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葦屬

蘆葦屬

蘆葦屬(學名:Phragmites)是禾本科下屬一類植物,有10餘種,分佈於全球熱帶、大洋洲、非洲、亞洲。蘆葦是惟一的世界種。我國有3種。常生長在灌溉溝渠旁、河堤沼澤地等低濕地或淺水中。蘆葦屬植物可作為保土固堤植物,還可作為景觀植物;蘆葦葦稈可作造紙和人造絲、人造棉原料,也供編織席、簾等用。

本屬描述


蘆葦屬
蘆葦屬
Phragmites Trin. 蘆葦屬,禾本科,分佈於溫帶和熱帶地區,生長在灌溉溝渠旁、河堤沼澤地等低濕地或淺水中。“淺水之中潮濕地,婀娜蘆葦一叢叢;迎風搖曳多姿態,質樸無華野趣濃”。蘆葦莖直株高,迎風搖曳,野趣橫生。蘆葦分佈廣,世界各地均有生長。我國有2種及1變種,其中蘆葦P. communis Trin.到處可見,喜生於水邊。根莖四布,有固堤之效;莖粗而韌,可建茅屋和制箭稈用;莖皮的纖維可織蘆簾、織席和作製紙的原料;根入葯,名蘆根;本屬中其他種類亦可用作防堤植物。多年生、粗壯草本,有長而闊的葉和頂生的大圓錐花序;小穗有3-7小花,最下的為雄花或中性花,余為兩性花;小穗軸被長絲毛,於穎之上和小花間每一節的基部脫落,故果於脫落後藉絲毛之助能隨風飛散。

形態特徵


蘆葦屬
蘆葦屬
多年生,具發達根狀莖的葦狀沼生草本。莖直立,具多數節;葉鞘常無毛;葉舌厚膜質,邊緣具毛;葉片寬大,披針形,大多無毛。圓錐花序大型密集,具多數粗糙分枝;小穗含3-7小花,小穗軸節間短而無毛,脫節於第一外秤與成熟花之間;穎不等長,具3-5脈,頂端尖或漸尖,均短於其小花;第一外稃通常不孕,含雄蕊或中性,小花外稃向上逐漸變小,狹披針形,具3脈,頂端漸尖或呈芒狀,無毛,外稃基盤延長具絲狀柔毛,內稃狹小,甚短於其外稃;鱗被2,雄蕊3,花藥長1-3毫米。穎果與其稃體相分離,胚小型。染色體小型,x=6、12,2n=24,36、48、96、38、44、46、49,為高多倍體或非整倍體。

生態習性


蘆葦屬
蘆葦屬
多生於低濕地或淺水中。蘆葦是經常見到的水邊植物,蘆葦常會和寒芒搞混,區別是蘆葦的莖是中空的,而寒芒不是,另外,寒芒到處可見,蘆葦是擇水而生。夏秋開花,圓錐花序,頂生,疏散,長10~40厘米,稍下垂,小穗含4~7朵花,雌雄同株,花序長約15~25公分,小穗長1.4公分,為白綠色或褐色,花序最下方的小穗為雄,其餘均雌雄同花,花期為8~12月。蘆葦的果實為穎果,披針形,頂端有宿存花柱。
多年生水生或濕生的高大禾草,生長在灌溉溝渠旁、河堤沼澤地等。蘆葦的植株高大,地下有發達的匍匐根狀莖。莖稈直立,稈高1~3米,節下常生白粉。葉鞘圓筒形,無毛或有細毛。葉舌有毛,葉片長線形或長披針形,排列成兩行。葉長15-45厘米,寬1-3.5厘米。圓錐花序分枝稠密,向斜伸展,花序長10一40cm,小穗有小花4—7朵;穎有3脈,一穎短小,二穎略長;第一小花多為雄性,余兩性;第二外樣先端長漸尖,基盤的長絲狀柔毛長6—12mm;內稃長約4mm,脊上粗糙。具長、粗壯的匍匐根狀莖,以根莖繁殖為主。

代表物種


蘆葦Phragmites australis (Cav.) Trin. ex Steud.
蘆葦(原變種)Phragmites australis (Cav.) Trin. ex Steud. var. australis
多年生,根狀莖十分發達。稈直立,高1-3(8)米,直徑1-4厘米,具20多節,基部和上部的節間較短,最長節間位於下部第4-6節,長20-25(40)厘米,節下被臘粉。葉鞘下部者短於上部者,長於其節間;葉舌邊緣密生一圈長約1毫米的短纖毛,兩側緣毛長3-5毫米,易脫落;葉片披針狀線形,長30厘米,寬2厘米,無毛,頂端長漸尖成絲形。圓錐花序大型,長20-40厘米,寬約10厘米,分枝多數,長5-20厘米,著生稠密下垂的小穗;小穗柄長2-4毫米,無毛;小穗長約12毫米,含4花;穎具3脈,第一穎長4毫米;第二穎長約7毫米;第一不孕外稃雄性,長約12毫米,第二外稃長11毫米,具3脈,頂端長漸尖,基盤延長,兩側密生等長於外稃的絲狀柔毛,與無毛的小穗軸相連接處具明顯關節,成熟后易自關節上脫落;內稃長約3毫米,兩脊粗糙;雄蕊3,花藥長1.5-2毫米,黃色;穎果長約1.5毫米。染色體2n=36(Tischler 1942,Labadie 1976 a)44,46,48(Hunter 1934,Vachova 1976),49,50,51,52,54(Avdolov 1928,1931),84(Tarnavschi 1948),96(Gorenflot et al.1972)。為高多倍體和非整倍體的植物。 
產全國各地。生於江河湖澤、池塘溝渠沿岸和低濕地。為全球廣泛分佈的多型種。除森林生境不生長外,各種有水源的空曠地帶,常以其迅速擴展的繁殖能力,形成連片的蘆葦群落。 
稈為造紙原料或作編席織簾及建棚材料,莖、葉嫩時為飼料;根狀莖供藥用,為固堤造陸先鋒環保植物。 
日本葦Phragmites japonicus Steud.
日本葦(原變種)Phragmites japonicus Steud. var. japonicus
蘆葦屬
蘆葦屬
多年生具地下橫走根狀莖和向上豎立的短根狀莖;地面具發達的匍匐莖,節間伸長,鞘節被柔毛,節處生不定根,向上伸出直立莖稈;稈高約1.5米,直徑4-5毫米,約有16節,最長節間長約15厘米;葉鞘與其節間等長或稍長;葉舌膜質,長約0.5毫米,邊緣具長約0.1毫米的短纖毛,兩側有少許易落的緣毛;葉片長約20厘米,寬2厘米,頂端漸尖,邊緣具鋸齒狀粗糙。圓錐花序長約20厘米,寬5-8厘米,主軸與花序以下稈的部分貼生柔毛;小穗柄長6-7毫米,散生柔毛,基部具長約2毫米之柔毛;小穗長11毫米,含3-4小花,帶紫色,第一穎長5毫米,頂端尖,脊微糙;第二穎長5.5毫米,第一外稃長8毫米,第二外稃長9毫米,先端漸尖成尖頭,第三外稃長8毫米,基盤下部1/3裸露,上部2/3生絲狀柔毛,毛長為稃體的3/4,花藥長1.5毫米。染色體2n=48(Tateoka 1953,1954.Gurzenkov 1973)。 
產黑龍江(寧安、鏡泊湖)。生於水中或沼澤地,位於湖區迎風面或礫石地;遼寧(千山山溝岩邊),海拔250米;吉林(撫松)海拔930米。日本、朝鮮及俄羅斯遠東地區均有分佈。 
爬葦Phragmites japonicus Steud. var. prostratus (Makino) L. Liu
稈具十分發達的地上匍匐莖,匍匐莖可長達10米,節部呈“之”字形彎曲;直立稈高1.5-2米,直徑約5毫米,具18-20節,最長節間長17厘米,側芽五邊形,邊緣上部具長1毫米之柔毛;鞘節毛長0.5毫米;葉鞘長於其節間,邊緣紫色;葉舌短,長0.5毫米,具短纖毛,葉片長20厘米,寬13毫米,基部近圓形,頂端尖,邊緣有較銳鋸齒而粗糙,側脈3-4對。圓錐花序較小,長13厘米,寬5厘米,分枝長5-10厘米,中部以下裸露,5-8枚著生於主軸各節;小穗柄長2-3毫米,無毛。小穗含5-6花,長約8毫米,紫色;第一穎長3.5-4毫米;第二穎長5毫米;第一外稃長6毫米,第二外稃長6毫米,基盤具長5-7毫米之絲狀柔毛,花藥紫色,長2毫米。穎果深褐色,長1.5-2毫米,寬約0.8毫米,為中等大小,千粒重約330毫克。 
產遼寧岫岩(北緯40°),海拔350-400米。生於山區河灘沙石地、山間河岸等地下水位較高且土層較薄處,匍匐莖在地面形成網狀,有護坡保土作用。 
卡開蘆Phragmites karka (Retz.) Trin. ex Steud.
卡開蘆(原變種)Phragmites karka (Retz.) Trin. ex Steud. var. karka
多年生葦狀草本。根狀莖粗而短,節間較短,長1-2厘米,直徑1-1.2厘米;節具多數粗約4毫米之不定根。稈高大直立,粗壯不具分枝,莖高4-6米,直徑1.5-2.5厘米,約具35節,中下部節間可長達35厘米。葉鞘通常平滑,具橫脈;葉舌長約1毫米;葉片扁平寬廣,長達50厘米,下面與邊緣粗糙,頂端長漸尖成絲形,基部與鞘等寬,不易脫離。圓錐花序大型,具稠密分枝與小穗,長30-50厘米,寬10-20厘米;主軸直立,長約25厘米,分枝多數輪生於主軸各節,基部分枝長10-30厘米,斜升或開展,下部裸露;穗頸無毛;小穗柄長5毫米,無毛;小穗長8-10(11)毫米,含4-6小花;穎窄橢圓形,具1-3脈,頂端漸尖,第一穎長約3毫米,第二穎長約5毫米,第一外稃長6-9毫米,不孕;第二外秤長約8毫米,向上漸小,上部漸尖呈芒狀;基盤細長,稍彎,疏生長約5毫米較短的絲狀柔毛,毛長為其稃體的1/2-2/3。染色體2n=24 (Olorode 1975, Kalia 1978),36 (Renanathan 1950),38(Larsen 1936b),48(Tateoka 1955)。花果期8-12月。 
產海南、廣東、台灣、福建、廣西和雲南南部。生於海拔1000米以下的江河湖岸與溪旁濕地。亞洲東南部、非洲、大洋洲、印度、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中南半島、波利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北部均有分佈。 
絲毛蘆Phragmites karka (Retz.) Trin. ex Steud. var. cinctus Hook.f.
圓錐花序分枝腋間與小穗柄基部均具絲狀長柔毛,有別於其原變種。 
產海南、台灣、福建。生於河溪溝渠旁。印度西北部有分佈。

產地分佈


蘆葦生長於池沼、河岸、河溪邊多水地區,常形成葦塘。世界各地均有生長,在我國則廣布,其中以東北的遼河三角洲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內蒙古的呼倫貝爾和錫林郭勒草原,新疆的博斯騰湖伊犁河谷及塔城額敏河谷,華北平原的白洋淀等葦區,是大面積蘆葦集中的分佈地區。
有10餘種,分佈於全球熱帶、大洋洲、非洲、亞洲。蘆葦是惟一的世界種。我國有3種。

繁殖培育


蘆葦屬
蘆葦屬
生在淺水中或低濕地,新墾麥田或其他水田、旱田易受害。蘆葦具有橫走的根狀莖,在自然生境中,以根狀莖繁殖為主,根狀莖縱橫交錯形成網狀,甚至在水面上形成較厚的根狀莖層,人、畜可以在上面行走。根狀莖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能較長時間埋在地下,1米甚至1米以上的根狀莖,一旦條件適宜,仍可發育成新枝。也能以種子繁殖,種子可隨風傳播。對水分的適應幅度很寬,從土壤濕潤到長年積水,從水深幾厘米至1米以上,都能形成蘆葦群落。在水深20~50厘米,流速緩慢的河、湖,可形成高大的禾草群落,素有“禾草森林”之稱。在華北平原白洋淀地區發芽期4月上旬,展葉期5月初,生長期4月上旬至7月下旬,孕穗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抽穗期8月上旬到下旬,開花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種子成熟期10月上旬,落葉期10月底以後。上海地區3月中、下旬從地下根莖長出芽,4—5月大量發生,9—10月開花,11月結果。在黑龍江5—6月出苗,當年只進行營養生長,7—9月形成越冬芽,越冬芽於5—6月萌發,7—8月開花,8—9月成熟。

應用價值


日用價值

為保土固堤植物。葦稈可作造紙和人造絲、人造棉原料,也供編織席、簾等用;嫩時含大量蛋白質和糖分,為優良飼料;嫩芽也可食用;花序可作掃帚;花絮可填枕頭;根狀莖叫做蘆根。

藥用價值

中醫學上入葯,性寒、味甘,功能清胃火,除肺熱;有健胃、鎮嘔、利尿之功效。
蘆葉、蘆花、蘆莖、蘆根、蘆筍均可入葯。《本草綱目》謂蘆葉“治霍亂嘔逆,癰疽”;《本經道源》記載它有“燒存性,治活衄諸血之功”;除蘆葉為末,以蔥、椒湯洗凈,敷之,可治發背潰爛。蘆花止血解毒,治鼻衄、血崩,上吐下瀉。《本草圖經》記載它“煮濃汁服,主魚蟹之毒。”蘆葦既是菜肴中佳晶,又能治熱血口渴、淋病。《王揪葯解》說它能“清肺止渴,利水通淋。”《本草綱目》記載它能“解諸肉毒”。蘆莖、蘆根更是中醫治療溫病的要葯,能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古代十四種藥物書籍上都有詳盡記載。頗為有名的“千金葦”莖。
現代藥理證實,蘆葦的葉、花、莖、根都含有豐富的藥理成分—戊聚糖、薏苡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物、D——葡萄糖、D——半乳糖和兩種糖醛酸以及多量維生素B1、B2、C等十多種,因而受到醫、藥學界的重視。

飼用價值

蘆葦又是一種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生物量高的優良牧草,飼用價值高。嫩莖、葉為各種家畜所喜食。也有用作割草地或放牧與割草兼用,往往作為早春放牧地。
蘆葦草地有季節性積水或過濕,加之是高草地,適宜馬、牛大畜放牧。
蘆葦地上部分植株高大,又有較強的再生力,以蘆葦為主的草地,生物量也是牧草類較高的,在自然條件下,產鮮草3.9~-13.9噸/公頃。每年可刈割2~3次。除放牧利用外,可曬制乾草和青貯。青貯后,草青色綠,香味濃,羊很喜食、牛馬亦喜食。

詩詞


蒹葭

(出自詩經秦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江村晚眺

(戴復古)
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閣岸斜。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青溪主客歌

(汪崇亮)
野王手奏淮淝捷,門外歸來有旌節。伸眉一笑紫髯秋,袖中猶挾柯亭月。
山陰主人載雪舟,掀篷系纜青溪頭。平生耳熱欠一識,若為牽挽行雲留。
一聲橫玉西風裡,蘆花不動鷗飛起。馬蹄依舊入青山,柳梢浸月天如水。

詠蘆葦

(余亞飛)
淺水之中潮濕地,婀娜蘆葦一叢叢;迎風搖曳多姿態,質樸無華野趣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