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肆
宋
邵伯溫《聞見前錄》卷七:“
魯公 隱於民間,一日坐 封丘巷 茶肆中。”《古今小說·趙伯升茶肆遇仁宗》:“行到
狀元橋,有座茶肆……二人入茶肆坐下。”清
王士禛 《
香祖筆記》卷六:“鍇 有後人,居 攝山 前,開茶肆。”
老舍《
老張的哲學》第八:“他們走在街上,坐在茶肆,睡在家裡,自覺的得著什麼
權柄似的。”喝茶的地方
廣州和香港的茶樓規模很大,有二三層樓,周末十分繁忙,常須排隊拿號。茶以香片,普洱茶為主、間有
菊花茶等。香港的茶樓點心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種類繁多、其中
蝦餃、
燒賣、
腸粉、
春卷、
牛百葉、雞扎、
鳳爪等已成經典的粵式茶點,風靡全球。
十九世紀中葉開始大批華人移民美、加,把粵式茶點帶到
美洲。
北美餐館多數經營早午茶市,很多茶餐廳,這些茶餐廳以粵式為多,2000年之後,多了滬式、新派
港式茶餐廳。滬式茶餐廳供
龍井茶、
蔥油餅、
小籠包;新派港式茶餐廳供
珍珠奶茶 、
泡沫紅茶。中國北方茶館的說書和
江南茶館的說書、
評彈在北美見不到,但是這些茶餐廳多有四五十寸電視機,播放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的電視劇。周末或假日西人也常來嘆世界,手拿筷子,品嘗“
dim sum”和中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