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周敦頤的結果 展開

周敦頤

宋朝儒家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

周敦頤(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實,字茂叔,謚號元公,北宋道州營道樓田堡(今湖南省道縣)人,世稱濂溪先生,周敦頤是北宋五子之一,是宋朝儒家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文學家·、哲學家。

著有《周元公集》《愛蓮說》《太極圖說》《通書》(後人整編進《周元公集》)。所提出的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動靜、主靜、至誠、無欲、順化等理學基本概念,為後世的理學家反覆討論和發揮,構成理學範疇體系中的重要內容。

人物關係


大事件

1017-06-01

出生

1017年6月1日出生於北宋道州營道樓田堡(今湖南省道縣)。

1036

任朝廷將作監的主簿

景祐三年(1036年),鄭向依據官銜,按照慣例,可得到朝廷的恩蔭,准許一名子弟出來做一名小官。愛之如子的舅舅將這個機會給了他,周敦頤就此當上了朝廷將作監的主簿。

1044

提任南安軍司理參軍

慶曆四年(1044年),吏部來分寧考核,周敦頤得到廣泛好評,二十八歲的周敦頤開始了他仕途的第一次升遷——提任南安軍司理參軍。

1060-06

論道王安石

嘉祐五年(1060年)六月,周敦頤從合州(今重慶合川)解職回京,正好遇上回京述職的王安石。他們相互間仰慕已久,在京城,在一個風清月明的夜晚,周敦頤應邀造訪了王安石。王安石對年長自己四歲的周敦頤充滿了崇敬,相見恨晚。以至於周敦頤離開了,他還久久地回味著、感慨著,忘記了睡覺和吃飯。他們這次的聚會和交談,雙方都從對方那裡得到了新的思想的啟悟。

1063-05

一氣呵成《愛蓮說》

嘉祐八年(1063年)的5月,周敦頤應邀與一群文朋詩友遊玩聚會。興之所致,大家便相約寫詩作文。周敦頤一氣呵成揮筆而就一篇119字的散文,就是名傳後世的《愛蓮說》。

一氣呵成《愛蓮說》
1072

感染瘴癘,辭官歸隱

熙寧五年(1072年),周敦頤不幸感染了瘴癘,辭官歸隱定居在廬山蓮花峰下,他將母親的墳墓也從潤州遷來葬在離他居所很近的地方。他將門前的小溪正式命名為家鄉的“濂溪”。定居於江西廬山濂溪書堂。

1073-06

病死於廬山濂溪書堂

熙寧六年(1073年)六月中,病死於廬山濂溪書堂,終年57歲。宋微宗政和六年(1116)封宣奉大夫、嘉定十三年(1220)謚元,故稱元公(學生二程同時謚純謚正)。南宋理宗淳佑元年(1241)封汝南伯,元朝仁宗延祐六年(1319)封道國公,歷朝入祀孔廟。

病死於廬山濂溪書堂

人物生平


童年記憶

天禧元年(1017年),周敦頤出生。周敦頤有一個大他十歲的同父異母的哥哥周礪,有一個大他五歲的姐姐周季淳,還有一個小他四歲的弟弟周敦賁,兄弟姐妹間的感情極好。
天聖六年(1028年),還不到十八歲的姐姐周季淳因病早逝了。兩個月後的一天,周敦頤八歲的弟弟周墩賁又因病夭折。

月岩悟道

天聖七年(1029年),十四歲的周敦頤請示父母,在僕人周興的陪伴下,帶著簡單的生活行李,帶著許多書本,揣著許多想不明白的問題,奔向月岩,專心讀書思考。

千里投親

天聖八年(1030年),周敦頤十五歲這一年,父親因病去世了。經過兩個多月的旅途奔波,周敦頤跟著母親投靠舅舅龍圖閣學士鄭向。因他聰慧仁孝,深得鄭向喜愛,又酷愛白蓮,鄭向就在自家宅前西湖鳳凰山下(今衡陽市二中)構亭植蓮,周敦頤負笈其間參經悟道。
景祐三年(1036年),鄭向依據官銜,按照慣例,可得到朝廷的恩蔭,准許一名子弟出來做一名小官。愛之如子的舅舅將這個機會給了他,周敦頤就此當上了朝廷將作監的主簿,就在同一年,周敦頤娶朝廷兵部職方郎中陸參之女陸氏為妻。
景祐四年(1037年),鄭向調任兩浙轉運使,周敦頤離開衡陽隨舅遷潤州丹徒縣(今鎮江市丹徒區)。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舅舅、母親相繼去世,周敦頤按照母親的遺囑,把她安葬在潤州,與舅舅鄭向為伴。之後,周敦頤便在潤州鶴林寺守喪,期間見過范仲淹。

初入仕途

康定元年(1040年),周敦頤二十四歲,三年守喪期滿,出任洪州分寧縣主簿。
慶曆四年(1044年),吏部來分寧考核,周敦頤得到廣泛好評,二十八歲的周敦頤開始了他仕途的第一次升遷——提任南安軍司理參軍。

興教辦學

慶曆四年(1046年),周敦頤在擔任荊湖南路郴州郡郴州縣縣令年期間,最突出的政績是興教辦學。一來郴縣,周敦頤就在公務之餘,利用舊有的縣學興教講學。二程的父親大理寺臣程珦在南安(今江西省大余縣南安鎮)認識了周敦頤,見他“氣貌非常人”,與之交談,更知其“為學知道”,同他結為朋友,隨即將兩個兒子程顥、程頤送至南安拜其為師受業。
慶曆四年(1046年)冬,升移到郴州的桂陽任縣令(今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
皇祐四年(1050年),被改任為郴州桂陽令,繼續興教辦學。
至和元年(1054年),改授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縣(今江西南昌)。到任時,當本地人得知他就是當年在寧做官時能辨明疑案的周敦頤,就高興地說:“他是可能明辨是非安寧刑獄的人,我們這些人找到訴說的人了。”(選自《宋史·道學一》本傳)
嘉祐元年(1056年),改太子中舍,簽書署合州判官,共計五年。一年後生下長子周壽。不幸的是,兒子不到一歲,妻子陸氏便病故了。
嘉祐四年(1059年),太常丞蒲宗孟從合州經過,與周敦頤交談三日,既投緣又深感周敦頤的崇高正大,曠達瀟灑。就在第二年,把自己的妹妹蒲氏嫁給了周敦頤。三年後生子周濤。

論道王安石

嘉祐五年(1060年)六月,周敦頤從合州(今重慶合川)解職回京,正好遇上回京述職的王安石。他們相互間仰慕已久,在京城,在一個風清月明的夜晚,周敦頤應邀造訪了王安石。王安石對年長自己四歲的周敦頤充滿了崇敬,相見恨晚。以至於周敦頤離開了,他還久久地回味著、感慨著,忘記了睡覺和吃飯。他們這次的聚會和交談,雙方都從對方那裡得到了新的思想的啟悟。

廬山結緣

嘉祐六年(1061年),遷國子監博士,通判虔州。周敦頤的好友潘興嗣,知道他要經過江州,就提前趕到江州等候,在驛館與周敦頤見了面,邀他一起游廬山。

千古絕唱

嘉祐八年(1063年)的5月,周敦頤應邀與一群文朋詩友遊玩聚會。興之所致,大家便相約寫詩作文。周敦頤一氣呵成揮筆而就一篇119字的散文,就是名傳後世的《愛蓮說》。

執政為民

治平元年(1064年),移任永州通判
熙寧元年(1068年),轉虞部郎中,擢提點廣南西路刑獄,次年移知南康軍
熙寧三年(1071年),轉為虞部郎中,提升廣南東路提點刑獄。次年,領提點刑獄事。周敦頤在廣東提點刑獄的職位上幹了不到一年。就在這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勤政的他四處巡按,足跡幾乎遍及廣東的山山水水。

歸隱廬山

熙寧五年(1072年),周敦頤不幸感染了瘴癘,辭官歸隱定居在廬山蓮花峰下,他將母親的墳墓也從潤州遷來葬在離他居所很近的地方。他將門前的小溪正式命名為家鄉的“濂溪”。定居於江西廬山濂溪書堂。
熙寧六年(1073年)六月中,病死於廬山濂溪書堂,終年57歲。
宋微宗政和六年(1116)封宣奉大夫、嘉定十三年(1220)謚元,故稱元公(學生二程同時謚純謚正)。
南宋理宗淳佑元年(1241)封汝南伯,元朝仁宗延祐六年(1319)封道國公,歷朝入祀孔廟。
明代宗景泰七年(1456)封其後裔十二代孫周冕世襲五經博士,延至清末四百餘年共封十三位五經博士,這是自漢武帝尊儒設五經博士之稱以來,獲五經博士最多時間最長的家族。

主要成就


思想貢獻

一、哲學思想。其哲學思想的核心就是一個“誠”字。“誠”是他關於天道、人道、天人合一之道的最高境界的表達。“誠”主要分為天道本體論和心性本體論兩方面。在周敦頤看來,“誠”首先是宇宙存在的根據,是宇宙的本體,即天道本體論。在《太極圖說》中,他認為人與萬物同樣都是二氣交感所化生出來的,而其源都是太極,再由太極推及到了人極,也就是把人的道德、人性看成是與宇宙生生過程相同的無極太極、陰陽五行的過程,這樣,周敦頤便為他的誠的理論奠定了宇宙論的基礎。“誠”所體現的心性本體論一個突出的表現便是人的倫理道德。周敦頤如此推重“誠”,就是堅信人類具有真誠善良的本性。他發揮了《中庸》關於“誠”的思想,從宇宙論進而推演出人道觀,建立了以“誠”為本的倫理道德學說。
二、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包括三方面,一是“教人向善,進德修業”的教育目的。周敦頤認為人性向善,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師之教。二是“六經為主,以誠為本”的教育內容。他十分重視儒學經典,始終將“誠”放在育人最顯要的位置,反覆闡述,在《通書》中“誠”字的出現就高達20次之多。三是“自學為主,重在啟發”的教育方法。始終堅持開明的教育方法,除了邀請當時的學界名流來講學,採用學生自學為主,特別注重啟發原則。
三、社會政治思想。可以歸納為德治與刑治兩個方面。一是德治。體現在修聖德、重師道、推禮樂三個方面。修聖德,周敦頤稱之為立人之道,“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仁義修而萬民感化。重師道。周敦頤認為,使天下人從善而不為惡,唯一的辦法就是重師道:“師道立則善人多,善人多則朝廷正而天下治矣。”推禮樂。周敦頤認為:“禮,理也;樂,和也。”禮的實質在於理,“理”的本意在於治。二是刑治。周敦頤的刑治思想體現在他的德刑觀和慎刑觀上。在周敦頤看來,刑治是為彌補道德的不足而採取的萬不得已的選擇。他指出聖人以天道為法則,主要是以政養萬民,德治是最好的養民方法和手段。他主張“慎刑”,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輕易使用刑治。

理學思想

周敦頤在治學中,提出許多新問題,並作出新的論斷,把儒學推進了一步。他所提出的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動靜、主靜、至誠、無欲、順化等理學基本概念,為後世的理學家反覆討論和發揮,構成理學範疇體系中的重要內容。成為宋明理學的開山祖師。南宋理宗時,詔從祀孔子廟堂,其理學奠基者地位為官方所承認。
周敦頤是宋明道學的開創者。在當時儒、佛、道合流的形勢下,從對於《老子》的“無極”、《易傳》的“太極”、《中庸》的“”以及五行陰陽學說等思想資料進行熔鑄改造,並為宋以後的道學家提供“無極”、“太極”等宇宙本體論的範疇和模式來說,周敦頤確有“發端之功”。二程的“擴大”,朱熹的“集大成”,就一定意義說,都不過是在周敦頤原有的思想基礎上使道學理論更加完善化、系統化而已。
周敦頤的哲學著作,現存者只有一幅從道教圖錄中改裝過來的《太極圖》、二百多字的《太極圖說》和不滿三千字的《通書》。
一實萬分
周敦頤通過“一”與“萬”的關係問題,把本體論的哲學爭論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他說:
“二氣五行,化生萬物。五殊二實,二本則一。是萬為一,一實萬分。萬一各正,小大有定。”(《通書》)
“萬”指事物的多樣性,“一”指多樣性的統一性。“是萬為一”指事物的多樣性具有統一性。“一實萬分”指統一的本原的實體分化為千差萬別的特殊物體。總起來看,他認為,“萬物”是從水、火、木、金、土五種特殊實物變化而來的,五種特殊實物是從陰陽二氣變化而來而來的,陰陽二氣又是從“一”變化而來的。他所謂“一”,就是《老子》的“無極”和《易傳》的“太極”。把“無極”和“太極”兩個哲學範疇統一起來,重新對本原的實體進行哲學加工,顯示周敦頤“合老莊於儒”、融合儒道哲學的新動向。
他運用兩推法來說明“一”與“萬”的統一關係。一方面,從一到萬、從本體到現象:“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其公式為:無極(太極)→陰陽→五行→萬物。另方面,從萬到一,從現象到本體:“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其公式為:萬物→五行→陰陽→無極(太極)。把兩者結合起來,就是:
“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從上引材料可以看出,他的宇宙模式論雖然糅雜了物化論(“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陰陽五行學說(“二五之精”)的思想資料,但仍然歸其本於無極(太極),貫徹的是老子“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哲學路線。不過,他把無極和太極兩者結合起來規定本原的實體的特徵,顯示了道學開創者的理論思維水平。一方面,“無極而太極”,說的是無極雖可名之為無,但無中涵有,其名為太極。因此,無極不是絕對的空;另方面,“太極本無極”,說的是太極雖可名之為有,但有本於無,其名為無極。因此,太極又不是具體的物。周敦頤把本原的實體規定為實有而非物、本無而不空的絕對體,是對以往哲學思辨的理論總結,表示他力圖克服玄學、佛學空無本體論的理論局限,為宋明道學在本體論上開闢新的途徑。
太極生陰陽
周敦頤畫像
周敦頤畫像
為了論證“一實萬分”的本體論,他還以“誠”、“神”、“幾”等古老範疇進行哲學加工,進一步提出了太極生陰陽的動靜觀:
“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太極圖說》)
“寂然不動者,誠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動而未形、有無之間者,幾也。”(《通書》)
“動而無靜,靜而無動,物也。動而無動,靜而無靜,神也。動而無動,靜而無靜,非不動不靜也。物則不通,神妙萬物。”(《通書》)
周敦頤用“物則不通,神妙萬物”的動靜觀解釋了“太極生兩儀”的古老命題。他用太極的“一動一靜”解釋了陽氣和陰氣的產生。所謂“生陰生陽”、“分陰分陽”,都是說陰陽二氣是從太極自我運動過程中產生、分化出來的。如果沒有太極的“一動一靜”,即如果沒有“無極(=太極)之真”,那末,即使有“二(二氣)五(五行)之精”,也不能“妙合而凝”,產生萬物。因此,把“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這兩句話與“物則不通,神妙萬物”聯繫起來看,萬物的生生不已不過是“變化無窮”、掌握動靜主動權的太極在那裡推動而已。這就在“萬物”、“五行”、“二氣”之上安上了第一推動者——無極(或太極)。
宋代道學家都用外因論解決理氣關係問題。二程的追問“所以陰陽者”,朱熹的追問“所以變通者”,都是受了周敦頤外因論的啟發,為“形而上之道”的精神本體提供理論依據。
主靜立人極
周敦頤楷書《無欲故靜》
周敦頤楷書《無欲故靜》
《太極圖說》的起點是“無極而太極”的宇宙本體論,其終點則是“主靜立人極”的封建倫理觀。
首先,“無極而太極”自我運動的結果,最後產生了“得其秀而最靈”的“人”(《太極圖說》);而“天下之眾,本在一人”(《通書》)。這個眾人之秀的“一人”,由於掌握了所謂“仁義之道”,就可以使“天道行而萬物順,聖德修而萬民化。大順大化,不見其跡,莫知其然之謂神。”(《通書》)這個“以仁育萬物,以義正萬民”的“聖人”,就是代表“妙萬物”的“太極”來統治社會的。因此,被周敦頤神聖化、絕對化了的無形無象而又最高最初的“太極”,歸根到底是為宋代有權有勢而又至尊至貴的封建上層統治者服務的。
其次,太極的“一動一靜”掌握了“化生萬物”的樞幾,使“二氣”、“五行”、“四時”這一系列自然秩序在它的推動下“妙合而凝”、“變化無窮”。與這種“妙合”相應,封建社會的等級秩序,也是“陰陽理而後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萬物各得其理然後和”(《通書》)這種“合理性”,周敦頤叫做“萬一各正,小大有定”(《通書》)。在自然界,萬物(“萬”)與太極(“一”)各有其應處(“正”)的地位;在社會上,統治者(“大”)與被統治者(“小”)也有其不移(“定”)的等級。周敦頤所欲論證的封建等級就是被以後道學家哲學化的所謂“不和乃和”、“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的“理”。
最後,正因為人是“得其秀而最靈”,所以也總是有強烈的感情和慾望。如果“民之盛也,欲動情勝,利害相攻,不止,則賊滅無論焉。”(《通書》)因此,他提出了三字訣。一曰“定”,就是“定之以中正仁義”,建立符合封建統治的政治原則和道德標準,“俾人自易其惡,自至其中”(《通書》)。這就是所謂“存天理”。一曰“主”,就是“主靜”,因為“欲動情勝”是不可收拾的,只有“主靜”、“慎動”(《通書》),才能深入考察“動而未形有無之間”的“幾”(苗頭)。這就是所謂“滅人慾”。一曰“立”,就是“立誠”,因為“誠”既是“萬物資始”的宇宙本體,也是所謂“純粹至善”的先天本性(《通書》)。只要掌握了“誠”,就掌握了“五常之本,百行之源”(《通書》)。這樣“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誠斯立焉。”(《通書》)人們都照著封建道德的標準去規範行動,誠心一立,人極也就立起來了。
太極無極
周敦頤以儒家學說為基礎,融合道學,間雜佛學,提出"太極而無極"的宇宙生成論。他認為,無極(無)生太極(有)。太極能動能靜,動則生陽,靜則生陰。動之極則走向靜,靜之極又回復為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陰陽生兩儀(天地)。再陰變陽合:生水、火、木、金、土五行。五行之氣流動,推動春、夏、秋、冬四季運轉。故五行統一於陰陽,陰陽統一於太極,太極本原於無極,無極是宇宙生成的根本。陰陽二氣與五行之"精"巧妙凝合,又形成男女。變化無窮的萬物中,人得天地之"秀"而為萬物之靈。五行之性觸感外物而動,則呈現惡與善,形成錯綜複雜的萬物。
至誠主靜
周敦頤在宇宙生成學說基礎上,又提出"至誠"和"主靜"的道德論。他認為,人性有五品,即剛善、剛惡、柔善、柔惡和中;適中是最完善的人性,其餘諸品皆有缺陷。只有達到"至誠"境界,人性才能完善。因為"誠"源於宇宙的本原,體現太極的道德本質。是五常(仁、義、禮、智、信)的根本,是行為的淵源,是聖人立身之德。達到"誠",則進入至高至善的道德境界,成為聖人。為達到"至誠",提出"主靜"的修養方法。讓人們懲忿窒慾遷善改過,從寡慾達到無欲。無私無欲,便成為至聖。這樣的聖人,便可與天地之德、日月的光明、四時運行之序、鬼神作凶吉等最高法則相符合。
他還從道德論的角度,闡述禮樂。認為禮就是理(條理),陰陽有理而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萬物皆得其理而後和。樂就是和,陰陽理而後和,萬物也有其理而後和。故要先講禮、而後讀樂。在聖五制禮法、修教化、三綱正、九疇敘、百姓大和之後,乃可作樂。樂的作用是平天下之情,故樂聲應"談而和"。使人不起慾念,心如死水。樂聲淡、樂辭善、可移風易俗。妖聲艷辭,則敗壞風尚。古聖人作樂,以宣暢和心,使天地和、萬物順,感動神祗、鳥獸。
文以載道
周敦頤提倡"文以載道"。強調文辭是藝,道德為實。篤其實而書之,美則愛、愛則傳,賢者得而學之,是為教化。不務實,雖業師保勉,人也不學。不知務道德,而專以文辭為能,是"虛車",實為弊端。
明慎用刑
周敦頤政治主張的中心是"順化"。指出聖人在上,以仁育萬物,以義正萬民。聖人修仁義之德,萬民才能接受教化,化而為善。同時,也強調刑罰,認為天以春生萬物,以秋成萬物。故聖人法天,以政養萬民,以刑治世。但要"明慎用刑"。主刑者,掌握人的性命,不可不慎,要中正明達。

傾向改革

鑒於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周敦頤提倡要認識天下之勢。天下形勢極嚴重,則不可挽回。認識形勢嚴重,要靠力量挽回。認識不早,力量不積,則無力與人競爭,是天意。不早認識,不積蓄力量,不用力挽回形勢,則是人事問題,不能怪天意。故政治上傾向改革,稱讚新政。
根據長期的仕宦和講學的實踐,強調尊師重道。指出師道立,則善人多;善人多,則朝廷正,而天下治。

個人作品


《周元公集》

周子之學以主靜為宗。平生精粹,盡於《太極圖說》《通書》之中。詞章非所留意,故當時未有文集,《周元公集》為編修朱筠家藏本。

《太極圖說》

太極圖說
太極圖說
《太極圖說》是中國宋代周敦頤為其《太極圖》寫的一篇說明。全文249字。該文認為,“無極”是宇宙的本原,人和萬物都是由於陰陽二氣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互作用構成的。五行統一於陰陽,陰陽統一於太極。文中突出人的價值和作用,該文主張:“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在人群中,又特別突出聖人的價值和作用,認為“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該文對後世影響很大,版本很多,朱熹《近思錄》、黃宗羲等所編《宋元學案》等盡皆收入。

《通書》

通書》是周敦頤讀易經的心得。學易經,搞預測的也多,搞風水、看相算命的還不少,但究竟研究得怎麼樣?這些預測大師的境界、文化、氣質就未必能高明起來。周敦頤是宋明理學的開山鼻祖,他以他的境界,出入於儒釋道三教,在通過學習易經的過程中,將其心得寫了短短四十章。這四十章里,融通了儒釋道的根本精神,把儒釋道的智慧通過易經的讀書心得凝練在一起。

《愛蓮說》

清·翁方綱楷書《愛蓮說》
清·翁方綱楷書《愛蓮說》
周敦頤認為,那菊就是花中的隱士了。“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而蓮,則是花中的君子。這就是作者所做的一個區分,作為一個讀者,我們也就認同了作者的這個區分。接下來,作者告訴我們,他要追求的是什麼。現在看,像陶淵明那樣愛菊花的人太少了、越來越少了。而像作者這樣愛蓮的人,那大概也就更少了,那麼在現實社會當中,更多的人們去愛的是牡丹這樣的東西。他的話里就是說更多的人追求的是一種榮華富貴的生活。所以三種花分別暗喻了三種人生的價值追求。
作者周敦頤很明確的告訴了我們他的價值追求,他想要做君子。我們可以這樣說,君子他胸懷坦蕩,光明磊落,為人正直,具有獨立人格,令人敬佩。我們可以做這樣的一個比較,君子和隱士相比,他不避世,敢於擔當,“知其不可而為之”,和追求富貴的人相比,他不追求個人的榮華富貴,而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由此我們可以推想,作者周敦頤也應該是一位儒者。

家族成員


人物關係名稱官職註記
祖父周智強為始遷營道的周從遠之單傳獨子
父親周輔成(原名懷成),字孟匡官至桂嶺縣令在桂嶺任職一年多,便辭職歸隱
母親鄭氏哥哥鄭向是龍圖閣學士,為飽學之士
兄長周礪為周輔成與元配唐氏所生
兄長盧敦文為鄭氏與其前夫盧郎中所生
姐姐周季淳為周輔成與鄭氏之女,出嫁一年多,就死於瘟疫
弟弟周敦賁為周輔成與鄭氏之子,季淳死後的第三個月突然發病而死
長子周壽(字季老,一字元翁)司封郎中
次子周燾朝議大夫徽猷閣待制

軼事典故


命名五星堆

天禧五年(1021年),重陽節,周輔成同幾位兄弟一起聊天,共度重陽。當時秋高氣爽,遠處青山如黛,近處田野里的禾根豆一片金黃。特別是村前的五個土墩子,引起大家的興趣。大家商量著要為這五個土墩子起個名,但一時又想不出什麼名最為合適。這時,正在旁邊玩耍的小敦頤,看到大人們沉思的樣子,就脫口而出,說這五個土墩就像五顆星星。那東邊的叫木星,南邊的叫火星,西邊的叫金星,北邊的叫水星,中間的叫土星,合在一起,乾脆就叫做“五星堆”。大人們聽了,都覺得小敦頤講得有道理,於是就將這五個土墩正式命名為“五星堆”,並作為樓田保的一景。

少年立志

周敦頤從小聰明好學,勤于思考。遇到什麼問題,喜歡尋根究底,不搞明白決不罷休。他會經常向衡州(今衡陽)舅舅提出一些看似稀奇古怪的問題,如什麼天上的星星是怎麼來的,太陽為什麼東起西落,月亮為什麼有盈虧圓缺,為什麼會颳風下雨,地上的萬事萬物是怎麼形成的,等等。對於周敦頤提出的這些問題,周輔成總是不厭其煩,盡自己所知給予解答。當然,這其中的很多問題,周輔成是沒有辦法回答清楚的。一方面,受周輔成的知識所限,另一方面也是受當時的科技水平所限。而周輔成也非常喜歡周敦頤的這一性格。
隨著年齡的增長,周敦頤的知識也不斷地增長,學業大有進步。到十二三歲時,周敦頤已經讀完了《四子書》(即《四書》)和《書經》《詩經》《禮經》《春秋》等儒家典籍,有的還能背誦得滾瓜爛熟。同時,周敦頤還能寫出一手好文章,不僅立意新穎,而且有著自己的獨特見解。八歲時,其父親已過世。

月岩悟道

月岩位於都龐嶺東麓,距周敦頤故居約七公里。岩洞內周圍削壁千仞,白石璀瑩。這個巨大的岩洞,還有東西兩座洞門。最為奇特神秘的是,在這個岩洞內的不同位置,可以看到不同的景物變化。如果你從東洞門進,朝西洞門行走,往頭上的洞口看去,開始只能見到一彎“殘月”,形似蛾眉,如下弦月。再往前走,那“月亮”像鐮刀、像小船,由缺而圓。到了岩洞中央,當頂便是一輪“皓月”,成為“望月”。繼續往前走,這輪“皓月”又逐漸由圓而缺,最後又是蛾眉一彎,成為“上弦月”。正是由於這種不同方位引起的景物變化,使月岩在人們的心目中充滿了神秘感,月岩的名氣也不脛而走。相傳周敦頤十四歲時,曾築室於月岩,在那裡讀書並在那裡悟得“無極而太極”的道理,為其後來學術思想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謚號“元公”

宋寧宗賜周敦頤謚號為“元”,因此周敦頤又被稱為“元公”;到宋理宗時,從祀孔子廟庭,確定了周敦頤的理學開山地位。

後世紀念


石鼓書院

據明代萬曆《重修石鼓書院志》、清代《清泉縣誌·營建志·祠祀》載,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衡州知府史中重建書舍六間以待遊學者,有禮殿祀孔子,韓張祠祀韓愈、張栻二夫子。成化十八年(1482年),知府何珣修復舊祠時,增祀朱熹,遂創三賢祠。萬曆十七年(1589年),朝廷允禮部尚書曾朝節之奏請,增祀周敦頤,后又進李寬李士真、黃干三人,遂改號七賢祠。(參見詞條:石鼓七賢

遺跡故里

周敦頤在衡陽生活的遺跡原有五處:
一是緊伴石鼓書院即今司前街古稱濂溪街(現衡陽市中山南路司前街口)是他外祖父左侍禁鄭燦居住的祖宅;
二是今蒸水橋北原鄭家莊戶房即北岸濂溪周氏祖屋,由長子周壽次子虞仲後裔繼承,今居衡陽市衡南縣車江鐵市、衡陽縣金蘭寺、重慶、洪江等周姓即源於此支。
三是衡陽市高新區柘里村愛蓮堂,是周壽五子季仲次子興繼來此繼承祖業,愛蓮堂原是鄭家祖傳莊戶房(距離—千二百餘年),鄭氏譜載“衡州西關有巨浸曰西湖”,“向公世居衡陽郡城外西湖”。鄭向祖孫五人五進士,世代衣錦詩書傳家,家產頗豐。宋時周圍山林田土多是鄭家祖產,后按規制濂溪公祭祀田四百畝(政義鄉三百畝、長平鄉一百畝)田租收入和年撥官銀二十八兩用於濂溪周氏宗祠春秋二祭。
宋末衡陽對周子紀念性建築還有一院四祠,即西湖書院,西湖北岸濂溪祠,鳳凰山濂溪祠、瀟湘門內濂溪祠、石鼓濂溪祠,以上並非家祠,是屬國家官設祭祀周子和教學合一的紀念地(年撥祭祀銀四十兩)。

愛蓮堂

周敦頤,八歲來衡陽投靠舅父鄭向,度過了人生最重要的17年成長時期,開創的理學成為宋、元、明、清700年不動搖的官學,在衡陽寫下的119字的《愛蓮說》因其借物言志,用蓮花自喻,潔身自愛,被世代傳頌。現有濂溪書院、濂溪祠、愛蓮亭、濂溪別墅、周子祠等濂溪文化載體。愛蓮堂坐落在衡陽市華新區柘里村。祠堂中堂門上高懸“愛蓮堂”橫匾,祖堂神位上供奉著周敦頤、魯迅(周樹人)、周恩來的照片。
2007年6月,周恩來總理的堂侄、原揚州市老乾局局長周華瑞來衡陽“愛蓮堂”祭祖時,隨攜周總理手書“愛蓮堂”鄭重製匾懸掛。
2009年11月24日,道縣濂溪故里為建周子衣冠冢,特派專人專車來衡陽“愛蓮堂”奉取“靈土”。
2014年道縣周敦頤故里晉陞國家AAA景區。

周敦頤墓

周敦頤墓,又稱濂溪墓,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區蓮花鎮周家灣之栗樹嶺,墓區總佔地面積4.3萬平方米。十年動亂期間,周敦頤墓地面建築遭到嚴重破壞,但地下墓穴仍保存完好。
1959年,周敦頤墓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經過修復,建成有牌樓、門樓、濂溪祠愛蓮池等景點。
1999年,在香港周氏宗親總會的資助下,完成周敦頤墓第一期修復工程,使珍貴歷史遺跡得以保存。香港周氏宗親總會再出100餘萬元巨資復修該墓。

濂溪書院

濂溪書院
濂溪書院
汝城濂溪書院始建於宋寧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為紀念北宋理學鼻祖周敦頤(世稱濂溪先生)而建。
公元1050—1054年,周敦頤任桂陽(今汝城)縣令。期間“風節慈愛,吏治彰彰”,並在此寫下《愛蓮說》《拙賦》等千古名篇。周敦頤創立了理學理論基礎,被稱為“上承孔孟,下啟程朱”的先賢。千百年來,汝城“士率其教,吏思其威,民懷其德”,興建書院永作紀念。雖經近千年的滄桑變遷,然薪火相傳,保存至今。書院為宋式四合院磚木迴廊結構建築,建築面積1618平方米。

千年誕辰

周敦頤像
周敦頤像
2017年6月23日,周敦頤誕辰1000周年紀念活動暨第八屆理學文化節在湖南省永州市道縣開幕。紀念演出后舉行了濂溪書院揭牌、敬獻花籃等儀式,活動期間還將舉辦周敦頤哲學思想、理學人物與流派學術研討會、濂溪後裔座談會等主題活動。

人物評價


史書評價

《通書略序》:“今周子啟程氏兄弟以不傳之妙,一回萬古之光明,如日麗天,將為百世之利澤,如水行地。其功蓋在孔孟之間矣。”
《宋儒學案》:“孔子而後,漢儒止有傳經之學,性道微言之絕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若論闡發心性義理之精微,端數元公之破暗也”。

歷代評價

朱熹:“太極”說是“推一理二氣五行之分合,以紀綱道體之精微。”(《通書》)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宋史·周敦頤傳記載》

影視形象

時間劇名演員
2017年《愛廉說》黃小超(少年)、陸劍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