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丸子

一種小吃

炸丸子是一種小吃,分為素丸子肉丸子。所用材料包括豬肉末、牛肉末300克、洋蔥半個、油適量、鹽、白砂糖、黑胡椒粉少許、雞蛋1個、麵包屑200克、醬油2茶匙,烹飪簡單,老少皆宜。

菜品特色


烹飪簡單 老幼皆宜

營養價值


營養豐富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豬肉餡(三肥七瘦)1000g
黃豆醬5g
生抽20g
老抽5g
料酒15g
15g
姜粉2g
五香粉2g
2g
大蔥2根
50g
玉米澱粉33g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豬肉剁成肉餡或絞成肉餡,加入十三香、姜粉、白糖、鹽、生抽、老抽、料酒,拌勻。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將大蔥拍碎切段,泡在50克水中,浸泡10分鐘,去掉大蔥,將水倒入玉米澱粉中,調開,成水澱粉。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將水澱粉倒入肉餡中,拌勻即可,(不可過度攪拌,不可攪打上勁,以免影響外酥里嫩的口感)。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油鍋燒熱5層熱時將肉餡擠成肉丸放入油鍋,用中小火炸至丸子顏色會稍微變深,但不是焦黃時撈起。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復炸:大火將油燒至6成熱,將炸熟后的丸子再炸一遍,至金黃色即可撈出,瀝油,復炸后的丸子,外殼酥脆,直接食用非常好吃。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干炸丸子一次可以多做一些,吃不完的放入冰箱冷凍保存,吃的時候可以用烤箱200度烤5分鐘。也可以做焦溜丸子丸子湯等等。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麵粉300克
胡蘿蔔兩個
土豆一個小的
香蔥適量
酵母三克
泡打粉2克
胡椒粉4克
十三香3克
雞蛋兩個
蝦皮適量
適量(約130克)
食用油適量
10克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胡蘿蔔土豆洗凈削皮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放進打碎機里,將它們攪碎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切點香蔥,如果有香菜就放點香菜,我們家沒有香菜了,所以我沒放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面放上胡椒粉,13香,鹽,蝦皮 放上300克的面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面裡面放一點泡打粉,酵母用溫水化開倒進去,霍成麵糊,不要太稀,放在溫暖的地方發酵一小時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起鍋燒油燒至七成熱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從手心裡擠出麵糊,用勺子把它舀到鍋里即可,勺子在使用前可以在油鍋里沾一下,避免呢丸子粘在勺子上。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中小火慢慢煎,丸子成金黃色就可以了。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香酥里嫩的丸子就做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曬一下我的午餐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牛肉餡1500克
大蔥白3段
花椒5克
熱水300克
玉米澱粉30克
生抽20克
8克
1000克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大蔥、薑片、花椒用熱水沖泡晾涼后,撈出蔥姜花椒留水備用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牛肉餡分次少量加入花椒水,到一點順時針攪拌一會兒,將水吸收進去后再到一點再攪拌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花椒水吸滿後到入生抽、玉米澱粉、鹽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攪拌均勻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涼油涼鍋小火,油溫升至六成熱時,用勺子挖丸子下鍋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炸至表面成型后先用笊籬撈出來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再次復炸表面上色后即可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成品圖

炸素丸子


所需材料

炸素丸子 ------做的時候蘿蔔加韭菜,蔥,味道也不錯
原料:南豆腐200克,馬蹄50克,精鹽5克,味精5克·,花椒1克,麵粉50克,花生油1500克 (約耗80克)。

製法

製作方法
製作方法
將南豆腐放入碗中,碾成細泥。馬蹄用刀拍碎加入豆腐泥中,再加味精、精鹽、麵粉拌均成為豆腐泥。炒鍋置火上,下大花生油燒至五成熱時,把豆腐泥料用手擠成直徑2厘米大小的丸子,逐個下鍋炸透撈出。待油溫升至七八成熱時,把丸再放入油鍋中復炸至金黃色時撈出瀝油裝盤,同花椒鹽味碟一同上桌即成。
做法二、把稍微有些干硬的饅頭去皮揉碎,把瘦肉剁餡,加薑末、雞蛋、味精、鹽拌勻,把油加熱至七成熱下鍋炸制,口感鬆脆,味道鮮美,是河北一帶有名的小吃。

有關的故事


關於炸丸子還有一段故事(轉)
小的時候喜滋滋的盼著過年,因為平時很少吃到的東西在過年時可以吃個夠,因為過年時還有新衣,還可以放鞭炮,母親總說我,歡蹦亂跳的樣子和急爆的脾氣可惜了生成女兒家,一點也沒有小女兒家的溫柔,可母親說歸說,但是眼裡的寵愛我讀得懂。守著小爐子,母親將做好的丸子一個一個放入微溫的油里,直到把它們炸的金黃,我像只小饞貓一樣守在旁邊,將母親炸好的丸子,隔一會兒就捏一個吃,母親時不時拿她那手拍打一下我偷拿的小手兒,那個時候吃得是有滋有味。
素丸子,在村裡人人都差不多會做,而母親製作素丸子是我的奶奶教給的。先把饅頭弄成碎渣,再將胡蘿蔔切成小小的丁,煮軟的粉條切碎,將這三樣放在一起打上幾個雞蛋,放入切成沫的蔥、姜、蒜,倒入有少許水的團粉,少撒上些鹽,然後攪拌,用小勺子舀出一小勺來放到面板上滾圓,放入溫熱的油鍋里開始小火炸,用的東西雖不是很多,但是炸丸子時要掌握好油的火候,太熱就會外焦裡面不熟,炸得好,丸子呈金黃色,油香四益,令人是食指大動。
母親嫁給父親時就樣樣拿手,唯有炸丸子是傳自奶奶之手。奶奶在我的印象中是個瘦小的小腳老太太,是個和樂的老婦人,對我十分疼愛,小時候的我是個愛哭的丫頭,還不愛走路,奶奶時常將姑姑們買給她的吃食分一半給我,邊背著我邊說:丫頭啊,一會奶奶玩紙牌,你就老實待著吃東西,啊?奶奶的背不寬但是很暖和,我邊吃邊嗯著。往往是奶奶玩牌玩到一半我就鬧著要走,奶奶總是很生氣的說“下次可不帶你出來了!”可惜的是“下次”奶奶依然背我同行。奶奶不是長壽的人,在我五歲那年由於胃癌無治就去世了。
奶奶一生養有七個子女,在父親後來的話中得知,奶奶第一個孩子叫柱子,是個兒子,剛生下來沒有幾天就離開了人世,奶奶傷心地說是天不讓孩兒成人,在後來有了大姑姑和二姑姑還有三姑姑,父親說還有一個四姑姑在十四歲那年得了大腦炎,那個時候孩子多,又因為沒有一個兒子,所以脾氣不好的爺爺沒有把四姑姑放在心裡,耽擱了病情,去往醫院的路上四姑姑就斷了氣兒,奶奶為此傷心不已老長時間沒有理爺爺,在後來有了我的父親和小叔。加上當時的老爺爺,也就是我爺爺的父親,一家子大小共有八個人,在那個年代里靠掙工分過日子,別說是饅頭就是玉米餅子都吃不上,奶奶就操持著一家大小的吃喝,日子緊巴巴地雖苦但是每年都會省下糧食來給大人孩子們炸點素丸子吃,一張小小的桌子圍著滿滿的家人,在吃不上喝不上的那個年代奶奶說大家在一起也是其樂融融。
記得母親和我說做丸子時要多放幾個雞蛋加上些團粉,這樣才可以把丸子“粘”緊一點,才不會散。
如今的我出嫁了,在婆家過大年,心裡依然懷念著和母親炸丸子,自己多次試過炸丸子,可團粉的濃度拿捏不好,總是炸散。
怎麼樣才可以和一家人團得更緊“粘”得更牢啊?我淚眼朦朧不禁想起伏在小腳奶奶背上的我,奶奶邊邁著小碎步邊說:臭丫頭有得吃有得喝,還不讓奶奶玩牌,下次不帶你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