以及未來走勢等方面進行多角度分析研究。
4、15個經典案例剖析
藍皮書案例採取對照形式,分別選取8家全球知名企業和8家中國特色企業進行深度分析研究,嘗試解讀成功企業的“成功基因”,廣為傳播和傳承。國外案例:三星集團、日航、博世集團、蒂森克虜伯集團、馬士基集團、江森自控有限公司、特雷克斯集團、夏普;國內案例:瀋陽遠大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西開電氣、桂林電力電容器有限責任公司、三一重工、中聯重科、濰柴集團、尚德電力、湖南廣信電工。其中,《從同城兄弟“門”看裝備製造企業的輿情生態系統的建立》案例中涉及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兩個中國企業。
1、人口紅利消失,中國裝備製造業該何去何從
2、中國裝備製造業離第三次工業革命還有多遠
3、中小型裝備製造企業的下一個五年品牌戰略
4、“第三次工業革命”對裝備製造業的影響
5、建設研究開發創新體系 打造裝備製造業強國
6、調整或許遠未結束 企業當順應市場節奏
7、裝備製造業增長方式轉變之困
8、中國高端裝備製造能從美國“再工業化”中學到什麼
9、德國裝備製造業的高端優勢
藍皮書已經在淘寶開店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