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唐卡的結果 展開
唐卡
藏族繪畫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譯,指用彩緞裝裱后懸掛供奉的宗教捲軸畫。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傳世唐卡大都是藏傳佛教和本教作品。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出神聖的佛的世界;顏料傳統上是全部採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硃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為顏料以示其神聖。這些天然原料保證了所繪製的唐卡色澤鮮艷,璀璨奪目,雖經幾百年的歲月,仍是色澤艷麗明亮。因此被譽為中國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被稱為藏族的”百科全書”也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統唐卡的繪製要求嚴苛、程序極為複雜,必須按照經書中的儀軌及上師的要求進行,包括繪前儀式、製作畫布、構圖起稿、著色染色、勾線定型、鋪金描銀、開眼、縫裱開光等一整套工藝程序。製作一幅唐卡用時較長,短則半年完成,長則需要十餘年。
古格王朝唐卡
1、唐卡是隨佛教由印度傳來的繪畫形式。由義大利學者杜齊提出。他認為唐卡源於印度古老宗教布畫“缽陀”,隨佛教傳入西藏。缽陀與漢地繪畫不同主要在於畫布,漢地繪畫多為紙和絹,缽陀則以棉布為底,這與唐卡畫布一致。此外,唐卡繪畫中曼荼羅畫為正方形畫布、佛像畫畫布長寬比例為4:3,這都與缽陀相同。
2、由中國學者謝繼勝提出,唐卡受中原繪畫的影響產生。他在《唐卡的起源》一文中指出:“唐卡這種藝術形式本身並非來自印度,實際上他的發展演變過程從漢唐至宋元的中原漢地捲軸畫的形成演變過程相一致,發源於蕃漢交往密切的敦煌,沿著佛教繪畫的軌跡,由吐蕃旗幡畫演變而成”。
3、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所著的《釋迦牟尼·水晶寶鏡》書中所載:法王松贊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繪製了一幅吉祥天母女神像,在蔡巴萬戶長時期,果竹西活佛看到了這幅女神像,將此作為裝藏,放在神像里了。此為西藏學術界對於唐卡起源之說。
4、唐卡是由西藏本土宗教苯教布畫繼承發展而來。苯教僧侶實用便攜布畫以便傳教佈道,后被佛教所用。
藏醫唐卡
一般可分為,宗教類和非宗教類。
宗教類包括:曼荼羅畫、本生、集樹會、祖師像、生活傳記、諸佛菩薩、本尊護法、空行、羅漢、生死輪迴圖、西方極樂世界等。
非宗教類包括:歷史、傳說故事、天文歷算、藏醫藥學等。
其中最常見的是宗教畫——佛像,這種唐卡一般中心位置描繪主要人物,從畫面上角開始,圍繞主體,按順時針方向與中心人物有關的人物、活動場所或故事布滿一周。每幅唐卡畫一般描繪了一個較完整的故事,畫面的景物隨故事情節的需要而變化,不受歷史、時間、空間的限制。畫面人物也不受遠近透視關係的影響,構圖均衡、豐滿、多變。
唐卡最早是受尼泊爾風格的影響 在公元7世紀左右,隨著佛教的大量傳入,西藏境內大興建寺修廟之風,當時寺廟內的壁畫、塑像等都由尼泊爾和中國的畫家、雕塑家所塑繪,自此之後到15世紀之前的由尼泊爾和藏族藝術家創作的作品,後人一併稱之為尼泊爾畫派。之後有在宗喀巴時期的齊崗畫派;15世紀興起的勉唐畫派和欽則畫派;16世紀興起的噶瑪嘎孜畫派等。
尼泊爾畫派:八思巴羅追堅贊畫像
齊崗畫派:金剛亥母像唐卡
勉唐畫派:千手觀音
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勉唐畫派進入鼎盛時期,優秀畫師層出不窮。遺存在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的壁畫、唐卡多為勉唐畫派畫師所繪。西藏繪畫發展到新勉唐畫派時走向了成熟和繁榮。西藏曆代畫師經過若干世紀的實踐,將早期流行的印度一尼泊爾樣式與元以後漢地明清藝術因素的影響融會貫通,逐步形成了藏民族獨特的宗教繪畫樣式。1949年至1966年為一轉折期,1966年後開始冷落、沉寂。儘管20世紀80年代后地方政府做了不少搶救工作,但其繪畫技藝依然處於難以為繼的狀態。
欽則畫派:大威德金剛
據傳山南多吉丹寺的壁畫即出自欽則欽莫之手。對於勉欽兩派,畫界歷來有“一文一武”之說,勉派尚“文”,欽派尚“武”。比較而言,欽派更擅長繪製怒相神,其面相威嚴孔武,人物造型豐滿圓潤,形象穩健而又多躍然舞姿,動中有靜、剛柔相濟,頗具陽剛之美;色彩表現沉著飽滿,善於使用對比色,強烈而跳躍,配色細膩講究,裝飾味很強。欽則派還善於繪製壇城,樣式獨特,刻畫精緻絕倫,紋樣繁密華麗。
噶瑪嘎孜畫派:米拉日巴尊者
噶瑪嘎孜畫派的風格來源較為複雜,其創派人物南喀扎西活佛以南亞梵式銅佛像為范,深受勉唐派繪畫嘎丹夏覺巴·頁覺彭德的影響。經與南喀扎西同時期的八世噶瑪巴活佛米久多吉總結先師及自己的經驗,撰成《線准太陽明鏡》,從而奠定了噶孜畫派的理論基礎。其後,十世噶瑪巴曲英多吉從一套羅漢絲絹唐卡中發現了漢族界畫和青綠山水技法的妙處,開始以工筆重彩繪製唐卡,作品具有濃重的漢族風格,有別於衛藏地區的勉唐、欽則兩大畫派。在南喀扎西之後,又有兩名畫師繼承了噶孜派畫風,一是卻吉扎西,以青綠設色著稱;一是噶旭噶瑪扎西,以獨創出新著稱。他們與南喀扎西一道,被譽為“噶孜三紮西”。
繼“噶孜三紮西”之後,康巴爐霍郎卡傑的微型唐卡堪稱一絕,而德格普布澤仁留存在德格印經院的畫版幾乎成為噶瑪嘎孜畫派的範本。噶孜畫派承傳譜系十分明晰,歷代名家輩出。派系傳承中因地域、師承諸種關係而派生分支,導致風格變化,形成“舊噶孜派”和“新噶孜派”。
新勉畫派:大宗喀巴
其風格特點具體表現為:
1、源自勉唐派傳承的部分有:造象度量嚴格,色彩明快,底層色厚塗,粗壯飽滿的四肢和臉形,“蘭葉描”勾勒衣飾線條,漢族化的民間圖案,裝飾性的山、石、樹、雲。
2、融合噶瑪嘎孜畫派特點的部分是:漢族化的青綠山水、渲染技法中層次豐富細膩、善用灰色表現皮膚。
3、吸收欽則特點的部分為:人物毛髮有虛實變化,形象邊線的節奏十分豐富。
哲蚌寺巨幅唐卡(40m*37m):釋迦牟尼佛像
2、按大小:巨幅唐卡、普通唐卡、小幅唐卡。
3、按材質:
(1)刺繡唐卡。用各色絲線綉成,這種唐卡堅韌耐用,不易毀壞。
(2)緙絲唐卡。用“通經斷緯”的方法,用各色緯線在圖案需要編織處,用經線交織而成,雕石鏤木等具有立體效果。
(3)織錦唐卡。質地多為緞,緯線由各色絲線組成,順而間錯提花織造,形成所需圖案、形象、景物。
(4)堆綉,也稱貼花唐卡。先將各色彩緞剪成圖形(人物、鳥獸、樹木、樓閣、花草等),粘貼在唐卡底料上。
(5)繪畫唐卡。多是先繪畫於紙、布、牛皮、羊皮等上,而後做成唐卡。它的基本繪畫形式與壁畫無二。後期的繪畫唐卡有所發展,有的刻成印板印刷,則可成為“印刷唐卡”了。
(6)珍珠唐卡。珍珠唐卡是唐卡畫中的特殊品種,數量極少。西藏山南昌珠寺的度母珍珠唐卡,由上萬顆珍珠寶、藝術石串成,造型舒展雅緻,十分昂貴。
而手繪唐卡又分為:彩唐(白底,用各種色彩繪製)、金唐(金色背景)、銀唐(銀色背景)、紅唐(紅色背景)、黑唐(黑色背景)。
六道輪迴圖
屬於土的顏料有:白土、南鹼、金剛土、紅土。
屬於水類的顏料有:黃丹、桑珠熱、藍靛、鐵青靛等。
屬於火類的顏料有:墨、砒石、雄黃等。
屬於木類的顏料有:紅樹、金樹、樺樹、硬樹、紫梗等。
屬於花類的顏料有:野菊花、樺樹花、報春花等。
屬於骨類的顏料有:蛤、海螺、龍骨等。
屬於寶石類的顏料有:黃金、白銀、天珠、珊瑚、綠松石等。這些純天然的顏料從色相上也可分類:
白色類:白土、南鹼、金剛土、海螺、雲母等。
黃色類:砒石、雄黃、力士草、雞爪黃連、金樹、野菊花、樺樹皮等
紅色類:硃砂、莧菜、紅土等。
藍色類:青金石、藍靛類、硬樹等。
綠色類:銅銹、銅綠石、孔雀石等。
黑色類:鍋煙子、煤礦石等。
紫色類:桑珠熱、玳瑁石、赭石、紫樹等。所有顏料又從物質屬性分為礦物顏料和植物顏料。
礦物顏料常用的有:仁布白土(白)、硃砂(紅)、青金石(石青)、孔雀石(石綠)、雄黃/雌黃(黃)、黃丹(橙)。
植物顏料常用有花青色、胭脂色等,植物顏料的製作工藝相比於礦物顏料要簡單。首先採集花木或樹皮,清洗后浸泡或熬煮,得到不同顏色的汁水后,蒸發製成顏色丸即可。
1、選布:畫布一般是淺色畫布,不要太厚太硬,畫布太厚太硬容易使顏料剝落和皺裂。最合適的畫布是織工細密的純白府綢或棉布,沒有圖案的白絲綢做畫布也非常合適。有的唐卡尺幅很大,只能把幾塊畫布用非常細密的針腳縫合在一起,縫好的兩塊布的接縫不能有礙於唐卡畫面的完整。
固定畫布
勾草圖
4、矯正畫布:正其經緯。
5、打線:畫出主要的定位線。其中有邊線、中心垂直線、兩條對角線和其他任何需要標出的輪廓線。
6、勾草圖:用炭筆畫出佛像的素描草圖“白畫”之後,再用墨勾成墨線(墨線草圖即線描草圖稱“黑畫”)。
上色
8、勾線:把上面所說的部分畫完后,用金色畫衣服上的圖案(這些金色圖案稱“金畫”)。一些畫面裝飾和畫面其他地方也用各色線條來勾邊。
開臉
裝裱部點陣圖
首先在唐卡的畫心四周先鑲牙子(6 vja-dmar-ser,意為:紅黃色彩虹,指唐卡的牙子以紅黃兩色為主,其實其色彩搭配相當自由,並不受此局限,甚至有不用牙子的情況)。牙子有紅黃妝緞牙子、月白片金五色牙子、紅片金牙子、紅黃綠洋錦牙子、紅黃片金牙子、鑲紅片金牙子、萬壽燈籠錦牙子等多層多色彩的,所以藏文稱為彩虹。有時也用單層錦緞牙子,稱為大牙子,這是一種簡化形式。牙子外面是鑲邊。在牙子與鑲邊接合處以白小線縫合,在鑲邊最外也有白線或紅白小線縫邊,這兩道線幾乎成為宮中唐卡裝裱的標誌。鑲邊分為天池(5 gnam)、地玉(2 sa)、左側幅(4 gyon-pa)、右側幅(3 g-yas-pa)四部分。鑲邊相當於漢地繪畫的裱工,用料講究,有紅藍洋錦邊、素洋錦、雜色錦、西番蓮片金緞邊、鑲龍石青片金邊、織金緞等,越是重要的唐卡用料越是名貴。對於有祝壽含義的唐卡則用大紅雲龍片金緞邊、石青壽字緞或大紅壽字緞平裱,以烘托主題。如墨刻六世班禪源流的唐卡即用此料。在標準的西藏唐卡中,地邊正中還縫一塊綿緞。這塊綿緞大小不一,或方或長,形狀不一,藏文中稱唐門(1 thang-sgo),是唐卡標誌性的裝飾物。宮中唐卡,除特意仿藏式之外,基本不採用這種裝飾。宮中所藏西藏進貢的唐卡往往因為裝裱粗糙而拆去舊邊,再用宮中材料重新裝裱,所以宮中的一些“番畫”唐卡其裝裱與宮中唐卡完全一致。
裝裱好的唐卡:度母極樂
唐卡面上還要罩一層佛簾(thang-vdzar,或譯為:唐簾)作為唐卡的裝飾。這一部分是縫在唐卡的楣桿下方,長及卷桿,以五色哈達或五色錦緞為之。西藏佛簾多由二片、三片互相疊壓組成不同,而宮中所裝軟薄佛簾,多以一塊整織物做成,少有分成數片的情況。佛簾既是一種裝飾也是一種保護唐卡的重要部分。佛簾外面,縫有兩條彩帶,垂至卷桿處,其底端呈鳥喙形,故稱為“烏嘴”(bya-kha)。類似於漢地繪畫裝裱中的“驚燕”。
楣桿上端釘有兩個掛鉤,每個掛鉤各帶一鐵圈,由生鐵打造而成。清宮中多用鐵鋄金趕珠圈或鐵鋄銀趕珠圈,圈上各系一根花絛子。另外,圈上也有系高麗紙簽的情況,其內容較唐卡後面的白綾簽稍略。當唐卡懸掛供奉時,兩根絛子互相系扣,作掛繩之用。唐卡收卷好以後,兩花絛子用於繫緊唐卡使用,其長度以繞捲起唐卡兩圈為限。絛子多以五色交雜粗麻線編成,繫緊后不易鬆開,且經磨耐用,加之色彩多樣,與唐卡的色彩相配,成為宮中唐卡的特色之一。此外,以紅色綢帶作絛子的情況也較常見。以粗線作掛繩的情況則多見於西藏所貢入的唐卡上。
藏族唐卡作品集
有的唐卡以史實為依據,著重表現歷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和活動。如表現松贊干布生平業績的歷史題材。其中以謳歌藏漢民族友誼的作品,如文成公主進藏故事,都會繪在寺廟醒目的位置。畫面通過使唐求婚、五難婚使、公主進藏等情景,描繪了貞觀15年唐蕃聯姻的歷史事件。大昭寺、布達拉宮中的歡慶圖,再現了文成公主駕抵邏娑時,吐蕃人民以節日盛裝、載歌載舞的歡迎場面。布達拉宮紅司西平措大殿中,一幅五世朝見順治圖,記述的是公元1652年五世赴京、覲見、遊樂等各項活動和歡迎盛況。
馬蹄寺北寺供奉:釋迦摩尼唐卡
從唐卡的使用功能上講,這種藝術形式,也主要是服務於宗教生活的。寺院是藏族宗教文化的中心,多數的唐卡,特別是一些名品佳作,主要聚積在寺院。其主要的功能是懸掛后供信徒頂禮膜拜,滿足他們的宗教生活需要。民間留存的唐卡,也主要用於佛教教徒布置自己的經堂、佛龕。。
雖然唐卡的歷史悠久,但唐卡真正進入收藏市場的時間並不長。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藝術品收藏市場剛剛興起時,唐卡的價格一般也就兩三百元。但自從20世紀90年代起,藏傳佛教藝術品進入收藏市場后,唐卡收藏市場就開始升溫,很多唐卡的價格突破了千元。從2006年起,因為唐卡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收藏出現了十分明顯的升溫態勢,基本上每年價格翻倍。雖然在中國唐卡價格越來越高,但與國外相比不僅價格整體偏低,而且仍屬於小眾收藏。
明清唐卡在2000年左右才開始出現在中國的拍賣市場,當時的拍賣成交價一般在1萬元左右。2008年時,一件明正德“藥師佛像圖”唐卡就以1540萬元創下唐卡拍賣紀錄。2014年11月26日,上海龍美術館館主劉益謙以3.1億港元拍下被稱之為“唐卡之王”的“明永樂御制紅閻摩敵刺繡唐卡”,此物始流入西方,並於1977年首次出現於倫敦佳士得拍賣中,以7000英鎊拍賣給一位印度收藏家,隨後又經1994年100萬美元易手。在2002香港佳士得的拍賣上,當時創下3087萬港元新記錄。
木雕唐卡:以嘎赤、勉薩唐卡作為風格基調,以東陽木雕作為技法基礎,以明永樂、宣德時期宮廷藏傳佛教藝術趣味作為追求標準,精選德格印經院刊刻版畫為範本,參以故宮、布達拉宮等傳世彩繪唐卡,嚴格遵循量度比例,轉換質材,推陳出新,實現了平面唐卡的立體化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