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王承恩的結果 展開

王承恩

明朝與崇禎皇帝殉節煤山

徠王承恩(1612年—1644年4月25日)明末宦官,河北省邢台縣白岸鄉白岸口村人,屬太監曹化淳名下,官至司禮秉筆太監,是崇禎皇帝的心腹太監。

於明萬曆年間進宮,擔任信王府的掌管太監,即自朱由檢(後來的明思宗)一出生開始就照顧著他。在崇禎年間擔任司禮監太監(是明代時太監的最高職位),北京被圍時以他提督北京兵馬。

南明弘光帝聞之,賜謚“忠愍”。王承恩後為清朝皇帝所稱頌,順治帝題碑“貞臣為主,捐軀以從”,康熙帝也曾在思陵附近為王承恩豎碑立傳。王承恩歷來因忠君節烈而被後人稱頌。大也喲人評論此人不陰不陽、忠奸難辨;既護崇禎即位,又帶陳圓圓進宮,打擊周延儒。他一生雖忠於崇禎皇帝,但也心狠手辣,壞事做絕。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王承恩隨崇禎帝吊死在煤山(今北京景山)。

人物生平


徠王承恩(1612年—1644年4月25日)明末宦官,河北省邢台縣白岸鄉白岸口村人。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王承恩隨崇禎帝吊死在煤山(今北京景山)。南明弘光帝聞之,賜謚“忠愍”。

後世紀念


墓碑

墓碑
墓碑
與劉瑾、魏忠賢相比,王承恩的殉葬光輝得多。在一個朝代即將覆亡、幾十萬人“解甲”的時候能夠護佑君主,不畏強敵,這表現了強烈的忠貞性格。於是他的死充滿了悲壯的意義。
清朝打著“仰承天命,弔民伐罪”的旗號入主中原。開國皇帝順治在為崇禎皇帝發喪的同時為王承恩修墓立碑。並將他葬在崇禎皇帝思陵門外,讓他“守護”皇陵。
現存的王承恩墓保留仍舊比較完好。墓只剩一個直徑6米的土堆,但卻完整地保留了三通石碑。王承恩墓坐西朝東,東側第一通碑高2米,正面由吳下倪欽題行書刻“王承恩墓”。此碑最令人稱道之處是其基座四周浮雕十分生動,表現題材為“龍馬負書”、“犀牛望月”等神話傳說。第二通碑高4米,螭首龜趺,碑首有“敕建”字樣,碑文800字,為清順治帝(順治17年)親自撰寫。緊靠墓前的碑高2米,螭首方趺,碑首有“御制旌忠”四字,碑文240字,是順治二年營建思陵時,順治帝為褒獎王承恩“貞臣為主,捐軀以從”撰寫的。

故里

王承恩籍貫是河北省邢台市,故里在邢台市邢台縣白岸鄉白岸口村。白岸口村地處太行深山區,坐落在邢台路羅川南支北岸,邢左公路從村中通過。村原名口當,明初王姓遷來定居,后因村據白岸溝口,改稱白岸口,此村是王承恩的故鄉。村民家譜有載。據村中記載,李自成進京,大明滅亡后,清軍官兵多次來村調查察詢王承恩,王承恩家人怕受株連,不敢承認其是該村人,故此《明史》記有王承恩官職,而無籍貫。

藝術形象


影視作品

類型名字飾演者備註
京劇傳統劇目明末遺恨周信芳抗戰時編演之振亡名劇
電視劇明末風雲陳良平2004年上映
電視劇《江山風雨情》王剛2003年上映
電視劇《帝女花》蔡康年2002年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