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凡

華中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

劉凡,1957年4月生,博士生導師,華中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農業部亞熱帶資源環境重點開放實驗室學術主。1982年獲武漢地質學院(現中國地質大學)地球化學專業學士,1989年獲華中農業大學土壤學碩士學位。1996年赴義大利那不靳斯大學合作研究半年,1999年獲西澳大學Gledden高級訪問學者基金資助,赴澳大利亞從事合作研究一年。現任農業部亞熱帶農業資源與環境重點開放實驗室主任,全國土壤化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地理學科組二審專家(2004-2007),《土壤通報》編委,湖北省新世紀第二層次人才和中青年突貢專家。《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Chemistry of Materials》、《 Journal of colloid interface Science》、及《自然科學進展》等期刊審稿人。

研究方向


劉凡主要研究方向為土壤礦物學、土壤化學、礦物材料與環境等。

主要貢獻


發表作品

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點基金、教育部重點基金及國際合作等多項課題,在《Chemistry of Materials》、《Clays and Clay Minerals》、《Soil Sci. Soc. Am. J.》、《Geoderma》、《Soil Science》、《 J.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Poultry Science》、《科學通報》、《中國科學》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和待刊論文100餘篇,其中SCI刊源論文28篇,EI刊源論文10餘篇,參編全國研究生教學用書《土壤化學》教材1部。

發表論文

(* 責任作者)
41.崔浩傑 馮雄漢 劉凡 譚文峰 邱國紅 陳秀華 鈣錳礦的研究進展 地球科學進展2009(待刊)(通訊作者)。
42.崔浩傑 劉祥文 馮雄漢 譚文峰 劉凡 常壓下Mn(Ⅲ)在Na-布塞爾礦向鈣錳礦轉化中的作用 礦物學報 2009(待刊)(通訊作者)。
43.趙巍 王慶慶 劉凡 邱國紅 譚文峰 馮雄漢 Zn和Mn處理水鈉錳礦后對Pb吸附量的影響 環境科學學報. 2009(待刊)(通訊作者)。
44.譚軍鳳 邱國紅 馮雄漢 譚文峰 劉凡 Mn(III)在水鈉錳礦氧化Cr(III)反應中的作用 環境科學 2009(EI刊源,待刊)。
45.趙巍 崔浩傑 馮雄漢 譚文峰 劉凡* 水鈉錳礦的錳氧化度與Pb吸附量的關係 環境科學 2009 30(2): 230-237(EI刊源)(通訊作者)。
46.劉凡, 馮雄漢,陳秀華,邱國紅,譚文峰,賀紀正 氧化錳礦物的生物成因及其性質的研究進展 地學前緣 2008.15(6):66-73
47.徐建明,蔣新,劉凡等. 中國土壤化學的研究與展望 土壤學報 2008.45(5):817-829。
48.譚文峰,王遠鵬 劉 凡 馮雄漢. 支持電解質對水鈉錳礦表面Cu吸附-解吸的影響 土壤學報 2008. 45(1):174-177。
49.黃麗,洪軍 譚文峰 胡紅青 劉凡 我國幾種亞熱帶土壤鐵錳膠膜的微形貌和元素分佈特徵 自然科學進展2006. 16(9):1122-1129 (通訊作者)。
50.譚文峰,朱志峰,劉凡,胡榮桂,單世傑。江漢平原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團聚體中有機碳的分佈與積累特點。自然資源學報2006。21(6):973-980。
51.陸泗進,譚文峰,劉凡,馮雄漢。一種改進的鹽滴定法測定氧化錳礦物的電荷零點 土壤學報 2006.43(5):756-763。
52.黃麗 洪軍 譚文峰 劉凡 幾種亞熱帶土壤鐵錳膠膜和基質的表面化學特徵。地球化學.2006.35(3):295-303 (通訊作者)。
53.馮雄漢、張嶔、譚軍鳳、文慧、,譚文峰、劉凡,MnO2-UV聯用光化學降解苯酚廢水的初步研究。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通報. 2006.25(4): 319-323.
54.崔浩傑,馮雄漢,劉凡,譚文峰,賀紀正. 常壓下影響鈣錳礦形成幾個因素的初步研究. 中國科學(D輯). 2005.35(9):870-880
55.馮雄漢,譚文峰,劉凡等,鹼性介質中水鈉錳礦的生成途徑. 中國科學(D輯). 2005.35(4): 340-351. (通訊作者)
56.馮雄漢,譚文峰,劉凡,王貽俊,許永勝. 熱液合成鈣錳礦幾個影響因素的探討. 地球科學. 2005.30(3):347-352 (EI收錄)(通訊作者)
57.馮雄漢, 翟麗梅, 譚文峰, 劉凡, 賀紀正. 幾種氧化錳礦物的合成及對重金屬的吸附和氧化特性. 岩石礦物學雜誌, 2005, 24 (6): 531~538。
58.齊德生,劉凡。改性蒙脫石對黃麴黴毒素B_1吸附機理的研究。養殖與飼料2005/01
59.齊德生,劉凡等, 蒙脫石對黃麴黴素B1的吸附作用. 礦物學報. 2004.24(4):341-346.
60.譚文峰,劉凡,李學垣。武漢黃棕壤中鐵錳結核的環帶構造、元素富集特點環境變化意義. 第四紀研究. 2004.24(2): 198-202. (通訊作者)
61.祖艷群, 馮雄漢, 劉 凡, 秦 麗, 陸泗進, 譚文峰. 幾種氧化礦物對As(III)的氧化特性及針鐵礦的影響. 生態環境. 2004, 13(4):538-541.
62.崔浩傑, 馮雄漢,劉凡,譚文峰. 隧道構造氧化錳礦物的合成及應用. 材料導報(納米與新材料專輯III). 2004. 18(10): 277-279. (通訊作者)
63.齊德生,劉凡,於炎湖等。改性蒙脫石對黃麴黴素B1吸附機理的研究.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 2004. 23(5): 538-542.
64.馮雄漢,劉凡,譚文峰等,迴流條件下鋇鎂錳礦的合成與表徵. 2003. 中國科學(D輯). 33(11): 1084-1093. (通訊作者)
65.劉桂秋,譚文峰,馮雄漢,劉凡,幾種土壤鐵錳結核Cr(Ⅲ)的氧化特性:Ⅱ pH、離子強度、溫度等因素的影響. 土壤學報. 2003. 40(6): 852-857. (通訊作者)
66.黃麗,洪軍,劉凡,譚文峰等。有機酸鹽影響下土壤中1.4nm過渡礦物的演化特點. 礦物學報. 2003.23(3):221-227. (通訊作者)
67.齊德生、劉凡、於炎湖,膨潤土對飼料中營養成分的吸附. 中國糧油學報. 2003,18(3):85-88.
68.齊德生、劉凡、於炎湖等,蒙脫石及改性蒙脫石對黃麴黴素B1的吸附研究. 畜牧獸醫學報. 2003,34(6):620-622.
69.馮雄漢,譚文鋒,劉凡,許永勝。鹼性介質中水鈉錳礦的合成與轉化.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通報. 2003.22(2): 184-187.
70.王貽俊、黃麗、洪軍、劉凡. 黃棕壤與黃褐土粘粒膠膜的元素組成特徵與粘粒礦物.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 2003,22(1):30-34.
71.黃麗,劉凡,譚文峰等. 土壤膠膜的研究進展. 土壤通報. 2003. 34(2):143-147.
72.續金海,馬昌前,劉凡等。大別山南、北坡花崗岩風化作用的差異及其構造、氣候環境意義. 中國科學(D輯). 2002. 32:415-421.
73.劉凡,譚文峰, 李學垣,賀紀正 幾種土壤鐵錳結核中錳氧化物的重金屬離子吸附與錳礦物類型.土壤學報. 2002. 39(5):699-706
74.馮雄漢,劉凡,譚文鋒,王貽俊,劉祥文 鹼性介質中合成水鈉錳礦的幾個影響因素.地球化學. 2002,31(5):495-500. (通訊作者)
75. 黃麗,劉凡,譚文峰等。華中地區幾種土壤鐵錳膠膜及基質中某些元素的地球化學特點. 地球化學. 2002,31(5):487-494. (通訊作者)
76.黃麗,劉凡,譚文峰等. 幾種亞熱帶淋溶土基質和膠膜中1.4nm過渡礦物組成的差異及其意義. 礦物學報2002. 22(4):315-320. (通訊作者)
77.馮雄漢,劉凡,譚文鋒,胡紅青 原子力顯微鏡在礦物界面化學中的應用. 地球科學. 2002. 27:333-338. (通訊作者)
78.劉凡,譚文峰, 王貽俊. 土壤中氧化錳礦物及其與土壤環境條件的關係. 土壤通報. 2002. 33(2):175-180.
79.劉桂秋,馮雄漢,譚文峰,劉凡 . 幾種土壤鐵錳結核對Cr(Ⅲ)的氧化動力學.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 2002. 21(5):450-454. (通訊作者)
80.劉桂秋,劉凡,譚文峰等 . 幾種土壤錳結核對Cr(Ⅲ)的氧化與錳礦物類型. 土壤與環境. 2002. 11(3):241-244.
81.Tan WF, Liu F, Li XY. Redox reaction of Cr(Ⅲ) on Mn minerals in Fe-Mn nodules of several soils from China. 第十七屆國際土壤學會論文集,泰國曼谷,2002. p107.1-107.8
82.Liu F, Tan WF, Li XY. Adsorp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on Mn oxide surfaces in iron-manganese nodules in several soils from China. 第十七屆國際土壤學會論文集,泰國曼谷,2002. p106.1-106.8
83.譚文峰,劉凡,李學垣. 幾種土壤鐵錳結核對Cr(Ⅲ)的氧化特性(Ⅰ)——氧化錳礦物類型與吸附態離子的影響. 環境科學學報. 2001. 21(5):592-596.
84.劉冬碧,賀紀正,劉凡,李學垣 中南地區幾種土壤的表面電荷特性 Ⅳ. 氧化鐵鋁對土壤表面電荷性質的影響. 土壤學報. 2001. 38(1):123-127.
85.李永華,王五一,譚文峰,劉凡. 土壤鐵錳結核中生命有關元素的化學地理特徵. 地理研究. 2001.20(5): 609-615
86.譚文峰,劉凡,李永華,賀紀正,李學垣 土壤鐵錳結核中錳礦物類型鑒定的探討. 礦物學報. 2000. 20(1):63-67.
87.譚文峰,劉凡,李永華,賀紀正,李學垣 我國幾種土壤鐵錳結核中的錳礦物類型. 土壤學報. 2000. 37(2):192-201.
88.Tan Wenfeng, Liu Fan , Li Yonghua, et al. Mineralogy of Manganese oxide minerals in Iron-Manganese nodules of several main soils in China.Pedosphere. 2000. 10(3):265-274.
89.劉冬碧,賀紀正,劉凡等. 中南地區幾種土壤的表面電荷特性.土壤學報. 1999.36(3):361-368
90.李永華,劉凡,譚文峰,李學垣,賀紀正 幾種土壤及鐵錳結核中粘土礦物組合的研究.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 1999,18(4):342-347.
91.周勇,王慶雲,李學垣,劉凡。湖北省土壤系統分類資料庫系統的建立.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 1999,15(6):540-544.
92.Fan Liu, Wenfeng Tan, Jizheng He et al Study on the changes of clay mineral association before and after HGMS. Pedosphere.1998.8(1):157-162.
93.劉凡,賀紀正,周代華等. 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及其在土壤研究中的應用 《邁向21世紀的土壤與植物營養科學》1997. 243-246 中國農業出版社
94.劉凡,介曉磊,賀紀正等。不同 pH條件下針鐵礦表面磷的配位形式及轉化特點.土壤學報. 1997. 34(4):367-374.
95.劉凡,徐風琳,李學垣。神農架自然保護區北坡土壤的粘土礦物與表面化學特徵. 土壤學報. 1996.33(1):61-69.
96.劉凡,賀紀正,何慧等. pH對針鐵礦表面吸附磷化學狀態的影響. 《中國科協第二屆青年學術年會(北京大會)論文集》. 1996,352-355. 中國科技出版社。
97.劉凡,譚文鋒,丁孺牛等。高梯度磁場分離後土壤礦物組成的變化.華中農業大學學報. 1997,16(3):277-281.
98.劉凡,李學垣,徐風琳等。湘鄂兩省幾種土壤中磷的有效性與氧化鐵類型. 中國農業科學. 1995.28(3):49-57
99.Liu Fan, Jie Xiaolei, Zhou Daihua et al. Influence of pH on chemical forms of phosphate adsorbed on goethite surfaces. Pedosphere. 1995.5(2):157-162.
100.He Jizheng,Li Xueyuan,Liu Fan et al. 1.4nm intergrade mineral in soils of subtropical China: A review. Pedosphere. 1995.5(2):151-156.
101.劉凡,賀紀正,李學垣,徐鳳琳,何慧 磷溶液濃度與針鐵礦表面吸附磷的化學狀態. 科學通報. 1994. 39(21):1996-1999.
102. 賀紀正,李學垣,劉凡等。土壤中遊離鋁的形態. 科學通報. 1994. 39(5):1426-1428.
103. Liu Fan,Xu Fenglin, Li Xueyuan et al. Goethite morphologies of some soils in south of central China. Pedosphere. 1994.4(3):193-200.
104. Liu Fan,Xu Fenglin,Li Xueyuan et al. The types of crystalline iron oxides and phosphate adsorption in soils with variable charge.Pedosphere. 1994.4(1):36-45.
105. Jie Xiaolei, Liu Fan, Zhou Daihua et al. Transformation of coordinate forms of phosphate adsorbed by goethite surfaces on condition of varying pH. Pedosphere. 1994. 5(3): 229-235.

獲獎記錄


1990年和1995年分別獲農業部和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項,
2000年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 2004年獲湖北省教改三等獎一項,
2005年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一項,2006年主持建設的《地質與地貌學》課程成為國家精品課程。
2006年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指導獎一項,獲發明專利一項(專利號:ZL 021478392,專利名稱:一種3x3隧道構造錳氧八面體分子篩的製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