絹蝶

絹蝶

絹蝶屬昆蟲綱鱗翅目鳳蝶科的動物。

絹蝶概述


parnassian butterfly 鱗翅目(Lepidoptera)鳳蝶科(Papilionidae)絹蝶
絹蝶
絹蝶
亞科(Parnassiinae)昆蟲,分佈於亞洲歐洲北美洲。山棲性中型蝶類。翅薄半透明,後翅常有紅色或橙色斑,豔麗奪目。在葉間或垃圾堆中築繭化蛹。
絹蝶為絹蝶科蝴蝶的通稱。拉丁文學名: Parnasiidae Swainson ,科屬分類:昆蟲綱、鱗翅目、絹蝶科。

特徵分佈


中等大小的蝶類,體表密被長鱗毛,觸角短,端部膨大呈棒狀,下唇須短,棍棒狀,翅面多為白色或蠟黃色,翅近圓形,翅面鱗片稀少(鱗片種子狀),半透明;多數種類翅斑紋為黑色斑紋和白心的紅色斑。前翅R脈4 條,(A)脈2條,無臀橫脈,后翅臀脈1條無尾突。三對足發達。多數種類在高寒地帶才能採到。體被密毛。

在我國的分佈


我國的四川、青海、新疆、西藏、甘肅等高山地帶約有30餘種;北方其它地區約有3-5種,南方低海拔區分佈很少。均產於高山上,耐寒力強,有的在雪線上下緊貼地面飛翔,行動緩慢,容易捕捉。

生物學研究


利用多樣性指數和種群動態相結合,建立競爭指數對小紅珠絹蝶東靈山種群的瀕危機制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小紅珠絹蝶的競爭指數在不同年份的下降過程中有不同的變化。以此為依據可以準確地判斷出對該種群動態影響的環境因子。這一方法有很高的普適性,可應用於昆蟲種群的保護生物學研究。

蝴蝶天堂


南北走向的大河谷使一些原本生活在熱帶與溫帶地區的蝴蝶沿著它分佈到了高原腳下。在這裡可以見到白帶鋸蛺蝶幻紫蛺蝶異型紫斑蝶金斑蝶大絹斑蝶,等熱帶地區常見的蝶
絹蝶
絹蝶
種,只是它們的族群密度不是很高。異型紫斑蝶與幻紫蛺蝶翅上耀眼的藍紫色金屬光澤在陽光下顯得十分艷麗,這種虹彩其實並不真正存在,它來自於那薄薄的翅膜上魚鱗般排列的鱗片對陽光的折射。從不同角度看,時有時無,變幻無窮。而金斑蝶身上的橙色和黑色才是實際存在的色彩,它是由含在鱗片表皮中的色素帶來的。斑蝶科種類看來十分柔弱而嬌艷,但其華麗的外表下都含有毒素。它的血液中有醋酸膽鹼,這是由幼蟲時取食的夾竹桃科蘿蘑科植物中積累下來的。無知的鳥兒捕食它們後會中毒,發生嘔吐,下次就再也不感造次了。因此,斑蝶科這些引人注目的色彩就成了警戒色,就像路口的紅燈,明白無誤地告訴你:“別碰我!我有毒。”
河谷邊偶爾也可以見到帶著長尾的燕尾鳳蝶在溪流上空穿梭飛舞,它們蜻蜓點水般緊貼於水面,透明的前翅快速震動著,而比前翅長四倍的尾翼卻輕柔地擺動,維持著身體的平衡。這是一種蝴蝶中的雜質專家,它們可以做到一面飛,一面還在水面上吸水。美國專家曾記錄,該蝶種吸水能力驚人,如果與一個80公斤體重的人相比,它們每秒鐘吸入的水量相當於人飲入4公斤水!簡直就像台馬力強大的抽水機。當然,它們吸入水后立即排出,常常一邊吸,一邊從尾部射出一股水柱,頗為有趣。至於它們為什麼大量飲水,各種說法不一,比較可信的說法是雄蝶為繁殖需要,從水中攝取鉀離子
這裡最常見的美麗蝴蝶是橙黃色翅面布滿黑斑,泛著絨質光澤的各種豹蛺蝶。從早到晚它們總是三三兩兩笨拙地揚動翅膀,在岸邊的灌從中追逐嬉戲。此外,你還不時可以見到金裳鳳蝶,這種翅形優美而巨大的鳳蝶,穩重地滑翔在河谷上空,俯視著身下波濤洶湧的急流,如同這個世外蝴蝶樂園中飽經滄桑的守護神。它黑天鵝絨質的前翅與閃爍金黃色光澤的后翅形成強烈的對比,是我國最大的蝶種,雌性蝶翅膀展開有時可達17厘米,不過在它的近似種兄弟里,它卻是“小字輩”。鳥翅鳳蝶族群里的種類,翅膀展開一般都可達20厘米以上,最大的達28厘米。
山谷中星星點點的野花叢中,各種亞熱帶和溫帶地區的蝴蝶活潑地竄來竄去,有翅膀反射著藍、橙或金色金屬光澤的摩萊彩灰蝶、橙灰蝶、金色彩灰蝶,也有外表質樸無華的素飾蛺蝶、麻型蜆蝶、利箭絹粉蝶、綉蛺蝶之類,種類眾多。

奇蝶奧密


如果運氣好,在雅魯藏布江金沙江的谷地中,能有幸見到金帶喙鳳蝶這個著名的稀有種,后翅鮮艷的金斑可令你在很遠就發現它的蹤影。它的外貌很特殊,有一個尖尖的像金喙一樣的頭,四翅密布金綠色的鱗片。雄蝶后翅有一個金色的斑塊和一條劍似的長尾,雌蝶金斑色彩略淡,而長尾卻有兩條,翅形也更為寬大,當它振動翅膀在陽光下如鷹鳶般翱翔時,金斑映射出燦爛的閃光,其高貴的儀態被人們譽為蝶中帝王,故又名“帝王喙鳳蝶”。只可惜由於其僅分佈於亞洲西南少數山區,且十分稀有,能親眼目睹“帝王”尊容的人寥寥無幾。金帶喙鳳蝶與被我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列為與大熊貓同一級別保護動物的金斑喙鳳蝶同屬,在世界已知的17000多種蝴蝶中,它還是極少的被《國際瀕危動物種貿易公約》列為數量少級(R級)保護種的動物之一。關於金帶喙鳳蝶在野外的生存狀況,人們幾乎一無所知,僅有個別外國探險家用長焦鏡頭捕捉到過它遠飛於樹梢,不太清晰的照片,而中國國內過去尚無人拍到過它“蝶中帝王”的尊容。我從六年前開始從事珍稀及觀賞蝴蝶野外攝影以來,已拍到過近500種蝴蝶,其中包括許多罕見的蝶種,甚至還有金帶喙鳳蝶唯一的“同胞兄弟”——金斑喙鳳蝶。也僅僅在青藏高原東緣的貢嘎山,拍攝到過它的雄性個體。

二尾褐鳳蝶


1981年4月,一支日本登山隊在貢嘎山捕到了一種斑紋似虎皮,長有兩條尾突的鳳蝶。帶回日本后經專家鑒定,發現竟是一種名叫二尾褐鳳蝶的稀有蝶類。這個種在當時僅有大英博物館中才保存有一件破損的標本,而卻被這支登山隊捕到14隻。此事在日本引起了轟動,日本大報“朝日新聞”以醒目的標題和大量的篇幅,對此進行了詳細報導。進而在日、美、英、法、義大利等國激起了一般研究高原東緣蝴蝶的熱潮。各國的採集者及中國的一些愛好者和商人,懷著各種不同的目的湧向這塊他們心目中的神秘之地,高原蝴蝶的價值也在國際上倍增。僅以二尾褐鳳蝶為例,1988年該蝶在出產地的收購價被抬到每隻人民幣四百元,再經收購者一轉手,其幾隻的價格就相當於一輛小汽車。這還遠遠不是這裡最珍稀的種類,一隻黑皇后蛺蝶在日本售價達8萬日幣,有的絹蝶科種類甚至上萬美元。為此,一些採集者不遠萬里而來,為獲得它們而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有的人連生命也丟在茫茫的山嶺之中。

高原精靈


青藏高原上海拔3500-5000餘公尺的高寒山區,棲息著一類奇特的蝴蝶。它們的翅膀
絹蝶
絹蝶
呈現象絲綢一樣的白色,並且寬大而富於圓角,翅膀上被滿臘質,鱗片稀疏,看上去如同是用半透明的薄絹製成,在淡白色底色上往往綴飾著珠紅或深藍色的圓斑,既顯得淡雅又襯托出華貴。這便是高原真正的主人——舉世聞名的絹蝶科蝶類。
中國有36種絹蝶,劃分成100餘個亞種,從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區到新疆的天山、阿爾泰山及昆崙山和內蒙古自治區等地,都是絹蝶棲息的地方,佔全世界已知52種絹蝶科種類的大部分,無論從絹蝶種類數或族群數量上看,均可稱全球之冠,而青藏高原則是中國最著名的絹蝶產地,盛產絹蝶科中最為珍稀的一批種類,它們以高寒山區的罌粟景天科植物為食,其奇特的身體構成和生活方式與高海拔環境相適應。到青藏高原那些荒涼的高寒山區去親眼見識一下絹蝶,是許多昆蟲學家和蝴蝶愛好者的夢想。但由於絕大多數絹蝶都生活在人跡罕至的高山雪線附近,那裡氣候惡劣,交通不便,一般採集者難於到達,使它們成為中國產蝴蝶中最珍稀難見的一個科群。

絹蝶的生活習性


海拔4000餘公尺的高原草甸上,七月初,春天才遲遲來臨,此時積雪初消的山坡上,一朵朵奶黃色的全緣綠絨蒿花和紫色的高山龍膽花競相怒放,將一片片草甸妝扮成了一塊塊錦鄉的地毯。在那些宛如綠翡翠般的景天科植物旁,剛剛羽化的絹蝶辛勤地爬出了它原先躲藏的石縫,靜靜地攀附在裸露的礫石上,慢慢伸展開它那薄如絹紙般的翅膀。在高原灼熱陽光的照射下,它隨著體溫的提升,漸漸活躍起來,不停地振動著翅膀。經過一段時間,終於,它飛了起來,在草甸上慢悠悠地飛舞著,開始了它短暫而又重要的成蟲生活。
高原的溫暖季節常常只有夏天的兩、三個月,各種生物都在匆匆忙忙地利用這短短的生長期和活動期。絹蝶也不例外,只要羽化步驟結束,它們便會快速地進行繁殖活動。雄蝶活動能力一般較強,它們主動地找到也是剛剛羽化不久,甚至翅膀還來不及完全展開的雌蝶進行它們生命當中最為神聖的一環,即交配,交配之後,雄蝶尾部末端的腺體便分泌出一種干后變成角質物黏液,在雌蝶尾部形成一個袋狀的罩子,這種象牙色的堅韌構造阻絕了其他雄蝶再與這隻雌蝶交尾的機會,而且絹蝶這種特殊的袋狀結構隨種類不同而呈現出各式各樣,是分類絹蝶種類的依據之一。

絹蝶的繁殖


交尾數天過後,大腹便便的雌蝶開始產卵了。它的卵大多產在其幼蟲寄主植物(景天科植物)的根基部。卵粒呈遍圓形,卵殼厚實,表面飾有美麗的雕刻狀花紋,像一件件精巧細緻的小小工藝品。當天氣晴朗時分,這些卵就將會孵化出一些線頭般大小的幼蟲,一般呈黑色,瘦弱的軀體上長著稀疏的剛毛。它們誕生不久便爬到嫩芽或葉背上大嚼起來。它們必須和時間競賽,在酷寒的嚴冬來臨前儘可能地長大起,並積貯足夠的體脂肪以越度漫漫的長冬。
九月,當山下還是初秋的時候,高原的冬天早早地到了。儘管絹蝶的耐寒能力極強,體軀上密披著柔軟的長毛,但仍不足以抵擋零下十幾甚至二十幾度的高原嚴寒,結果在完成繁殖任務后靜悄悄地死去了。而那些成長中的幼蟲們,早已藏入了石縫內冬眠,等待次年的春天再給它們帶來短暫的生長期。由於生活環境氣候惡劣多變、生長期短和食物不足,許多絹蝶的幼蟲期竟長達三、四年之久。
絹蝶的化蛹過程頗為特殊,當暗灰體色上飾著鮮艷淡色帶紋或紅斑的老熟幼蟲化蛹前,常會像蛾類一樣吐絲結成一個薄繭,或用絲將碎石枯草綴成一個小巢,將身體藏在其中,絹蝶的蛹略似長橢圓形,表面光潔,常隱藏在石縫之中。對於這些生活在高寒山區的纖弱生命來說,這樣的化蛹方式也許是護衛自己度過漫長嚴冬的最佳手段吧。
某一年的春天如果來得較晚,積雪來不及消融,這一年的成蝶就不一定羽化,或造成幼蟲大批死亡,使得去年曾見到不少絹蝶的地方几乎看不到它們的蹤影。因而在某些盛產絹蝶的山麓,有的年份夏季可見到數以千百計的成蝶,而第二年卻可能只偶爾見到幾隻零星個體,每隔一兩年或許數量又會多起來,因此沒有經驗的採集者欲捕捉絹蝶時,常是無功而返。

艱辛的生存


家住高原上的蝴蝶飛行速度一般緩慢,所幸除鳥類外並無太多天敵,它們生存
絹蝶
絹蝶
上最大的危機恐怕便是惡劣的氣候了。高原的天氣變幻莫測,晴空萬里時,地面氣溫很容易達到攝氏二十度以上,但只要太陽一被雲層遮擋,很快又會下降到攝氏幾度,接著便是雨雷交加。而高原上的蝴蝶似乎有預知的本能,只要太陽一躲入雲中,哪怕只有一兩分鐘,它們也會立即停止飛動,靜伏在草叢中或礫石縫下等背風處藏起來,剛才還是十分熱鬧的山坡轉瞬間變得靜悄悄的,然而只要太陽從雲層中露臉幾分鐘后,它們又活躍起來。這一有趣的現象在高海拔地區尤為明顯。這種行為並非因為蝴蝶具有什麼特殊的感覺器,只是由於蝴蝶為變溫動物,體溫隨環境而變化,它們的活動需要一定的體溫,只當體溫達到攝氏二十度左右才能靈活地飛舞,面當溫度偏低時則行動遲緩甚或完全喪失了活動能力。這便導致了它們動或靜止的行為隨日照變化的特殊現象。

青藏高原的蝴蝶


蝶類是世界上有記錄分佈海拔最高的昆蟲之一,它們活動的最高極限可達到海拔5600公尺的冰川,這個高度是其他大部分昆蟲都無法企及的。青藏高原的蝴蝶便是這項記錄的創造者之一,雪線有多高,它們一般就能分佈到多高,實在令人難以理解為什麼這些表面上弱不禁風的小精靈竟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這其實是在億萬年的進化過程中,以自然選擇的方式來一步步實現的。越與環境相適應,生的希望也就越大,不適者最終被淘汰。自然選擇的魔力在整個進化過程中一直不停地將失敗者淘汰,從而使高原蝴蝶分佈的海拔越來越高。當我們在驚嘆“造物主”的神奇之時,可曾想到,這是一幕幕永不休止的殘酷的生存與淘汰結果。芸芸眾生都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阿波羅絹蝶


Parnassius Apollo 世界上第一隻被保護的昆蟲,在我國列為二級保護品種,此蝶的愛情非常專一,交配之後即在尾部長出一個臀袋,防止再次交尾,生活在海拔750——2000米地區。分佈:亞洲的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歐洲及美洲的格里斯等地。

絹蝶走私


狀況 近年來在北京、上海、硯台、蘭州、昆明等地的海關和公安機關先後查獲了許多非法採集、銷售和走私的瀕危絹蝶。郵遞渠道成為走私的主要途徑。
損失 許多屬於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的珍惜物種被販賣到國外,如:金斑喙鳳蝶、中華虎鳳蝶、阿波羅絹蝶,造成了種質資源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