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越調的結果 展開
- 地方傳統戲劇
- 青海越弦
越調
地方傳統戲劇
越調,河南省、湖北省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越調除戲曲形式外還有曲藝和木偶兩支分支。1942年河南發生大旱,期間許多越調藝人(如張桂蘭)等都曾轉入過地攤說唱,等災荒過後,再重新回到舞台來演唱戲曲。木偶的越調分支在南陽一帶十分盛行,其中有些民間職業木偶藝人至今仍十分活躍。越調的主奏樂器早期是象鼻四弦,後來一般用墜胡。越調自誕生地四外流傳時,“音隨地改”,形成了“上路”、“下路”、“南邊”等地域流派。生路越調以南陽為中心,是越調的母調。唱腔質樸、婉轉、細膩、典雅而又不失豪放、粗獷、大氣,間有秦腔的元素。下路越調以許昌、漯河、周口為中心,又稱“小越調”。唱腔具有火爆、明快、高亢、豪放的特點。南邊越調以襄陽為中心向十堰等地擴散,與上路越調比較相似。
2006年5月20日,越調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是Ⅳ—27。
關於越調起源,流傳有多種說法。其中之一據說越調原本被稱為“月調”,乃中國古代戲曲的一般地方劇種所共同擁有的“平、背、側、月”的四種調門之一。根據現存的資料考察,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越調已經在南陽一帶地方廣泛流行開來。尤其在南陽一帶,他的民歌小曲“四股弦”專門採用月調來進行演唱,之後慢慢演變為專門的戲曲,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越調”,究其根源,實際是由南陽梆子的一種變體演化而來。最早的時候的唱腔原先是曲牌格式體制的,後來由於受到梆子等戲種的影響,在演出的劇目上逐漸正規化,其具體形式隨著由“正庄戲”(也即袍帶戲)到“外庄戲”(大多為傳統民間生活戲)的過程而發展變化。越調的表演開始由曲牌體向板腔體過渡,樂隊也由以嗩吶、竹笛為主過渡到以四弦樂器為主。
19世紀中期以後,為了適應廣大群眾的審美需要,越調演齣劇目的內容和形式發生了較大的變革。其中節日、廟會“對棚戲”的開展,促進了女演員的出現;題材上以反映現實生活、民間傳說、傳統故事為內容的“小三門”戲、“公案”連台戲等“外庄戲”迅速增加,進而大量地代替了以“外八角”為主的“正庄戲”的演出。由於這些“外庄戲”劇目多是由藝人自己編創,或由曲藝說唱改編而來,多用俚語方言演唱,鄉土氣息濃厚,生活性強,通俗易懂,白少唱多,活詞活唱,長短靈活多變,因而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歡迎。其中代表性劇目有《李雙喜借糧》、《火焚綉樓》、《白奶奶醉酒》、《楊八姐鬧酒店》、《張廷秀私訪》、《李天寶弔孝》、《劉公案》等。演齣劇目的變革,引起了音樂的變革,音樂唱腔除了保留少量常用的曲牌外,大部分都被板腔體所替代,新板式應運而生,【銅器調】、【十字頭】、【亂彈】等極大地豐富了板腔音樂,並使唱腔板式由原來的【慢板】、【流水】為主過渡到【慢板】、【流水】、【銅器調】、【亂彈】等板類並用。“外庄戲”的興起,打破了“正庄戲”演出中不易隨意“搭班”的狀況,促進了各地劇目、人才及各方面藝術的交流,推動了越調藝術的全面發展。越調劇種從此走上了全盛時期,成為河南最大的劇種之一。
越調 諸葛亮
1950年前後,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毛愛蓮等組建了紅光劇社。其他演員先後組織的越調演出團體有九女社、勝利劇團、新生職業劇團、大眾劇社等。1955年民間職業劇團進行普查登記,在原有的民間越調班社基礎上,河南省先後成立了鄭州市越調劇團、商丘專區越調劇團(后調歸周口地區)、許昌地區越調劇團、鄧縣越調劇團等十六個職業團體。
1956年,越調參加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了加工整理的傳統劇目《刮海》、《收姜維》、《哭殿》、《送燈》、《大保國》等,獲劇本、演出、演員等多項獎勵。新中國建國以後,於1959年舉行了河南省越調會演,彙集了全國上下十六個專業越調劇團,共有一千多名越調工作者會聚許昌,是越調界空前的盛會。 1963年,申鳳梅率周口地區越調劇團到北京演出,周恩來總理看了申鳳梅主演的《收姜維》后,接見全體演出人員,誇獎“河南的諸葛亮會做思想工作”。正當越調生機勃勃前進之時,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不少越調劇團被撤銷建制,大部分越調的劇團逐漸解散,大部分演職員被迫下放到農村,使越調藝術遭到嚴重挫折。於1976年之後才逐漸恢復。現今河南省有專業越調劇團十三個。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越調劇團恢復了十一個職業團體。1982年,申鳳梅再次率周口越調劇團赴京演出。
河南越調《老子》
越調所採用的調高一般為1=E或1=F,唱腔則由上下句形式構成,上句一般大都停在調式的主音以外的其他各音上,而下句則一般停於調式的主音上。越調的唱詞一般以七字、十字為主。它的句法結構有起眼落板、起板落板、起眼落眼、起板落眼等多種形式。
越調在唱詞上,其原有的傳統戲結構十分嚴密,唱詞少,道白多,語句相對比較文雅深奧,在唱調上也按一定的曲牌和調門演唱。現代劇中大都是根據說唱的故事和小說新編的劇目,唱詞多,道白少,通俗易懂。越調在唱腔曲牌上一向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調口的說法。越調在演唱的時候以真嗓為主,假嗓為輔。早在清朝末年曾經盛行的句尾拖腔的形式,以假嗓八度上挑的唱法,現今已經極少被使用。凈行的演唱的活動音區要比其他對應的行當高五度,所以大多採用假嗓演唱。因為越調的各行當在清代時都是男演員,因此比較容易採用同宮同腔的方式。發展到20世紀20年代以後,隨著女演員的登台唱戲以後,越調逐漸採用了男女同宮異腔的方法。
越調的伴奏樂器在文場一般以象鼻四弦為主,後於20世紀初逐漸改造成短桿形式,音弦的定調也隨之發生改變,此外再搭配上彈弦樂器月琴,就構成越調伴奏的“三大件”。除此之外的伴奏樂器還有諸如竹笛、三弦、嗩吶、笙等。發展到建國以後又增加了二胡、中胡、中阮、古箏、琵琶、大提琴等。越調的武場伴奏則一般以鼓板、手鑔、大鑼、小鑼為主,再配上堂鼓、低音鑼,後來又逐漸增加進許多種色彩性、效果性的打擊樂器,使其富有表現力。
越調的音樂豐富,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哼”之說。
九腔:前五腔分別叫一腔、二腔、三腔、四腔、五腔,都屬於【慢板】。從第六腔始轉【流水】。但也可以從第二腔或第三腔或第四腔轉【流水】。第六腔稱彩腔。第七腔稱吹腔,屬於曲版體。第八腔稱崑腔。第九腔稱哭腔,速度較快。
十八調:十字頭、亂彈、銅器調、披甲調、拉馬調、潼關調、打揪調、打鐵調、四河調、定杠調、玩猴調、二簧調、清戲調、羅戲調、銀紐絲、拖著調、嚇唬調、滾白。
越調的音樂體系有兩類:曲牌體音樂和板腔體音樂。
曲牌體音樂源於南北詞曲、雜曲等地方音樂。又有弦樂曲牌、嗩吶曲牌等的分別。
板腔體音樂有:
1.慢板類。這是越調最具代表性的音樂體系。有【大慢板】、【陰四板】、【二八板】(如《諸葛亮弔孝》中“小喬坐府”一折“九月重陽菊花黃”的過門,再比如《掉印》中“繡花屏”一折“風和日暖艷陽天”的過門)、【高四腔】(多用於黑頭、花腔等)等。這一類字少腔多,一板三眼,多表達哀怨、感傷、思戀、哀嘆等情感。
2.流水類。這是越調音樂創作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有【慢流水】、【苦流水】、【連頭流水】、【對口流水】、【上口流水】、【緊頭流水】等。
3.銅器調類。使用這樣的音樂時,過門時打擊銅器,過門多,說唱性強。上下句,每兩句打擊一次銅器。其派生調有:【十字頭】(每句十個字,三三四結構,最為著名是就是“四千歲你莫要羞愧難當”)、【亂彈】(每句一般七個字,二二三結構,比如“滿天烏雲風吹散”“靈前故友祭忠魂”“日落西山還轉東,我們楊家保國代代忠”)。
4.垛子類,也叫攢子類。主要板式是垛子,頂板唱。字少腔多,字句靈活,可加襯字。主要用於敘事、指責、爭辯、哀傷、痛苦地申訴等情節中。“張口板合口眼”,唱到板上叫頂板唱,即是垛子,唱到眼上即是亂彈。垛子類的派生板式有【花垛子】(比如《舌戰群儒》“莫道這長江水風急浪又猛”)、【疊句垛子】(比如《劉金定下南唐》中“坐山”一折)等。
5.散板類。有【非板】(節奏自由,可以獨立)、【滾板】、【倒板】(是一段唱腔的引子,比如《舌戰群儒》中“乘長風下江東連天濤涌”。其派生板式稱【軟倒板】,多由旦角演唱,比如《楊門女將》中“風瀟瀟霧漫漫星光慘淡”)、【大起板】、【叫板】(多在幕後唱,比如《斬楊景》中“日落西山還轉東”的前奏“女兒們,隨娘來呀”)等等。
6.哭腔。有板無眼,緊打慢唱,唱腔自由。
7.過板。第一句不獨立存在,打擊樂器奏出如上梯一般,所以又叫【上天梯】,比如《扒瓜園》“老頭子給隊里來種瓜”。
8.黑夾調。
9.碰板兒,又稱拉馬調。頂板唱,多用於抒情、對唱的時候。
10.碰花垛。由碰板和花垛子結合而成,多用於抒情、緩慢情緒的表達等時候。比如《盡瘁祈山》中“孔明祭燈”一折。
越調中的趙調在其表演技巧上還有一些特殊的技巧,如賈狗娃(假得酥)飾演大凈角色能七竅出血,樊書運飾演周瑜時能咬牙作響,杜天雲拌演趙公明能做到口出獠牙,劉金鐘飾演李俊時還能變臉作色等。
越調的腳色行當齊全,包括大紅臉、二紅臉、文生、武生、大凈、二毛、三花臉、正旦、花旦、閨門旦、浪旦、武旦、老旦等十幾種,每個行當都有鮮明的個性色彩。
1962年統計越調傳統劇目有五百六十多個,分為“正庄戲”、“外庄戲”兩類。其中“正庄戲”是取材於歷史類演義小說,它的體裁唱少白多,詞句語意較深。劇中的人物以“外八角”(男性角色)為主。而“外庄戲”則大多取材於民間傳說、公案故事。並且劇中的人物角色多以“內八角”為主。
越調《老子》走出河南找市場
越調自誕生地四外流傳時,“音隨地改”,形成了“上路”“下路”“南邊”等地域流派。
上路越調以南陽為中心,又稱豫西越調、南陽越調、大越調,是越調的母調。質樸、婉轉、細膩、典雅而又不失豪放、粗獷、大氣,有秦腔的元素,人們認為這是“南昆北弋東柳西梆”中的”西梆”——秦腔東漸的結果。南陽越調仍保留花腔,有假嗓甩腔,主弦為象鼻四弦,定E調。男演員較多。象鼻四弦音樂明亮而華麗,有勾音、墊指、靠弦等多種指法。四根弦的定弦為:第一、三弦定d2,第二、四弦定a2。
下路越調以許昌、漯河、周口為中心,又稱小越調。唱腔具有火爆、明快、高亢、豪放的特點。常用短桿墜子(經過特殊改造的墜胡)作為主奏樂器,有的劇團定F調。女演員較多。
南邊越調以襄陽為中心,向十堰等地擴散,與南陽越調比較相似。人們也稱其為“湖北越調”,以區別於流行於河南境內的“河南越調”。
越調作為傳統虛擬性的戲劇表演藝術,在襄陽、南陽、陝南地區亦頗具影響,該劇種的傳統劇目突出了懲惡揚善的戲劇思想主題,彰顯出中國戲劇藝術的教育功能本性。它以自身的戲劇板式、音樂聲腔、伴奏模式為優勢,創造了完整的戲劇音樂程式化體制,為當今研究民間戲曲、地方劇種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重要信息和線索。
截止2009年,河南省只剩下河南省越調劇團和許昌市越調劇團兩個專業演出團體,資金缺乏,新劇目產生困難,藝術人才青黃不接。當務之急是加大政策扶植的力度,調動各種力量對之進行搶救和保護,首要任務則是對老藝人的絕活兒進行搶救性挖掘。
何全志,男,1936年5月出生,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越調傳承人,河南省周口市申報。
袁秀蓮,女,漢族,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越調傳承人,河南省許昌市申報。
毛愛蓮,女,1930年3月出生,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越調傳承人,河南省許昌市申報。
葉祥成,男,漢族,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越調傳承人,湖北省谷城縣申報。
為了扶持許昌越調等地方戲,許昌市將“舞台藝術送農民”確定為“十項民生工程”之一,2010年起,每年按照“政府購買、院團演出、農民受惠”的原則,向4個專業劇團購買公益性演出400場,每場補助3000元,一舉穩住劇團陣腳,解除了演員們的後顧之憂。
2013年2月6日,成立許昌市戲曲藝術發展中心(許昌市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把精力投入到劇目創作和人才培養上來。
2018年6月5日上午,在順城街飛天舞蹈藝術學校,谷城縣非遺保護中心正式授牌,設立國家級非遺項目“湖北越調”傳承基地。
2018年3月23日,越調現代戲《丑娘》劇本研討會,在許昌市鄢陵金雨玫瑰莊園舉行。
2018年4月25日,中國越調網和河南越調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特邀河南明星擂主大愛劇團來京演出,下午2時在北京石景山區文化館劇場演出了越調傳統劇目《收姜維》。
2019年1月15日晚,大型越調革命歷史劇《吉鴻昌》在鄭州河南藝術中心大劇院演出。
2019年3月17日下午,中國戲曲學院組織的2018大運河文化帶省市戲曲非遺傳承人彙報演出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拉開帷幕,社旗縣越調劇團選送的河南省越調項目非遺傳承人王付春表演的越調《秦香蓮》中“見皇姑”一折贏得現場觀眾與專家的熱烈的掌聲、喝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