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畸形
專業術語
骨骼畸形,專業術語,作名詞,是指非正常的胎兒發育所引起的器官或器官部分結構的遺傳缺陷。小兒髖關節脫位,又稱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出生時就已形成。主要原因是母親在懷孕2~3個月時,正逢胎兒髖關節形成時期,因孕媽媽的感冒、發燒或其他疾病導致胎兒生長停頓了一下,關節未正常發育,就出現了脫位。該病男女比例約為1:5,女孩兒出生時,年輕的爸爸媽媽必須注意檢查一下。
寶寶躺著,將她的雙髖朝兩邊展開,如果寶寶的雙腿硬硬的,不能展開,基本可肯定是此病;如果寶寶兩條大腿的條紋不對稱、腿有長短,也往往是此病。但由於有些輕度脫位、半脫位的很難靠手法檢查確診,而且寶寶腿上脂肪多、腿的長短也較難明確。因此,6個月以下的嬰兒可做超聲波檢查確診。要注意的是,由於6個月以內的嬰兒骨骼未鈣化、骨化中心尚未出現,拍X光片只有一片空白,因此不要讓寶寶無謂遭受X光的傷害。10個月以上的寶寶可用X光確診。
自從30年代以來,許多骨骼畸形的原因都已被研究發現。營養、遺傳、真菌、傳染性疾病和管理等都已證明直接影響骨骼的正常生長發育。
傳染性疾病傳染性疾病也是引起骨骼畸形的原因之一,這些傳染源包括新病毒顆粒、反轉錄病毒和葡萄球菌等。這些傳染源主要影響軟組織(肌健、滑膜)和關節(積液),並不影響骨骼。葡萄球菌影響骨骼的生長沉積,鳥的反轉錄病毒可能是唯一嚴重影響骨骼生長的傳染源。與白血病相關的骨骼畸形(以骨組織生長過度為特徵的骨骼石化症)在商品系中很少見。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非常重要。3~6個月的寶寶診斷明確后,可用專用弔帶固定,3個月後95%以上可治癒,這種治療方法不損傷關節、併發症少。1歲左右、開始走路的寶寶,則需要先將脫位的關節整復,然後上3個月的蛙式石膏,再用蛙式支架固定9~12個月,才能恢復正常。2歲以上的孩子則要動手術、再上石膏。4~7歲的孩子必須通過手術才能痊癒。做同樣的手術,寶寶年齡越小,效果越好;年齡越大,手術創傷越大且效果越差。
骨骼畸形
如果髖關節脫位不予治療,就會導致腿部殘疾,走路瘸腿,長大後腿部不能受力,走路時就會感覺酸痛難忍。硬塊摸上去硬硬的、像橡皮,沒有紅腫、可滑動,寶寶的頭顱往往一邊高一邊低。因為這個硬塊不是血塊,因此用熱敷或理療等均無效。
寶寶三個月後,硬塊會自動消失,隨後便會出現頭歪、臉斜、眼睛一大一小、鼻子和嘴巴畸形等特徵。因此,不讓硬塊縮回去,就可避免臉部畸形。宜經常將寶寶的頭輕輕往硬塊的另一邊拉,使硬塊周圍的肌肉放鬆、伸展,每天100次,堅持3~6個月,一般頭部畸形能夠消失。替寶寶做這項活動,家長的堅持很重要。推拿是治療斜頸的一種方法,經推拿后,頭部不再斜,但臉部的畸形還是會緩慢發展,到了孩子7、8歲時,會出現臉部不對稱。如果寶寶到了2歲,推拿還不能使頭部畸形消失,則應開刀手術治療。一般4歲以前動手術,都能取得較好的療效。由於孩子長到12歲時就是成人的骨骼,在給孩子做斜頸手術后,得有4年的生長期,這樣臉部的畸形可在生長發育中漸漸得到糾正,因此8歲以後做斜頸手術,臉部總會有點畸形。12歲以後再動手術已沒有意義了。
正常的寶寶在嬰兒期腿呈蛙形,1歲左右腿是直的,到了1歲半左右,膝蓋以下小腿會稍向外翻,長到七八歲,站直時膝蓋和腳踝處又可以全部併攏。但有的孩子在開始走路后,會出現較嚴重的膝外翻(又稱X型腿)或膝內翻(又稱O型腿),到了七八歲可能不會回復正常。你是一位細心的媽媽,在寶寶剛開始學步時,就能發現問題,如果確診寶寶是膝外翻或膝內翻,可穿矯正鞋予以矯正。矯正鞋主要起預防作用,使寶寶的腿長大后能保持正常恢復。
要注意的是,1.矯正鞋要經常穿,最好在家時一直穿著,不要因心疼孩子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否則不會有效。2.矯正期間,不可讓寶寶雙腿外翻著下跪,否則,腿上的韌帶被拉松,就不能矯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