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民

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民

《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民》,作者:埃里克·沃爾夫 (作者), 趙丙祥 (譯者), 劉傳珠 (譯者), 楊玉靜 (譯者),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於2006年出版,作者秉承了馬克思關於生產方式和勞動價值學說的基本觀念,以生產方式的變化以及在各大洲之間的擴展為核心,考察了不同文化、政治和社會環境的人群面對這一巨大變化所做出的回應。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8月1日)
外文書名: Europe and the People without History
叢書名: 世紀前沿
平裝: 56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208062544
條形碼: 9787208062542
商品尺寸: 22.6 x 15.2 x 2.6 cm
商品重量: 699 g
品牌: 上海世紀
ASIN: B0011CAMVS

內容簡介


《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民》選取1400年這個時間作為研究的參照點,在那個結點上,我們可以欣喜地看到歐洲作為一種新的變化趨勢的核心力量迅速崛起,歐洲大陸以外的其他不同來源的社會組成和族群逐漸被捲入到這個全球性聯結的整體中。

編輯推薦


《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民》作者秉承了馬克思關於生產方式和勞動價值學說的基本觀念,以生產方式的變化以及在各大洲之間的擴展為核心,考察了不同文化、政治和社會環境的人群面對這一巨大變化所做出的回應。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埃里克·沃爾夫 譯者:趙丙祥 劉傳珠 楊玉靜
埃里克·沃爾夫(1923-1999):出生於維也納,1940年到美國,進入紐約王後學院求學,二戰爆發后曾參軍入伍。1946年獲得社會學和人類學碩士學位,1951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曾在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等任教。主要興趣點是人類學中的宏觀研究和歷史解釋,主要著作包括:anthropology(1964);Peasants(1966);Peasant Wa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1969)等。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聯繫
第1章 導論
第2章 1400年的世界
第3章 生產方式
第4章 歐洲,擴張的序幕
第二部分 尋找財富
第5章 美洲的伊比利亞人
第6章 皮貨貿易
第7章 奴隸貿易
第8章 在東方的貿易與征服
第三部分 資本主義
第9章 工業革命
第10章 資本主義的危機與分化
第11章 商品的流通
第12章 新勞工
餘論
文獻註釋
參考文獻
專有名詞對照

序言


在1968年,我曾這樣寫道,人類學要發現歷史,這種歷史能夠解釋現代世界的社會體系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這就要求我們以分析的眼光來理解所有的社會,包括我們自己的社會。我認為,我們需要這樣一種分析的歷史來抵制形式理性在人文科學中的勢頭,這種理性不再探求人類行動的動因,而只滿足於以技術方式尋求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案。我們使用的方法越來越複雜,而獲得的結果卻越來越流於平庸。我認為,為了防止流於瑣碎,我們應該從過去中追尋現在的原因。惟其如此,我們方有可能理解那些驅使著所有社會和文化的動力。本書就是基於諸如此類的信念而寫成的。
我從一開始就清醒地意識到,這樣一種分析的歷史是無法從對於單一文化或民族、單一的文化區域甚至一個某一時段的大陸的研究中發展出來的。我們有必要重返一種舊式人類學曾經有過的洞見,並重新獲得曾經引導著克魯伯(Alfred Kroeber)和林頓(Ralph Linton)等人類學家努力建構一種全球性文化史的靈感。我們已經忘了,在他們看來,人類是在相互的關係中而不是孤立地營造他們各自的文化的。
不過,那種舊式人類學很少關注1492年以來不同文化相互作用的主要動力——這些動力驅使歐洲邁入了商業擴張和工業資本主義。而這些人類學家試圖勾勒的文化關聯只有在其政治和經濟情境中才能比較清晰。因而,惟有在一種新的、歷史取向的政治經濟學當中才能重新贏得人類學的洞見。

文摘


早在公元初年,一個受到中國和印度模式的雙重影響,同時又有水稻業做後盾的國家模式,就已在湄公河三角洲上崛起了。不過,在第一個千年裡,鄰近地區和島嶼上的水利中心的形成,卻遵循著印度原型。在這其中是吳哥高棉王國和爪哇中部及錫蘭諸王國。在印度,印度河流域一個更早的核心區域曾經支撐著摩亨佐達羅與哈拉帕的國家體系;但到公元前1200年左右,這些國家都滅亡了,可能是由於印歐人的入侵。從此,乾旱的印度河谷再也沒能重拾它往昔的關鍵角色,而只能充當來自中亞地區的入侵者的一個補充地。從那以後,當國家形成時,它們都起源於恆河河谷,尤其是比哈爾和孟買地區。稻米是這裡的主要作物,當年降雨量只有40-80英寸時,稻米種植就要輔以灌溉,而如果年降雨量超過了80英寸,就要修築堤壩防洪。
在東亞和南亞,因灌溉農業較為發達,這對那些並不實行集約耕作的人群十分不利。在印度,集約農耕民一直壓迫著那些實行刀耕火種農業的山地部落,如比哈爾的蒙達人和奧朗人。在中國,漢人始終將他們的歷史認同歸結到公元前700年後在灌溉農業基礎上形成的政治經濟。在他們的南部,是非漢人的“蠻族”——“貓”(苗)、莫徭(瑤)以及傣語族。當漢人越過長江進入“蠻族”地區后,他們用自己的文化和政治模式將其中某些群體統一起來,同時又把刀耕火種種植者驅趕到更邊遠的、更荒涼的地區。在其他地方,遷移的種植者為了減輕他們建立在親屬關係基礎上的社會的政治與經濟勒索的壓力而不得不向後退縮。其結果是,從12和13世紀之後,非漢人的少數民族的剩餘人群只生存於中國東南部和鄰近的緬甸、泰國、寮國以及越南的山區。同樣的過程也在更小的層次上重複著,灌溉農業在低地地區發展起來,而山地民則採取粗放耕作,在山地和難以進入的腹地進行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