漴潼河
漴潼河
漴潼河在今安徽省五河縣境內,因五河縣有淮、澮、漴、潼、沱五河流經,故叫五河縣。而漴、潼河是其中的二條。漴潼河,系1952年在治淮工程中內外水分流時沿漴河、潼河故道新開的主要河道。由北店子澮、沱兩河匯流處起點,至江蘇省泗洪縣峰山窯河止,共長20公里。河底寬128米,設計流量1200立方米/秒。承接澮河、沱河諸水下經窯河分別由雙溝和下草灣切嶺流入洪澤湖。
漴潼河疏浚是新中國成立后在皖北平原上新開挖的第一條底寬百米以上的人工河道。
漴潼河以澮河為主源,澮河發源於河南省商丘縣東關庄集,東南向流,豫境稱東沙河,在張瓦房進入安徽省濉溪縣境;經臨渙集右納包河,於胡圩子進入宿縣境內;過蘄縣至前喬樓東,進入固鎮縣境,至張家湖口,進入五河縣境之後稱為香澗湖,到龍潭湖北側折東流,收束成河,至西壩口匯入潼河(又稱新澮河)。
澮河全長320公里,其中皖境205公里;流域面積8173平方公里(四陳庄以上),其中皖境6910平方公里。攔河建有南坪、蘄縣、固鎮三座蓄水節制閘,在臨煥集東有濉阜鐵路橋跨河,固鎮南有津浦鐵路橋跨河。澮河中下游在九灣以上河床較寬,河槽較深,平地面排澇能力臨煥集為500立方米每秒,固鎮為550立方米每秒,九灣為850立方米每秒,相應水位為28.0米、18.5米和17.0米。九灣以下河面放寬形成香澗湖,出口幾經疏浚並改經漴潼河入洪澤湖后,鍾陽集至北店子(即北渡口)15公里河段的規模,已與漴潼河現有河道相適應,漴潼河的泄洪能力為1000立方米每秒。澮河、漴潼河河道現狀如表2-12、表2-13。潼河(含澮河)已發生的最大、最小流量及最高、最低水位列如下表2-14。
1194年黃河奪淮以後,渦河以東、淮河以北,廣大淮北平原,水系紊亂,河溝交汊,相互串流,決黃、減黃頻繁,洪水四溢,一水多災的局面,持續了幾百年。1950~1951年初步治理了濉河,全線封閉濉河南堤,建立濉河水系,劃清了與唐河的分界線,結束了濉河長期經唐河南流入淮的歷史。除濉河外,還有淮、澮、漴、潼、沱等河流匯集於五河縣入淮,汛期淮水暴漲,不但內水不能入淮,而且淮水奪?潼河以為分道,頂托漫溢,每易成災。為了解決這個區域的內澇和不受淮水倒灌,政務院第二次治淮會議(1951年4月26日至5月2日)決定了淮河五河以下干支河分流工程的原則,將五河?河口、浮山窯河口、淮河泊崗集(後來築五卡段淮河北堤,增加潼河壩一座)等處分別堵斷,淮水另由泊崗以南開挖的引河下注。這樣既利淮水渲泄,又可免五河地區受淮洪倒灌成災。至於五河地區內水,全部由?潼河、窯河、下草灣引河直入洪澤湖,基本上解決這個地區的內澇問題。
漴潼河形成新的水系直接注入洪澤湖后,結束了在五河入淮的歷史,分流工程於1951~1953年實施完成。內水系統包括濉河以南、渦河以東、淮河以北、洪澤湖以西廣大豫東、皖北平原諸支流來水,總流域面積15450平方公里,其中唐河及北沱河2160平方公里;沱河大安集以上4500平方公里,馬拉溝320平方公里;沱湖大安集以下210平方公里;澮河及河5450平方公里;北淝河2150平方公里;天井湖及石樑河660平方公里。1968年開挖新汴河,將沱河七嶺子以上來水面積3936平方公里,截向新汴河排水,改屬新汴河水系。經過局部調整以後,現從漴潼河水系的流域面積為12000平方公里。
潼河主要支流有:北淝河中段、澥河、包河、沱河、北沱河、唐河及石樑河,分別記志水系情況如下。
潼河
澮河
淮河北岸支流。上源有兩支:東沙河和倉河,均發源於河南省商丘地區北部的廢黃河南堤,分別流經商丘、虞城、亳縣、永城等縣市,至濉溪縣臨渙匯合后始稱澮河,再經固鎮,五河入淮河。東沙河長135公里;倉河長142公里,臨渙以下幹流長120公里,流域面積為4400平方公里。水深常年在0.5~2.0米。1958~1967年澮河上相繼建成南坪、蘄縣、固鎮、北店子等4座節制閘和五河分洪閘,1974年在五河口門建成100噸級航閘,但澮河上閘壩礙航仍很嚴重,使澮河失去了一船直達的水運功能。排澇能力為850立方米每秒,水位為17.0米。
二十、沱河
淮河左岸支流。古稱洨水,今稱南沱河,俗稱沱河,發源於河南省商丘劉堤,流經夏邑、永城兩縣,穿過安徽省濉溪宿縣,至泗縣樊集入沱湖歸淮河。安徽境內沱河長112公里,水深1.5~2.0米,排澇能力5~160立方米每秒。50年代初,10噸以下木船可直達河南永城縣,1958年自永城縣以下興建8座節制閘,未建過船設施,攔斷河道。
二十一、漴河潼河
漴河和潼河原為澮河和沱河的尾閭,分別於五河縣城關附近入淮河。1952年為治理五河縣城低洼地帶的洪澇災害,實行內外水分流,堵死漴潼兩河入淮口門,另開挖溝通漴潼兩河的新河,使漴潼兩河內水直接入洪澤湖。漴潼新河為人工河道,從五河縣西壩口經北店子節制閘、揚庵、雙溝,至下草灣入洪澤湖,長45公里,河面寬400米,水深在2.5米以上,可常年通航100噸級駁船。排澇能力為7~38立方米每秒。
北淝河,上游在渦陽縣清宮集以上分別截引入渦,四方湖在曹家畈築壩堵塞以後,清宮集至曹家畈攔河壩河段稱北淝河中段。清宮集至板橋集段,河身淺窄,一般水深3米,河寬50~130米;板橋以下斷續有蘆葦,懷遠境則蘆葦叢生,河寬在1公里左右,全長95公里,1953年自四方湖左岸石羊溝口起,向東北平地開挖引河,至宋大橋入澥 河,稱淝澥引河(現稱新淝河)計長19.6公里,使北淝河中段來水,全部經引河入澥,納入漴潼河水系,流域面積1653平方公里。引河進口有劉橋閘控制,其下至新澥河口有新淝閘一座,設計過閘流量分別為240和220立方米每秒。北淝河在渦陽曹市集有曹市閘,在蒙城的芮集有芮集閘。
澥河,澥河源出濉溪縣潘大庄,自西北向東南流,源流稱界溝,經濉溪的任集,宿州埇橋區的大營、方店,固鎮縣的瓦疃、何集;至宋大橋,右納新淝河,其下河面開闊。至新馬橋火車站北,穿過津浦鐵路橋、公路橋,於九灣注入澮河。全長97.5公里,流域面積2564平方公里。地面高程:濉溪與宿州交界處22.4米,方店21.0米,宋大橋17.8米,九灣16.5米。宋大橋以上河道長80公里,河寬25~53米,底寬7~39米,深4.5~3.5米;宋大橋以下至九灣,河寬125~150米,底寬85米,深5.0~4.5米。比降1/8000左右,排澇能力100~360立方米每秒。新馬橋(橋上)1954年7月21日水位最高為18.72米,1966年10月18日斷流為最枯;1965年8月4日測得最大流量為517立方米每秒。跨河蓄水節制閘:濉溪有李大橋閘,宿州有方店閘,固鎮有胡窪閘(又稱宋大橋閘)。
包河,源出河南省商丘縣尚樓,在朱市集越隴海鐵路,東南向流,經商丘、虞城、亳縣、永城、渦陽、濉溪等縣境,於臨煥集注入澮河,全長175公里。流域面積原為1404平方公里,經治理后,已調整為1090平方公里。幹流自河南省雲城縣境於戴庄西進入亳縣境內,東南流,經張店至大夏樓東,復入河南永城縣境;流經裴橋、馬橋,至丹城西北的喇叭溝口,復入安徽渦陽縣境;經石弓至鄭溝沿,進入濉溪縣境,折東北流,於臨煥集注入澮河。亳縣境河道長約30公里,渦陽、濉溪縣境長31公里。渦、濉境喇叭溝口至臨煥集河底高程為26.0~21.7米,底寬35米,深度5.0米左右;排澇能力為216~260立方米每秒,排洪能力為470~560立方米每秒。
沱河,原源出宿縣柴蘆湖,1951年至1952年治理時,將唐河上游巴河截引入沱。巴河自河南省永城縣的朱場開始,其上納虯龍溝、響河兩支,東南流,至濉溪縣潘劉口截流改道入洪河,經宿縣城區北部折入沱河。治理后,上自永城的朱場,下至樊集(入沱湖口),統稱沱河,朱場至大安集全長192公里。流域面積:朱場以上1795平方公里,潘劉口以上3320平方公里,大安集以上4500平方公里。1958年王引河(巴河改入沱河后,王引河為唐河的上源)自濉溪縣的孟口改道南下,至王莊入沱河,1964年王引河復故,改道段及地下涵廢除。1965年新北沱河大秦家閘以上1406平方公里來水,改經東新建溝入沱河。1968年沱河在宿縣的七嶺子截源入新汴河,減少來水面積3936平方公里。現沱河自宿縣東,宿縣地下涵(跨新汴河)起,東南流,經宿東閘、王橋閘、青龍閘、沱河集閘、濠城閘,至樊集進入沱湖,出沱湖后經新沱河東流,於北店子注入漴潼河。河道全長113公里,其中樊集以上長99.5公里;流域面積2983平方公里,其中樊集以上1115平方公里(上游任井子溝來水面積及濉河引河以西、東新建溝以東、濉河以南、新汴河以北區域的新北沱河上游即老唐河來水面積206平方公里,通過宿縣地下涵進入沱河;右岸戚家溝來水面積引入沱河)。地面高程:地下涵27.0米,宿東閘26.5米,王橋閘24.0米,青龍閘21.5米,沱河集閘19.7米,濠城閘18.5米,韓庄17.8米,北店子14.5米;河寬40~130米,河底寬15~55米,深度3.5~4.5米;比降濠城以上1/10000,濠城以下1/16000;排澇能力70~305立方米每秒。宿東閘發生最大的流量為384立方米每秒(1965年7月15日),最小時河道斷流;沱河集為224立方米每秒(1954年7月21日),枯季斷流。北沱河又稱新北沱河,俗稱小草溝。1953年治理時,在大俞家挖通隋堤公路(宿縣至泗洪縣公路),將唐、新河中游的小黃河402平方公里,划屬北沱河;1956年又將唐河中上游1354平方公里來水,於蒿溝附近截引入北沱河,並改名稱為新北沱河;1965年將上源王引河自翟橋經新北沱河?即原唐河?至大秦閘上,向南改經東新建溝入沱河,劃出來水面積1406平方公里;1968年開挖新汴河以後,新汴河以北大秦家閘至蒿溝區間屬北沱河的來水面積,分別導引入沱、入濉和仍入唐河。北沱河的上源是小黃河,自宿縣躍進涵起,東南向流,經大店閘至小張家,進入靈壁縣境;經大俞家閘至許圩北,中間過湯橋閘,進入泗縣境,於草溝注入唐河,在樊集進沱湖。全長83.2公里,流域面積556平方公里。地面高程:躍進涵26.3米,宿靈界23.6米,靈泗界19.6米,草溝17.0米;河寬20~60米,深4.0米,河底寬7~45米;排澇能力15~160立方米每秒;比降宿縣境內較平緩,為1/14500~1/12500,出宿縣境后,大體為1/10000左右。
唐河,又稱南股河,上源巴河於1952年自潘劉口改道入沱河,減少來水面積2387平方公里;1956年將宿縣蒿溝集以上來水改道入北沱河,減少流域面積1467平方公里。現唐河源於宿縣蒿溝集以東,幹流自牛欄溝口起,東北向流,至程圩子 )進入靈壁縣境;折東南流,至禪堂集南,右納新河,過潘集閘后,在小桂林場西進入泗縣境;到上馬鋪西穿過宿泗公路,在小俞家閘穿唐河地下涵(與新汴河交叉),經草溝,右納北沱河,於樊集注入沱湖。全長94.5公里,流域面積1513平方公里。地面高程:牛欄溝24.5米,宿靈界23.0米,新河口21.0米,小俞家19.8米,草溝17.5米;河寬18~56米,深4.5~5.0米,河底寬7~40米;草溝至樊集14公里河段,進入沱湖水汊,呈碟形;排澇能力34~175立方米每秒;比降1/10000,新河口至小俞家20公里河段,比降平緩,約1/15000。
石樑河,是漴潼河最後一條支流,位於左岸,其範圍:東以低矮殘丘與洪澤湖為界,南為天井湖,西與唐河為鄰,北界濉河。古稱潼水,曾亦為汴水西道,基本循現道出天井湖,然後沿潼河故道,東南向流,於石山南注入淮河,入口稱潼河口,現已築壩堵閉。石樑河現以鄧溝為上源。鄧溝自長直溝起,基本東流,於泗縣城西折南流,接石樑河;至泗縣城南有幸福閘一座,節制河槽水位,蓄水供城市使用,再南流至孫灣庄南,穿地下涵(與新汴河交叉),經壩王街至界溝集,注入天井湖,出天井湖後向南匯入?潼河。河道長度上源鄧溝15公里;本干泗縣城西至界溝集20.3公里;界溝集以下進入天井湖,至皖、蘇邊界長18.7公里。流域面積:石樑河507平方公里,天井湖區間284平方公里,天井湖出口總流域面積為791平方公里。地面高程:長直溝20.0米,泗縣19.0米,界溝集16.5米,天井湖出口14.0米;石樑河河寬75~170米,深3.5~5.5米,底寬15~20米;排澇能力60~220立方米每秒,比降1/10000;天井湖湖底高程10.5米,正常情況水面面積22.5平方公里。
漴潼河疏浚
漴潼河是建國后在皖北平原上新開挖的第一條底寬百米以上的人工河,也是“淮河中游五河以下干支流分流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1951年冬在漴潼上游北店子新挖兩條引河:一條是新沱河,連接沱湖的出口,底寬40米,長2.5公里。一條是新開澮河,從西壩口至北店子與新沱河出口會合,底寬52米,長3.5公里。這兩條河的設計流量各為500立方米/秒。在北店子會合后流入漴潼河。由北店子向東沿漴潼河故道至泗洪縣候嘴,為漴潼河幹流。長13.7公里,底寬128米,設計流量為1000立方米/秒(后修改為1630立方米/秒)。由懷遠、五河、盱眙3個治淮總隊施工。於1951年冬季開工,至1952年春季完成,共做土方1333萬立方米。
峰山切嶺和護坡從泗洪縣的候嘴至窯河進口為峰山切嶺工程,全長6594米。上游段長2584米,與漴潼河相接,下游長1740米,與窯河相接,切嶺地段長2270米,底寬100米,切嶺最深挖23米。由泗縣、靈璧、泗洪3縣總隊施工,於1952年底完成,共做土方354萬立方米。五河總隊在完成漴潼河疏浚工程后,冬季又參加了峰山切嶺上遊河道的疏浚。
峰山原為深厚的沖積層所形成,岸坡受到風雨浸蝕,極易坍塌;河底受水流沖刷,更易淘深。而漴潼河的實際流量又比原來設計增大,因此,在切嶺時又增做塊石護坡和護底工程。此工程由五河、泗洪兩縣出工,懷遠、宿縣兩縣調石料,由漴潼河指揮所負責領導施工。於1952年備料,1953年開工,1954年汛前完成。
漴河又名洸河,源於五河縣治南1.5公里,故道原與張家溝連接,經南山北過南湖入淮,全長約15公里。清乾隆年間,淮黃交漲,南山沖圯,河已淤平,水無所泄,漴河無跡迄今200餘年。沱河,即古交水,發源於河南虯龍溝,經安徽宿州柴蘆湖,東注靈璧,入五河沱湖,全長270公里。漴潼河流域面積原為1.6萬平方公里,1969年開挖新汴河時截走沱河上游部分面積後為1.2萬平方公里。新中國成立前,五水相連,水患頻繁。每當伏汛,淮水暴漲倒灌,內水排泄受阻,頃刻泛濫,頓成澤國。
新中國成立初期,抗美援朝和治淮是國家的兩件大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治淮掀起了第一次高潮。195年大水后,淮河水利委員會根據中央第二次治淮會議決定的五河以下淮河干支流分流原則,編製了五河內外水分流規劃。要求自五河起疏浚漴潼河,切開峰山嶺,開闢下草灣引河,利用峰山至下草灣段的窯河和淮河,建成漴潼新河,將澮、漴、潼、沱等支流的內水,全部改由新河直接排入洪澤湖溧河窪,以縮短洪水路徑,杜絕淮水倒灌,降低內河水位,解除原皖北宿縣地區的洪澇災害。淮河則在浮山以下開闢泊崗引河,裁彎取直。另修建窯河、泊崗、下草灣等3座攔河壩,分隔內外水流,並相應進行浮山至泊崗段淮河切灘,加固大柳巷圈堤,新建小柳巷圈堤,使淮河洪水得以從泊崗引河安全排泄。內外水分流顯著地改善了內水排泄條件,極大地減輕了洪澇災害。
漴潼河的路線,自五河縣的西壩口至北渡口,北渡口至揚庵子利用河老道;由楊庵子起,開新河直趨潼河口侯咀子;侯咀子以下新河路線穿過峰山崗地,循朱門溝切嶺直通窯河,長23.79公里,其中峰山切嶺段2.27公里,最大切深23.0米。
在淮河蚌埠以下的安徽省五河縣境內,歷史上曾有澮河、潼河、沱河、漴河與淮河在這裡相會,形成五河匯流的壯麗景觀。五河縣因此而得名。《宋史·地理志》釋五河縣名:“有澮潼沱漴淮五河,故名。”
澮潼沱漴幾經變遷,形成今日之漴潼河水系。如今該水系包括澮河、沱河、石樑河、澥河、北沱河、唐河等7條支流,原都在五河附近入淮河幹流。50年代初,舉辦五河內外水分流工程,通過峰山及下草灣切嶺,直接排水入洪澤湖溧河窪。
漴潼河
河南境內稱東沙河,流經周集、八里廟、馬頭集、大王集、新橋集,至張瓦房進入安徽省濉溪縣境;經臨渙集右納包河,又流經韓村集、童亭集、孫疃集、南坪集,至胡圩子進入宿縣境內;過蘄縣至前喬樓東,進入固鎮縣境;經胡溝、固鎮,至九灣右納澥河,至張家湖口,進入五河縣境;河面擴寬稱香澗湖,到龍潭湖北側折東流,湖面收束成河,至西壩口進入潼河(西壩口至北渡口河段,也稱新澮河)。
漴潼河疏浚是新中國成立后在皖北平原上新開挖的第一條底寬百米以上的人工河道。下草灣引河最大挖深27米,長4.6公里,僅及下草灣至老子山淮河河長的1/15,大大縮短了洪水路徑,加快了匯流速度。工程自1951年10月開工至1954年汛前全部完成。這項工程,規劃科學,設計合理,施工期短,質量好。尤其是峰山切嶺護坡工程,經幾十年運行,基本完好無損,對解除漴潼河水系內澇災害和杜絕淮水倒灌、頂托,效果十分顯著,開創了治淮中內外水分流工程和裁彎取直工程的先例,並為流域內後來的大面積除澇、降漬、發展灌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漴潼河防洪除澇標準已明顯偏低,尤其是排澇能力只有480立方米每秒,僅及3年一遇流量的30%,致使漴潼河下游洪澇災害依然十分頻繁。因此,結合淮河幹流整治及分洪需要,擴大漴潼河水系的排水出路,減小下游湖窪地區的水災,促進該地區的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安定團結,建設懷洪新河尤為迫切和重要。懷洪新河是淮河中游開闢的一條與茨淮新河接力分泄淮河洪水的綜合利用河道。上起安徽懷遠縣何巷孜,沿符懷新河東行至胡窪,納淝河、漴河后東行,沿漴河窪至九灣匯澮河,經香澗湖和新開香沱引河入沱湖,再沿新開挖沱河入漴潼河,匯新澮河后達北峰山,接窯河、老淮河,分流出雙溝引河及下草灣引河入洪澤湖溧河窪,全長127公里。最大分泄淮河洪水2000立方米每秒,改善流域內1.2萬平方公里的排水出路,具有巨大的防洪除澇、灌溉、航運等 綜合效益。該工程曾於1972年開工,完成了雙溝切嶺和老淮河疏浚等工作,1980年國民經濟調整時停緩建。
1991年大水后,國務院治淮治太會議將懷洪新河續建工程列為18項 治淮重點工程之一,同年11月安徽境內工程開工,1999年完成水上土方工程。工程完成後,當淮干發生100年一遇洪水,並遇漴潼河相應內水時,將減淹4200平方公里土地,保護固鎮、五河、泗縣等200多萬人及縣城的安全,能使通過此區的52公里京滬鐵路正常運行。據測算,多年平均效益達3億元。續建懷洪新河,還為流域內各支流的治理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1994年3月包澮河初步治理工程首先在河南永城裴橋閘開工建設,2000年2月通過驗收。工程完成後,防洪標準達到20年一遇,增加防洪保護面積313平方公里,減小淹沒和影響面積391平方公里,改善除澇面積100餘萬畝,增加灌溉面積30萬畝,工程效益明顯。隨著懷洪新河續建工程和包澮河初步治理的完成,漴潼河流域水旱災害頻繁的狀況大大改善,綜合效益將會得到更好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