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書蔭

吳書蔭

吳書蔭。1957年7月,由無為中學高中畢業,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62年畢業后,在北京戲劇專科學校、北京語言學院等高校執教。1978年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師從著名戲曲史論張庚,研修中國古代戲曲史。1982年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留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工作,任戲曲文獻研究室副主任,並指導研究生。1985年評為副研究員,1991年晉陞為研究員。1993年7月,調入北京語言大學,現為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戲曲文獻研究專家。

個人簡介


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戲曲學會理事、中國湯顯祖研究會理事,曾擔任國家重點藝術科研項目《中國戲曲志》特約編審,國家重點出版項目《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特邀編纂,又應邀參加國家重點文化工程《中華再造善本》的專家選目工作。他長期從事戲曲文獻整理和研究工作。治學嚴謹紮實,為學術界所稱道。

個人成就


1997年、2004年兩次應邀赴台北,參加明清戲曲和《湯顯祖與牡丹亭》學術會議;2004年赴美探親時,應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主任伊維德教授邀請,對哈佛大學進行訪問並作學術講座;2005年又應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鄭培凱教授邀請,訪問該校和講學。陸續出版有《曲品校注》(中華書局1991年出版, 2006年第三次修訂重印)、《梁辰魚集》輯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注》“元代卷”(擔任此分卷主編,此書由袁行霈先生為主編的高校文科教材,中華書局,2007)。還校點有《西廂記》、《牡丹亭》、《桃花扇》,收入遼寧教育出版社新世紀萬有文庫》;校點《焚香記》、《高文舉珍珠記》、《琥珀匙》等古典戲曲名著,收入中華書局《明清戲曲選刊》。另外合作主編《中國十大古典悲喜劇》校注(上海文藝出版社,1898)、《古本戲曲劇目提要》(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北大圖書館百年館慶時,作為北大校友,應邀幫助該館推出《不登大雅堂文庫戲曲叢刊》(2003);又應首都圖書館約請主編《綏中吳氏抄本稿本戲曲叢刊》(2004),皆由學苑出版社出版。他還從事古典白話小說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先後與北大同窗陳熙中、張明高、王鍈等合作,出版有“三言”(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4)、“二拍”(北京同心出版社,1995)及《型世言》的校注本(新華出版社,1999)。“三言”校注本已經成為許多高校文學史課程的重要參考書;《型世言》甫問世,就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海外媒體曾予以介紹,稱這是國內第一個校注本。承擔了大型資料叢書《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的訂補工作。他先後在《文學遺產》、《國學研究》、《戲曲研究》、《新燕京學報》》、《中華文史論叢》、《中國文化研究》及《文獻》等學術刊物上,發表戲曲考證文章數十篇,已結集為《吳書蔭戲曲文錄》一書,即將付梓。《曲品校注》在1992年全國古籍出版社長沙會議上被評為二等獎;《古本戲曲劇目提要》獲1998年北京市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一等獎。現正與華瑋研究員(台灣中央研究院文哲所)、江巨榮教授(復旦大學中文系)共同主編《清代古典戲曲總目》,還與陳慶浩教授(法國科學研究中心)一起主持編纂《全清戲曲》,兩書將分別由中華書局和學苑出版社出版。小傳收入《中國當代名人錄》(二版)、《中國專家人名辭典》英國劍橋傳記中心、美國傳記協會及韓國等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