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9條詞條名為畫的結果 展開
畫
藝術術語
畫是一種在二維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臨摹自然的藝術,在中世紀的歐洲,常把繪畫稱作“猴子的藝術”,因為如同猴子喜歡模仿人類活動一樣,繪畫也是模仿場景。
唐 閻立本《步輦圖》局部
世界繪畫藝術的主要思維類型:具象繪畫、意象繪畫和抽象繪畫三種。
畫(繪畫)
中國畫(中國繪畫):中國帛畫和中國國畫(包括: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等古代中國畫,寫實中國畫與寫意中國畫的現代中國畫,中國流藝術的當代抽象國畫)。其他還有:石刻浮雕畫、裝飾內畫、敦煌壁畫等,以及中國抽象油畫等。
外國畫:西方具象繪畫、印象繪畫(油畫和雕塑)、抽象繪畫(西方抽象油畫和西方抽象雕塑)等。
1.詞性
(1)成品畫[drawing;painting;picture]
不設色之畫。——蔡元培《圖畫》
中國之畫。
西人之畫。
(2)又如:畫本(泛指畫冊);畫卷(裱后帶軸的長幅圖畫)
(3)計策;計謀[plot;plan]
后乃謀臣獻畫,而離削自守矣。——柳宗元《封建論》
(4)一個不中斷、不停頓的揮筆動作[stroke]。如:“人”字有兩畫
(5)書法的橫筆[horizontal stroke in a Chinese character]。如:他姓王,三畫王
(6)皺紋;紋縷[veins;lines]。如:畫石(有紋理的石頭)
2.《字彙》胡卦切,與畫同。繪也
(畫)〔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麥切,橫入聲。卦畫也。又分畫也。界限也。《左傳·襄四年》芒芒禹跡,畫為九州。《注》畫分也。《禮·檀弓》哀公使人吊蕢尚,遇諸道,辟於路,畫宮而受吊焉。《注》畫地為宮象。又計策也。《鄒陽·上吳王書》故願大王審畫而已。《史記·荊燕世家》齊人田生游,乏資,以畫干營陵侯澤。《注》服曰:以計畫干之也。又截止也。《論語》今女畫。又丘名。《爾雅·釋地》途出其右,而還之畫丘。《注》言為道所規畫。《釋名》道出其右曰畫。丘人尚右,凡有指畫,皆用右也。又地名。《史記·田單傳》燕之初入齊,聞畫邑人王蠋賢。《注》正義曰:括地誌云:戟里城在臨湽西北三十里,春秋時棘邑。又雲澅邑,蠋所居卽此邑,因澅水為名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卦切,音話。《爾雅·釋言》畫形也。《注》畫者為形像。《釋名》畫,掛也。以五色掛物象也。《周禮·天官·典絲》凡祭祀共黼畫組就之物。《疏》凡祭服皆畫衣綉裳。《儀禮·鄕射禮》大夫布侯,畫以虎豹。士布侯,畫以鹿豕。又官名。《後漢·百官志》畫室署長一人,四百石,黃綬。又《韻補》葉胡對切,音惠。《秦琅琊刻石》方伯分職,諸治經易。舉錯必當,莫不如畫。易音異。
按類別可分為:國畫、油畫、水粉畫、漫畫、簡筆畫、刺繡畫、速寫畫、字畫、碳畫、素描畫、動畫畫等.
國畫,又稱“中國畫”,我國傳統繪畫。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工筆和寫意,它的精神內核是“筆墨”。
北宋 范寬《溪山行旅圖》
水粉畫,水粉畫是使用水調合粉質顏料繪製而成的一種畫;它的色彩可以在畫面上產生艷麗、柔潤、明亮、渾厚等藝術效果。
漫畫,是一種藝術形式,是用簡單而誇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一般運用變形、比擬、象徵、暗示、影射的方法,構成幽默詼諧的畫面或畫面組,以取得諷刺或歌頌的效果。是一種具有強烈的諷刺性或幽默感的繪畫。常採用誇張、比喻、象徵等手法,諷刺、批評或歌頌某些人和事,具有較強的社會性。
葫蘆藤(白丁作品)
刺繡畫,針線在織物上綉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就是用針將絲線或其他纖維、紗線以一定圖案和色彩在綉料上穿刺,以縫跡構成花紋的裝飾織物。它是用針和線把人的設計和製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織物上的一種藝術。刺繡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在中國至少有二三千年歷史。中國刺繡主要有蘇綉、湘繡、蜀綉和粵綉四大門類。
可分為:人物畫、山水畫、花卉畫、飛禽走獸魚蟲畫、界畫等。
人物畫是我國傳統的畫科之一,內容以描繪人物為主。因繪畫側重不同,又可分為人物肖像畫和人物故事、風俗畫。據記載,人物畫在春秋時期已經達到很高水準。從出土的戰國楚墓帛畫,可以看到當時人物畫的成就。人物畫一直是中國傳統繪畫最主要的畫科。
山水畫,簡稱“山水”,中國畫畫科之一。是以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題的繪畫。在魏晉六朝,逐漸發展,但仍多作為人物畫的背景;至隋唐,已有不少獨立的山水畫製作;五代、北宋而益趨成熟,作者紛起,從此成為中國畫中的一大畫科。主要有青綠、金碧、沒骨、淺絳、水墨等形式。在藝術表現上講求經營位置和表達意境。
國畫
界畫,也是中國畫畫科之一。明陶宗儀《輟耕錄》一書中,提出將繪畫分為十三科:佛菩薩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剛鬼神羅漢、風雲龍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水、花竹翎毛、野贏走獸、人間動物、界畫樓台、一切旁生、耕種機織、雕青嵌綠。中有界畫樓台一科。指以宮室、樓台、屋宇等建築物為題材,而用界筆直尺畫線的繪畫也叫“宮室”或“屋木”。
從畫的形式或顏色上可分為:水墨、青綠、金碧、淺絳等。
水墨畫指中國畫中純用水墨的畫體。相傳始於唐,成於宋,盛於元明,清以來繼續有所發展。以筆法為主導,充分發揮墨法的功能,取得“水暈墨章”、“如兼五彩”的藝術效果。在中國畫史上占重要地位。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運墨而五色具。”所謂“五色”,說法不一,或指焦、濃、重、淡、青,或指濃、淡、干、濕、黑。實際上都是指墨色的變化豐富而言。
工筆畫
金碧指中國畫顏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綠。凡用這三種顏料作為主色的山水畫,叫做“金碧山水”,比“青綠山水”多泥金一色。泥金一般用於鉤染山廓、石紋、坡腳、沙嘴、彩霞、以及官室、樓閣等建築物。
淺絳是在水墨勾勒被染的基礎上,敷設以赭石為主色的淡彩山水畫。元畫家黃公望、王蒙等好作此種山水畫,形成了一種風格。赭石又稱“土朱”,有火成的和水成的。入畫的赭石,出在赤鐵礦中。原石伴隨著赤鐵礦產出,用手捻摸,感覺滑膩的是好原料。原產山西雁門一帶,古屬代郡,所以又叫“代赭”。凡是有赤鐵礦的地方,均產赭石。
可分為粗筆(潑墨)、細(工)筆、寫生、寫意、皴法、白描、沒骨、指頭畫等。潑墨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相傳唐人王洽每於酒酣作潑墨畫。後世泛指筆勢豪放、墨如潑出的畫法為“潑墨”。
工筆是中國畫中屬於工整細緻一類的畫法,與“寫意”對稱。寫意是中國畫中屬於放縱一類的畫法。要求通過簡練的筆墨,寫出物象的形神,來表達作者的意境。
效法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用以表現出石和樹皮的紋理。山石的皴法主要有披麻皴、雨點皴、捲雲皴、解索皴、牛毛皴、荷葉皴、折帶皴、括鐵皴、大小劈皴等;表現樹身表皮的,則有鱗皴、繩皴、橫皴等,都是以其各自的形狀而命名的。這些皴法乃是古代畫家在藝術實踐中,根據各種山石的不同質地結構和樹木表皮狀態,加以概括而創造出來的表現程式。隨著中國畫的不斷革新演進,此類表現技法還會繼續發展。
白描是中國畫技法名。源於古代的“白畫”。用墨線勾描物象,不著顏色的畫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多用於人物和花卉畫。
沒骨也是中國畫技法名。不用墨線勾勒,直接以彩色繪畫物象。五代后蜀黃筌畫花鉤勒較細,著色後幾乎不見筆跡,因有“沒骨花枝”之稱。北宋徐崇嗣效學黃筌,所作花卉只用彩色畫成,名“沒骨圖”,後人稱這種畫法為“沒骨法”。另有用青、綠、朱赭等色,染出丘壑樹石的山水畫,稱“沒骨山水”,也叫“沒骨圖”,相傳為南朝梁張僧繇所創,唐楊升擅此畫法。
油畫
國畫(中國國畫)、現代中國畫和當代中國畫,包含古畫、文人畫、現代中國畫、當代中國畫、抽象國畫等。
在20世紀以前時,繪畫模仿的越真實技術越高超,但進入20世紀,隨著攝影技術的出現和發展,繪畫開始轉向表現畫家主觀自我的方向,看到一幅畫鑒賞家有時已經說不清畫的是什麼,但一定能說出是誰畫的。每個畫家開始發展自己獨特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