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精

採取補腎陽的中藥或按摩的功法使腎陽復原、精固的方法

固精也指壯陽固精,對腎陽虛、精關不固、滑精證,採取補腎陽的中藥或按摩的功法使腎陽復原、精固的方法,一般稱為壯陽固精。

中醫釋義


固精益腎是中醫房室養生的一大特色,是保養精氣的主要方法。這裡的精,既指生殖之精,也指五臟六腑之精。
房室養生固精方法較多,《千金要方》 、《醫心方》等都提出“多功少泄”的固精法。男女雙方在性交時,要盡量延長性交時間,頻繁地運動性器官,同時又儘可能避免性高潮的到來,不使射精過早發生。古代醫書認為陰莖在陰道內抽動10次而不射精可以使人耳目聰明;達到20次,可以使人聲音洪亮;30次,使人肌膚潤澤;達40次,可以使人脊柱和兩脅強壯有力;50次,可使人臀部和大腿粗壯結實;60次,可使人水液代謝通暢;70次,可使生殖機能旺盛,陰莖勃起有力;80次,可使腠理充實而衛外功能加強;90次,可使精神充沛,思維靈活;100次,可使人生命常在,延年益壽。
《洞玄子》等書籍還介紹了延長性交時間,延遲射精的方法。認為男子在性交時,當有射精感覺之前,即將陰莖退回到陰道外的1/3處,停止抽動,並閉目入靜,舌尖抵住下齶,收脊抬頭,鼻孔張大,肩膀內收,閉口深吸氣,當射精感消失后再繼續抽動陰莖,如此再三使可以延長性交時間。《玉房指要》則說在性高潮到來之前,欲射精時立即仰起頭,睜大眼睛,上下左右環視,同時將陰莖從陰道內退出,深呼吸,便可控制射精。另一種方法是在有射精感時用左手的食指、中指按在陰囊後面肛門前面的會陰穴片刻,同時作深呼吸,上下牙齒相互叩擊,便可使陰莖暫時疲軟,這時再抽動陰莖,使可延緩射精。這幾種方法實質上都是利用形體動作、呼吸、意念綜合措施來延緩性高潮的到來,控制射精。這些方法用來治療早泄,也常能收到明顯療效。
明代醫家岳甫嘉說:“今之談養生者,多言采陰補陽,久戰不泄,此為大謬。腎為精之府,凡男女交接,必擾其腎,腎動則精隨之而流,外雖不泄,精已離宮,縱有能忍者,亦必有真精數點,隨陽之痿而溢出,此其驗也”。他介紹了五種養精之法,第一是節制性慾,蓄養精血;第二是避免勞傷,過度疲勞易耗傷精血;第三是調節情志,避免喜怒失節,保持精神舒暢,以防氣機逆亂,陰精暗耗;第四應戒酒,若以酒為飲料,嗜酒無度,酒為辛甘之品,辛能助熱,甘能蘊濕,濕熱搏結,耗傷氣血;第五需調節飲食,忌食濃郁煿炙肥厚,飲食宜清淡新鮮,營養豐富,味道鮮美。
由此可見節制性慾,勞逸結合,調節情志,調和飲食是固精益腎的基礎,再配合藥物、針炙、氣功、按摩等保健方法,可增加固精益腎之效。

藥品


1、金鎖固精丸
【組成】沙苑蒺藜、芡實、蓮須各60克、龍骨牡蠣各30克。
【主治】腎關不固、遺精滑泄、腰酸耳鳴、四肢無力、脈細弱
【正文】
用法:為丸劑,每服9克,空腹淡鹽湯下;或作湯劑,用量按病情酌定。
功用:固腎澀精。
方解:本方為治療腎虛遺精證的常用方。方中用沙苑蒺藜補腎益精,為主葯;蓮子肉、芡實固腎澀精,健脾寧神,為輔葯;龍骨、牡蠣潛陽澀精,蓮須尤為澀精要葯,均為佐使葯。諸葯合用,成為固腎澀精之劑。
臨床應用:
1.本方所致遺精證,如見腰酸、尿頻、舌淡、苔白、脈沉弱偏於腎陽虛者,可加補骨脂山芋肉溫補腎陽;若有夢而遺,心煩不眠,舌紅少津,脈細數偏於腎陰虛者,可加龜板、女貞子等滋養腎陰;若腎陰虛有火,可加知母,黃柏滋陰降火
2.本方可用於神經衰弱的夢遺、滑精、遺尿、失眠等癥狀,加入五味子效果更好。
注意事項:本方多為收澀之品,以固腎澀精為主。如屬濕熱下注所致者,宜用龍膽瀉肝湯之類清熱利濕,禁用本方。
藥物組成:沙苑蒺藜8兩,山萸4兩,芡實4兩,蓮須4兩,覆盆子3兩,菟絲子3兩,枸杞3兩,續斷3兩。
處方來源: 《仙拈集》卷三引高仲白方。
方劑主治:腎虛夢遺。
製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錢,空心淡鹽湯送下。

方式方法


第一法:站、坐、卧皆可
。閉目內視頭頂,舌舐上齶,以鼻吸氣時提陰部(包括外生殖器、肛門、會陰),吸滿氣后閉氣不息,至閉極則慢慢呼氣,同時放鬆陰部,如此一提一松為l遍,可連作4-5遍,每日可練3次以上。平時每次小便后,閉氣、提肛、縮睾1分鐘左右。
第二法:仰卧,頭枕高,意守丹田
(臍內),同時按如下操作:(1)左手心按於肚臍,右手心覆於左手背上,先順時針方向轉擦36次,再左右換手逆時針方向轉擦36次。(2)雙手指併攏,上至心口,下至趾骨聯合,以丹田為中心,在腹部上下推摟摩擦,一上一下為l次,共36次。下推時雙手斜立,手心斜向下,用雙拇指貼皮膚而推,上摟時雙手斜立,手心斜向上,以雙手小指貼皮膚而摟。先下後上為瀉,先上後下為補,可酌情用之。(3)雙手將睾丸兜起,送上腹股溝內,在其表皮上摟擦,先左後右為1次,共81次。摟擦時如果陽舉,甚至摟完收功后仍陽舉不倒,可以意由龜頭經丹田向會陰引氣,提過尾閭向上,經夾脊、玉枕至泥丸,意守片刻,連同口中津液咽至下丹田,同時團口,咬牙,舌舐上齶,兩手據固,兩足十趾內收,如此一般1-3次,即可使陽舉平復。
第三法:站立,全身放鬆
先以鼻引氣、滿口而吞之,如咽硬物狀,送入腹中,至腹部有飽滿感,再綿綿呼出。繼而吞氣下行,過中丹田(胸中),直達會陰,稍停,再循督脈上升,至百會,並徐徐呼氣,同時意降會陰。當升百會時,會陰有內凹之感,意降會陰時,會陰有鼓突之感。如此重複3遍后,引氣歸下丹田穩住,待小腹有溫熱感時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