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總理
國務總理
韓國總理全稱大韓民國國務總理(朝鮮語:대한민국의 국무총리)是大韓民國內閣的最高首長,由韓國總統任命,須經韓國國會表決同意。中華民國國務總理,是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時期,國務院最高首長閣揆的通稱。這段時期內,曾使用過總理、國務卿等名作為銜稱。有些國務總理名義上曾代行大總統職權,但實權卻握在軍閥手上。
大韓民國國務總理(朝鮮語:대한민국의 국무총리/大韓民國의 國務總理?),通稱韓國總理,是韓國內閣的最高首長,負責統籌內閣閣員的工作。此外,當總統被彈劾之時,總統的職務通常都會由總理代行。
韓國總理府外景
由大韓民國總統向國會提出總理及內閣的任命決議,由國會表決。經過國會同意后,總統正式任命總理。
1954年11月,臨時國務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規定不設國務總理。
1960年6月,國會通過憲法修正案,把總統制改為責任內閣制。
1961年5月,國務總理改稱為內閣首班(朝鮮語:내각수반),至1963年12月再度稱為國務總理。
國務調整室(原國務總理室,室長為長官級)
特任長官室(2009年設置,2013年廢除)
公正交易委員會
金融委員會(2008年2月29日設,原金融委員會和財政經濟部的一部份)
國民權益委員會(2008年2月29日設,原國家清廉委員會、國民苦情處理委員會、國務總理行政審判委員會並設)
規制改革委員會
東學農民革命參與者名譽回複審議委員會
日帝強佔下強制動員被害真相糾明委員會(臨時組織.2010年3月22日廢除)
對日抗爭期強制動員被害調查-國外強制動員犧牲者等支援委員會(臨時組織.2010年3月22日設置)
中華民國國務總理,是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時期,國務院最高首長的通稱。這段時期內,曾使用過國務總理、國務卿等名作為銜稱。有些國務總理曾代理過大總統,但實權卻握在軍閥手上。
根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臨時大總統需任命一個以總理為首的內閣。
任次 | 銜稱 | 姓名 | 就任時間 | 卸任時間 | 卸任原因 |
1 | 國務總理 | 唐紹儀 | 1912年3月13日 | 1912年6月27日 | 因任命王芝祥為直隸總督事與袁總統不和而辭 |
2 | 國務總理 | 陸征祥 | 1912年6月29日 | 1912年9月22日 | 因被參議院彈頦失職,憤而稱病辭職 |
代理國務總理 | 趙秉鈞 | 1912年8月20日 | 1912年9月25日 | 國務院改組而去職 | |
3 | 國務總理 | 趙秉鈞 | 1912年9月25日 | 1913年7月16日 | 涉嫌宋教仁案稱病辭職 |
代理國務總理 | 段祺瑞 | 1913年5月1日 | 1913年7月17日 | 爆發二次革命率軍鎮壓 | |
代理國務總理 | 朱啟鈐 | 1913年7月17日 | 1913年7月19日 | ||
代理國務總理 | 段祺瑞 | 1913年7月19日 | 1913年8月26日 | 國務院改組而去職 | |
4 | 國務總理 | 熊希齡 | 1913年7月31日 | 1914年2月12日 | 因財政困難而辭職 |
代理國務總理 | 孫寶琦 | 1914年2月12日 | 1914年5月1日 | 袁世凱廢止國務院官制而去職 |
1914年5月1日,民國北京政府將內閣改名為政事堂,總理改稱國務卿。
任次 | 銜稱 | 姓名 | 就任時間 | 卸任時間 | 卸任原因 |
5 | 國務卿 | 徐世昌 | 1914年5月1日 | 1915年10月26日 | 因不滿袁世凱實行帝制而請辭 |
代理國務卿 | 陸征祥 | 1915年10月26日 | 1915年12月21日 | 奉命真除 | |
6 | 國務卿 | 陸征祥 | 1915年12月21日 | 1916年3月22日 | 因袁世凱帝制失敗,改組內閣而去職 |
7 | 國務卿 | 徐世昌 | 1916年3月22日 | 1916年4月22日 | 辭職 |
8 | 國務卿 | 段祺瑞 | 1916年4月22日 | 1916年6月29日 | 袁死黎元洪繼任,內閣改組 |
1916年6月29日,北京政府政事堂複名內閣,國務卿改為國務總理。
1917年7月1日,由張勳領導的辮子軍在北京發動政變,推動清廢帝溥儀復辟重登大位,是為「張勳復辟」。當日,張勳被溥儀任命為內閣議政大臣。但此次帝制復辟在7月12日宣告失敗,段祺瑞在7月14日復任總理。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於名義上統一中國,國務總理一職被行政院院長取代。
任次 | 銜稱 | 姓名 | 就任時間 | 卸任時間 | 卸任原因 |
9 | 國務總理 | 段祺瑞 | 1916年6月29日 | 1917年5月23日 | 因參戰案與黎元洪總統政見不和而被免職 |
代理國務總理 | 伍廷芳 | 1917年5月23日 | 1917年5月28日 | 因拒署解散國會命令而被免職 | |
10 | 國務總理 | 李經羲 | 1917年5月26日 | 1917年7月2日 | 因張勳復辟而解職 |
代理國務總理 | 江朝宗 | 1917年6月12日 | 1917年6月24日 | 因國務總理正式就職而解職 | |
沒有總理 | 1917年7月1日 | 1917年7月14日 | 張勳復辟,自命政務總長兼議政大臣 | ||
11 | 國務總理 | 段祺瑞 | 1917年7月14日 | 1917年11月22日 | 與代總統馮國璋就「統一中國」方式政見不和辭職 |
代理國務總理 | 汪大燮 | 1917年11月22日 | 1917年11月30日 | 國務院改組,新閣組成 | |
12 | 國務總理 | 王士珍 | 1917年11月30日 | 1918年2月20日 | 因病請辭 |
代理國務總理 | 錢能訓 | 1918年2月20日 | 1918年3月23日 | 馮國璋總統被迫復任命段祺瑞為總理,因辭兼職 | |
13 | 國務總理 | 段祺瑞 | 1918年3月23日 | 1918年10月10日 | 因徐世昌倡議和平,自知武力統一不容於國人而辭 |
代理國務總理 | 錢能訓 | 1918年10月10日 | 1918年12月20日 | 奉命真除國務總理 | |
14 | 國務總理 | 錢能訓 | 1918年12月20日 | 1919年6月13日 | 因五四運動影響,內閣總辭 |
代理國務總理 | 龔心湛 | 1919年6月13日 | 1919年9月24日 | 因不堪安福系壓迫而請辭兼職 | |
代理國務總理 | 靳雲鵬 | 1919年9月24日 | 1919年11月5日 | 奉命真除國務總理 | |
15 | 國務總理 | 靳雲鵬 | 1919年11月5日 | 1920年7月2日 | 因受安福系壓迫而請辭,至7月2日始奉准免職 |
代理國務總理 | 薩鎮冰 | 1920年5月14日 | 1920年8月9日 | 內閣改組,新閣成立 | |
16 | 國務總理 | 靳雲鵬 | 1920年8月9日 | 1921年5月14日 | 為排除安福系人員改組內閣,內閣總辭 |
17 | 國務總理 | 靳雲鵬 | 1921年5月14日 | 1921年12月18日 | |
代理國務總理 | 顏惠慶 | 1921年12月18日 | 1921年12月24日 | 內閣改組,新閣成立 | |
18 | 國務總理 | 梁士詒 | 1921年12月24日 | 1922年5月5日 | 因直系反對1月25日請假,至直奉戰爭失敗被免職 |
代理國務總理 | 顏惠慶 | 1922年1月25日 | 1922年4月8日 | 鑒於直奉有戰爭,而請辭兼代之職 | |
代理國務總理 | 周自齊 | 1922年4月8日 | 1922年6月11日 | 新總統黎元洪復任,新閣成立而辭 | |
19 | 國務總理 | 顏惠慶 | 1922年6月11日 | 1922年8月5日 | 以北方政局不安,先請假出京,而後改組內閣而辭 |
代理國務總理 | 王寵惠 | 1922年7月31日 | 1922年9月19日 | 內閣改組,新閣成立 | |
20 | 國務總理 | 唐紹儀 | 1922年8月5日 | 1922年9月19日 | 因畏直系勢盛,終未敢就職,而後內閣改組而辭 |
21 | 國務總理 | 王寵惠 | 1922年9月19日 | 1922年11月29日 | 羅文干案發後,又失直系洛吳派支持,乃通電請辭 |
22 | 國務總理 | 汪大燮 | 1922年11月29日 | 1922年12月11日 | 因不為直系津保派所歡迎,旋即辭職 |
代理國務總理 | 王正廷 | 1922年12月11日 | 1923年1月4日 | 內閣改組,新閣成立 | |
23 | 國務總理 | 張紹曾 | 1923年1月4日 | 1923年6月6日 | 與直系軍閥相勾結,逼使黎元洪跨台而辭職 |
代理國務總理 | 李根源 | 1923年6月12日 | 1923年9月13日 | 被黎元洪任命,但未獲直系軍閥承認 | |
攝政國務總理 | 高凌蔚 | 1923年6月13日 | 1923年10月12日 | 曹錕賄選總統就職后,即行辭職 | |
代理國務總理 | 高凌蔚 | 1923年10月12日 | 1924年1月12日 | 新閣正式成立而去職 | |
24 | 國務總理 | 孫寶琦 | 1924年1月12日 | 1924年7月2日 | 與財長王克敏互排擠,因曹錕左袒王克敏而辭職 |
代理國務總理 | 顧維鈞 | 1924年7月2日 | 1924年9月14日 | 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內閣改組而去職 | |
25 | 國務總理 | 顏惠慶 | 1924年9月14日 | 1924年10月31日 | |
26 | 國務總理 | 黃郛 | 1924年10月31日 | 1924年11月24日 | 因臨時執政府成立而辭職 |
不設國務總理 | |||||
27 | 國務總理 | 許世英 | 1925年12月26日 | 1926年3月4日 | 因不滿段祺瑞之所為而請辭 |
代理國務總理 | 賈德耀 | 1926年2月15日 | 1926年3月4日 | 新任內閣總理 | |
28 | 國務總理 | 賈德耀 | 1926年3月4日 | 1926年4月20日 | 隨段執政下野而辭職 |
代理國務總理 | 胡惟德 | 1926年4月20日 | 1926年5月13日 | 新任內閣總理 | |
29 | 國務總理 | 顏惠慶 | 1926年5月13日 | 1926年6月22日 | 因直系反對,於正式內閣會議后,即行辭職 |
代理國務總理 | 杜鍚珪 | 1926年6月22日 | 1926年10月1日 | ||
代理國務總理 | 顧維鈞 | 1926年10月1日 | 1927年1月12日 | ||
30 | 國務總理 | 顧維鈞 | 1927年1月12日 | 1927年6月16日 | 因北京政局已至窮途,乃呈請辭職 |
代理國務總理 | 胡惟德 | 1927年6月16日 | 1927年6月19日 | ||
31 | 國務總理 | 潘復 | 1927年6月20日 | 1928年6月3日 | 因張作霖率軍退出關外而解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