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茲樂舞
龜茲樂舞
龜茲樂舞發源於我國古代西域。龜茲樂使用七聲音階和多種調式,蘇祗婆推動了龜茲調式在中原的發展,龜茲“五旦七聲”樂律,衝擊了宮廷僵化的樂制,為中國傳統音樂注入了新的活力。龜茲樂中的“般遮調”在中原長期流行,至今在民間還有影響。
在源遠流長的龜茲文化的影響下,“以歌言聲、以舞言情”成為龜茲各民族的典型特徵。
龜茲樂舞
南北朝時期,在文化和民族大交流、大融合中,龜茲文化進一步發展,音樂藝術日趨繁盛,成為西域一個樂舞勝地。前秦國主苻堅,派呂光平龜茲,將一大批龜茲樂舞伎人帶至中原,從此揭開了龜茲樂舞大規模東傳的序幕。
至隋代已有三種不同形式的龜茲樂流行在中國內地,《隋書·音樂志》載:至隋有“西國龜茲”、“齊朝茲”、“土龜茲”等三部。唐代是龜茲樂舞的黃金時期,唐代詩人元稹《連昌宮詞》曰:“逡巡大遍涼州徹,色色龜茲轟發續”。
隋唐時期,龜茲本地的音樂舞蹈也進入發展高峰。唐初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取經,回國撰寫出的《大唐西域記》,對當時龜茲音樂藝術作了高度的評價,稱:“屈支?龜茲 國……管弦伎樂,特善諸國”。迄今龜茲地區尚存500餘佛教石窟和1萬多平方米壁畫。其中,音樂舞蹈形象十分客觀,舞蹈約18種,舞蹈姿態數十種。敦煌莫高窟、雲崗石窟、龍門石窟等樂舞造型可以說濫觴於龜茲樂舞。
龜茲樂在南北朝隋唐時期已發展到相當的規模和水平,音樂種類有“歌曲”“解曲”和“舞曲”。
南北朝時,龜茲舞蹈已經逐步脫離了勞動模似性和自娛性,發展到具有表演手段以及情節內容的藝術。最突出的成就,是“歌舞戲”形式,包括“蘇幕遮”、“大面”、“拔頭”等。其舞蹈一個共同特點是舞者頭戴面具,模似各種人物和動物形象,表達一定的故事情節,這是戲劇的初級階段。“歌舞戲”在西域普遍流行,傳入內地后頗受朝野喜愛。
隋唐時期,由於國力的強盛,龜茲樂舞對世界特別是亞洲產生了很大影響。龜茲樂舞成為對外交往、顯示國威、開展文化交流的工具。日本在隋唐時不斷派遣“遣隋使”、“遣唐使”來中國,這些使者歸國時帶回的中國樂舞,其中不少就是龜茲樂。日本的“雅樂”里,有許多是與龜茲有關的樂曲,龜茲樂中的篳篥、五弦琵琶等成為日本傳統樂器。至今日本還保存著唐代製作的五弦琵琶等。
龜茲樂舞對朝鮮也有重大的影響,朝鮮半島流傳的“長鼓”就是隨龜茲樂舞傳入的,古代朝鮮使用一種“桃皮篳篥”乃是龜茲篳篥的變種。
古代越南、緬甸等國,亦有龜茲樂舞的影響。《新唐書·驃國?今緬甸 傳》記載該國宮廷樂部中有四部,第一部即“龜茲部”,其樂器配置,與唐宮廷“龜茲部”完全一致。
龜茲善於吸收各方樂器,組成了配置齊全的樂隊,樂器有:
氣鳴樂器:排簫、篳篥、橫笛等。
龜茲樂以熱烈激昂著稱,所謂“鏗鏘鏜鏜,洪心駭耳”。龜茲樂中打擊樂器佔主要地位,《唐書》記載:“鼓舞曲,多用龜茲樂”。生髮於龜茲本地的樂器一篳篥是龜茲樂中的主奏樂器。源於西亞的曲項琵琶和豎箜篌,經龜茲藝人的改良和傳播,在中原風行一時,目前仍為中國的傳統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