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胡國珍的結果 展開

胡國珍

湖北理工學院電子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院長

胡國珍,湖北鄂州人,華中科技大學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博士研究生,武漢大學電氣工程博士后,湖北理工學院電子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院長。

人物經歷


胡國珍,男,博士,副教授,2014年入選首屆“湖北省青年英才開發計劃”,2015年入選湖北省“三區”人才支持計劃,武漢理工大學武漢紡織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華中科技大學電力電子及電力傳動專業博士,武漢大學電氣工程博士后。現任湖北理工學院電氣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院長,湖北省中小企業智能電力電子研發推廣中心負責人,湖北省智能物流輸送工程實驗室負責人,湖北省優秀中青年創新團隊“多節點能量管理的光伏發電系統研究”骨幹成員,湖北理工學院優秀青年創新團隊“儲能電池功率調節系統研究”負責人。武漢電源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自動化學會會員,黃石市標準化技術專家,黃石市企業科技特派員。

主要成就


主要貢獻

近年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30餘篇,其中SCI/EI檢索12篇,主持國家博士后科學研究基金“工業柔性物流系統無接觸供電傳輸機理及多機耦合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電動汽車一體化電站電力電子介面特性與儲能電池耦合機理研究”、湖北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直流微電網系統能量變換及控制技術研究”等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授權國家專利5項,軟體著作權登記2項。
在提高自身業務素質的同時,參與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活動中,積極同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注重研究成果的轉化,同多家企業合作開發了無接觸供電技術、併網逆變器等多項產品,合作經費達100餘萬元,部分產品已逐漸走入市場。2014年受黃石市科技局委派作為企業特派員入駐湖北三豐智能輸送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展開了“無接觸供電技術”產品的開發,該技術目前已進入產品測試階段,其關鍵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進一步提升了區域產業核心競爭力。相關合作成果分別在第十一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暨第十屆中國·湖北產學研項目洽談會以及第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製造技術及裝備與材料展覽會(AMTS2015)”等展會展出。
立足自主研發先後主持研製了“智能開放式電力電子實驗綜合裝置”、“新能源發電實訓綜合系統”、“PLC交流調速實訓平台”及“機器視覺液位檢測平台”等多種教科研儀器設備,該裝置主要針對當前相關領域高等教育實驗教學儀器設備功能欠缺問題而進行研製,目前已投入實踐教學應用,極大的培養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該設備在2015年春季高等教育裝備展示會暨首屆湖北省高等學校自製實驗教學儀器設備展上展示,參展作品得到了評審專家和參會代表的高度認可,獲得湖北省高校自製實驗教學儀器設備二等獎和優秀獎
在為黃石本地經濟發展做好服務工作的同時,成功與省外企業對接開展合作,同溫州育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多項科技項目的攻關和成果轉化,其中合作開發的“智慧教室”和“紅外電子白板”在第66屆中國教育裝備展上獲展,獲得用戶好評。光伏並離網逆變一體機”列為2014年浙江省技術成果簽約科技成果,“智慧教室”於2013年浙江省科技成果交易活動成功拍賣,成果轉化金額75萬元。通過與多家溫州企業開展產學研洽談,在溫州市永嘉縣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湖北理工學院-永嘉研究院,與企業合作模式已由初期的單一技術諮詢、技術轉讓、合作開發,逐步向共同研發機構和實驗室、聯合培養人才領域拓展。

學術論文

[1]陳波,胡國珍,張先鶴,等.自動引導小車感應耦合電能傳輸系統的設計[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2021,37(2):5-8.DOI:10.3969/j.issn.2095-4565.2021.02.002.
[2]周瑞,李夢瓏,胡國珍,等.分數階RLβCα帶阻濾波電路特性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20,39(1):13-17.DOI:10.3969/j.issn.1006-7167.2020.01.004.
[3]劉俊,胡國珍.基於狀態積分反饋的大功率逆變器複合重複控制策略[J].電測與儀錶,2019,56(2):110-115,133.DOI:10.19753/j.issn1001-1390.2019.02.017.
[4]周瑞,章磊,胡國珍.分數階RLβCα帶通濾波電路特性研究[J].電子元件與材料,2019,38(7):69-75,94.DOI:10.14106/j.cnki.1001-2028.2019.07.012.
[5]胡國珍,段善旭,陳昌松,等.弱電網下儲能電池能量回饋系統自適應併網控制策略[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3,37(1):84-89.DOI:10.7500/AEPS201204083.
[6]尹念東,胡國珍,余鋼.對地方高校虛擬學院建設的思考[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37(3):71-76.DOI:10.3969/j.ISSN.2095-4662.2020.03.013.
[7]胡國珍,劉俊,方支劍.不控整流電路不平衡電壓工況特性分析[J].電氣傳動,2018,48(4):22-28.DOI:10.19457/j.1001-2095.20180405.
[8]李夢瓏,胡國珍,張華,等.基於U型取電結構的IPT系統功率傳輸技術研究[J].電力電子技術,2020,54(2):24-27.DOI:10.3969/j.issn.1000-100X.2020.02.007.
[9]胡國珍,馬學軍,徐濾非.面嚮應用型實踐人才培養的電力電子技術實踐創新平台研製[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34(1):33-37,40.DOI:10.16791/j.cnki.sjg.2017.01.008.
[10]黃松柏,胡國珍.一種磁通切換電機轉子初始位置檢測新方法[J].控制工程,2017,24(1):197-202.DOI:10.14107/j.cnki.kzgc.150379.
[11]張浚坤,馬學軍,胡國珍,等.基於大功率ICPT系統的載波通信設計[J].電源技術,2016,40(10):2058-2060.DOI:10.3969/j.issn.1002-087X.2016.10.046.
[12]周瑞,胡國珍,章磊.分數階RLβCα電路特性研究[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2019,35(1):6-12.DOI:10.3969/j.issn.2095-4565.2019.01.002.
[13]胡國珍,馬學軍,嚴偉,等.一種高精度恆流源直流電子負載研究[J].測控技術,2015,34(1):107-110.DOI:10.3969/j.issn.1000-8829.2015.01.030.
[14]胡國珍,馬學軍,陸小洲,等.一種兩級式LED恆流驅動電源設計[J].計算技術與自動化,2015(1):44-47.DOI:10.3969/j.issn.1003-6199.2015.01.010.
[15]章磊,胡國珍,潘超,等.地方本科高校通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2017,33(6):63-66.DOI:10.3969/j.issn.2095-4565.2017.06.015.
[16]胡國珍,馬學軍,羅坤,等.全數字鎖相的高功率因素三相三線Vienna整流電路研究[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2017,33(2):5-9.DOI:10.3969/j.issn.2095-4565.2017.02.002.
[17]程浩,胡國珍,羅坤.無線射頻識別防丟失系統設計與測試[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2015,31(6):12-15.DOI:10.3969/j.issn.2095-4565.2015.06.004.
[18]姜銳,胡國珍,龔鼎,等.基於MSP430F149的模擬旋轉倒立擺控制裝置設計[J].自動化應用,2015(8):7-8,10.DOI:10.3969/j.issn.1674-778X.2015.08.004.
[19]胡國珍,馬學軍,鄒德軍.乙太網供電電源的設計與實現[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2014(4):12-15.DOI:10.3969/j.issn.2095-4565.2014.04.004.
[20]胡國珍,嚴偉.基於網路控制的Boost變換器建模及時延分析[J].工業控制計算機,2014,27(1):114-115,118.DOI:10.3969/j.issn.1001-182X.2014.01.049.

科研項目

1.電力電子介面特性與儲能電池耦合機理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湖北省科技廳
2.工業柔性物流系統無接觸供電傳輸機理及多機耦合研究,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
3.工業網際網路裝備創新技術研究,中央引導地方科技專項,湖北省科技廳
4.工業AGV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研究與應用,湖北省知識產權示範應用項目,湖北省知識產權局
5.充放儲一體化電站功率調節及能量管理系統研究,湖北省科技創新團隊,湖北省教育廳

獲得榮譽


獲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韓國電力電子優秀學術論文獎、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二等獎、黃石市優秀學術成果獎、湖北理工學院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近年來多次獲得全國大學生電子競賽“優秀組織者”、“優秀指導教師”,全國“飛思卡爾”智能小車比賽“優秀指導教師”、湖北省大學生挑戰杯“優秀指導教師”、湖北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湖北理工學院優秀科研工作者、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指導學生獲全國大學生電子競賽二等獎1項、湖北省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指導學生獲湖北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3次、全國大學生智能小車競賽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湖北省大學生挑戰杯二等獎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