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廟

河南省禹州市禹王廟

禹王廟,又稱禹廟、水平王廟,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金庭鎮,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禹王廟(有的地方或稱禹王宮)是紀念大禹的祠宇,為紀念大禹治水而建。大禹在遠古歷史中,至少在水事活動中,具有保護神的地位,禹王廟和關帝廟一樣,在民眾心理中佔據重要位置。

禹山:是歷史名山,坐落在河南省禹州市方崗鄉和文殊鎮境內,東西走向,長3公里,海拔350米。

地理位置


禹王廟[河南省禹州市禹王廟]
禹王廟[河南省禹州市禹王廟]
禹王廟
禹王廟
河南禹州市禹王廟位於河南省禹州市文殊鎮禹山以東,位於河南省禹州市南三峰山古鈞台後。

傳說


禹王廟[河南省禹州市禹王廟]
禹王廟[河南省禹州市禹王廟]
"禹王廟"又叫"拉王廟",相傳遠古時期,這裡一片汪洋,海眼出水,泛濫成災,大禹搬來此山,區住海眼,制服水患,為紀念大禹治水有力,上神從別處拉來一座大殿,說時夜清晨,家家牛都累得倒地不起,大汗淋淋,主人以為牛病了,用手摸嘴,取出一個大元寶,乃上帝用牛拉廟所賜,后才發現,山上平地升起一座廟宇,故又叫"拉王廟"。老人都記得,在禹王廟東側過去每到夏天雨季,半山坡上山泉噴發,傳說是海眼從山縫裡嘣出的清泉。西爐村東頭有一口水井,供全村人食用,天再旱從來未乾涸過。傳說打通了海眼細脈。后經世人不斷擴建建成氣勢宏大的禹王廟。

文化經歷


禹王廟[河南省禹州市禹王廟]
禹王廟[河南省禹州市禹王廟]
文化革命前曾為西爐村中學校地。文化革命"禹王廟"已 被毀於一旦。現經崔光濤等人重建,仿照原樣建成"禹王廟"。新建前後、正、中三座大殿,供有禹王、藥王、菩薩、祖母等神,每月初一、十五,香煙繚繞,香客不斷。同時也是全國唯一一個稱禹為"禹王大帝"的紀念廟宇,這為印證禹州是大禹活動中心的地位。

歷史


禹王廟[河南省禹州市禹王廟]
禹王廟[河南省禹州市禹王廟]
禹山禹王廟原在禹山南坡。據傳,南宋高宗紹興年間,岳家 軍進取河南,得到民助神佑,一夜之間將山南禹王廟拉到山北,使神禹大帝面向北方,激勵各路忠義軍大破朱仙鎮,直抵黃龍府!從此,禹王廟成為拉王廟,已歷時八百七十餘年矣!
人們為了紀念夏禹在唐代天寶年間(742——756年)建立了禹王廟。禹王廟原先的規模較為宏大,有大殿、二殿、廊房、門庭等建築。殿內供奉著夏禹及夏啟兩尊神像。

古迹


棺材石

棺材石
棺材石
棺材石是大禹賜給東夷部落首領伯益的一口石棺,放置於禹山之脊,這口石棺經過千年的風雨已與山石合為一體。文化革命時期,棺材石被炸成兩截,現已按照原貌重新修復。
石棺傳奇:這具石棺,傳說是大禹賞賜給伯益的“壽木”。伯益是東夷部落首領。大禹治水時,伯益負責放火燒荒,劈山修路,勘察地形,立下了不世之功。大禹曾推薦伯益做他的繼承人。伯益誓死追隨夏禹,臨終遺言說:“我雖東夷部落,靈魂已融入諸夏,死後學習夏禹,四海為家,屍體不再運回東夷!”因此,大禹特賜伯益石棺一口。但其眷屬卻依然按照夏制,用三寸桐棺將伯益埋在箕山之陰。石棺就擺在這裡,成了紀念伯益廉政守制的遺跡。天長日久,石棺竟與山石融成了一體。
女皇武則天口諭:石棺者,良吏蔭佑後代世世為官耳!
嘉靖皇帝題曰:石棺乃官式也!(後世官者的模式和榜樣!)

禹山

禹王廟[河南省禹州市禹王廟]
禹王廟[河南省禹州市禹王廟]
禹山是歷史名山,坐落在河南省禹州市方崗鄉和文殊鎮境內,東西走向,長3公里,海拔350米。
傳為大禹指揮治水時的營盤所在地,所以叫“禹山”。山上有許多大禹遺跡,諸如禹王廟(也叫拉王廟)、禹王石椅、試劍石、老龍窩、拉廟坡、蛟龍骨、斧劈石、禹王閣、禹泉、娘娘泉等。山腳下有禹山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