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頭魚

罐頭魚

罐頭魚,是指將加工處理后的魚裝入馬口鐵罐、玻璃罐、複合薄膜蒸煮袋或其他包裝材料容器經排氣、密封、加熱殺菌、冷卻等工序,達到商業無菌的食品。魚類肌肉及其他可食部分富含蛋白質、低脂肪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多種維生素和無機質,它可以調節和改善人類的食物結構,供應人類健康所必需的營養素,而罐頭魚因其攜帶方便、清潔衛生更是受到多數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的青睞。

原輔材料


1、原料魚:用於加工罐頭的海水魚、淡水魚質量應符合NY/T 842的規定。
2、輔料:食用油和食用鹽分別符合NY/T 751和NY/T 1040的規定,其他輔料應符合相應標準的規定。
3、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品種及其使用量應符合GB2760規定。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翹嘴魚4條
5g
永川豆鼓一包
薑絲50g
料酒3勺
醬油3勺
白糖2勺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從市場買來4條魚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把鱗去掉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去除內臟,冼乾淨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把尾巴切掉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切成一塊一塊,別切太小塊,大概一條切5塊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全部切好,放入適量的清水洗凈備用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瀝干水分備用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加入適量的鹽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倒入適量的料酒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腌制20分鐘左右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找一個漏盤,把腌制出湯水,瀝干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就是為了等下容易炸酥脆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平底鍋放油燒熱,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油熱后把魚塊放入,不要去翻動魚塊,大概炸3分鐘后,再去勺子去慢慢去拖動不要大力去翻動
步驟十五
步驟十五
步驟十五
大概炸至金黃色即可撈出,大火炸約12分鐘左右,要根據魚塊大小,自己增加油炸時間,或者減少,
步驟十六
步驟十六
步驟十六
瀝干油份備用
步驟十七
步驟十七
步驟十七
準備適量的薑絲
步驟十八
步驟十八
步驟十八
準備一包豆鼓
步驟十九
步驟十九
步驟十九
倒出來用清水洗一下,不然太咸了
步驟二十
步驟二十
步驟二十
平底鍋倒入食用油大火燒熱
步驟二十一
步驟二十一
步驟二十一
把薑絲放入爆香
步驟二十二
步驟二十二
步驟二十二
再倒入豆豉炒香,過程需要2分鐘左右,即可
步驟二十三
步驟二十三
步驟二十三
把炒好的豆豉倒入剛才炸好的魚上面,
步驟二十四
步驟二十四
步驟二十四
放入3勺醬油,再放入3勺白糖,攪拌均勻,
步驟二十五
步驟二十五
步驟二十五
電壓鍋內放入蒸格,放入適量的水,再把魚塊放入鍋中也可以用高壓鍋壓,上氣后,轉小火大概15分鐘就可以,
步驟二十六
步驟二十六
步驟二十六
蓋上鍋蓋,按煮飯鍵,就好了,大概30分鐘就可以關火取出
步驟二十七
步驟二十七
步驟二十七
取出來,好香的豆鼓味,還有魚味,好想嘗一塊,
步驟二十八
步驟二十八
步驟二十八
放涼后,把剛才炸魚的油,倒入,把魚塊都泡在油里,天氣冷不用放冰箱,大概泡個一天就可以吃了,放冰箱冷藏可以保存15天左右
步驟二十九
步驟二十九
步驟二十九
我把它裝罐子里,要吃隨時拿,也可以送人,
步驟三十
步驟三十
步驟三十
好香,美味罐頭魚就做好了,拿來配粥,最好,豆豉拿來澆飯,好吃極了喜歡吃的朋友趕快行動起來吧,吃起來絕對不會比外面得得差,自己做新鮮又美味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鯽魚(小)1kg
豆豉100g
花生油適量
生抽適量
辣椒2個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熱鍋倒入花生油,鯽魚洗凈瀝干水分,待油溫熱即下鍋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鯽魚炸至金黃色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將炸好的鯽魚,辣椒,豆豉,生抽,一起倒入高壓鍋。加一勺炸魚的油,加2碗水。高壓鍋中火悶十分鐘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完成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青魚(建議稍小一點)6條(任意)
食用油適量
番茄醬(75g)3袋
啤酒(500毫升)1瓶
大蔥1棵
3片
大料2顆
西紅柿1個
少許
胡椒粉少許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洗好青魚控干水,準備好蔥姜,西紅柿,番茄醬和鹽,五香粉。
步驟二青魚剪掉頭周身抹勻鹽和五香粉,腌制半小時,同時大蔥切段,姜切片,西紅柿切塊備用。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將腌制好的青魚下油鍋炸至兩面發黃(下魚前油溫在成成左右)后撈出放置在高壓鍋內。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鍋底留油,下蔥,姜,大料翻炒出香味,下西紅柿繼續翻炒。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西紅柿炒軟后倒入番茄醬至燒開,加入一罐啤酒,鹽,再次燒開。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燒開的番茄汁倒入擺好青魚的高壓鍋內,蓋好蓋子壓40分鐘的樣子(時間到后一定要等鍋自行放氣后再開蓋)。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出鍋后是這個樣子!放涼后吃,味道好極啦!

簡介


分類

用水浸魚肉加上調味料,配上蔬菜一起涼拌,即可製成美味沙拉。
罐頭魚
罐頭魚
茄汁類產品鹽分含量較高,但是茄汁的酸性有利於B族維生素的保存,也是比較好的選擇。而煙熏、鮮炸和紅燒等品種雖然風味濃郁,但經過煎炸之後,魚的歐咪伽3系列脂肪酸被破壞,脂肪含量大幅度上升,B族維生素絕大部分被破壞,營養價值不高;煎炸和熏烤過程中還可能產生苯並芘等有毒致癌物質,使食品安全性大為降低。油浸類罐頭大部分沒有經過高溫油炸和熏制,安全性則較高。

營養

魚肉的營養豐富,不僅因為其中的蛋白質含量高,容易消化,含有B族維生素和鈣、鋅、硒、碘等礦物質,更因為其中的脂肪富含歐咪伽3脂肪酸,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和促進智力發育有益。然而,如果把魚肉做成罐頭,它的營養價值會不會有所改變呢?
魚類富含蛋白質和多種營養素,酸性很低,特別容易繁殖細菌,所以做罐頭的時候要在115—121℃的高溫高壓下滅菌。這麼高的溫度對蛋白質的影響不大,卻會引起其中的B族維生素大量損失。因此,罐頭魚的維生素B1含量可下降到鮮魚的一半左右,在長期儲存中還會進一步降低。
然而,凡事有弊必有利。高溫高壓加熱使魚骨頭變酥變軟,讓其中的鈣大量溶出。因此,罐頭魚的含鈣量比鮮魚增加了10倍以上,其中的鐵、鋅、碘、硒等礦物質也沒有損失。所以,吃罐頭魚對於補充礦物質具有一定意義。不過,如果用來做罐頭的魚是受過鉛、汞等污染的深海魚,隨著骨頭變酥變軟,其中的污染物也會大量溶出,加大對人體的危害。與金槍魚、鯊魚、海鱸魚劍魚梭子魚、馬林魚、鱈魚等容易受污染的魚相比,三文魚鱒魚黃魚等較為安全。

生產工藝


小魚罐頭

罐頭魚
罐頭魚
1、原料處理選用魚體完整,氣味正常,肌肉有彈性的新鮮小魚,擠凈內臟,充分漂洗,盡量洗去小鱗片。
2、鹽漬晾曬每100公斤小魚加食鹽1公斤、料酒0.5公斤,翻拌均勻後放置10分鐘左右,翻動1~2次。鹽漬后立即取出,瀝去鹽水,用清水淘洗1次,放陽光下晾曬至八成干。
3、油炸將曬好的小魚投入油鍋炸,油溫180~200℃,時間2~5分鐘,投入量約為鍋內油量的1/12。輕輕翻動,當小魚呈淺黃色時撈出。
4、湯液配製調味液配方:砂糖150克、味精45克、精鹽3公斤、花椒75克、大料50克、胡椒粉60克、明膠粉450克、辣椒油50毫升、生薑180克、蒜瓣180克、蔥180克、醬油5公斤、醋精10毫升、水80公斤。將生薑、蔥、蒜瓣洗凈捶爛,裝入紗布袋中,與花椒、大料一起投入水鍋中。水煮沸後分別投入精鹽、砂糖、胡椒粉、醬油,攪拌后保持微沸25分鐘,再加入明膠粉化開。然後停止加熱,濾去渣。過濾后加入味精、辣椒油、醋精,拌勻備用。
5、裝罐排氣將小魚用筷子夾入罐頭瓶中,每罐裝小魚350克,加湯汁150克。將裝好的罐頭放入排氣箱中,排氣時要求罐中心溫度75~80℃,時間10分鐘。如採用真空壓蓋機,可免去排氣工序,直接抽空壓蓋。
6、密封殺菌採用普通封口機或真空壓蓋機進行密封,然後放入高壓鍋內殺菌。要求15分鐘內將高壓鍋溫度升至118℃,維持這個溫度65分鐘進行殺菌。然後經20分鐘降溫冷卻至40℃以下,擦凈罐身,罐蓋塗防鏽油,貼標籤入庫貯藏。

海魚罐頭

工藝流程:原料選擇→前處理→脫腥調味→油炸(烤制)→二次調味(或不二次調味)→包裝→滅菌→冷卻→檢驗、入庫。
工藝要點:
1、原料選擇。要求選擇適合加工的凍鮮魚類。
2、前處理。剔除腐敗變質的魚,去除魚身上不可食用的部分,將魚清洗乾淨待用。
3、脫腥調味。將處理好的魚用黃酒、白醋、香辛料、鹽、糖、調味料、腌製劑等拌和均勻放置低溫的環境下腌制一定的時間。
4、油炸(烤制)。將腌制好的魚用一定溫度的植物油油炸處理,有的產品進行烤制不用油炸。
5、二次調味。在油炸好的魚中加入不適合高溫油炸的調味物料,拌和均勻。
6、包裝。
7、滅菌。採用高溫高壓滅菌鍋。
8、冷卻、檢驗成品。

熏魚罐頭

1、原料處理將新鮮或冷凍良好的青魚、草魚或鯉魚洗凈或解凍后洗凈,去鱗、去頭尾、去鰭,剖腹去內臟,用流動水洗凈腹腔內的黑膜及血污,然後切成1.2~1.5厘米厚的魚塊。1公斤以上的魚可切成2厘米厚的魚塊,過大的魚應去除脊骨,塊形應整齊,按魚體部位分別裝盤。
2、鹽漬每100公斤魚塊加食鹽0.92公斤和白酒100克,拌和均勻,鹽漬時間為10分鐘,撈出瀝干。
3、調味汁的配製
香料水的配製:將配料放入夾層鍋內,熬煮2小時過濾成總量為7.5公斤的香料水。
調味汁的配製:在夾層鍋內加入除味精、黃酒以外的各種配料,煮沸溶解,出鍋前加入味精和黃酒,過濾備用。
4、油炸及調味油溫為180℃,魚塊按大小及腹肉分開油炸,炸至呈茶黃色,脫水率為52%~54%。將炸后的魚撈出趁熱浸沒於調味汁中1~2分鐘,取出瀝干,增重率約為20%。魚塊較厚而未炸透的應挑出再於150℃油中進行第二次油炸。
5、調味油的配製先將香辛料放入夾層鍋內,加水加熱微沸1小時,至水近干,加入精製植物油,繼續加熱至香氣濃郁時出鍋,過濾備用。
6、裝罐採用抗硫塗料罐953號,凈含量為198克。空罐經清洗消毒后,裝魚塊190克,每罐裝4~7塊,搭配均勻,排列整齊,加調味油8克。
7、排氣及密封裝罐后先預封或加專用蓋進行熱排氣,排氣溫度為95℃,排氣時間為10分鐘,趁熱密封。採用真空封罐時,真空度為0.04兆帕。
8、殺菌及冷卻殺菌公式(熱排氣):15~65~反壓冷卻/118℃。將殺菌后的罐冷卻至40℃左右,取出擦罐入庫。

鱔魚罐頭

1、原料驗收:選用鮮活或冷凍的重150克以上的鱔魚,其衛生質量應符合《GB2736-94淡水魚類衛生》衛生之有關規定。
2、原料處理:①活鱔魚應暫養1天,待其吐盡鰓內泥沙及污物后,將魚摔昏或用電擊昏,清洗乾淨冷凍鱔魚用流水解凍,清洗。②將洗凈的鱔魚用鐵釘釘在木板上(背部朝上),用鈍角三角形刀從鰓后割開,沿脊椎骨剔除內臟,斬去頭和尾清水洗凈鱔片上的血污和雜質。③將洗凈的鱔魚片切成長6厘米左右的鱔魚段,按鱔魚段大小、厚薄分開放置。
3、鹽漬:將鱔魚段和鹽水按1:1放入10波美度鹽水中鹽漬,鹽水可連續使用次,每次補加濃鹽水至規定嘗試鹽漬10-12分鐘。鹽漬時間應根據鱔魚段大小、氣溫以及凍、鮮魚原料區別作適當調整。鹽漬后,用清水沖洗1遍,瀝干待炸。
4、油炸:鹽漬后的鱔魚段充分瀝水后入180--200℃油中炸2-4分鐘。油炸時應輕輕翻動,以使油炸后的鱔魚段老嫩均勻,色澤一致。表面呈金紅色時,即可撈出瀝油冷卻控制脫水率在35%--40%。
5、切絲:將油炸后的鱔魚段切成長6厘米、寬3毫米的鱔魚絲。
6、豬肉絲的加工:選用健康豬的通脊肉或精瘦肉,切成與鱔魚絲同樣規格的肉絲,用花生油炸熟,備用。
7、袋裝:採用三層複合袋(PET/AL/CPP)包裝,稱取鱔魚絲80克,豬肉絲60克,加入調味液40克(每袋凈含量為180克)。
8、封口、殺菌:真空包裝時真空主控制在0.088-0.093兆帕。殺菌公式15-35-15/121℃,反壓:0.16兆帕。
9、保溫檢驗:擦乾罐體表面,存放於37正負2℃保溫室內保溫7天,剔除不合格品,成品裝箱入庫貯存。

感官指標


方便速食罐頭魚
方便速食罐頭魚
魚罐頭按生產工藝不同可以有不同的類別,各類魚罐頭內容物感官指標應符合以下的規定。
1、紅燒類:肉色正常,具有紅燒魚罐頭之醬紅褐色略帶黃褐色,或呈該品種魚的自然;具有各種鮮魚經處理、烹調裝罐加調味液製成的紅燒魚罐頭應有的滋味及氣味,無異味;組織緊密適度,魚體不碎散,整條或段裝,大小大致均勻,無雜質存在。
2、茄汁類:肉色正常,茄汁為橙紅色,魚皮為該品種魚的自然色澤;具有各種鮮魚經處理,裝罐、加入經調味后的蕃茄醬製成的魚罐頭應有的滋味及氣味,無異味組織緊密適度,魚體不碎散,魚塊應豎裝(按魚段排列整齊,塊形大小均勻,雜質存在。
3、鮮炸類:肉色正常,表面呈該品種之醬紅褐色或棕黃褐色;具有各種鮮魚經處理、油炸調味裝罐製成的鮮炸魚罐頭應有的滋味及氣味,無異味;組織緊密適度,魚體不碎散,整條或段裝,大小大致均勻,無雜質存在。
4、清蒸類:具有鮮魚的光澤,略顯帶淡黃色,汁液澄清;具有新鮮魚經處理、裝罐、加鹽及糖製成的清蒸魚罐頭應有的滋味及氣味,無異味;組織柔嫩,魚體小心不碎散,魚塊豎裝,塊形大小均勻,無雜質存在。
5、煙熏類:肉色正常,呈該品種應有的醬紅褐色;具有鮮魚經處理、油炸、調味製成的熏魚罐頭應有的滋味及氣味,無異味;組織緊密,軟硬適度,魚塊骨肉連結,塊形大小均勻,無雜質存在。
6、油浸類:具有新鮮魚的光澤,油應清晰,湯汁允許有輕微混濁及沉澱;具有油浸魚罐頭應有的滋味及氣味,無異味;組織緊密適度,魚塊不碎散,無粘罐現象,魚塊應豎裝(按魚段)排列整齊,塊形大小均勻,無雜質存在。

挑選方法


保質期高達24個月
保質期高達24個月
1、挑選罐頭魚首先要注意罐頭的密封性,保證購買的罐頭完全密封。另外最好選擇大品牌生產的產品,並且在正規的銷售地點進行購買。
2、觀察外包裝是否整潔乾淨,字跡印刷是否清晰,是否在保質期內,還要看食品標籤中是否標註有企業的名稱、地址、聯繫電話等信息。
3、食品罐頭內空氣稀薄,外面的大氣會將罐頭頂部壓癟。所以,好罐頭的頂部稍凹。頂端凸出,則是罐內食品變質的標誌。

注意事項


罐頭魚
罐頭魚
罐頭魚的保質期高達24個月,很多消費者以為這是因為其中含有防腐劑。其實不然。罐頭是一類重要的食品加工方法,就是把原料放在經排氣的密閉容器中,用高溫進行處理,殺滅各種微生物和細菌,破壞酶類的活性,防止外界污染和氧氣進入,從而讓食品長期保持穩定可食狀態。因此,大部分罐頭魚中都沒有添加防腐劑,消費者可以放心食用。
但吃罐頭魚時也要注意,每周最好別超過2罐(每罐含魚225克左右);其中,炸魚和熏魚最好別超過1罐;孕婦、乳母和幼兒盡量不要吃。愛吃罐頭魚的人,平時要注意均衡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豆類、薯類,提高抗污染能力,以避免長期進食大量罐頭魚對健康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