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巴拉王國
青藏高原雪山深處的一個隱秘地方
青藏高原雪山深處的一個隱秘地方,有一個被雙層雪山環抱的王國,那裡有雪山、冰川、峽谷、森林、草甸、湖泊、金礦及純凈的空氣,這個王國就是香巴拉王國。在苯教和藏傳佛教中,像“香巴拉王國”這樣美麗、明朗、寧靜、和諧的“凈土”也被稱為“香格里拉”。
香巴拉王國(Shambhala)傳說在青藏高原雪山深處的一個隱秘地方,這裡天地浩瀚無垠,亂石鋪天蓋地,憾人心魄,1145個高山湖泊散落於嶙峋亂石間,碧藍如玉如同天堂之水,吸取了日月精華、天地靈氣;她是那麼潔凈,彷彿少女稚嫩的面龐,璞玉無瑕;她是那麼清澈,彷彿初涉世事的孩童,透明如玉,景色極為壯觀,因而被譽為最後的香巴拉。民居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地融於自然環境中,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遠遠看去,充滿靈氣的山谷中,翡翠般的青草綠樹之中,是那沉甸甸的田地和隱在密林深處的寨房。
香巴拉王國
一條悠長奇絕的山路,穿越塵囂,向天空延伸;一隊隊無比虔誠的朝拜者,不辭辛勞,艱難跋涉,只為雙腳踏上這塊聖潔之地,奉獻身心地為之叩首。
有一個美麗的地方,人們都把它嚮往。那裡四季常青,那裡鳥語花香,那裡沒有痛苦,那裡沒有憂傷。它的名字叫香巴拉,傳說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哦,香巴拉並不遙遠,它就是我們的家鄉。__藏族歌曲香巴拉並不遙遠。
這首在近年流行藏區的優美歌曲,用通俗的語言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和嚮往,其中引用了一個藏族人家喻戶曉的概念:香巴拉。
根據藏經記載,香巴拉王國隱藏在西藏北方的雪山深處的某個隱秘區域,整個王國四周被雙層雪山環抱,有八個呈蓮花狀的區域,城市為人們居住的地方,中央又聳立著內環的雪山,這個被稱做卡拉巴王宮的地方,住著香巴拉王國的國王,這裡的居民有著超凡的智慧,摒棄了偏執、痴迷和貪慾……
香巴拉王國
關於香巴拉隱秘歷史的記載和傳說,大量存在於現在西藏文化的各個組成部分當中。藏經、西藏口頭文學、詩歌、流浪說唱藝人等,都對香巴拉的隱秘歷史給予了極大的關注。甚至,1775年,六世班禪大師羅桑華丹益希,根據《大藏經》中的經典,寫了一部通俗的《香巴拉王國指南》。除此之外,在藏傳佛教中,還有很多關於怎樣前往香巴拉的類似指南。根據“指南”,要想在香巴拉聖境入境,要經過許多高山和沙漠,克服無數的雪山險峰和江河湖泊,除此之外,還必須得到香巴拉的保護神的青睞和幫助,以降伏路途上阻撓行者前行的惡魔,才能最終順利到達。
香巴拉王國
在印度,很久以前,就已流傳著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北邊,也即在西藏附近的崑崙山脈,有一個聖人居住的神秘王國。有一部印度佛教的典籍是這樣記載的:“香格里拉在一個會湧出美酒的湖中央的浮島上,那兒建有被神聖森林圍繞著的王宮,要前去該島必須乘坐‘金鳥’才行。”
“香巴拉”是藏語的音譯,,又譯為“香格里拉”,其意為“極樂園”,是佛教所說的神話世界,為時輪佛法的發源地;佛學界認為香巴拉是一個虛構的世外桃源,是藏傳佛教徒嚮往追求的理想凈土即:“極樂世界”、“人間仙境”、也稱“壇城”。藏族學者阿旺班智達在其論述中這樣描繪香巴拉世界:“香巴拉”是人類持明的聖地,它位於南瞻部洲北部,其形園、狀如八瓣蓮花,中心的邊緣及葉子兩邊環繞著雪山,葉子之間由流水或雪山分開,雪山和禿山、石山和草山、林
香巴拉王國
山和花果山、湖泊、樹木及園林等都安排得令人陶醉傾心,中央的頂端有國都噶拉窪,中心柔丹王宮,十分美妙,十五的月亮也較之遜色。王宮透明發光,照射四周,使之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四周如明鏡般清亮,連五十由旬(一由旬約40里)以內的水中戲游生物的形象都看得非常清楚,窗戶是水晶做成的,從窗戶能看清日月星辰及十二宮等。柔丹王獅發頂髻,戴著金冕、寶鐲足劍,顯得十分威風,周身發出亮光,其食物及享用等,天上玉皇也難以相比。他有許多妃子,王子降生時,花雨綿綿,盛開前所未有的奇花顯示祥兆,眾多王子在誕生時降花雨,七日不見嬰孩,只見寶物發出光明,柔丹王就是這樣來的……”。
藏傳佛教的各派高僧大德們都認為:“在岡底斯山主峰附近的某個地方,有個叫“香巴拉”的神秘所在地,那裡的首領是金剛手恰那多吉化身——繞登·芒果巴,教主為無量光佛亦稱阿彌陀佛。香巴拉共有七代法王,即:月賢、天自在、威嚴、月施、天大自在、眾色和天具自在,七代法王均傳授“時輪根本經”;他們掌管著960萬個城邦組成的幸福王國,這裡沒有貧窮和困苦,沒有疾病和死亡,也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更沒嫉恨和仇殺……這裡花常開,水常清,莊稼總是在等著收割,甜蜜的果子總是掛在枝頭,這裡遍地是黃金,滿山是寶石,隨意撿上一塊都很珍貴,當然這裡不用錢,因為錢沒有用。這裡的人用意念支配外界的一切,覺得冷,衣衫就會自動增厚,熱了又會自然減薄;想吃什麼,美食就會飛到面前,飽了,食品便會自動離去。香巴拉人的壽命以千年來計算,想活多久就可以活多久,只有活膩了,感到長壽之苦,想嘗嘗死的味道,才會快快活活地死去……
香巴拉王國
藏傳佛教格魯僧眾普遍認為:宗喀巴大師不會死,他暫時去了香巴拉天國居住,總有一天會重返人間。所以,在他園寂時,未選定轉世靈童。在四世班禪傳記中,亦有:“昔日班禪羅桑確吉堅贊當他修習密宗圓滿后,進入了香巴拉佛境,他由天國重返世間時帶來了,‘羌姆’金剛神舞,藉以鎮壓魔鬼、酬謝神靈,教化有情眾生積德行善,脫離苦海,進入香巴拉極樂世界……”。在《香巴拉道路指南》一書中,作者詳細介紹了去香巴拉之路程,說“香巴拉是在西藏西南方之印度北方邦北部地方,是雪山環繞的一個神秘世界,也可能在地球附近的某個空間”。在藏傳佛教寺院內,大都繪著香巴拉壁畫、唐卡和立體壇城形象。
香巴拉王國
西藏素有“觀音之凈土”、“佛陀之天國”的別稱,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西藏人,大都信仰佛教,面對嚴酷的大自然和沉重的負擔,自然會想到尋找物質以外的精神慰藉,他們認為現實是苦海,要遭到生老病死的折磨,由於種種因緣在六道輪迴中無休止的往返;為脫離苦海,必須斷除輪迴業力、皈依佛法、通過六度,即:布施、持戒、堪忍、精進、禪定、智慧,這樣才能脫離苦海達到彼岸,香巴拉就是他們憧憬的天堂。
當然,人類有信念和追求才會進取,具有超自然的信仰和超自身的信仰力,這個民族才能世代繁衍和生存在世界屋脊這片廣袤的土地上。藏民族從形成的那一天起,就註定要成為雪域山河的驕子,世界屋脊的主人。因為有“香巴拉”在等待著他們!
書中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大約在60年前,幾個英國人因為一次意外而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顯然這裡是藏區,四面雪山環繞,大峽谷的谷底有金礦,在這個似乎與世隔絕的地方,他們受到了極好的接待,在這裡時間似乎失去了意義,他們覺得自己正處在東方文化的神秘核心。隨著了解的深入,他們知道在這裡時間確實失去了意義,這裡的人們驚人的長壽,在這裡多種宗教並存,在一個喇嘛寺院中,他們見到了當地的精神領袖——一個活佛,在活佛的影響下,他們中的一些人被東方文化所折服,他們覺得世界已向他們展開了令人驚奇和敬畏的一面,在峽谷中人們活得逍遙自在,靜靜地享受陽光和雪山的賞賜,卻對峽谷的黃金不屑一顧,喇嘛寺領導著整個山谷,形成香格里拉社會,香格里拉居住著以藏民族為主的居民,他們的信仰和習俗各不相同,有儒教、道教、佛教等教派,但彼此團結友愛、和睦相處、幸福安康。在香格里拉的所有領域,在處理各教派、各民族、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時都遵守著“適度”的美德,認為人的行為有過度、不及和適度三種狀態,過度和不及都是罪惡的,只有適度才是最完美的,香格里拉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種氣候、多種地理兼容並存的地方。
香巴拉王國
從此,這一名詞成了一種永恆、和平、寧靜的象徵。當時,權威的《不列顛文學家辭典》特別稱此書的功績之一是為英語辭彙創造了“世外桃源”一詞。好萊塢製片公司買下版權將《失去的地平線》搬上銀幕,立刻風靡全球,“香格里拉”一詞更廣為人知。電影主題歌《這美麗的香格里拉》很快唱遍了全球。香格里拉這一“世外桃源”的象徵成了人們追求尋覓的理想境地。後來,香格里拉一詞被香港企業家郭氏家族買斷,成為酒店的商號,進而風靡世界,成為世界酒店品牌的至高象徵之一,這從側面印證了《消失的地平線》在人文學上的偉大意義。《消失的地平線》成了西方人的《桃花源記》,《消失的地平線》偉大的意義在於,為西方的文化價值觀念,植入了人間樂土的意境。從此,這片想象中的人間樂土就成了“伊甸園”、“世外桃源”、“烏托邦”的代名詞。
香格里拉究竟在何地,一直是世界的一個謎。詹姆斯·希爾頓給讀者創造了一個人類理想的天地,也為人們留下了一個值得尋覓深解的謎。誰也不知道,這個地方在地球的什麼地方,只知道這個地方藏民叫它“香格里拉”,“香格里拉”在哪裡呢?沒有人知道。
文藝作品
作家巴娃在長篇小說《藏地奇兵》中,以尋找香巴拉王國為主線,向讀者講述了一個奇幻探險的故事。故事講述的是天資聰穎的藏族北大考古系學生、學識淵博的藏文化專家、參加過越戰的退伍老兵、嬌氣的舞蹈演員、勇敢的藏族獵人和一隻神勇的藏獒陰差陽錯地組成了一個探險隊,揭開層層謎團,最終穿越傳說中的“箭道”,到達隱秘的香巴拉王國……
蔚藍蔚藍的天空飄著幾朵淡淡的白雲,天空是那麼近,彷彿你伸手可觸。一出縣城,你可以看到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人造青楊林,這兒的海拔是三千七百多米,農業學家認為海拔4000米是不能生長農作物的,可是這裡照樣是鬱鬱蔥蔥,到處是風裡閃爍的青楊樹,映著灘寬水淺的小河,炊煙裊裊的藏房,潔白豐滿的佛塔,還有色拉村的晨霧,好一派迷人的美景……
香巴拉王國
半山的霧還沒有散去,天邊又亮起了彩虹,在山頂,放眼望去,群山都籠罩在一片霧氣中,朦朦朧朧的,像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往山下看去,霧氣中隱約可見一個美麗的小村莊,這就是那傳說中沒有憂傷,沒有困苦的香格里拉。
清晨,當啟明星還沒有退去的時候,你會發現,天上沒有一絲雲。初春的太陽慢慢升起來,雄偉的仙乃日神山展現在你的眼前,仙乃日神山海拔6032米,頂峰終年積雪不化,其山形酷似一個身體後仰的大佛,傲然端坐在蓮花座里,她的懷中抱著一個巨大的佛塔,陽光照在仙乃日神山上金光燦燦。站在神山腳下,你才知道自己原來是那麼的渺小,塵世間的所有煩惱原來也是那麼微不足道……
沖古寺的正前方是海拔5958米的夏諾多吉(藏語意金剛手菩薩)神山,他像個英俊的少年,雄健剛毅,神采奕奕,兩山之間是一個平坦的峽谷,豐厚的草甸中多條彎彎的小溪穿行其間,小溪清澈見底,溪底各種植物在陽光和水的作用下呈現各種絢麗的色彩,峽谷的兩邊是茂密的高山植被,青翠的樹葉清清淺淺地交織在一起,讓人眼花繚亂。在兩座潔白的神山、黃色草甸、五彩溪水和藍天白雲的襯托下,整個沖古寺一片詩情畫意。站在薄薄的晨霧中,彷彿置身於仙境之中。
出了沖古寺,你可悠閑地穿行在茫茫林海中,在由山巒、草甸、溪流、森林匯成的大自然的懷抱中,你會看到森林茂密,溪流潺潺,碧藍如玉的天空,色彩豐富的草甸,一路的層巒疊嶂,峰林怪石,鬼斧神工,奇巧天成,有的像一幅流沙畫,有的像一幅水墨畫……山峰連綿不斷,令你漸入絕境,卻又峰迴路轉,不由得慨嘆:柳暗花明又一村啊。你會深深地領悟什麼是人在畫中游……
到洛絨牛場的沿途有一座岩石山,也許是由於漫漫歲月的風化剝蝕,石山凸凹明顯,形成了很奇特的景觀:遠遠看去,像極了廟裡的羅漢像,個個羅漢錯落有致,栩栩如生,羅漢像的下面是黑色的蓮花寶座。據說,那羅漢是深褐色,而那蓮花座是深藍色,這就是所說的千佛山了。雪山、峭壁、陡崖、海子、草場、森林、溪流營造出一片靜謐、安詳的世外仙境,此時,你的情感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激蕩,稻城的美景讓你目不暇接……
在一個比較寬闊的草甸子里,你可以完整地看到三怙主雪山了,最後看到的一座雪山叫央邁勇(藏語意為文殊菩薩),她像一個多情的少女,嫻靜端莊,冰清玉潔,約瑟夫·洛克歷經艱辛來到這裡時不由得驚呼:“舉世無雙的金字塔狀的央邁勇,她是我眼睛看到的最美麗的雪山!”從這兒看去,三怙主雪山方圓千餘平方公里,主體部分三座完全隔開,但又相距不遠,呈“品”字形排列。雪峰周圍角峰林立,大大小小共三十多座,千姿百態,蔚為壯觀。
此時,你會感嘆語言的貧乏,它無法表達你眼中的美麗。
是啊,稻城她那驚世駭俗的美麗讓你不由得匍匐跪拜,將胸膛與大地貼近,把靈魂與天空相融。
稻城,有你能夠想象到的一切,有你想象之外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