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氯乙酸的結果 展開

氯乙酸

一種化學品

氯乙酸別名一氯乙酸,包裝採用聚丙烯編織袋內襯雙層塑料袋包裝。

詳細信息


中文名稱:氯醋酸,一氯醋酸
英文別名:Chloroacetic acid , Monochloroacetic acid ,Carboxymethyl chloride
結構式:C2H3ClO2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優等品:≥99.0%;一級≥97.5%;合格品≥96.0%。
外觀與性狀:無色結晶,有潮解性。
熔點(℃):61-63
沸點(℃):188
相對密度(水=1):1.58 (20/20℃)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3.26
飽和蒸氣壓(kPa):0.67(71.5℃)
引燃溫度(℃):>500
爆炸下限%(V/V):8.0
溶解性:溶於水、乙醇、乙醚、氯仿、二硫化碳。
性狀:無色或白色易潮解結晶。以α、β、γ三種形式存在。易溶於水,溶於乙醇、乙醚、苯、二硫化碳和氯仿。相對密度1.580。熔點63℃(α型)、55~56℃(β型)、50℃(γ型)。沸點189℃。中等毒,半數致死量(大鼠,經口)76mg/kg。有腐蝕性。

儲運條件


密封陰涼乾燥避光保存。
氯乙酸包裝採用聚丙烯編織袋內襯雙層塑料袋包裝。在運輸過程應防止陽光直射、(雨淋等)受潮、包裝破損。應儲存在陰涼、通風乾燥處,遠離火種、熱源,應與氧化物、鹼類、易燃物等物品分開存放。常溫下保質期為一年,夏季氣溫較高下不宜長期存放。

用途


測定鋅、鈣、硅和鈦。合成咖啡鹼、腎上腺素、氨基乙酸萘乙酸。製造各種染料。除銹劑
用於制農藥和作有機合成中間體。用作澱粉膠黏劑的酸化劑。還是染料、醫藥、農藥、合成樹脂及其他有機合成材料的中間體。染料工業中用於生產靛藍染料。氯乙酸也是一種重要的羧甲基化劑,用於製備羧甲基纖維素鈉乙二胺四乙酸等,還用作有色金屬浮選劑及色層分析試劑等。
1、用於製造羧甲基纖維素(CMC)。
2、在製藥工業上用於製取合成咖啡鹼,腎上腺素,氨基醋酸,維生素B6,金黴素等的中間體。
3、農藥工業上用作製取樂果,萘乙酸,硫氰醋酸,異茨酯,除草劑2,4D,除莠 劑等的中間體。
4、染料工業中用於生產靛藍和萘氨基乙酸類染料。
5、用於制羧甲基纖維素和分析化學試劑合成的中間體。
製法:由氯和乙酸在磷、硫等催化劑存在下作用而製得。也可用三氯乙烯水合法或氯乙醇氧化法製得。

行業發展


企業應首先規劃發展策略,確定主營產品和主營業務,再合理配置生產資料和研發力量。開發新產品要本著定位清晰原則,不能追求短期的效益而影響企業主元業務的地位。企業只有先做專在做強最後才能做大。雖然多元經營的誘惑很大,但是企業應避免產品多而不強的現象發生。
在氯乙酸銷售過程中,既要做好前面提及的信息反饋及時的工作,同時要不斷拓展市場。同時,國內企業還應當放眼國際市場,積極擴大出口,要根據出口國家的特點靈活應對,以獲取最大的市場佔有率和最佳的銷售收益。

危害


健康危害

吸入高濃度該品蒸氣或皮膚接觸其溶液后,可迅速大量吸收,造成急性中毒。吸入初期為上呼吸道刺激癥狀。中毒后數小時即可出現心、肺、肝、腎及中樞神經損害,重者呈現嚴重酸中毒。患者可有抽搐、昏迷、休克、血尿和腎功能衰竭。酸霧可致眼部刺激癥狀和角膜灼傷。皮膚灼傷可出現水皰,1~2周后水皰吸收。慢性影響:經常接觸低濃度該品酸霧,可有頭痛、頭暈現象。
燃爆危險:該品可燃,具腐蝕性、刺激性,可致人體灼傷。
危險特性:遇明火、高熱可燃。受高熱分解產生有毒的腐蝕性煙氣。與強氧化劑接觸可發生化學反應。遇潮時對大多數金屬、橡膠和軟木塞有強腐蝕性。
項目技 術 指 標
優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外觀無色或微黃色結晶無色或微黃色結晶無色或微黃色結晶
氯乙酸含量, %≥ 99.0≥ 97.5≥ 96.0
二氯乙酸含量, %≤ 0.5≤ 1.5≤ 2.5
乙酸含量, %≤ 0.5
結晶點,℃≥ 60

毒理學簡介

不同動物的 中毒 表現也有所差別,主要表現為反應遲鈍,體重減輕,1~3天內死亡。大鼠飼料中含1%的氯乙酸時,經200天實驗期后發現肝糖原增加,體重下降。其毒作用機理可能與重要酶類(如磷酸丙糖脫氫酶)的 -SH基反應有關。該品的嗅閾為 0.17mg/m^3。空氣中濃度為23.7mg/m^3時,有輕微刺激和興奮作用。濃度極高時可引起較重的呼吸道刺激和消化道癥狀,鼻、口腔、咽喉燒灼感、咳嗽、噁心、嘔吐及腹痛等;極高濃度時可出現呼吸深,嗜睡及肺水腫,甚至死亡。在豚鼠的5~10%的體表上塗擦該品,動物在5小時后相繼死亡。死亡前有血尿、抽搐及昏迷。屍檢發現皮膚塗擦處有深達皮下組織及肌肉層的組織壞死。主要臟器充血、出血、顆粒變性等病理改變。眼部直接接觸該品酸霧或粉塵,即刻引起嚴重刺激癥狀及角膜損傷

臨床表現

急性中毒的輕重程度取決於現場氯乙酸(霧或粉塵)濃度和接觸時間;皮膚侵入是否引起中毒與皮膚受害面積有關。無明顯潛伏期。刺激癥狀:霧或粉塵可引起眼和上呼吸道輕、中度刺激癥狀。
吸入后輕度中毒:可有上呼吸道炎症表現。經休息和對症處理數小時至數日內即可恢復。吸入高濃度的酸霧或粉塵迅速發生嚴重中毒,出現嗜唾、呼吸深,咳嗽、噁心、嘔吐,數小時后出現嚴重的肺水腫。
皮膚:氯乙酸液或粉塵直接接觸皮膚可出現紅、腫、水瘡,伴有劇痛,水皰吸收后出現過度角化,經數次脫皮后痊癒。如受侵皮膚面積在10%左右時應注 意觀察經皮膚吸收而中毒。
眼:該品酸霧或粉塵濺入眼內,可引起灼痛、流淚、結膜充血,嚴重時可引起角膜組織損害。
診斷:#1 有明確的接觸史。2 臨床表現首先出現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癥狀,以後有支氣管炎或肺水腫及皮膚損害等。3 胸部 X 線片可有散在的小點片狀陰影或兩測密度均勻的雲絮狀陰影或蝶翼狀陰影。

處理

立即脫離事故現場,轉移到空氣新鮮處,脫去污染的衣物,並用大量清水沖洗污染皮膚至少15分鐘;眼污染時應分開眼瞼用微溫水緩流沖洗至少15分鐘。注意勿讓沖洗后流下的水再污染 健康 的眼;使病人安靜,保暖,休息,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輕度中毒病人以支持療法為主,同時給予對症治療。較重中毒病人應早期、適量、短程給予糖皮質激素,以控制肺水腫。

製備方法


氯乙烯、氯乙醯氯水解法、三氯乙烯水解法、氯乙炔法、四氯乙烯法、丙三醇法、二氯乙酸法、三氯乙醛法、氯乙醇氧化法、乙烯酮氧化法和乙酸催化氯化法等十多種,工業生產方法主要有三氯乙烯水解法、氯乙醯氯法以及乙酸催化氯化法三種。
實驗室製法:
在500ml三頸圓底燒瓶中放置300g(5mol)冰乙酸和15g(0.14mol)乙酸酐。在油浴中加熱至105攝氏度時,開始徐徐通入氯氣。在整個氯化過程中,油浴溫度時鐘維持在108-112℃之間。氯氣通入幾分鐘后即開始反應,乙酸中的黃顏色(由於溶解的氯氣所致)隨即褪祛,並有氯化氫放出。這時可大大提高氯氣通入速度,但以瓶中無黃色氯氣逸出為度。氯化反應約需10小時左右。每隔2小時向反應物中加入5g乙酸酐,反應的終點可由逸出的氯化氫顯著減少,或由取出樣品的熔點來確定。當粗製的氯乙酸樣品的熔點在45-50℃時,停止通入氯氣。將融融的反應物移至蒸餾瓶中,蒸去少量的前餾分后,收集沸程為186-188℃的餾分;冷凝後生成具有強烈氣味的氯乙酸晶體。產量為425g。產率90%。亦可以用赤磷作催化劑將乙酸氯化而得。方程式:CH3COOH+Cl2-------ClCH2COOH+HCl(乙酸酐為催化劑)
——《現代化學試劑手冊》
物質毒性
毒性作用試驗數據
編號毒性類型測試方法測試對象使用劑量毒性作用
1急性毒性口服大鼠55 mg/kg詳細作用沒有報告除致死劑量以外的其他值
2急性毒性吸入大鼠180 mg/m3詳細作用沒有報告除致死劑量以外的其他值
3急性毒性腹腔注射大鼠16600 ug/kg詳細作用沒有報告除致死劑量以外的其他值
4急性毒性皮下注射大鼠5 mg/kg詳細作用沒有報告除致死劑量以外的其他值
5急性毒性皮下注射小鼠250 mg/kg詳細作用沒有報告除致死劑量以外的其他值
6慢性毒性口服大鼠9750 mg/kg/13W-I
心臟毒性 2.血液毒性
3慢性病相關毒性
7慢性毒性吸入大鼠20800 ug/m3/17W-I1.腎,輸尿管,膀胱毒性 2.血液毒性
8慢性毒性口服小鼠13 mg/kg/13W-I1.肝毒性 2.肝重量發生變化 3.死亡
9慢性毒性口服小鼠3840 mg/kg/16D-I1流淚 2.共濟失調 3死亡
10慢性毒性吸入豚鼠20800 ug/m3/17W-I1.腎,輸尿管,膀胱毒性 2.血液毒性
11突變毒性小鼠淋巴細胞548 mg/L
12突變毒性小鼠淋巴細胞400 mg/L
13突變毒性倉鼠卵巢160 mg/L
14致癌性皮下注射小鼠100 mg/kg1致癌性 2.肺胸肝 部,呼吸毒性
15致癌性皮下注射小鼠1300 mg/kg/65W-I1.致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