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門十規
道教規戒科律之書
《道門十規》,收於《正統道藏》正一部。明張宇初撰。前言中稱,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蒙聖恩修道典。
道教規戒科律之書,一卷,明永樂年間嗣漢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制訂。此書作者列述了十方面的規範,關涉到道教的教義與教制、教規等的有現實意義的根本體制問題。其內容:一日道教源流,強調老君為道教宗源,申明道法源流。二日道門經篆,強調以《元始度人上品》為諸經之首;“靈寶”說經以《定觀》、《內觀》為要;“太上”立要以《道德》為規。三日坐圜守靜,強調以靜定為內煉之要,人道之本。四日齋法行持,強調務必齋明盛服,法己清心,精思默存,齋戒以通神明。五日道法傳諸,強調法源為一,不論教派、師傳、得法多少,行持之士應以戒行為先,晨夕修持不怠。其後列述關於住持領袖、雲水參訪、立觀度人、金谷錢糧、宮觀修葺等項屬於宮觀體制的規則。此道書,乃是當時作者以道教領袖的身份,針對實際道教狀況和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對道教義理、道觀管理體制所提出的整體規範條例。反映了明代道教史實和拓展趨向。是研究道教義理與體制的重要資料。明《道藏》正一部“楹”字型大小收載。
張宇初(?—1410),字子璇,別號耆山。父為第四十二代天師。幼而聰穎持重,嗣教為第四十三代天師。洪武十三年(1380)授大真人,誥曰:“前真人既往,爾當世嗣。特遣使詣府,命爾為‘正一嗣教道合無為闡祖光范大真人’,領道教事。"①恩齎如故。同年二月待召入朝,賜勉修節以格神明,話封哲山母包氏為"清靜沖素妙善玄君”。次年(1381),建齋設醮於紫金山和神樂觀。庚午年(1390)宇初人巍,奏准降敷重建龍虎山大上清宮,對上清宮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建,並於洪武二十四年(1391)"下旨諭禁道士私出符錄,賜給龍虎山正一玄壇印,以俾關防符錄,鎮護名山。建文時,曾一度受貶,遂於黃箬峰下(今江西龍虎山東南)構峴泉精舍居之。
成祖朱棣即位后,入賀至闕,成祖賜以緡錢修葺大上清宮。永樂四年(1406)勸渝修道教書,可惜功未成而卒。由於仁宗、宣宗二代的間斷,編修道教書之事至英宗時命邵以正校刊才完成,刊行於正統年間,即今存《正統道藏》。永樂五年(1407)曾三次建齋錄於朝,帝厚賜珍物,並給繹券還山。六年、七年兩次奉諭於武當山尋訪隱士張三丰。永樂八年(1410)羽化,藏蛻於峴泉。弟宇清嗣。
張宇初潛心於文章,自言志於文20餘年,博通諸子之學。他認為文之正氣,乃三光五嶽之靈,"發而為文,文所以載道也,文著而後道明。"①宇初才華橫溢,著作甚豐。主張以虛靜為本,以文明道,志在窮性命之源,溯道之本。他不但是天師世家之中的佼佼者,也是明清時期道教史上出類撥萃的人物。著有《峴泉集》12卷(《漢天師世家》載為20卷,《四庫合書》靈不4卷)、《道門十規》和《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通義》4卷等。《峴泉集》是以其平日所作詩文若千卷輯成 其序雲:。"其中所著《沖道》、《原性》、《慎本》《太極》、《河圖》諸篇。義理之玄微,研究之精極,議論二閎肆。其於天地造化、山川人物、禮樂制度,靡不該貫。”提出“夫天地之大,以太虛為體”,“心虛則萬有皆備於是矣”的道教哲學思想,作為道教修養層次的最高境界。他不但通於諸家學說和道教義理,更注重個人內修,認為學道修仙是道教徒的根本。他說:“然學老子者,舍仙道尚何從焉?”總之,其論述較為文博,把理學的宇宙觀和道教的虛無養生觀融匯一體,對明清道教思想理論產生了一定影響。
此書針對當時道教弊端,適應明王朝檢束道教之舉,制訂了十項規章,以加強對道教之管理。《十規》對於道教之淵源和流派、立教本旨、道教發展過程中之種種問題和今後應當遵守之原則,均有簡明概括之敘述,為明初道教規制之一,是整頓道教的綱領性文獻。
《道門十規》首先申明道教肇始於太上授道德五千言於關令尹喜,後世道派意出,非究源以求流,必忘本以逐末。其所列十規如下:
第一《道教源流》。簡述道教之宗源,、流派及發展歷史。要求根據經書,探索源流,務進退於正,勿為邪說淫辭所蠱惑。強調琥無清靜為立教之本,性命神氣為內修之要。
第二《道門經錄》。內述道門必修之經錄,讀經之要求和對待經文之態度。要求育經時持敬存誠,句字真正。明確規定經文應以三洞諸品經典為主,錄以太上諸品經錄為主。
第三《坐圜守靜》。述性命之學為入道之本,指出修炬的主要丹經,勸人修鍊內丹,下功苦行。作者指出:“近世以禪為性宗,道為命宗,全真為性命雙修,正一則惟飛科教。孰知學道之本,非性命二者而何?雖科教之設,亦惟性命之學而已。若夫修己利人,濟幽度顯,非明性命脈根基,曷得功行全備?”體現了明初正一道與全真道在修鍊理論方面之合流。
第四《齋法行持》。要求齋法行持之時,盛服清心,先煉己后度亡,內鍊形神,齋醮應依等級而行。
第五 《道法傳緒》。述清微、神霄二道派之傳緒,要求行持之士以戒之士以戒行為先,參究為務,不務虛名,不索酒食,主張致虛守靜為行持正法,並斥圓光、附體、降將、扶鸞、照水諸術為邪說。提倡以利濟存心,以丹砂葯術兼濟,不得妄受資財,不得濫授道派。
第六《住持領袖》。述宮觀之住持領袖應當德高望重,學問明博,為叢林之師表,並述管理叢林這紀綱。
第七《雲水參訪》。述出家之人應以清靜為本,離情割愛,舍妄歸真,究明心地,修養性天。
第八《立觀度人》。述度人入道必應先擇名器之家,不得濫收,並且要向朝廷申請度牒。要求被度道士努力學經修道,並以修誦經誥定為常規。
第九《金谷田糧》。述租課金谷、簿書庫堂由都監、上座監臨掌管,以下者止依臘敘長幼輪管。要求大公無私,不得虧瞞入己,違者處罰,甚則更替。
第十《宮觀修葺》。要求修葺宮觀,肅清壇宇,使神明有所依棲,四眾亦獲安逸。
《道門十規》之實質,可謂推廣全真教旨及宗風於道教諸派。張宇初既隨劉淵然學全真之法,於是乃對全真、正一之合流有所倡導。《十規》的制訂及共反映的思想,明清以來,對道教影響甚深。
真人領道教事臣張宇初撰進
伏聞,聖人對神道設教,太上以虛無為宗,其廣演宏敷,自歷劫以來,愈彰愈著。雖有道經師三寶之分,而始自太上授道德五千言於關令尹。其所謂無為不爭之旨,始殷三代之初,則廣成子蒙黃帝問道於崆峒,等而上之。道所由立,出乎太上一也。修諸己而合夫內聖外王之道者,則有關、文、庄、列諸子遺言;治諸世而驗夫清靜無為之化者,則有蓋公、曹參二公之善政。迨我祖天師立教於東漢,葛仙公、許族陽演派於吳晉。曰教,則有正一、全真之分;曰法,則有清微、靈寶、雷霆之目;非究源以求流,必忘本以逐末。…
一、道教源派,始自太上。三代之前,則黃帝問道廣成子,即太上也。及曰生於殷末,仕於周初,在文王時為柱下史,迨武王時遷藏室史,其所著則道德上下經,其徒則有關、文、庄、列、亢倉、柏矩之流,其言則修齊治平富國強兵,經世出世之術,互有之矣。……其曰元始、靈寶,乃混沌之初,玄、元、始三氣化生,其本則一。后之闡化,則有祖天師,許真君、葛仙翁、茅真君、諸仙之派。世降之久,不究其源,各尊派系,若祖師之曰正一,許君之曰靜明,仙公之曰靈寶,茅君之曰上清,此皆設教之異名,其本皆從太上而授。凡符錄經教,齋品道法之傳,雖傳世之久,各尊所聞,增減去取,或有不同,而源委則一。 ……
一、道門經籙。太上三洞諸品經典,乃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上道德天尊,金口所宣,歷劫相傳,諸師闡化。若元始說經,當以度人上品為諸經之首;靈寶說經,當以定觀、內觀為要;太上立教,當以道德、日用為規。內而修已,則虛皇四十九章經、洞古、大通、生夭、清靜諸經,最為捷要;外而濟世度生,則黃帝陰符經、玉樞、北斗、消災、救苦、五廚、生神諸經,玉樞、朝天、九幽諸懺。是皆入道之梯航,修真之蹊徑。是以從道之士,先當恭教神明,焚修香火,積誦經誥,反依大道。首宿今之業垢,召福澤之良因。故經曰,一切神仙真人,皆以無上要言得成道果。仙師雲,經以斂心,經以著念,使時晨夕能焚誦不輟,消除魔障,增廣道緣,誠為方便中第一事也。凡持誦之士,必當齋戒身心;洗心滌慮,存神軟誦。誠如對越上帝,默與心神交會。心念無二,句字真正,調聲正氣,神暢氣和。庶幾有功,則玉音攝氣,靈韻交乎自然,和天安地,善俗化民,福集禍消,存亡蒙惠。苟若口誦心違,形留神往,不存誠敬,手怠足揚,雖日誦千百巷,於己何益,又豈能消災散禍也哉!若為人持誦,猶當持墩存誠,以致齋主之教,以通信向之誠,庶不致虛受齋供布施。為之祈福消愆,自然有感。如或語言接對,嘻笑談諧,思念不專,熏穢披誦,不徒無益於齋主,反以貽愆於己身。似此皆然,深宜規戒。…
一、坐圓守靜,為人道之本。蓋太上立理教度人,正為超脫羽化,了悟生死。若非究竟本來,了達性命,則何謂學道之士也。經曰:積心善行,絕世所欲,不興妄想,無有染著不滯有無,永絕生滅,是名真人。近世以禪為性宗,全真為性命雙,修,正_則椎習科教。孰知學者之本,非性命二事而何?雖科教之設,亦椎性命之學面己。若失修己利人,濟幽度顯,非明性命根基,葛得功行全備!況自上古以來,太上歷劫化現,諸師之修鍊成道,皆自靜定之工,庶得造功克就,神通自在。怠宋、金之初,重陽王祖師通鍾、呂之傳,始立全真之教,蓋本經日,養其無體,體故全真,是教則猶以坐圜守靜為要。五祖則太上、東華、鍾、呂、海蟾也,七真則丘、劉、譚、馬、郝、王、孫也,其下綿延,壁王、首、祁、完之輩。殆今學之者眾,皆以真功實行為本。 ……
一、齋法行持。乃上籲天龠祭之禮。自寶靈天尊受元始說經以來,為立教之本。其目最多,其文最浩。然自太極徐真人、仙翁葛真人、朱陽鄭真人三師而下,則杜、葛、陸、寧、項、寇又其最名世者。由是而分,則有林、田、金、白諸師,遂有東華、南昌之分。派雖不同,而其源則一。故符錄咒訣,亦相去不遠,是皆后之師德,各立宗門;接引後來之一端,初無二造也。……
一、道法傳緒。清微紹於元始天尊,神霄始於玉清其王。自歷代傳緒以來,清微自魏祖二師而下,則有朱、李、南、黃諸師,傳衍猶盛。凡符章、經道、齋法、雷法之文,率多黃師所衍。神霄自汪、王二師而下,則有張、李、白、薩、潘、楊、唐、莫諸師,恢弘猶至。丹行持之士,必有戒行為筠欠以參究為務,先求岩谷明師,草衣木食之士,開發萬法根宗,精勵香火,止佩一法一錄一職,苟能晨夕煉神養氣,修持不怠,與神明交格,言行無慊,何患法之不靈,將之不佑。……苟惟務虛名,奔逐聲利……甚則假以謝師犒將,徼索酒食,誠有誤於叩祈,且深乖於教範。又輒妄為人師,以盲引瞽,內無功行,外結是非,深為大戒。果為高行之士,惟務致虛守靜,一念不生,萬緣俱寂,性天道法,心地雷霆,不落萬緣之窩臼,惟究向上之真宗,斯為上士也。……
一、住持領袖。凡名山福地,靖廬治化,叢林宮觀,住持之士,或甲乙往還,或本山推舉,必午高年緒德,剛方正真之士,言行端莊,問學明博,足為叢林之師表、福地之依反者為之,庶足儀刑後進,準則前修。其居是者,務必慈仁儉約,德量含弘,規矩公正。先開接引之方,導愚畜眾;次謹焚修之職,請福消愆。裕國祝厘,莫大於報本。尊經闡教,莫大於推誠。其蓄眾之方,先嚴戒行規矩為要,警以罪福因果之報。田糧委庫職管紹,賦稅任砧基應充,飲食修造,各謹司存,晨昏以神明為謹,修葺為心。五湖四海,高人羽士,或掛搭安單,棲冬結夏。設知堂一員,廣於接待。素食粗衣,隨緣安駐。務令身口安閑,逍遙無念。庶進道有基,身心無虛。其刻苦修持者,猶當周給。朔望宣明訓戒,開示激揚,務修本面家風,究竟本宗事業。毋貪官貴,毋嗜喧囂,""甚則耽迷聲色,外飾內乖,不畏香火神明。靈壇古迹,私畜俗謄,穢褻神祇,所轄住持宣聞於有司,處決下山,不得蒙昧阿私,有壞規法。其後進不遵,輕薄之流,不習本宗,惟圖頑橫,自始過咎,必宜儀律遣斷,庶獲規繩嚴肅,教範宣揚。如或一概容情,罪宜均受。近者郡邑道寮,儀範猶乖,紀綱不振,所合整肅,一守定規。
一、雲水參訪。凡出家之人,上離父母之親,下棄祖宗之祠,志在出世離塵,必當以超脫幻化、了悟生死為心。苟若仍前汩迷塵網,晝夜奔波,無有出期,與俗何異。經曰:學道之士,以清靜為本,睹諸邪道,如睹仇讎,遠諸愛欲,如避臭穢,除苦惱根,聽親愛緣。是故出家之後,離情割愛,舍妄歸其。必當以究明心地,修養性天為務。操修戒行,磨鍊身心,支笠簞瓢,孤雲野鶴。或遇名山洞府,掛搭安單,參謁明眼師匠,問道親師,切究性命根宗,深探道德之要,悟徹宗門,玩味法乳,不以利名掛意,富貴留心。雖饑寒風暑之切身,不易其操;雖困貧苦賤之役心,不奪其志。忍辱藏垢,言行謙和,卑下柔弱,精神純一,心存柔遜,性戒剛強。……其出外參求,風餐雨宿,忍凍受飢,躡 擔簦,攜包頂缽,不懼萬里之遙,務登明師大匠之門。一言之下頓悟,萬劫之果遂周。致凡出處之間,悉遵白祖師,馮(憑)尊師諸師匠堂規、叢林儀範而行。凡有過失,悉依責罰。……其雲朋霞友之徒,亦須志合道同,方乃不生魔識,共成道願。先擇后交,猶為自戒。苟或師友得人,堅心苦行,普資群品,度脫幽沉,則臣事三境,超神八極,為不難矣!
一、立觀度人。為出家接續之首務。凡名山洞府,洞天福地,古迹靈壇,皆古昔仙真靈跡去處,其欲香火綿遠,必以度人為先。須擇名器之家,資性淳良,庶可訓誨。苟非道材法器,泛濫收錄,或不成材,肆暴為非,罔守戒訓,不惟貽玷玄門,又且成敗興廢所系。或多來歷污雜,出處卑微,甚則累辱冠裳,尤宜自慎。必得其人,然後聽言觀行,審察詳實,為其登名臘籍。長幼各依齒敘,不得徇私紊亂。書記會眾,舉試道門經典,務要習熟諳通,掌籍類名,申送道司,俟度牒開通,依例申名,朝廷關給,方可簪披為道士。既頂冠裳之後,掌籍常加鈐束,房長晨夕訓戒,務守清規,恭敬神明,焚誦經誥。凡系本宗科典,經書、齋醮、道法、詞意、榜語,必當貫熟該通,潛心究竟出處,語默修習為常。行有餘力,若儒之性理、釋之禪宗,更能融通一貫,猶為上士。暇日則舉唱法事,焚香揮塵,論道參真,或吟詩撫琴以自怡,或佩法坐圜以自究。或有應緣經醮,務必齋戒存誠,一遵前訓。藜羹糲食,楮被布衣,乃出家常事,不得混同世俗,故違規矩,博弈肆酒,交友姦邪,長幼參商,支分派別,考試不中,舉唱不齊,視科典為文具,因果為虛談,歌談妖艷之詞,汨沒利名之域,貪迷富貴,耽戀紛華,不究本面家風,日墜祖宗基業。輕則議罰,容以自悛;重則一遵戒條,下山除籍。庶激勵於將來,使四方之遵守。
一、金谷田糧。多累朝給賜田土,或前代師德所置祖產,前後檀越所施,專為贍眾香燈之用。其常住庫堂,設職管紹出納。其各寮院,宜遵常住定規,長幼輪次管紹,共租課金谷,簿書庫堂,則都監、上座,監臨掌之。以下者,上依臘敘長幼輪管不得昧公營私,虧瞞入己。……在公庫,則眾職舉行,方丈會眾,查理議罰,計共輕重,甚則更替,輕則罰倍,其數入庫公用。其寮院,則尊長舉行,亦會眾眷,查理輕重,亦照常住行之,申呈方丈,從公遣逐。……其常住田土,例不許賣,亦不得私立契約,破盪賣易。其應充科役,宜遵定製,設砧基道人支應,庶不一概污雜,染習澆風。切須自慎,神鑒孔昭,各宜勉之。
一、宮觀修葺。凡名山福地,真靈香火之所,多宋元本朝所建宮宇,上以祝厘福國,下以容眾安單。…修補漏爛,整築牆籬,潔凈道路,肅清壇宇,蓄錄山森,使神明有所依棲,四眾亦獲安逸。如田糧所用不敷,或資於經醮,或籍於題注,眾力經營,隨宜整葺。亦不得假此名色,在外交接官貴,誘透商賈,強人謀為,非出善願。因而招惹是非,返為宮觀之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