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德國歌劇院

柏林德國歌劇院

柏林德國歌劇院是一座比柏林國家歌劇院大得多的歌劇院,它的歷史較短,它的前身夏羅登堡歌劇院,創建於1911-1912年。位於柏林市的俾斯麥大街上,建成於1961年,其建築格局不拘一格,別出心裁。

簡介


柏林德國歌劇院
柏林德國歌劇院
柏林德國歌劇院是一座比柏林國家歌劇院大得多的歌劇院,它的歷史較短,它的前身夏羅登堡歌劇院,創 建於1911-1912年。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時代建造(1743年),由波茨坦王宮的著名建築師克諾貝爾斯道夫設計。1843年劇院在一次大火中被毀,后又按原樣修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劇院再次毀於炮火,1951—1955年又重建。劇院內精美的雕像和繪畫比比皆是。供休息用的阿波羅廳以典雅和諧著稱。光線從頂部射入,像溫煦的陽光。演出大廳的地座和3層樓座共有1500個座位,大廳的牆壁和欄桿上布滿了金色和白色的彩飾。這是一座典型的希臘復興式建築物,其外形以及內部的裝飾體現了德國的民族建築形式和藝術風格。

建築結構


改造工程

說它別出心裁,因為這是一項獨一無二的“斷肢再植”工程。1944年的轟炸和大火,毀掉了劇院的大部
柏林德國歌劇院
柏林德國歌劇院
,但原有的舞台,卻倖存了下來,建築師的任務,就要用一個新的觀眾大廳,將原來的舊舞台,天衣無縫地銜接起來。然而這並非易事。經過戰後十幾年的發展,劇院的前方已經是繁華熱鬧的大街了,單以這一地段來看,無論如何不有為劇院提供足夠深的空間。

創新之處

由於再向大街一面拓展空間已屬不可能之事,建築師索性將他的設計思維,來了個大轉彎。他把劇院靠街的一面,乾脆用面實板的混凝土大牆壁封閉起來。而把劇院的兩側全部打開,但這樣一來前廳和觀眾廳的深度,勢必受於影響,於是他將樓梯間挪到靠近打開的側立面處,也就解決了觀眾廳深度不足的問題。
至於前廳那巨大的牆面,則絕不加以任何裝飾,一律塗以深色,而在牆的前面,布置上精心選擇的藝術品,這樣一來,反而使牆面產生了一種特別引人入勝的藝術效果。

設施設備

劇院的觀眾大廳有1900個座位,其中一層池座,有座1200個,兩層樓座,分別有365個座位和335個座位。
舞台而積很大,採用左右不對稱的側台。主台寬28米,深20米,后舞台寬21米,深21米。

創建史


建成

柏林德國歌劇院
柏林德國歌劇院
1912年11月12日,新劇院落成,當時劇院的名字,叫國立歌劇院,有時也用所在市區的名字,叫夏洛騰堡歌劇院。劇院在初建時,能容納2100名觀眾。在首任總監督哈特曼手下,演出貝多芬的《費德里奧》啟用。創立當初,本來只是柏林一個地區的劇院而已,其後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爭使德國蒙受了巨大經濟損失,歌劇院戰後也陷於經營危機,於是柏林市政府於1925年接管了這座歌劇院。改名為市立歌劇院。這時的劇院經理是萊特延,總監督是狄欽,音樂監督是瓦爾特。1929年起由艾伯特接任總監督,曾經活躍過的指揮家有克倫貝勒等人。演出水平已和國家歌劇院相當。

納粹執政時期

從1925年到1934年納粹政權執政之初的10年,是德意志歌劇院歷史上流光溢彩的10年。指揮大師布魯諾·瓦爾特從1925年起擔任劇院的指揮,劇院的演出製作精良,水平高超,其中最拿手的,當屬莫扎特和威爾第的作品,其他如柴可夫斯基、德彪西、沃爾夫、韋伯等人的作品,劇院的詮釋至今仍值得稱道。
1933年,納粹掌握了國家政權,這個市立歌劇院改稱作德國歌劇院,劇院被置於戈培爾的直接領導之下,建蓋了當時號稱世界最大的歌劇院。但由於政治上的干預較多,劇院演出水平明顯下降。

新劇院建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這家劇院也遭受破壞,於是暫時移到其它劇院演出,1961年建蓋新劇院,正式定名為柏林德國歌劇院。隨後在瑟爾納擔任總監督的時代,變成西德代表性歌劇院。在瑟爾納之後,由瑟爾納和鮑姆繼任,1981年起由弗利德里希就任總監督,而音樂監督是羅佩士柯博斯。1986-1987年樂季是創立二十五周年,舉行各種慶祝活動。

復興

1948年,萊特延重回劇院,製作了許多瓦格納的主要作品,也恢復了納粹時期禁演的一些劇目。 1961年9月24日,在原址重建的歌劇院落成,開業之日演出了莫扎特的《唐璜》。此後,歌劇院又開始了新的發展,演員人數增加到120人,管弦樂團擴大到140人,一些著名指揮家來劇院擔任首席指揮或客座指揮,使演出水平迅速提高。

現狀

目前,德國歌劇院的保留劇目庫是世界上最大的,有75部以上作品。柏林德國歌劇院是全年演出的,只在7、8月間休整幾個星期,其餘時間每周7天演出各種不同的劇目。

演出史


自1961年過回原處之後,劇院正式更名為德意志歌劇院(Deutsche Oper)。戰後劇院曾首演過亨策等人
柏林德國歌劇院
柏林德國歌劇院
的作品,指揮大師洛林·馬澤爾曾在此擔任過多年的音樂指導。劇院的現任指揮,是著名指揮家洛佩斯--科沃斯。1945年6月,新的柏林國家歌劇院的演員陣容重新組建,並在9月8日舉行了第一次演出,劇目是格魯克的《奧菲歐與優麗迪西》。在隨後的10年中,雖然歌劇院的演出場所轉移到了別的劇院中,但是在索爾蒂和富特文格勒等客席指揮的領導下,演出質量卻有所恢復,劇目也不斷擴大,威爾第和瓦格納的重要作品都已經被列入歌劇院的保留劇目之中。1955年9月4日,以克諾貝爾斯多夫的原有設計為基礎重新建設的歌劇院落成,上演了由康維茨尼指揮的《紐倫堡名歌手》。從1949年以後,擔任過柏林國家歌劇院指揮的包括凱爾貝特、路德維希、馬塔齊克、施泰因和休特納等。歌劇院的保留劇目達到50部以上,其中包括許多俄羅斯和捷克作曲家的歌劇作品,如德沃夏克的《水仙女》和肖斯塔科維奇的《姆欽斯克縣的馬克白夫人》等。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期,儘管僅有少量重要的新歌劇在這裡上演,但是柏林宮廷歌劇院的表演水平卻達到了最高點。特別是在19世紀最後的10年中,歌劇院擁有3位傑出的指揮家:魏因加特納、穆克和祖赫。1898年魏因加特納離開宮廷歌劇院之後,理查·施特勞斯成為新的音樂總監,他為歌劇院的演出曲目中增加了新的內容。然而在1900年,國王威廉二世拒絕了施特勞斯的《火荒》的首演,因為他認為施特勞斯並非那個時代最重要的作曲家。此舉導致了從此之後施特勞斯從不允許他的任何一部歌劇在這個城市舉行首次公演。《火荒》在這裡的演出是在1901年,而《莎樂美》則是在1906年。從1903年開始,宮廷在歌劇院的管理方面扮演了非常活躍的角色,如同最初在弗里德里克二世時期一樣,威廉二世對於選擇劇目和舞
劇院藝術總監丹尼爾·巴倫波伊姆
劇院藝術總監丹尼爾·巴倫波伊姆
台設計同樣有著濃厚的興趣。儘管這種管理方式使演出的藝術質量不可避免地受到損害,但是舞台的裝飾卻一直顯示出奢華和富麗的一面。
在1850年到1918年的時期中,這裡僅舉行過3部歌劇的世界首演,而從1919年到1932年,卻首演了12部新歌劇,其中有米約的《克里斯托夫·哥倫布》等。在此期間,柏林國家歌劇院的演齣劇目不斷增加,已經明顯超越了所有的歌劇院,比如在1926年到1927年的演出季中,一共有66部不同的作品被搬上舞台。在希林斯於1925年11月辭職的一個月之後,國家歌劇院舉行了《沃采克》的世界首演,演出之前,指揮家克萊伯曾經對其進行了100多次排練。儘管這部歌劇的上演引發了激烈的爭論,但是還是持續演出了23場,從而表明了柏林這座城市對於現代音樂的支持。1927年11月19日,經歷了一年修整和改建的柏林國家歌劇院重新與觀眾見面,在新的總監海因茲·蒂特延的領導下,歌劇院的演出重點是德國作品,特別是瓦格納的歌劇在這裡常常有精採的製作,甚至在某些時候超過了拜洛伊特的演出水準。這個階段歌劇院的指揮包括克倫佩勒、策姆林斯基和茨維格。隨著公眾和宮廷中對於德國歌劇的興趣不斷增加,義大利歌劇逐漸失去了往日獨佔舞台的地位,也勢必影響到宮廷歌劇院中的藝術趣味。在1788年再次重新開張以後,賴夏特受到了威廉H世國王的重視,國王委託他專門為宮廷創作了一些作品。一部最著名的歌劇《布雷諾》在這裡舉行了極其成功的首演。儘管賴夏特在創作上一直以格勞恩和哈瑟為榜樣,但是他的作品中的義大利傾向明顯減少,更接近於在當時的民族劇院中上演的德國歌劇的風格,其中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是他在這期間也為民族劇院寫作。1789年,在賴
柏林德國歌劇院
柏林德國歌劇院
夏特外出期間,義大利人費利斯·亞歷桑德里被任命為第二樂長。兩年後由於一場爭論導致賴夏特離開了柏林宮廷歌劇院。1793年,亞歷桑德里被更有才能的文琴佐·里基尼所取代,然而,無論是里基尼的義大利歌劇還是格魯克著名的《阿爾采斯特》在1796年的上演,都無法激起人們對於正歌劇的逐漸下降的興趣。1797年國王去世之後,宮廷歌劇院再度關門。雖然兩年後賴夏特重返柏林,而義大利歌劇如曇花一現股再度活躍,但是大量泛濫的演出卻再也沒有達到以前的水平。
在1806年到1807年的法國佔領期間,宮廷歌劇院悄然無聲地度過了兩年,直到1807年,它與民族劇院合併,但是在演出內容方面仍然各有側重,民族劇院以德國歌劇為主,而宮廷歌劇院以義大利風格為主,更多地反映著國王的意願和口味。此後,兩個劇院在演齣劇目上的對立也在公眾當中引發了欣賞趣味上的爭論,宮廷歌劇院無可置疑地得到了來自於王公貴族的支持,而民族劇院上演的德國歌劇則受到了富有的市民階層的歡迎。
1843年8月18日,一場無情的大火將宮廷歌劇院化為灰燼。第二年12月7日,新落成的歌劇院以演出梅耶貝爾的《北方之星》而重新開幕,其中來自瑞典的著名女高音珍妮·林德首次在柏林登台亮相。新建的歌 劇院增加了煤氣照明設備,舞台和觀眾席都有所擴大。 1742年12月7日,新落成的歌劇院以格勞恩的新作《凱撒與克萊奧帕特拉》的演出拉開了帷幕。在隨後的幾年中,這裡的歌劇演出季從11月延伸到第二年3月,每星期演出2次,並且在特殊的日子裡加演。一般來說,相同的劇目很少會重複4次以上,每個演出季還會上演2部新作品,通常這樣的機會都被格勞恩一人包攬了。在演出中,格勞恩邊彈羽管鍵琴,邊指揮由35位演奏員組成的樂隊。在一般情況下,觀眾僅限於王室成員和他們的客人,但是在弗里德里克二世的命令下,所有的軍官必須出席,而著裝適宜的平民也可以參加。由於弗里德里克對於哈瑟的義大利式的歌劇的偏愛,格勞恩便按照這種樣式來寫作他自己的作品。在19年的時間裡,共有29部格勞恩的作品被搬上舞台,同時自然也有許多哈瑟的作品得以上演。這時的宮廷歌劇院雖然已經任命了管理人員,但是國王本人顯然對於這裡上演的作品握有生殺大權,他仔細審查宮廷中所有的歌劇製作,選擇腳本,指導服裝及布景的設計,甚至為某些演出的作品寫詠嘆調,比如他曾經為格勞恩的《柯里奧蘭》寫作音樂片段,還曾經為格勞恩的另一部歌劇寫作法文的劇本,再由宮廷中的詩人翻譯成義大利文。當時,柏林的這個歌劇院被認為是德國最好的劇院之一,有著一段極其漫長的輝煌時期,直到19世紀晚期才被其他歌劇院所超越。

著名藝術家


當時,這個歌劇院網羅了一批極為出色的歌唱家,使演出具有相當高的水準。在1756年開始的“七年戰爭”期間,歌劇院被關閉,劇院的演員也被遣散,其間,格勞恩也在1759年與世長辭。戰爭之後,歌劇院於1764年12月20日重新開幕,巴赫的學生阿格里科拉被任命為新的宮廷作曲家,然而在很長的時間裡,只有阿格里科拉的一部歌劇的演出才使歌劇院恢復了往日的輝煌,並且重新燃起了人們對於義大利歌劇的興趣。最早的德國女高音格特魯德·伊麗莎白·瑪拉於1771年的出現和1775年賴夏特被任命為宮廷樂長,都在很大程度上重建了歌劇院的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