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仲夏節的結果 展開
- 北歐國家傳統節日
- 2019年上映的美國驚悚片
- 阿里·阿斯特導演的電影
仲夏節
北歐國家傳統節日
仲夏節(Midsummer Festival)是北歐國家的傳統節日。每年6月24日前後舉行。最初可能為紀念夏至日而設定,北歐改信天主教后,附會為紀念基督教施洗者約翰的生日(6月24日)而設,後來其宗教色彩逐漸消失,成為民間節日。
瑞典、芬蘭等北歐國家靠近北極,冬季漫長,大部分地區幾乎有半年時間不能見到太陽。仲夏節前後,這一地區處於一年中陽光最為充足的時節,仲夏節又是白天最長的一天,幾乎沒有黑夜。因此人們在這一天慶祝光明驅除黑暗以及萬物爭榮日子的到來。篝火晚會是節日的重要內容。按古老傳統,篝火要由新婚夫婦點燃。人們身穿民族服裝進行各種傳統民間手工藝表演,並點燃熊熊篝火,載歌載舞歡度仲夏之夜。
仲夏節
仲夏節
仲夏節
在古代,歐洲的一些人們相信如果在仲夏夜前夕摘取金盞花等草藥,將具有神奇的治癒效果;當地居民於外出時便點起火炬或篝火,以驅逐野外的孤魂或精靈。
直到今日,在英國巨石陣(古代遺址)等地,人們仍會按當地古老的儀式慶祝仲夏節,亦會在慶祝期間點起巨型的篝火。
習俗
仲夏節
激情狂歡“伴侶島”
除了與親朋好友的聚會,若想投入芬蘭仲夏節的無盡歡欣,最佳地方自然是赫爾辛基市郊的伴侶島,那亦是芬蘭最大的仲夏節慶祝地方。節日當天,人們扶老攜幼,紛紛驅車來到島上,寧靜的小島一時人潮如涌,到處洋溢著一派節日氣氛。白天島上有許多活動,島上凈是狂歡的遊人。臨時搭起的舞台上,歌手和樂隊在賣力地演唱,台下上千位觀眾在熱情地捧場。路邊,當地人穿著民族服飾,在搭建的富有傳統特色的小手工業作坊里當地居民向遊客演示著種種獨特的工藝製作;草地上,青年男女隨著音樂跳著迪斯科,熱情奔放而富於跳動感的旋律感染了四周的遊客,人們情不自禁地陸續加入到規模越來越大的集體舞蹈中……場面極度熱鬧。
篝火
仲夏節
雷克桑狂歡
仲夏節上午,人們把自己的家、汽車、教堂、舞廳和禮堂等場所用鮮花和樺樹枝裝飾一新。居民都在村鎮的廣場或運動場上豎起一根用花環樺樹枝裝飾的五月柱。在明朗的仲夏之夜,配合著小提琴和手風琴的表演,穿著民族服裝的人們在柱子的四周跳著民族舞。人們在盼望許久才到來的陽光底下唱歌、跳舞,這都是源自於海盜時代的祭典。
仲夏節還往往意味著多雨,瑞典人在節前熱衷於觀看天氣預報,渴望陽光明媚溫暖怡人的好天氣。但其實無論晴雨,人們都會盡情享用夏季美好時光。人們會摘取花葉裝飾五朔節花柱,因為這被認為是富饒的象徵。隨後,孩子們會圍繞花柱跳舞,也許還會有一兩位成年人配合著孩子們的舞蹈動作,唱起小青蛙之歌。人們脖子上戴著花環,有的還身穿瑞典傳統民族服裝。
婚禮
仲夏節
西班牙的仲夏節起源於古羅馬時代,后又受到基督教的影響演變成浸信會教友聖約翰的宗教節日,每年的聖約翰節前夕--6月23日舉行。節日期間一樣舉行狂歡慶祝活動,篝火也是其中主要的節目。巴塞羅那地區的慶祝會上要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並燃放煙花;在索利省,狂歡的人們赤腳走過炭火,用來表示慶祝。西班牙境內的篝火常常是徹夜燃燒的。人們將廢棄的東西和傢具都扔進火堆里,使篝火燒得更旺。篝火邊的通宵舞會是不能少的,舞會上還供應各種美食,其中特別的“柯卡”蛋糕盒卡瓦酒,讓人們在仲夏節的狂歡夜盡興狂歡。
女神色列斯
羅馬尼亞關於仲夏節的來歷,有個美妙的傳說:古希臘羅馬神話中有位女神,名叫色列斯。她把種子撒向人間,賜給大地豐饒的物產:樹木、花卉、穀物…。為了感謝女神色列斯,於是人們虔誠地祭祀她,祈求她年年都給人們帶來豐收。如今人們山南酒店早已不行鬼神,流傳下來的故事已成為一種民間習俗,這個故事反映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願望。仲夏節已成為一個預祝五穀豐收的節日,吸引著廣大的人民群眾。每逢仲夏節那天,身著民族盛裝的人們個個喜氣洋洋,絡繹不絕地來到中心廣場,參加節日遊行。一位身穿古裝,披著鮮艷的披肩。歡樂的人群高歌酣舞,三亞酒店完全沉浸在一片豐收的喜悅之中。
穀物女神
“穀物女神”的花冠之所以用蓬子菜花來編織,也是有其來歷的。相傳,在一個春末夏初的夜晚,蓬子菜花競相開放,漫山遍野不滿黃燦燦的花朵。於是,當年的小麥獲得大豐收。此後,羅馬尼亞人便視蓬子菜花為穀物女神色列斯的化身。他們把豐收的希望寄托在蓬子菜花上,盼它年年開出吉祥之花,帶來穀物豐收。
在丹麥,仲夏節和聖誕節一樣主要。在這一天人們在各處懸掛著國旗。傍晚,人們湧向海邊,到處可見篝火。人們穿著鮮艷的民族服裝,放聲高唱民族歌曲。每隔一段距離,還有一個演出台,可以盡情表演,同時還要暢飲一番。最獨特的是在海邊搭一個高高的垛子,把紮好的巫婆放在上面,待太陽下山時,將巫婆燒掉。據說是將巫婆送到德國哈爾格的一個山裡,那裡是巫婆聚會之處。而燒掉了巫婆,就意味著趕走了邪惡和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