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3條詞條名為張宏的結果 展開
- 明代繪畫大師
- 廣東省雲浮市雲城區副區長
- 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張宏
- 甘肅省隴南市副市長、政協副主席
- 東北師範大學教授
- 雲南省紅河州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州總工會主席
- 北大醫院主任醫師
- 中共富民縣委副書記
-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 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
- 陝西省延安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
- 靖西縣安德鎮黨委書記
- 湖南省湘潭縣青山橋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 民進四川省委秘書長
- 河北威縣教育局局長
- 西漢張禹之子
- 重慶市合川區副區長
- 重慶市林業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
- 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政府甘泉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 於生
- 北京外語大學教授
- 上海巿浦東新區文物保護管理所副所長
- 長春理工大教授
- 大理州紀委信訪室副主任
- 北師大副教授
- 河南省濮陽市商務局原副局長
- 宋朝初期文學家
-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建築技術科學系主任
- 中國石油大學教授
- 上海市奉賢區區婦聯主席
- 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教授
- 甘肅民族師範學院副院長
- 張閎
- 帝亨資本董事
- 成都市住房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 遼寧省地方稅務局總會計師
- 武漢科技大學副教授
- 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總統計師
- 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教授
- 遼寧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 河南科學院高級工程師
- 南京理工大教授
- 暨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 四川省甘孜州鄉城縣國家稅務局紀檢組組長
- 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 廣東工業大學副教授
- 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教授
- 太原理工大學教師
- 建德市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副主任
- 成華區公平交易局長
- 周口師範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講師
- 長沙理工大學教授
- 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黨組成員
- 原江蘇省無錫市體育局副局長
- 醫生
- 楊凌區管委會副主任
- 上海市普陀區長風新村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 淮北市美術家協會主席
- 西北民族大學化工學院教授
- 新疆輪台縣政府原副縣長
- 民進四川省第八屆委員會秘書長
- 經濟觀察報前副總編
- 湘潭市國家稅務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 華容縣信訪局副局長
- 西式面點師
- 天津市和平區人大代表
- 四川省法院審判管理委員會委員
- 中衛市人民醫院副院長
- 北京市西城區宏廟小學職工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婦科腫瘤科專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
- 山東大學教授
- 太原理工大學藝術學院教師
張宏
明代繪畫大師
張宏(1577-1652后)字君度,號鶴澗,明代繪畫大師,江蘇蘇州人。善畫山水,重視寫生,筆力峭拔、墨色濕潤、層巒疊嶂、秋壑深邃、有元人古意;他畫石面皴染結合作為其特色。所作寫意人物,形神俱佳,散聚得宜,是明末吳門畫壇中的中堅人物,吳中學者尊崇之。
他在文人山水畫方面另闢蹊徑,在繼承吳門畫派風格和特色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師自然造化,創作出了富有生活氣息的繪畫作品,並在畫作中體現出了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畫面清新典雅,意境空靈清曠。代表作有:《棲霞山圖》、《浮嵐暖翠圖》、《延陵掛劍圖》、《西山爽氣圖》等。
張宏畫作賞析
傳世作品有:《棲霞山圖》、《句曲松風圖》、《浮嵐暖翠圖》、《止園圖》、《青綠山水圖》、《西山爽氣圖》、《華子岡圖》、《蘭亭雅集圖》、《琳宮晴雪圖》等。在文獻記載中,張宏一六五二年畫過一幅《蜀葵圖》,這是他留給人們的最後資訊。後來相傳有柴人在蘇州西山的密林中,見到了年逾九旬的張宏在山中作畫,其道袍加身,鶴髮童顏,猶如仙人一般。
《青綠山水圖》,上海博物館藏;
浙江省博物館藏 張宏《西山爽氣圖》
《蘭亭雅集圖》,首都博物館藏;
《琳宮晴雪圖》,輯入《參加倫敦中國藝術展覽會圖說》;
《柴門流水圖》,輯入《中國繪畫史圖錄》下冊;
《寒山蕭寺圖》,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
《牧牛圖》,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桐蔭高士圖》,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藏;
《萬壑秋林圖》,私人藏;
《浮嵐暖翠圖》、《秋塘戲鵝圖》,廣東省博物館藏;
《華子岡圖》 、《布袋羅漢圖》、《棲霞山圖》、《山水圖》、《石屑山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句曲松風圖》,波士頓美術館藏;
《仿宋元人山水冊》,美國私人藏;
《止園圖》,柏林東方美術館藏;
《西山爽氣圖》,浙江省博物館藏;
《溪山秋霽圖》、《風雨歸牧圖》、《山塘短棹圖》,南京博物院藏等。
張宏繪畫技法高超,筆墨靈動傳神,真跡者皆為精品,被各大博物館奉為鎮館之寶。《西山爽氣圖》被教委編入高二地理限選新教材,當做古代文人畫的範例;台北故宮博物院將《布袋羅漢圖》設計在了郵票上,以故宮博物院推薦的宋、明四位畫家張宏、晁補之、王問、梁楷所繪的四幅人物古畫為題材,印製郵票一組;《止園圖》冊更是被國際園林界稱為“中國古代園林”無與倫比的、最好的視覺證據。
張宏畫作賞析
他所畫山石質感堅硬,彷彿敲擊有聲,雲山煙樹之間,流水清澈,涓涓而下,使人身臨其境,恍若隔世。他的山水畫用渲染的手法烘托出深遠高逸的氣氛,奇峰怪石、濃密古木、清泉飛瀑共同構成了清新典雅、氣韻生動的畫面。
風格創新,筆法靈動
張宏《浮嵐暖翠圖》
張宏作畫風格創新,跳脫於傳統之外,而且,他傾向於描繪特定的實景,以之取代歷來傳統山水所推崇的形式和固定造型。這樣畫出來的山水畫給人一種動態的感觀,彷彿置身於畫面之中,去體會那峰巒起伏,綿延奔騰,江河湖港,煙波浩渺,氣象萬千的自然景觀。
一般的理念認為中國山水只描寫理想山水,而不表現特定實景。實際上,山水畫可說是根源於對特定地方實景的描繪,而且是在經過了幾世紀以後,才在五代和宋代的大師手中,一變而為體現宇宙宏觀的主題。然而,即便是這些大師所作的畫,也不全然偏離山水的地理特性,相反地,他們是根據自己所在地域的特有地形,經營出各成一家的表現形式,後來,這些自成一家的表現形式成了區分不同地域派別的標準。
開啟寫生主義之先河
“寫生”一詞,是因為美術史上的五代“工畫而無師,惟寫生物”的騰昌祐到宋“寫生趙昌”的歷史發展,而獲得了在品評上的意義。此後,凡是國畫臨摹花果、草木、禽獸等實物的都叫寫生;摹畫人物肖像的則叫寫真,而與之相應的有“寫心”和“寫意”。歷史上的畫家重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但不言寫生,可是,生活對於畫家的藝術發展卻有著一定的影響。到了明末吳門畫派中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寫生,首先是由明末吳門畫派的領軍人物張宏發起的。張宏把寫生當做作畫的基本形式,並加以創作,以山水為主,他帶著畫筆走進了大自然中,去自然中汲取藝術養分。這就是明畫錄所記載的“張宏,重寫生,師法自然。”這句話在今天聽起來很平常,但是在明朝時期,寫生可被看做是另類了,甚至還會遭到一些守舊畫家的反對。在當時南方很多畫派都是一味的臨摹古人,有的乾脆直接把古人的畫作拆開重新拼裝,東拉一座山,西取一棵樹,拼湊起來當做自己的作品。在這個時候張宏以其豐富的生活經歷和敏銳的才思,深深地感覺到了傳統書畫技法的陳舊與落後,於是就不顧同門和家人的反對,毅然決然地扛起了繪畫創新的大旗,並為之奮鬥了一生。如今,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們翻開歷史,發現了張宏的這些貢獻,無不為之驚嘆不已。
具象山水,意趣清幽
明 張宏《村徑柴門圖》軸
張宏《溪山秋霽圖》
山水畫的最高境界,是在具象山水中尋找超凡脫俗的意境。張宏要呈現的並非登覽廟宇的經驗,而是從雨中遠眺的感受。他在題款中寫道:“甲戌年初冬,明止挈游棲霞,冒雨登眺,情況頗饒,歸而圖此。”由畫幅下半部的細節,我們更可看出張宏的手法。張宏只畫了廟門,這扇門也只畫了局部,並且明顯地按照遠近比例法縮小。岩壁間石刻壁龕的描寫,並未如預期的那樣顯著,相反地,它與石壁和樹萌融合為一個視覺整體。張宏將此景壓縮為因應掛軸裱式的垂直畫面,布局也較乍看之時來得更具巧思;雖然如此,這張作品的視覺效果仍使人感覺到如面對一段未經匠意經營的自然景色一般。同時,高十一英尺有餘的畫幅本身,亦強化了如大銀幕電影或電視超大畫面般的臨場感,牽制了我們很大部分的視野。山水畫藝術的最高境界是在具象山水中尋找超凡脫俗的意境,那麼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張宏做到了,他是明代最成功的山水畫大師。
寫意人物,生動傳神
張宏《布袋羅漢圖》
水墨花鳥,自然天趣
明 張宏《秋塘戲鵝圖》
承上啟下,引領畫壇
張宏《蜀葵圖》
張宏畫作賞析
《明代繪畫》錄入張宏《村徑柴門圖》,並注曰:“張宏善畫山水,重寫生。筆力峭拔,墨色濕潤,層巒疊嶂,秋壑深邃,有元人古意。他畫石面連皴帶染為其特色。又能畫寫意人物,形神俱佳,散聚得宜,是明末吳門畫壇的中堅人物。”張宏自題:“村徑繞山松葉暗,柴門流水稻花香。”此圖作於張宏六十七歲時。描繪松林環抱,崇山拱衛的庭院山莊,高大蔥鬱的蒼松分為兩組,如同兩把打開的摺扇,掩護著山坳中的村落。村前稻田臨水,田園豐美,正有辛棄疾“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詞意。
明末畫壇之主導
約自萬曆至崇禎(1628~1644)年間繪畫領域出現新的轉機。以張宏為代表的蘇州畫家在文人山水畫方面另闢蹊徑,創作出了富有生活氣息的繪畫作品。他們在繼承吳門畫派風格和特色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回歸自然,到大山裡去寫生,使山水畫活了起來。
明代晚期是吳門畫派最興盛的時期,他們重視繼承古代人的筆墨傳統,把對風格的追求作為藝術的重要目的。而且,由於他們具有深厚的文化修養,有各自的美學追求,從而也具有一定的創造性。他們的筆墨技巧和表現手法,對後來畫壇有很大影響。湧現出一批師法自然,重視寫生的優秀畫家,張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張宏既是一位出色的文人畫家,同時又具備職業畫家的高超畫技與敬業精神。他作畫一絲不苟,非精品而不出,為後人所敬仰,吳中學者尊崇之。他的繪畫繼承了吳門畫派的風格和特色,在寫生的基礎上搞創作,整個畫面看起來深遠高逸、氣韻生動。明代後期山水畫,以張宏為最著名,吳門畫派到此進入全盛時期。
國際禮讚
張宏的具象山水在國際上歷來享有盛名,並一直是國際學術界研究的熱門。北京故宮博物院古書畫研究中心外聘專家高居翰先生對張宏尤為推崇。按高居翰教授的話說,張宏是唯一被推薦到哈佛大學諾頓講座的中國畫家,1979年3至4月間,高居翰教授應哈弗大學諾頓講座(Charles Eliot Norton Lectures)之邀,發表了一系列講演,在講到晚明繪畫的時候第一章便是:張宏與具象山水之極限。他講到:“十七世紀的中國繪畫為什麼這樣吸引我們?無疑地,這是由於這一時期的畫家創作了許多感人至深的作品。這一時期之所以引人注目,並不僅僅在於個人作品的美感與震撼力。誠如羅樾(Max Loehr)所曾經指出,中國早期繪畫系一長期、緩慢而持續不斷的發展,到了宋代,在大師們極致的成就中,達到了高峰,其後,元代畫家放棄了在繪畫中刻意追求氣勢雄渾的效果,而為中國繪畫史開啟了第二個截然不同的階段,此一發展在明末、清初時,達到最高點。宋元以及明清之際乃至於其後的幾十年間一一亦即十四與十七世紀一一是中國晚期繪畫史上關鍵且具劃時代意義的時期。這兩個時期不但產生了許許多多不朽的巨作,同時也開創了許多繪畫的新方向。例如張宏的寫生主義和師法自然的風格,開創了寫生主義的先河,並且把具象山水畫推向了一個高峰。張宏所關切的是客體世界中表象的美感,使之具象山水達到了無與倫比的極限。”
張宏《西山爽氣圖》(局部)
徐邦達“話”張宏
徐邦達先生對歷代知名書畫家年譜、名作、筆法風格等早就爛熟於心中。徐邦達的淵博學識,彷彿一部中國古代書畫史盡在胸襟。凡經他鑒定的作品,總是旁徵博引,一一列出依據。一次徐邦達在南京金陵飯店,有人拿來一嵌在鏡框中的扇面,請他鑒定。這是一幅金本的山水扇面,落款為已巳年張宏。凝神片刻,徐邦達說:“這是張君度(張宏字君度)畫的,此為其早期作品。他是位高壽的畫家,活了90多歲,生活在明萬曆至清順治年間。《明畫錄》說他‘善畫山水,筆意古拙,墨法濕潤’。”隨後徐邦達先生還講訴了張宏的一些繪畫風格和藝術成就,以及張宏開啟的寫生主義畫法對後世的金陵八家、朱耷、石濤等名家的影響,並稱讚張宏是明末最有成就的書畫大家。
風俗畫卷,承載歷史
張宏《擊缶圖》軸
穿越時空,修復一座園林
張宏《止園圖》冊
627年。對園林研究者來說,《止園圖》冊並不陌生。陳從周所編著《園綜》一書在卷首所附的十四頁園林圖,便選自這套圖冊。而《園綜》是做園林的人案頭必備的“工具書”。但這十四頁圖,黃曉只一翻而過。“拿到書大家都直奔文獻,很少有誰會把重心放在書前的園林繪畫上。”黃曉說,一直以來,他甚至沒意識到,這十四幅圖畫的是同一座園子。
在大洋彼岸,張宏的這套《止園圖》冊卻被賦予了“再現一座十七世紀的中國園林”的雄心壯志。1996年5月16日,洛杉磯藝術博物館為這套圖冊專門舉辦了一次長達兩個多月的展覽,二十幅失散數十年的冊頁因此得以“重聚”。這次展覽主要推動者,正是高居翰。
張宏《村徑柴門圖》局部
張宏時常帶著畫筆深入到山林中,去體會大自然的雄渾壯麗,在寫生的基礎上搞創作,師自然造化,悟出了繪畫的真諦。他在繪畫中所使用的透視法與西方立體畫法不謀而合。據史料記載,他曾登高畫鳥瞰俯視圖,更是當時罕見。他的山水畫作整體觀之深遠高逸,近樹繁榮,遠山起伏;雲山煙樹,境界清幽;溪橋亭屋,山勢巍峨;群峰聳立,白雲橫嶺,樹木蔥籠;筆法清晰凝重,墨色林酣暢;山石皴擦鏗鏘,樹木渲染可真;推別具一格之畫法,寄情懷于山水之間。