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若安

吳若安

吳若安(1890~1990),女,原名杏寶,江蘇金山(今屬上海市)人。

人物生平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入上海務本女塾讀書,清宣統三年(1911年)畢業后留校任教,開始從事教育工作。半年後去蘇州景海女校進修英語、中文修辭學、歷史等學科。由於不滿校方對女學生種種限制,憤而離校。翌年返滬,任南洋女子師範(后改為南洋女子中學)英語、地理教員,兼任同濟大學預科班英語教師。期間,她受辛亥革命影響,參加解放婦女的活動,並立志以發展中國女子教育作為終身奮鬥目標。民國26年(1937年)任南洋女子中學校長,直至1949年上海解放。
1949年8月,吳調任上海民立女子中學校長。她從事教育前後凡七十年,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她長期擔任女子中學校長,對女校教育管理有豐富的經驗。任職南洋女中校長時期,制定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嚴格要求學生,形成良好的校風。吳若安重視修身課,要求學生學好文化課外,注意家政實習,以培養學生勤儉的品德。
吳若安一貫追求進步,早在青年時代,就仰慕諸多近代中外女革命家。在南洋女子師範任職期間立下了“教育救國”之志。抗日戰爭爆發后,上海淪陷。在日偽統治下,她堅持繼續辦學,保持民族氣節,發揚愛國精神。她拒絕出席日偽召開的會議和執行日偽的放假規定,並開展為前線抗日戰士、為難民募捐活動。她安排教師講授文天祥的《正氣歌》,並重點講周敦頤的《愛蓮說》,讚美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以激勵學生與敵偽勢力作鬥爭;引導學生在美術課上繪畫松、竹、梅“歲寒三友”,以陶冶學生堅貞不屈的情操。
抗戰勝利后,吳接受中共地下組織的教育,參加中共的一些外圍組織,積極投入各項愛國民主活動。民國35年起,她先後擔任上海中教研究會理事、小教進修會理事、校長互助會主席和上海教聯主席。在中共地下組織的領導下,通過消費合作社對教職工平價供應生活必需品,協助中共組織團結廣大教職工,與國民黨反動派展開鬥爭。民國37年6月,上海教職員工到市教育局請願,連續鬥爭兩天以後,中共地下組織根據當時形勢,決定由吳若安等出面調處,使問題得以解決。吳在校內關心和支持進步師生參加“反飢餓、反迫害”的愛國民主運動,拒絕國民黨特務查閱師生名單,幫助進步師生外出隱蔽,保護了一部分革命力量。
上海解放后,吳響應中共和人民政府的號召,努力完成各項任務。上海剛解放,就迅速恢復教學秩序。1949年8月,調任民立女中校長,經過五年努力,使民立女中有了較大的變化。1956年調任市教育局副局長,她不顧年邁,經常深入教育第一線,檢查指導工作。
吳若安1951年6月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歷任民進中央第六、第七屆副主席,民進中央第一屆參議委員會副主席,民進上海市委員會第四至第九屆主任委員、第十屆名譽主任委員,並先後擔任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三、四、五、七、八屆市人大代表,第七、八屆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第四、五屆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中國紅十字會上海分會名譽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