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克非
黃克非
黃克非,字國璋,1923年生,雲南曲靖人,1950年犧牲。
黃克非,原名黃玉祥,字國璋,1923年12月28日出生在雲南曲靖宣威海岱沖恰租戛村的一個農民家庭。父親黃雲標,經營著幾畝瘦田薄地,兼做鹽巴、生漆等小本生意。黃克非7歲時,父親害痢疾病去世,留下他和一個小妹妹,跟著母親浦渙芝度日。母親節衣縮食,一心要把黃克非撫養成人。1932年,黃克非被送到離家20多里的文閣兩級小學讀幕書。這時,剛好中共地下黨員黃雲梯、徐文交烈和何正坤等,由曲靖轉移到這所學校教書,黃雲梯是黃克非的親叔叔,對他影響較大。不幸的是,1934年春,關心和啟蒙著他成成長的叔父被人殺害,在他心裡第一次激起了對萬惡的舊社會的憎恨。同年秋,他轉學到家鄉的復明小學(今十三中)讀高小,由於家庭的多種不幸,促使他學習更勤奮。1936年春,賀龍率領的紅軍隊伍長征路過宣威海岱沖,紅軍總指揮部住在他們襯裡。當紅軍知道黃雲梯是地下黨員的情況后,對黃雲梯的親屬非常關心。政治部主任甘泗琪曾到當時黃克非就讀的復明小學,給師生作過報告,對師生們的影響較深,學生們自動湊錢買鹽巴送給紅軍。小小年紀的黃克非,由於受紅軍影響,當時就曾萌動過要跟紅軍去干革鞋命的念頭,只是由於年紀太小,未去成。
1937年,黃克非考入宣威縣立中學讀初中。他學習刻苦,愛好廣泛,品學兼優。1940年,考入昆華中學,讀了一年,又轉學到曲靖中學,於1943年底高中畢業。翌年春,到田壩小學任教,他教語文、數學,對學生認真負責,循循善誘,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多次送衣服給困難學生,為貧困學生交學費。他為人坦率,急公好義,勤奮自學。教書年半,後於1946年秋,考入昆明師範學院文學系。在師院就讀期間,他一直採取半工半讀形式,白天上課,夜晚去當家庭教師。假期間,就用更多的時間去兼職,以繕寫、刻印等方式掙錢維持學費。他不怕困難,不畏艱險,勇於追求真理,在校期間加入了民主青年同盟,並擔任學生自治會宣傳委員,工作、學習都較出色。
1948年,黃克非大學二年的學業快要完成時,學生運動風起雲湧,他毅然投身其間,蛐古到鬥爭的最前列。同年5月,上海發動了反對美國扶持日本仁侵略的愛國運動,昆明學生積極響應。昆明學聯發動全市三萬大、中學生,舉行遊行示威,一些人遭到反動軍警逮捕。為鬥爭需要,各校學生集中到雲大和南菁中學,邊學習、邊開展鬥爭,發展成著名的“七·一五”愛國學生運動。7月15日凌晨,敵人包圍了集中在雲大和南菁中學的學生,逮捕師生四百多人,黃克非亦被捕,被押送憲兵十三團和警備司令部,經疊受了兩個多月的嚴刑審訊。最後將其中的67名師生押送“特種刑事監獄”,移交“特種刑事法庭”審理,黃克非也在其中。
他們把監獄當戰場,堅持鬥爭。黃克非經受了敵人的許多折磨,仍矢志不移,誓以敵人鬥爭到底。他在10月4日從獄中寄給他堂叔黃雲品的信中說:“侄身幽囹圄,唯心廣體胖,堂堂氣宇軒汗昂,並未有憂鬱之感”。又在1 1月9日一封信中說道:“我們尚有二十二人未審訊。……我們痛心,我們七十餘人的時光,就在無意義的生活里給葬送了。……我們是人,我們有理智,有感情,我們的天理未泯……。”鏗鏘的語言,句句表現了革命者的錚錚鐵骨。他身居獄中,心憂社會。在11月21日發出的信中寫道:“家鄉豐收,為一良好現象,唯盜匪猖獗,似嫌美中不足,且為人民心腹之患,蓋官軍,匪軍來,交相征掠,民不聊生也……然當今之世,兵連禍接,稱心快意者,幾家能夠!”他在獄中的鬥爭決心,還可以從他12月2日寄出的一封信中看出:“……侄已被提起公訴,‘犯罪’事實是:“‘六月反美扶日學潮,曾參加罷課,搬入南菁聚集,擔任反美扶日反迫害委員會繕寫工作,違反政府勵行全國總動員關於集會之限制’。這都是無稽之談,侄已依法據理答辯了。”這真是志土不懼斷頭顱,只盼中華早得救。
黃克非回到家鄉時,正值宣威人民解放鬥爭蓬勃開展,在地下黨領導下,各區、鄉都在積極組建人民武裝和人民政權,黃克非很快投身到這些如火如荼的鬥爭中,奉命恢復海岱文閣中學和幾所小學的複課工作,並組建海岱地方工作隊。他兼任工作隊長,經常領著隊員深入各地農村宣傳群眾,開展工作,足跡踏遍了海岱槽子的山山水水。他身材魁梧,但痔瘡經常複發流血,他毫不介意,強疼疼痛,堅持工作。他那深邃自信的目光,坦率無私的言表,以及指揮隊員唱歌時打拍子的姿勢;都給隊員極大的信賴和鼓舞。這段時間,他的家成了工作隊的聯絡站,母親浦煥芝和妻子孫小粉也積極協助工中作隊做了大量工作。
1949年5月,宣威縣各區鄉人民政府相繼成立,黃克非擔任新三區(現海岱、東山、田壩、羊場四鄉鎮)行政委員會文教科長兼文閣中學校長。區委的行政工作,社會上的地方工作,學校里的教學工作,使他忙得不可開交,但他從容鎮定,工作有條不紊。他幽默風趣,到文閣中學上第一節課時自我介紹說:“同學們,我叫黃克非,黃色的黃,克服服困難的克,非常的非,取其克服非常困難之意,我肄業於西南聯大昆明師院,算半個大學生,現在來到本校和同學們一起學習……”這別開生面的自我介紹,使學生倍感親切,也道出了他本人的信念,真是名為其人。他善於做思想誘導工作。一次,他給學生講課,就引用了國文課中:“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的句子,深入淺出地聯繫當時的時局,講了抗日戰爭的勝利,中國革命的前途,啟發學生的革命思想。他還經常利用課餘時間,和學生們一道散步談心,藉以了解和誘導學生們的思想和認識。一次,他領著一些同學到野外談心,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說:“你們畢業以後怎麼辦?”大家一時答不上來,他便循循善誘地接著說:“我曾在一篇小報上讀過這樣一首三句半的打油詩,內容是:“學校畢了業,認為是德澤,找個服務處,沒得。職業沒處尋,回家打幫襯,背個破籃子,拾糞。”接著,他引伸道:現實社會,就是工人失業,學生失學,莫說中學生畢了業找不到事情做,就是大學生畢了業也難找到工作,就連我們西南聯大的著名教授聞一多先生,也還得替人家刻圖章掙錢補助生活,這樣的社會問題,只有共產黨才能解決,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也就是要解決這樣的社會問題。”他總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做思想工作。一批學生在他的誘導下,覺悟很快提高,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讀書會”,接著又被吸收加入“民青”組織。學校建立“民青”支部,后即通過讀書會和“民青”支部,團結廣大師生,開展社會工作。1949年中期,農村開展減租減息運動,他帶領這批骨幹力量,利用課餘時間,深入農村,推動工作,從而培養了一大批革命青年,為海岱地區的革命鬥爭作出了貢獻。
1950年1月24日,他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參加了征糧工作。當時征糧的政策是核查土地,計算稅銀(厘)。土地多的稅銀就多;土地少的稅銀就少,負擔的公糧也就少了,人們稱之為“合理負擔”。廣大群眾滿意,但是地主豪紳們則極為不滿。黃克非負責文閣片的征糧工作,他把學生安排到各村幫助工作。工作中,鬥爭非常激烈,反動地霸公開抗征,有的轉移土地,分散稅銀,尤其是德來土司安德輝,公開威嚇佃戶,強迫佃戶為其交糧。為了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推動征糧工作的順利開展,黃克非臨危不懼,帶領工作隊深入虎穴,發動群眾揭露敵人的陰謀,依法鎮壓了安土司,拔掉了釘子,推動了征糧工作。
反動地霸異常頑固,他們的抗征活動越演越烈,最後在匪特的策動下發展到武裝叛亂。1950年5月5日,土匪在倘塘地區發動叛亂,中共宣威縣委副書記耿介等革命幹部先後遭到殺害。5月17日凌晨,以劉發元為首的政治土匪,突然包圍了文閣中學。當天早晨六時,學校的起床鈴響後,匪徒們便趁機衝進學校。一個匪徒抓住一個同學問:“黃克非住在什麼地;這個學生看到來人的勢頭不善,便說:“我們校長昨天到區上開會沒有回來。”匪徒又追問:“他住在什麼地方?”這個學生又故意指了另一間屋子。當土匪們蹬開門發王現不是黃克非時,便馬上退出來,很快找到黃克非住處。黃克非發現被土匪包圍,突圍已不可能,只好隱蔽在室內的文件櫃後面。敵人包圍了他的住處並向裡面開槍,他僅憑一支手槍還擊敵人,等待區中隊來增援。這時區政府也被匪徒包圍。黃克非隻身奮戰,敵人的一顆子彈,穿透文件櫃,打穿了他的大腿,鮮血直流,他咬緊牙關,抽出襯褲上的帶子,扎住傷口上部,卧到床下,繼續進行還擊。敵人前後夾擊,黃連中數彈,最後匪徒們沖開後窗,向屋裡投一顆手榴彈,幾十塊彈片穿進黃克非的臉部和胸部,黃昏了過。敵人乘機衝進屋,將奄奄一息的黃克非拖到床前,向他的臉上、嘴上、脖子上連砍數刀,年僅28歲的黃克非,就這樣慘死在敵人的屠刀下,為新生的人民政權獻出了寶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