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喘
漢語詞語
牛喘,漢語詞語,拼音為niú chuǎn,注音為ㄋ一ㄡˊ ㄔㄨㄢˇ,指牛因熱而喘氣,出自《漢書·丙吉傳》。
牛因熱而喘氣。
典源譯文
丙吉又曾經外出,在清理道路時遇到一群人鬥毆,死傷的人橫卧在道路上,丙吉經過那裡卻不過問。有部下獨自對這件事感到奇怪。丙吉向前走,遇到人驅趕牛,牛喘氣吐出舌頭,丙吉讓車隊停下,讓騎馬的官吏詢問:“趕牛走了幾里路了?”部下獨自認為丙吉在這兩件事上前後處理的不合適。有人因這事譏笑丙吉,丙吉說,“百姓鬥毆互相殺傷了,應當禁止防備追趕捉拿這是長安令和京兆尹的職權範圍。在歲末報告施行賞罰罷了。宰相不親自處理小事,所以這不是我應當在道路上審問處理的。正值春天還不應該太熱,擔心牛在近處走卻因為中暑的緣故喘氣,這就是時令節氣失調了。恐怕對百姓生產生活有傷害,因此調查這事。”部下才佩服。認為丙吉顧全大局,能抓住主要矛盾。
唐 包佶 《奉和柳相公中書言懷》:“鳳巢方得地,牛喘最關心。”
宋 梅堯臣 《和劉原甫十二月十日試墨》:“道旁牛喘誰復問,佛寺吹螺空唱號。”
明 李東陽 《問喘詞》:“道旁死人春不管,丞相停車問牛喘。”
丙吉早年在魯國擔任獄史,后逐漸升遷至中央政府,擔任廷尉右監,不久因為犯法被貶回魯國,任州從事。漢武帝末年,宮中發生巫蠱之禍(前92年),丙吉因為曾經擔任過廷尉府的官職,被召入長安,負責在郡邸獄審理案件。當時漢宣帝尚年幼,因為系衛太子之孫而捲入此案,亦關押在郡邸獄中。丙吉知道衛太子本系冤屈,其孫更加無辜,便對其多加照顧,且故意拖延案件的審理,希望能夠保全宣帝。后元二年(前87年),漢武帝病重,因懷疑長安中仍有天子之氣,下令將長安獄中罪犯無論輕重全部處決。丙吉當夜閉門不納武帝使者,堅不執行旨意,以保護宣帝。次日晨,武帝後悔自己的命令,撤回旨意,郡邸獄中所有人員方才得逃大難。霍光掌權后,十分器重丙吉,任命其為光祿大夫、給事中。漢昭帝死後,霍光初迎立昌邑王劉賀為帝,不久因其荒淫而廢之。在霍光同張安世等人討論應立何人為帝時,丙吉向其推薦了宣帝,受到其同意。宣帝即位后,立刻封丙吉為關內侯。丙吉在宣帝在位期間,絕口不提自己對宣帝的私恩,宣帝亦不知道。地節三年(前67年),丙吉被任命為太子太傅,負責對新立的皇太子的教育,不久又調任御史中丞。霍氏家族被族滅后,宣帝方才知道丙吉當年的保全之功,大為感動,封其為博陽侯。魏相去職后,丙吉代之為丞相,執政期間為人寬和,隱惡揚善,為人稱道。五鳳三年(前55年),丙吉病逝,臨終前向漢宣帝推薦杜延年、於定國和陳萬年三位賢臣,被時人譽為知人善任。丙吉死後謚為定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