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村

資村

資村位於陝西省咸陽市秦都區釣台街道辦事處,是釣台以南較為偏遠的一個村莊。

渭、灃沙河分別由東北南約五公裡外繞過,與戶縣近鄰和長安界址,當今的咸戶公路由村西穿越而過。

全村500戶、2000多人,耕地近2000畝,村民以張、權、荊姓氏較多,產業以生產糧食為主。

歷史沿革


相傳村址建於西漢周亞夫細柳營給養故址,宋代稱資川里,清初更名資村,民國二十三年國民政府在全國推行保甲制度,資村屬釣台鄉第四保,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稱興無大隊,1972年恢復資村舊稱,延續至今。
全村以種糧食和外出打工為主,2000年外出打工人員300人次,玉米、小麥年產量90萬公斤。村級道路平整,村街道、出村路全部水泥硬化。電力、電訊通暢。

名人軼事


清末民初期間,由於社會治安混亂,資村土匪出沒平常,村落四周用黃土築起了高高的土牆,沿街村頭建起四座宏偉壯觀的護村門樓,夜閉晝開四通八達,村民出行增強安全感,特別是與荊家堡的中間地段在八百年前建了一座富麗堂皇的“德惠寺”寺院,一年四季香火常明,人們向它祈福求生,寺院中矗立著一棵方圓百里而少有的“參天松柏”村民們在出行百里之外時,眺望著自己村裡象徵的松影,不時將會從精神上帶來無比的安慰和自豪。

人文風俗


解放前,資村人也飽經封建時“三座大山”壓迫,官方的稅賦、拉丁以及富戶的壓迫、剝削。同時,也常常遭受自然洪澇的災害,在當時生活現實中德“三多”即:沿街擔擔做小生意人多;常年給人做長工、不識字的文盲多;其次為了日常生計人與人之間吵架鬧仗和旱、澇等自然災害多;另有“沙”土地象樣的房屋,高腳牲口以及大型農具少;在校安分上學讀書(全村無一名正牌大學生)的少;最基本的生活條件能夠得以保證的戶數少,這個“三多”的總結是當時資村的真實寫照,成為咸陽有名的“窮資村”。

經濟特色


1949年解放以後,資村人翻身做主,1957年隨著社會主義制度的體現,由合作社過渡人民公社,走上了集體經濟道路;由原來的五個生產隊演變為改革開放以後今天的九個村民小組
在八十年代之前,村上的“兩委會”班子中德荊志榮、權克明等老一輩的公而忘私,事事為群眾著想的老幹部帶頭人為改變資村的窮困面貌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實行了土地連戶承包責任制,進一步解放了生產力,也給資村人帶來了經濟飛躍發展的可喜局面,群眾生活水平和居住條件大有改變。
家家自來水、戶戶樓板放、條條道路平坦硬化、晚間街道路燈通明;西、北兩條出村道路四通八達,水利、電力生產道路等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地改善和變化,多數村民和家庭配有電話、手機、電腦、電動車也很普遍,年內又增置了百輛私家小汽車,村民的素質教育道德教育也在增強,全村存半百以上的本科大學生中有研究生3名,博士生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