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韜
閻韜
閻韜,男,國學研究專家,中國哲學、儒學研究專家。
國學研究專家,中國哲學、儒學研究專家。南京大學教授、國學研究所所長。
1955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1960年畢業(五年制)。旋即留校做本系中國哲學專業研究生,師從馮友蘭、張岱年、朱伯昆諸先生,略識學問門徑,1964年畢業。改革開放後有近兩年時間,在任繼愈先生領導的中國哲學編寫組工作,得任先生指導,獲益匪淺。1965年分配到南京大學工作,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先後任哲學系教師,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副主任、學報編輯部主任、國學所所長。在校外學術機構中,任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孔子研究》副主編、東方國際易學研究院學術委員、國際易聯理事。
閻韜在中國哲學史的研究中,努力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借鑒現代西方哲學的積極成果,用以指導和啟發自己的研究工作。他認為最重要的是實事求是,是具體真實地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的本來面貌,而不是照搬經典作家或西方學者現成的結論。
閻韜認為,學術是人類求解放、求幸福的利器,每一個有幸從事學術工作的人都應該踏實工作,把自己最好的東西奉獻給人民。經常用“寧肯少些,但要好些”,“不要讓自己的文章成為文化垃圾”來警策自己。
參加如下各書編寫工作: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人民出版社)
任繼愈主編《中華大典・哲學典》(雲南教育出版社)
辛冠潔主編《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評傳》(正編、續編)(齊魯書社)
《東方哲人―孔子》(山東教育出版社)
《諸子群書》(中國青年出版社)
《困知記點校》(中華書局)
《傳習錄注評》(江蘇古籍出版社)
《論語譯註》(與人合作)( 江蘇古籍出版社)
《禪源諸詮集都序註譯》(台灣佛光山出版社)
封建時代中西思想比較芻議(《孔子研究》1986年第2期)
儒學:傳統與革新(《孔子誕辰2540周年紀念與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儒學的開放性與適應性(《海峽兩岸學者首次儒學對話》)
專制宗法與中國哲學(《中國哲學》第4輯)
王陽明―中國早期啟蒙思想家(《海口•海南大學學報•1996一期》)
陽明四句教新探(《南京大學學報•2002三期》)
朱子學與陽明學(《朱子學新論》(紀念朱熹誕辰860周年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
主體意識的覺醒醒―王學的形成及特點(《儒學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王守仁巡撫南贛史實的幾點辨誤(《文獻》1989三期)
禪學與王學(《禪學研究》1992一期)
海瑞思想的多元結構(《海口•海南大學學報•1998一期》)
泰州學派與儒教改革(《泰州學派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陽明與易(《國際易學研究》第二輯)
周易符號系統的特點(《國際易學研究》第四輯)
萊布尼茨誤讀《先天圖》(《國際易學研究》第六輯)
周易哲學與曾國藩的事業(《國際易學研究》即出)
評莊子的相對主義認識論(《南大學報》1980一期)
莊子的悲劇(《南大學報》1981二期)
莊子的人生哲學(《金景芳九五誕辰紀念文集》)
莊子美學思想淺議(《南大學報》1982三期)
莊子內篇的道與自我(《群眾論叢》1980二期)
佛學與新儒學―熊十力哲學研究(台北《中華大道》第27、28期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