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國畫牡丹的結果 展開
- 國畫花卉中經常描繪的題材
- 2020年段紅新專輯
國畫牡丹
國畫花卉中經常描繪的題材
牡丹是國畫花卉中經常描繪的題材,歷代詩人畫家有著無數讚美牡丹的詩句和畫作,意義不僅在於牡丹美麗的外表還在於寄託詩人、畫家的美好情感。牡丹花品種很多,從花形上分有單瓣型、復瓣型和重瓣型。大多數畫家愛畫復瓣型的品種。
牡丹是我國特有的名貴花卉,雍容華貴、富麗端莊、芳香濃郁,素有"國色天香"之美稱,被譽為富貴吉祥、繁榮昌盛的象徵意義。
書畫家謝無敵作品牡丹圖
書畫家謝無敵作品牡丹圖
蔣偉老師黃金滿地
牡丹之做為國花已是人們心目中既成之事。古人即稱牡丹為“國色”、“國香”、“國艷”、“國貌”等。牡丹與其它花卉相比,不論怎麼形容,都不為過:花朵碩大、端莊大方、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絢麗多彩、姿態優美、氣宇豪邁…,確是觀賞花卉中無可比擬的上品,所謂“花中之王”、“國色天香”的讚譽絕不是偶然的,是歷史選擇、鑒別的結果,歷代畫牡丹者眾多,牡丹花是中國花鳥畫中常用的題材之一,尤其在現代民間和廣大普通愛好者中是最受青睞的花種。因圖富貴之意,人們把牡丹作為親朋喬遷、結婚的禮品,因此牡丹畫在市場上最好買,明代山水畫四大家之首的沈石田曾有買胭脂畫牡丹的想法,看來人們喜歡牡丹是由來已久的。
牡丹花開之時繁花似錦、絢麗燦爛,其美麗花姿讓人為之傾倒,雍容典雅、富貴祥和的形象代表全國人民對明天的美麗憧憬和美好願景,寓意國家繁榮昌盛、興旺發達;人們對於牡丹的喜愛,還讓牡丹花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優秀品格的象徵,也成為美的化身,有純潔與愛情的象徵意義。
牡丹高貴的氣質,以及奼紫嫣紅的花色在歷代的繪畫作品中都是給人富貴祥和之感,畫中的牡丹花與其它花鳥或是山石的組合,有著與富貴結合在一起的不同寓意,同時也成為家居或一些公共場所裝飾的藝術品之一.
“神仙富貴”牡丹與水仙畫在一起,寓意神佑富貴、吉祥幸福。
周國民號古堆山人,山香樓主。現居北京。
周國民作
張美金牡丹
張美金筆下的梅花千姿百態,惟妙惟肖,氣勢非凡。映雪吐艷,凌寒飄香,筆筆皆是傳神之作。畫筆雄渾有力,渲墨自然灑脫。其筆下梅花柔中帶剛、剛柔並濟。“嫵媚多姿”形容不出他的非凡氣概,“鐵骨錚錚”又難顯現他的高雅聖潔。品其梅,不光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又有一種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堅貞氣節和堅強剛毅、大義凜然的精神氣概融於作品之中,這與畫家多年來深厚的功底和發自內心對繪畫的熱情是分不開的。多年來,憑著對藝術的一腔熱忱,不斷探索創新,使梅花的姿態與梅花的靈魂完美契合,使繪畫的精神與鮮明的個性完美契合。這也正是他取得成功的完美體現。2011年他的梅花新作再次刊登在《同煤日報》專刊上,人們看完他的作品說:張美金,生於煤礦、與梅有情;懷抱畫志、與煤有意。專家贊其梅花:圖形神俱清、標格秀雅、堪稱雄奇。
李萬,出生桂林,95年畢業於廣西師大美術系,99年研修於廣州美院國畫系,歷二十年艱難曲折磨練,融匯中西方繪畫技藝,煉成自己畫作的個性與特色。多次應邀到東南亞地區、日本等地參加國際書畫大展賽並累獲獎譽。因牡丹花鳥畫獨具特色被書畫界朋友贊稱為“南國牡丹王”,廣西省文聯主席藍懷昌先生特意揮毫書寫了“南國牡丹王”書法一幅贈與他。李萬現為桂林雅園書畫院副院長、廣西省美協會員,中國當代書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書法美術家協會理事,國家壹級美術師,獲得中國花鳥四百強、當代書畫名家、跨世紀藝術家、國際藝術家的榮譽和稱號。
王雪濤作品
王雪濤是現代中國卓有成就的花鳥畫大家,對我國小寫意花鳥繪畫做出了突出貢獻。他繼承宋、元以來的優秀傳統,取長補短。所作題材廣泛,構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麗,富有筆墨情趣。創作上主張“師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體,學先人為我所用,不斷創新”。畫法上工寫結合,虛實結合。他善於描繪花鳥世界的豐富多彩和活潑生氣,又精於表現畫家的心靈感受和動人想象。他注重寫生,尤善於描繪大自然中的小生命,如蝴蝶、螳螂、蟈蟈、天牛、青蛙、蜻蜓、馬蜂等,栩栩如生,引人喜愛。他還善用靈巧多變的筆墨,色墨結合,以色助墨、以墨顯色,在傳統固有色中融入西洋畫法講求的色彩規律,以求整體色彩對比協調,為畫面增添韻律。他能準確地把握動態中的花鳥,並且能在情景交融中體現出轉瞬即逝的情趣。因此他的花鳥蟲魚,刻畫細緻入微,鮮活多姿,生動可愛,情趣盎然。擺脫了明清花鳥畫的僵化程式,創造了清新靈妙,雅俗共賞的鮮明風格。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其花鳥畫已達到一個藝術高峰,至今無人出其右。
王少非,著名畫家,1969年生於北戴河,自幼師承父親“愛海老人”王惠遠,受名家王雪濤、盧光照、韋江凡、汪刃鋒、田零等前輩的指點,潛心學畫,在天津美術學院學習期間,得到著名花鳥畫家孫其峰的親授,多次參加國內外書畫展並獲獎,擅長畫牡丹,自稱牡丹庵主,號九彩梟,人稱牡丹王,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燕山畫院畫師,中國水墨書畫院理事。曾獲得中國畫大展金獎,其作品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1991年中國畫大展及大賽作品(山水畫-泰山之路)獲榮譽金獎,並被國家博物館收藏;1991年燈塔頌中國畫大展作品(牡丹圖-欣欣向榮)榮獲二等獎;2012年9月28日中國文藝報(世紀美術專刊)刊登(牡丹圖-滿堂紅和天香之魂);2012年10月17日中國光明日報(十八大特刊)刊登(牡丹圖-滿堂紅)等等。
王少非先生的主要作品有:《滿堂紅》、《五福詠春》、《陽光過度》、《火炎焱》、《天香之魂》、《傲雪伊人香》、《葉下藏嬌》、《素華馨香》、《國色天香》、《女貞黃》、《綠寶》、《紫怡天下》等
王少非少小即對北戴河的海天之色,聯峰山的野花綠樹,尤對北戴河的牡丹情有獨鍾,而對人世滄桑卻較少留意。少年時代曾向長於水墨、尤擅畫馬的父親王惠遠學習繪畫,打下筆墨童子功夫,曾受教於王雪濤、盧光照、韋江凡、汪刃鋒、田零等名家,在天津美術學院學習期間,潛心學畫,並得到著名花鳥畫家孫其峰的親授,多次參加國內外書畫展並獲獎,擅長畫牡丹,轉益多師,自成氣象。他的繪畫理念是:傳承中國文化,畫出祖國繁榮昌盛,畫出國花牡丹燦爛絢麗,畫出人們心中的愛。地處山海一隅,王少非“牡丹王”的名聲已傳播於海內外。王少非先生將其繪畫技法簡單概括為:繼承傳統的同時,在多年的繪畫實踐中,逐漸形成自己的技法,在畫牡丹花頭的時候,無論是紅、黃、白等顏色的花,表現的時候不用白,強調自然的和諧,更注重筆墨的味道,從而得法。
王寶欽,1959年生於河南杜甫故里,畢業於浙江美院,后調入市文化館,省博物館工作。長期和名家陳天然、陳法源、華南師大教授羅鏡全等名家研習探究。從事書畫藝術四十餘年,作品風格獨具,造型典雅,筆墨遒勁,在傳統基礎上力主創新。
王寶欽六尺國畫牡丹
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當代名人書畫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河南分會會員、河南正弘書畫院院長、中國古今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北京華夏詩聯書畫院院士、中國藝術家聯合會理事、中國東方名家畫院院士等職。現居北京,專職畫家。
中國花鳥百家之一世界華人最年輕且具有潛力的畫家
史長傑【墨馨】。男,出生1979年,藝術家;擅長國畫。自幼喜歡繪畫。畢業於河南師範藝術系,中國美協河南分會會員,亞洲美協會員。作品全來自感悟大自然之靈氣,得宇宙之造化,融自身之一體,作品入選多部書籍,現任世界名家書畫院副秘書長,北京墨馨堂堂主。
牡丹花品種很多,從花形上分有單瓣型、復瓣型和重瓣型。大多數畫家愛畫復瓣型的品種。這裡作以示例:
步驟1:用大狠毫筆蘸欽鋅白少許,再在筆尖蘸淡淡的曙紅。按照牡丹花立體的最前一組又亮又靠前的花瓣點寫,這是整朵花的高光處。不等於用略重一些的曙紅畫花兩側的花瓣。用筆見干見毛有對七匕。
中原牡丹王王寶欽牡丹圖
步驟3:小狼毫調汁綠筆尖蘸三綠點寫雌蕊。用濃白粉畫花絲,然後以濃白粉蘸藤黃點在花絲頭
步驟4:取汁綠蘸曙紅點寫花托花薯和花梗。要主輔分明,穿插生動。以大狼毫筆蘸淡綠,筆尖蘸曙紅,點寫輔葉嫩葉。再取重墨點寫主葉。注意刷葉打頭,亮眼在後。最後勾葉筋。用筆要有疏有密,飛動流暢。最後以汁綠小心地收拾畫面。要消滅掉多餘的亮眼,留三五個花眼在葉叢中即可。
落款鈴印,牡丹花小品即告完成。畫牡丹花最重要的在色很鮮,且要很雅。不能有絲毫的不和諧,這一點王雪濤先生做得最好。
國畫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