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檯子村
大檯子村
大檯子村地處雲南省蒙自市文瀾鎮西北邊,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距蒙自市10公里,距文瀾鎮政府所在地10公里,到文瀾鎮道路為水泥路,交通方便,全村國土面積15.82平方公里。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要來源。
大檯子村村莊全景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耕地總面積5472畝(其中田568畝,地4904畝),人均耕地1.77畝,主要種植烤煙、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104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10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6畝,主要種植大枇杷、紅棗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02畝,其中養殖面積102畝;其他面積17052.6畝。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731戶,共有鄉村人口3174人,其中男性1614人,女性1560人。其中農業人口3174人,勞動力2092人。該村以彝族為主,其中彝族3159人,漢族15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8人,占人口總數的0.25%;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3110人,參合率98%;享受低保34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大檯子村衛生所和文瀾鎮十里鋪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9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文瀾鎮十里鋪衛生院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3個。
大檯子村進村道路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到文瀾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村內有車站,距離集貿市場3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6輛,拖拉機234輛,摩托車14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2366畝,有效灌溉率為43.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68.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8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62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178戶。全村已通電;已通路。有2個自然村還存在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5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9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8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小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8000.04平方米,擁有教師14人,在校學生505人,距離文瀾十里鋪鎮中學7.00公里,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92人,其中小學生193人,中學生99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4個。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黨總支1個,下設黨支部7個,共有黨員91人,少數民族黨員91人,其中男黨員63人、女黨員28人。村委會由村總支書記、主任、副主任等組成。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7個,共有團員68人。
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73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7621.09.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306個,集體總收入0.35萬元,有固定資產1.1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政務公開、財務公開。
2009年,該村農村經濟總收入1572.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40.76萬元,佔總收入的53.46%;畜牧業收入482.61萬元,佔總收入的30.68%(其中出欄肉豬3055頭,肉牛43頭);漁業收入50.72萬元,佔總收入的3.23%;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收入145.99萬元,佔總收入的9.28%;工資性收入52.62萬元,佔總收入的3.34%。農民人均純收入3119元。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2.6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3人(占勞動力的2.5%),在省內務工53人。
大檯子村委會位於蒙自縣城區西北部,坐落於大屯海邊,周邊與雨過鋪鎮、十里鋪村委會、馬房村委會相連接,居住著彝、壯、漢、苗等民族,其中,彝族佔總人口的98%,純樸的民俗民風促成了當地各民族友好相處和相互交流;蒙自至螞蝗塘公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促進了大檯子村委會的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全村人民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導下,村黨總支、村委會帶領全村人民群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結合當地的實踐情況,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發揮本地潛在優勢,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依靠科技力量使全村經濟、社會得到顯著發展。
村有民間文藝隊14支,老年協會2個,他們用自編自演的節目歐歌時代的旋律,宣揚大檯子村委人民的精神風貌,極大地促進了精神文明的建設。
2007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2007年-2010年總投資450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水利基礎設施薄弱;
2、無特色產業;
3、村民科技意識淡薄。困難:為進一步完善鞏固水利基礎設施,加大產業培植力度,所需資金缺口較大。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加大村民的種植、養殖業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培訓力度,使提高村民科學技術,使種植、養殖業增產、增收;鞏固初步形成的大枇杷、小紅棗基地,打造品牌產品,依託區位優勢,引進外資發展第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