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龍

重慶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劉漢龍,男,漢族,1964年3月生,江蘇高郵人,198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6月參加工作,博士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現任重慶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兼任國際土力學與岩土工程學會(ISSMGE)堤壩工程減災與修復委員會(TC303)副主席、陸域吹填造地技術委員會(TC217)委員、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兼環境岩土工程分會理事長、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岩土工程分會副理事長、住建部高等教育評估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負責人,國家外專局與教育部111創新引智基地負責人。

1982年9月至1986年6月在浙江大學土木系本科學習,獲學士學位。1990年12月和1994年6月在河海大學分別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1997年5月在日本國立港灣技術研究所博士后出站。1997年7月在河海大學破格晉陞為教授,1998年8月獲博士生導師資格。1999年5月至2009年10月,歷任河海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岩土工程研究所副所長、所長,河海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河海大學科學研究院副院長。2009年10月至2013年12月任河海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院長、岩土力學與堤壩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2013年12月任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2016年7月任重慶大學副校長。

人物經歷


1982年9月至1986年6月在浙江大學土木系本科學習,獲學士學位。
1986年7月畢業於浙江大學土木工程系。
1990年12月和1994年6月在河海大學分別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
1994至1995在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訪問研究。
1996至1997年5月在日本國立港灣技術研究所博士后出站。
1997年7月在河海大學破格晉陞為教授。
1998年8月獲博士生導師資格。
1999年5月至2009年10月,歷任河海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岩土工程研究所副所長、所長,河海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河海大學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2004年和2005年分別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和法國里爾科技大學任訪問教授。
2009年10月至2013年12月任河海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院長、岩土力學與堤壩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2013年12月任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
2016年7月起任重慶大學副校長。且為中共重慶大學第十三屆委員會常委候選人預備人選。

獲得榮譽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先後入選國家新世界百千萬人才工程、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獲中國發明創業獎、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江蘇省優秀科技工作者、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省高等學校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和獎勵;帶領的岩土力學與堤壩工程安全團隊被評為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科技創新團隊,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並獲江蘇省“工人先鋒號”等榮譽稱號。
2017年4月21日,入選中國工程院2017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2017年05月,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
2017年6月16日,入選中國工程院2017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增選第二輪候選人名單。

研究方向


土動力學與土石壩工程
軟土地基處理與基礎工程
環境岩土力學與減災工程

主講課程


本科生:土力學
研究生:土動力學、現代岩土力學、現代岩土工程技術
留學生:Soil Dynamics

學術兼職


國際學術兼職
國際土力學與岩土工程學會(ISSMGE)堤壩工程減災與修復委員會(TC303)副主席
陸域吹填造地技術委員會(TC217)委員
國際土力學與岩土工程學會堤壩岩土保護委員會(ISSMGE,TC201)委員
國際土力學與岩土工程學會地基處理委員會(ISSMGE,TC211)委員
多國岩土災害防禦與修復聯合工作組織執行委員(JWG-DMR)
國際標準化組織岩土工程抗震標準專家組成員(ISO/TC98/SC3/WG10)
國內學術兼職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兼環境岩土工程分會理事長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岩土工程分會副理事長
中國振動工程學會理事兼土動力學分會副理事長
江蘇省岩土力學與工程學會副理事長
江蘇省土木建築學會副理事長
國際國內學報兼職: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副主編
《Geomechanics andGeoengineering》An International Journal國際編委
《Water Science andEngineering》副主編
《防災減災工程學報》委會委員,副主編
《岩土工程界》編委會副主任,副主編
《岩土工程學報》編委會委員
《岩土力學》編委會委員
《振動工程學報》編委會委員
《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編委會委員

科研項目


作為項目負責人已申請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其中重點基金2項、傑出基金1項、面上項目4項,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教育部科技計劃3項等。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和重要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180多篇,其中被SCI、EI等國際三大檢索收錄有125篇次,主編或參編專著及規程6部,以第一申請人獲得國家專利32項,其中發明專利18項。10次擔任國際性學術大會主席和副主席,6次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做大會報告或特邀報告。8次擔任全國性學術會議主席或副主席,8次在全國性學術大會上做大會報告和特邀報告。
主要科研項目:
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高土石壩靜、動力學特性與應力變形分析,項目項目負責人
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高應力及複雜載入條件下土石料工程特性試驗研究,項目負責人
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高速鐵路軟土地基沉降變形規律與控制方法研究,項目負責人
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現澆混凝土薄壁管樁複合地基加固機理與計算方法研究,項目負責人
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真空荷載作用下軟土蠕變特性與微觀結構特徵研究,項目負責人
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震液化引起的地面大位移研究,項目負責人
⒎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現澆X形樁技術加固高速公路軟土地基試驗研究,項目負責人
⒏浙江省重大社會發展項目:大面積超軟土地基複式負壓快速固結技術開發,項目負責人
⒐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項目:現澆混凝土大直徑管樁複合地基技術規程,項目負責人
⒑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項目:吹填土地基處理技術規範,項目負責人
⒒京滬高速鐵路科技項目:高速鐵路深厚軟土地段地基加固處理與路基填築技術綜合試驗研究,項目負責人
⒓水利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高土石壩地震災變模擬及安全控制技術研究,項目負責人
⒔浙江省科技計劃項目:浙江省關於處理已通車高速公路軟基橋頭路堤沉降的應用技術研究項目,項目負責人
⒕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資助計劃項目:大型工程軟土地加固新技術開發與應用,項目負責人
⒖江蘇省省級重點建設工程項目:外秦淮河綜合整治專題研究,項目負責人
⒗浙江省科技計劃項目:馬山抽水蓄能電站大壩試驗與數值分析,項目負責人
⒙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江蘇省臨海高等級公路(南通段)軟基處理專題諮詢,項目負責人
⒛省級重點建設工程項目:現澆混凝土薄壁管樁和超輕質路堤在江蘇沿海高速路應用,項目負責人
22.教育部科技研究重點項目:黃土地震液化后大變形特性研究及試驗研究與分析,項目負責人
23.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城市地鐵地基液化及地鐵車站結構抗震研究,項目負責人
24.教育部資助優秀年輕教師基金:砂土液化本構模型研究,項目負責人
主要論文論著:
1 H. L. Liu,Charles W. W. Ng,and K. Fei,2007,Performance of a Geogrid-Reinforced and Pile-Supported HighwayEmbankment over Soft Clay: Case Study,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Engineering,ASCE,133⑿,1483-1493
2 Han-Long Liu,Jian Chu,and An Deng,2009,Use of large-diameter,cast–in situ concrete pipepiles for embankment over soft clay,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46⑻,915-927
3 X.T.Xu,H.L.Liu,B.M Lehane,2006,Pipe pile installation in soft clay, Geotechnical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159(GE4),285-296
⒋Han-long Liu,An Deng,Jian Chu,2006,Effect of different mixing ratios of polystyrenepre-puff beads and cement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ur of lightweight fill, Geotextilesand Geomembranes, 24,331–338
⒌Han-long Liu,Jian Chu,2009,A new type of prefabricated vertical drain with improvedproperties,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27⑵,152-155
⒍Han-Long Liu,Jian Chu,Zaiyong Ren,2009,New methods for measuring the installation depthof prefabricated vertical drains.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v 27⑹,493-496
⒎LiuHanlong,Xiao Yang,Liu Jinyuan,Liguoying,A new elliptic-parabolic yieldsurface model revised by an adaptive criterion for granular soils, SCIENCE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0,53⑻,2152-2159
⒏HanlongLiu,Ping Li,Jinyuan Liu,Numericalinvestigation of underlying tunnel heave during a new tunnel construction,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Space Technology,2011,26⑵,Pages 276-283
⒐ⅪAO Yang,LIUHanLong,,Liang Robert Y,Modified Cam-Clay model incorporating unifiednonlinear strength criterio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10.Hongmei Gao Jinyuan Liu andHanlong Liu,Geotechnical properties ofEPS composite soi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1,5⑴,p69-77
⒒Xuanming Ding,Hanlong Liu,JinyuanLiu,Yumin Chen,2011,Wave Propagation in a Pipe Pile for Low Strain IntegrityTesting.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ASCE,137⑼,598-609.
12Xuanming Ding,Hanlong Liu,Bo Zhang,2011,High-frequency Interference in Low Strain Integrity Testing of Large-diameter PipePiles.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54⑵,420-430.
13 Hanlong Liu,Gangqiang Kong,XuamingDing,and Yumin Chen,2011,Performances of Large-Diameter Cast‐In PlaceConcrete Pipe Pile and Pile Group under Lateral Load. Journal of Performance ofConstructed Facilities,ASCE,accepted.
14 Yaru Lv,Hanlong Liu Xuanming Ding and Gangqiang Kong,FieldTests on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X-section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ournal of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ed Facilities,ASCE,2012,26⑵,180-189
15 劉漢龍,陸兆溱,錢家歡. 土石壩地震永久變形分析[J]. 河海大學學報,1996,24⑴:91-96.
16 劉漢龍. 隨機地震作用下地基及土石壩永久變形分析[J]. 岩土工程學報,1996,18⑶:19-27.
17 劉漢龍,陸兆溱,錢家歡. 土石壩非線性隨機反應及動力可靠性分析[J]. 河海大學學報,1996,24⑶:105-109.
18 劉漢龍,井合進,一井康二. 大型沉箱式碼頭岸壁地震反應分析[J]. 岩土工程學報,1998,20⑵:26-30.
19 劉漢龍,周雲東,高玉峰.. 砂土地震液化后大變形特性試驗研究[J]. 岩土工程學報,2002,24⑵:142-146.
20 劉漢龍,費康,馬曉輝,等. 振動沉模大直徑現澆薄壁管樁技術及其應用(I):開發研製與設計[J]. 岩土力學,2003,24⑵:164-168.
21 LIU Han-long,HONG Zhen-shun.Effect of Sample Disturbance on Unconfined CompressionStrength of Natural Marine Clays[J].China Ocean Engineering,2003,17⑶:407-416.
22 劉漢龍,郝小員,費康,等. 振動沉模大直徑現澆薄壁管樁技術及其應用(Ⅱ):工程應用與試驗[J]. 岩土力學,2003,24⑶:372-375.
23 劉漢龍,費康,高玉峰. 邊坡地震穩定性時程分析方法[J]. 岩土力學,2003,24⑷:553-560.
24 劉漢龍,豐土根,高玉峰,等. 砂土多機構邊界麵塑性模型及其試驗驗證[J]. 岩土力學,2003,24⑸:696-700.
25 劉漢龍,彭劼,陳永輝,等. 真空-堆載預壓處理高速公路軟基的有限元計算[J]. 岩土力學,2003,24⑹:1029-1033.
26 劉漢龍,李豪,彭劼,等. 真空-堆載聯合預壓加固軟基室內試驗研究[J]. 岩土工程學報,2004,26⑴:145-149.
27 劉漢龍,董金梅,高玉峰. 輕質混合土技術開發與工程特性[J]. 岩土力學,2005,26(S1):13-16.
28 劉漢龍,彭劼,陳永輝. 真空-堆載聯合預壓的地基沉降簡化計算方法[J]. 岩土力學,2006,27⑸:745-748.
29 劉漢龍,陳永輝. 漿固碎石樁技術及其應用[J]. 岩土工程界,2006,9⑺:27-30.
30 劉漢龍,扈勝霞,AliHassan. 真空-堆載預壓作用下軟土蠕變特性試驗研究[J]. 岩土力學,2008,29⑴: 6-12.
31 劉漢龍,陳育民. 動扭剪試驗中砂土液化后流動特性分析[J]. 岩土力學,2009,30⑹:1537-1541.
32 劉漢龍,周琦,顧長存. 真空預壓條件下地下水位測試新方法及其應用[J]. 岩土工程學報,2009,31⑴:48-51.
33 劉漢龍,王麗艷. 重力碼頭地震旋轉與滑動耦合運動下的殘餘位移簡易演演算法[J]. 岩土工程學報,2009,31⑵:686-691.
34 劉漢龍,張建偉,彭劼. PCC 樁水平承載特性足尺模型試驗研究[J]. 岩土工程學報,2009,31⑵:161-165.
35 劉漢龍,譚慧明,彭劼,等. 大型樁基模型試驗系統的開發[J].岩土工程學報,2009,31⑶:452-456.
36 劉漢龍,任連偉,鄭浩. 帶承台高噴插芯組合單樁荷載傳遞特性試驗研究[J].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9,28⑶:525-532.
37 劉漢龍,劉芝平,王新泉. 現澆X型混凝土樁截面幾何特性研究[J].中國鐵道科學,2009,30⑴:17-23.
38 劉漢龍,雍君,丁選明,等. 現澆X 型混凝土樁的荷載傳遞機理初探[J]. 防災減災工程學報,2009,29⑶:267-271.

獲獎成果


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5項。
⒈現澆混凝土大直徑管樁及複合地基技術與應用,2011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排名1)
⒉衝擊爆炸作用下********技術研究,200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排名2)
⒊現澆混凝土大直徑管樁及複合地基技術與應用,2010年度教育部技術發明獎 一等獎(排名1)
⒋******爆炸震動環境下******破壞效應及其安全評估方法,2007年度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排名1)
⒌大型抽水蓄能電站高壩與深埋地下洞室群關鍵技術研究,2005年度江蘇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排名1)
6.沿海地區高速公路軟土路基處治成套技術開發與應用,2008年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排名1)
⒎防汛堤壩軟土地基快速處理技術研究,2005年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1)
⒏基於GIS的地表塌陷損害可視化評價系統及其應用,2003年度山東省政府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2)
⒐高土石壩應力變形分析理論和應用,2007年度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3)
⒑Effective Stress Analyses for PortStructures,1998年度日本地盤工學會優秀論文獎
⒒2010年度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
⒓2011年中國發明創業獎

教學工作


先後培養了博士后5名,博士生49名,碩士生38名。其中獲國家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2篇,江蘇省優秀博士論文3篇,江蘇省優秀碩士論文3篇。
目前在站博士后3名,在讀博士研究生10名,在讀碩士研究生1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