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茶
緊茶
徠史上的緊茶素以茶味濃郁,香氣韌勁著稱,自古以來即為藏區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過去都通過馬隊的馱運由滇入藏,路途迢遙,常常因為受潮而發生霉變,為了讓緊茶在馱運的過程中能有足夠的空間來散發水分而防止霉變,才逐漸形成了緊茶獨有的帶把香菇造型,並一直沿用至今。緊茶曾於1967年停產,後來,因為西藏宗教領袖班禪喇嘛於1986年親臨下關,要求恢復緊茶的生產以供西藏佛寺使用,於是標以“寶焰牌”商標的緊茶才又復現於世,並被重命名為“班禪緊茶”或是“班禪禮茶”。
緊茶
雲南分佈區多屬南亞熱帶山地季風常綠闊葉林。主要產地勐海南糯山年平均溫17--19℃,極端最高溫22.3℃,極端最低溫-5.4℃(出現在1月);年降雨量1300--1400毫米。土壤多為赤紅壤或黃色赤紅壤。
緊茶
緊茶(磚片形),外形緊結端正,如蘑菇。厚薄均勻,條索明朗,色澤烏潤,帶銀毫;內質湯色橙紅,橙黃透亮,香氣純正,滋味醇濃,香氣持久、經久耐煮,葉底呈竹葉青或帶褐色。採用版納茶區上等大葉種茶青為原料,經傳統工藝加工而成。帶有原始野生茶的獨有霸氣。具有典型班章香氣。
從茶樹尖到成品,先後要經過採摘、加工和包裝。其中,採摘過程又分為採摘和集放;加工過程分為制和複製兩段工序;初制工序一般包括萎晾、挑檢、殺青、揉捻、散攤、乾燥;複製包括篩選、配料、稱量、氣蒸、揉包、壓制、解袋、再乾燥;包裝分為內包裝和外包裝。
採摘———要注意老嫰長短適當,采尖時,至少須留一片新葉並修除舊葉,以促進茶樹的光和作用並便
於抽芽。
緊茶
集放———將鮮茶邊采邊盛放在包內或籮內等。
萎晾———將採回家的鮮茶及時攤晾,使它散發並脫去多餘水分而輕度萎凋。
挑檢———對採摘較老的鮮茶在殺青前的萎晾過程中,剃除較老的葉片和梗,以便茶尖殺青均勻。
緊茶
正如一粟所說,下關的茶品多會附有青花香,而許多的茶人則認為,是大理獨特的“風花雪月”孕育出了這種獨有的芬芳。在下關所產制的眾多茶品中,“寶焰牌班禪緊茶”因其製作嚴謹精良,形態古樸,並有著獨特的歷史內涵而聲名尤著。
茶品製作極為精嚴,被多本普洱專著作為滇茶的珍品列入名茶譜,唯市場流通極少,真顏難睹。
緊茶
《中國名茶志》對普洱茶有著這樣的註釋:“香氣高銳持久,帶有雲南大葉種特性的香型,滋味濃強富於刺激性。“新生普洱正是具有這樣的特點,香氣霸道而茶氣凜烈,使許多的愛茶者難以承受。班禪緊茶是特別為藏區配製,用以摻奶成茶以解肉食,所以茶性尤烈,這泡緊茶雖然經歷了十五年歲月的淡化,但當年風發的意氣卻仍未斂盡。
十巡之後,茶湯色味漸趨淡薄,青澀無痕,獨余淡淡的甘甜和縈繞的輕弱的微香。緞泥小壺中散開的茶葉豐潤栗紅,其中夾雜著許多尤泛輕綠的葉片,一片唯美的緊茶景緻。
緊茶
在漫長而久遠的普洱茶發展歷程中,位於喜馬拉雅山畔的藏族同胞們自始至終都扮演著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普洱茶最大的消費群。普洱茶以雲南大葉種茶葉製成,茶多酚、咖啡鹼、氨基酸、維生素等物質含量特別高,茶性豐富剛烈,滋味濃釅醇香,降脂、去膻、去油膩,因而極受藏民喜愛。早自唐朝時,藏族商人們便翻越雪山、橫渡金沙江以馬匹、乳製品、藥材、金子等交換雲南普洱的茶葉,也因此而成就了世界上最輝煌、最艱險的道路之一——茶馬古道。
銷往西藏的普洱茶都是緊壓茶,其中以心形緊壓茶和方形磚茶最為大宗。歷史上心形緊壓茶是專為藏區製作的普洱茶,形狀亦甚為奇特,乍看就像生長在山野間的蘑菇或一位壯年的心臟一樣,有傘帽和手柄,每個凈重約250克左右。據說,製作於此,別有深意。其一,是為方便長途貨運。先民們擔心過久的運輸時間不利於茶葉間的呼吸和透氣,便在茶上做出手柄,使其留有縫隙,致其間通透。其二,好客的藏胞們視緊茶為珍禮相互饋贈。在敬獻哈達時,又因緊茶帶把兒,便於一手握住兩個可同時敬獻四個緊茶。
緊茶
班禪緊茶因數量有限和其特殊意義,所以製成后並未向外界發售,除專供的之外,僅在當年茶廠留有些許存貨。多年後該茶几經輾轉留傳了小部分在民間的少數收藏者手中,被茶人們競相追捧,但真正留存於世的少之極少,極為珍貴。
喝茶,當然是要喝好茶。有上乘的緊茶,還要懂得沖泡和品味。
泡茶:泡茶的第一道工序,是用燒開的水溫杯,使蓋碗有熱度,然後在蓋碗之中放入5-7克茶葉,斟至八成水。這一次的水是用來洗茶的,要洗兩遍,倒的速度要快,沖走茶在發酵的過程中沾染的一些灰塵。泡茶的最佳水溫是90℃-100℃,也就是水剛剛滾開的時候。
品茶:茶人人會喝,品茶卻是一門學問。水已經燒開,茶具也已經擺好,裝上一道1988年的生茶,隨邢先生一起踏上品茶之旅:
第一道:潤喉。剛燒開的水沖入茶葉3-5秒之後,第一道茶就可以上了。據悉,這時的茶味還沒有完全出來,可以先潤潤喉。
緊茶
第三道:觀其色,品其味。都說從第三道茶開始才是真正的好茶,這時便要觀其色,品其味了。上好的普洱茶,湯色褐紅澄澈,入口醇滑無雜質。這杯1988年的生茶,由生茶的淡黃色發酵成如今的酒紅色,茶味回甘,茶香四溢。
第四道:細品。舌頭微微頂起,讓茶水從舌的兩邊流入,牙齒和舌頭一起與茶做全方位的接觸,讓舌尖體會茶的香氣。
第五道:加深茶的味道,更加享受地品。喝到這一道茶,要慢慢地體會整個身體的感受,體會茶在體內的流動,以及由之帶來的溫暖愜意。
第六道:回憶。體會這道茶的年份,讓人陷入回憶之中:當年的自己,在做些什麼……在茶中追溯逝去的時光,歲月輾轉,茶香依舊。
徠第七道:鑒別。如果是鑒茶,那麼到了這一道,已經可以鑒別出茶的品牌和質地,完成鑒賞普洱茶順、柔、活、潔、亮的全過程。越好的茶葉,能沖泡的次數越多。而品茶,關鍵就在於那一份心境,七道之後,隨心而品,便是最高境界———無味之味。
居住在滇、川、青、藏、新疆等高原地區的各族人民食肉類、乳類較多,喝茶可解油膩,助消化;降脂減肥、健齒護齒、消炎滅菌和養護腸胃等。而且在高原地帶所壓較低,人體內的水分蒸騰作用強烈,血管膨壓增大,抗動脈硬化、茶單寧中的兒茶素能增強血管壁的彈性和韌性,喝茶可以增強血管的抗壓能力。
同時,居住在高原地帶的兄弟民族,缺乏蔬菜,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喝茶又可增加維生素。因此,雲南緊茶是他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