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江

紹興經濟技術開發區

紹興袍江新區,也叫袍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現代化新城區和紹興中心城市新組團,紹興市北部城市副中心。成立於2000年7月,2010年4月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下轄斗門街道、馬山鎮、孫端鎮,目前全區共有常住人口30萬左右,戶籍人口和流動人口各15萬左右,轄區面積118.3平方公里,規劃建設面積66平方公里。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袍江新區已經成為紹興市本級工業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和主戰場,以占紹興市1%的土地面積,實現了佔全市7.86%的工業總產值,在全市縣(市)、區、開發區中排名第四(2014年),位列柯橋區、諸暨市、上虞市之後。

袍江新區斗門街道中有建於唐朝,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的斗門古鎮以及依山而建的斗門老街以及由明代嘉靖十六年紹興知府湯紹恩主持修建的斗門三江閘;孫端鎮有魯迅外婆家故居,當時魯迅就是在這裡看的社戲;馬山鎮有姚啟聖故居、紹興師爺駱照故居等特色古建築。

名稱演變


紹興袍江新區
紹興袍江新區
2000年7月——2010年4月,袍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0年4月——2015年,袍江工業區。
2016年——袍江新區。

建制沿革


• 2000年7月,袍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
• 2010年4月,袍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 2017年7月,袍江新區斗門鎮撤鎮設街道,變為斗門街道。
• 2018年6月,袍江開發區與越城區(高新區)合署辦公。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末,袍江新區下轄三街道,分別為斗門街道、馬山街道和孫端街道

地理位置


袍江新區的區位優勢十分明顯,開發區位於長三角南翼,地處滬杭甬高速公路紹興出口處,距離上海190公里左右,距離杭州50公里左右,距離寧波116公里左右。
尤其是在紹興市行政區劃調整后,袍江新區已經成為紹興大城市的“幾何中心”,加上滬杭甬高速紹興出口和嘉紹大橋的先後開通,袍江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優勢日益明顯。
目前,袍江新區距離紹興北站(高鐵站)僅15分鐘左右車程,距離杭州蕭山國際機場35分鐘左右車程,毗鄰上海、寧波港等大型港口,水路、陸路、高鐵、航空等交通配套十分便利。

氣候特徵

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季風顯著,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濕潤多雨。
春季,春雨連綿,雨水偏多。
夏季,天氣晴熱、溫度高、日照強、蒸發大,常會引起乾旱;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雨量相對比較集中,並且常伴有暴雨。(近幾年只受到颱風外圍影響)
秋季,暑熱漸消。
中心大道
中心大道
冬季,濕冷,溫度偏低,下雪天少有。

交通


高速公路

杭州灣環線高速(杭甬高速)紹興出口杭州灣環線高速(杭甬高速)孫端互通(正在建設中) 

地鐵

2號線(正在建設中)

BRT快速公交

線路備註
BRT1號線紹興北站—袍江—南池村
BRT5號線紹興北站—袍江—瀝海
線路備註
18路孫端—偏門風澤園
318路客運中心—浙江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26路馬山鎮中—公交三分公司
308路孫端—之江學院
8路斗門—南山郡東
10路上虞汽車東站—市行政中心
168路公路客運西站—馬鞍公交站
178路客運中心—濱海遠東石化

高架

越東路高架(正在建設中)
于越路高架(正在建設中)
解放大道及北延伸(康寧路、湯公路)高架(正在建設中)
越東路北延高架(正在建設中)

經濟


綜合

2017年,袍江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增長6.4%;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3%,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2.8%,規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6.1%,規上新產品產值增長15.8%;規上利稅總額增長13.6%,其中利潤總額增長14.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1%,其中,工業投資增長8.7%;累計合同利用外資17602萬美元,同比增長593.3%;實到外資10831萬美元,增長 105.3%;實現進出口總額226.6億元,增長11.45%,其中,累計進口45.62億元,增長27.08%;累計出口180.98億元,增長8.1%。

製造業

中成集團、古纖道新材料、富陵集團、魯易建設集團、七色彩虹集團、國周控股集團、向日葵光能科技、寶順汽車、慶茂紡織印染等9家企業進入全市民營企業百強行列。
蘇泊爾、古纖道新材料、向日葵光能科技等3家企業進入全市國地稅排行榜前三十強。
蘇泊爾納稅3.1億元列全市第二位;三圓石化銷售收入突破百億元大關。
古纖道新材料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佳人新材料成為國內首個“國家廢舊紡織品化學法循環再利用纖維生產研發基地”,德創環保在A股上市,民生醫藥、伊諾環保在新三板掛牌。
巴魯特服飾畝均稅收達到134.7萬元/畝,畝均稅收列全區規上工業企業第一位。
袍江新區以安全、環境、效益倒逼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先後整治提升印染企業11家、化工企業9家、“低小散”企業244家,淘汰改造落後產能企業34家,搬遷集聚印染企業2家;創建“機器換人”示範項目4個,“機器換人”示範企業2家,印染行業綠色標桿示範企業2家。

創新科技

洋涇湖科創園
洋涇湖科創園
2017年,袍江新區共簽約引進科技項目23個,引進各類人才4602人,新引進落戶“330”海外人才15人。中紡院絲路空間、銳創生物空間、慧谷創客匯等3家眾創空間被評定為省級眾創空間,評定數量在全市各區塊中名列第一。
袍江(杭州)創新中心全面啟用,有3家科技企業正式入駐;洋涇湖中芬設計園正式開園,簽約引進5家頂尖設計機構。目前全區已有省級以上高新企業81家,市級以上研發中心159家。

商貿業

商貿業
商貿業
袍江新區引進各類商貿項目12個,計劃總投資123.8億元,包括:洋涇湖22號地塊總投資55億元的集寶龍廣場主體商業、高品質住宅於一體的城市綜合體項目,總投資7億元洋涇湖21號地塊的華秦置業住商項目,總投資40億元袍瀆路2號地塊的金地集團住商項目等,益泉大酒店成功實現活體狀態下拍賣重組及平穩交接。
中國汽車城集聚帶動效應正在日益顯現,累計集聚汽車品牌4S店52家,建成營業48家,集汽車運動體驗、展示交易、配套服務為一體的精工汽車文化創意產業園即將開園。

社會


教育事業

高等院校
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
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
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紹興,位於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袍江新區。校園面積410餘畝,總建築面積14.6萬餘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3500萬元,圖書館藏書68.1萬冊。
設有農業經濟管理、烹飪旅遊、藝術設計、汽車技術、財會金融、經濟貿易等六個系和基礎教學部、繼續教育部。全日制在校生近6400人。教職工36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佔25%,雙師素質專任教師占專業課教師67%。
建設高職院校以來,學院辦學特色逐步顯現,辦學質量不斷提高。歷年新生報到率平均在96%以上,畢業生就業率達97%以上。據省教育評估院調查,2012屆畢業生就業率為98.47%,位居全省高職高專院校第一。師生技能大賽成績突出,近三年來,累計獲得國家級及行業協會獎100餘項,省部級及行業協會獎350餘項。
高中
越州中學
前身為紹興市第一中學分校,創建於2003年8月,2013年5月更名為越州中學,是隸屬於紹興市教育局的一所高規格、現代化寄宿制普通高中。
學校佔地面積138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67140平方米,現有教學班69個,學生3600多名,在編教職工260人,全國勞模1人,全國“三八紅旗手”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特級教師1人,省級功勛教師、勞模、春蠶獎、師德楷模、教壇新秀等23人次,市級“十佳”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壇新秀等76人次,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31人,博士1人。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教育及對外交流,先後聘請英國、法國、美國外籍教師來校授課,創辦英語雅思班、法語班、拓寬了學生的出國渠道。2010年,經教育部批准,學校與美國佛蒙特州林頓學術高中合作開設“中美班”,而且設立了“中博獎學金”以資助成績優異學生接受美國教育。兩屆中美班學生100%升入全美100名大學,五分之二學生被美國前50名的大學錄取。
初中
袍江中學
袍江中學
袍江中學
座落於紹興袍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心商貿區,其前身為創辦於1956年的紹興縣第七初級中學。2001年,投資5000餘萬元易地新建,並更名為紹興市袍江中學。
系全國百所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試點學校,浙江省體育特色學校。
學校現有45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367人,專任教師139人,其中中高級教師86人,省、市、市屬級名優教師20餘人,師資力量雄厚。
學校辦學條件一流。學校佔地面積105畝,校內花團錦簇、綠草如茵、碧樹蔥鬱,建築錯落有致,功能完備,突出綠色,體現人文。
馬山中學
創辦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歷經滄桑,幾經易名和撤併,2000年由馬山鎮轄區的三所鄉鎮中學(馬山鎮中學、豆姜中學、安城中學)撤併而成。
馬山中學
馬山中學
2014年8月,學校從馬山鎮中興路134號整體搬遷至紹興袍江新區育賢路與越秀路交叉口,坐落在美麗的日月湖畔,校名由“紹興市馬山鎮中學”變更為“紹興市越城區馬山中學”。
新校佔地面積6578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5300平方米,建有行政樓、教學樓(三幢)、實驗樓、藝術信息樓、圖書綜合樓、報告廳、體育館等十大主體建築,擁有300米跑道田徑場一個,6個籃球場、2個排球場的運動場一個,教育環境優美、設施設備完善,是袍江開發區內又一所具有濃郁水鄉特色的規模化、現代化的窗口學校。
學校設計規模為60個班,學校現有45個教學班,學生2123名,在編教師145名,其中中學高級教師40名,佔27.6%。中學一級教師65名。師資力量雄厚,有紹興市名師名校長培養對象7人,紹興市中小學課程專業委員會成員3人,市、區級學科帶頭人6人,市、區級教壇新秀6人。市、區級優質課一等獎、課堂教學基本功比武一等獎,共23人次。
小學
柯靈小學
以著名作家、劇作家、電影評論家柯靈名字命名,系紹興名人健在命名第一校。校名由原國家教委主任何東昌題寫。
老校區(2006年改名斗門小學)位於斗門西湖頭,1996年9月7日,柯靈在當時市、縣領導的陪同下出席學校的落成典禮,同時受聘為學校名譽校長。新校區於2004年建成啟用,座落於袍江世紀街。

醫療衛生

紹興袍江醫院
紹興袍江醫院
是一家根據紹興市區域衛生規劃設置、按照三級綜合醫院標準規劃建設的醫院,是紹興市人民醫院袍江分院和紹興市婦幼保健院醫聯體單位。
醫院位於袍江世紀街和越王路交叉口,總建築面積近10萬平方米,核定床位800餘張,配備國際領先的診療設施。

民俗文化


水鄉社戲
水鄉社戲
水鄉社戲
浙江紹興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水鄉戲台大都構築在土地廟之類寺廟前的河上,馬山鎮東安村戲台便是其中一處。
魯迅曾寫有《社戲》一文,用最無邪、柔情的筆調回憶童年與故鄉:
“至於我在那裡所第一盼望的,卻在到趙莊去看戲,當時我並不想到他們為什麼年年要演戲。現在想,那或者是春賽,是社戲了,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臨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戲台,模糊在遠處的月夜中,和空間幾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畫上見過的仙境,就在這裡出現了。這時船走得更快,不多時,在台上顯出人物來,紅紅綠綠的動,近台的河裡一望烏黑的是看戲的人家的船篷。”

風景名勝


斗門古鎮老街
風景名勝
風景名勝
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鄉村古建築,其形成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依山而建,沿河而築,背山臨水,幽深狹長,青石板小路,全長1.5公里,寬僅2米左右。
斗門三江閘
由明代嘉靖十六年紹興知府湯紹恩主持修建,屬於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魯迅外婆家故居
位於紹興水鄉孫端鎮安橋頭;魯迅外婆家,就是所謂“朝北台門”的一座老宅,如同浙東多數的水鄉一樣,有一條穿村流過的小河,雖然落差不大,但河水豐沛,流得湍急而歡快;河上隔不多遠,就有一座拱形石橋,半圓的橋洞足以通行用腳搖動的小船;民居與河流保持丈許寬的距離,臨河用大石塊搭建著台階式的“河埠頭”,洗洗涮涮,一應在這埠頭上完成。

著名人物


姚啟聖,紹興馬山姚家埭人,清朝康熙年間政治家、軍事家,收復台灣的決定性人物之一。
馬敘倫,紹興豆姜車家弄人(現紹興馬山鎮車二村),現代學者、書法家,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的主要締造人和首位中央主席,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戰友。
黃敬,祖籍紹興斗門鎮,原名俞啟威,又名俞大衛,中國共產黨高層領導人之一,冀魯豫邊區的主要創建者之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任天津市長,他是現任中央常委俞正聲的父親。
柯靈,原名高季琳,筆名朱梵、宋約,紹興斗門鎮,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第二屆民進中央理事,民進中央常委,中國電影理論家、劇作家、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